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2022-04-02 21:47牛生链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提问阅读教学策略

牛生链

摘要:阅读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这是惯常出现的情形,不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难以呈现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提问  策略

满堂灌之后,满堂问也成了阅读教学中大家所诟病的情形。课堂提问作为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一种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因为满堂问遭诟病就连正常的课堂提问也抛弃,那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以教为中心的局面;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并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生成灵活把握,使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在关键处精心设问

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以问句的形式作为一种引导语、过渡语来推进课堂教学,结果出现了许多学生可以用“是”或“不是”进行回答的问题,或者是一读就懂的内容被问来问去。看上去这样的阅读教学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互动频繁,但是这样的提问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思维含量,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属于低效甚至无效提问。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准确把握课文需要教什么,根据学情确定怎么教之后,再进入教学设计,选择关键内容设计出能够紧扣语文要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读懂文本的丰富内涵,内化语文要素的学习方法。这样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具备以一当十的功效。

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提问策略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最重要的语文要素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习从部分内容和整体内容进行提问,如课后练习2中要求的小组内整理大家的问题清单。这样一来,课堂上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学生学习提问策略的一种体现,并不是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都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篇课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提出问题这一个层面。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的阅读,教师还需要提出用来学习理解的主问题,让学生借助主问题来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特点。如何提出主问题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梳理学生提出的各種问题时注意寻找合适的问题(一个或多个)进行提炼,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阅读教学目标和课堂生成情形灵活确定。课文内容分为五粒豆的表现和病中小女孩的表现两部分,如果设计的问题仅指向其中的一部分,都承担不了主问题所负载的学习任务。这样就需要在两个部分有关联的对象上寻找提问的抓手,具体说就是:使小女孩的病转好的是哪一粒豌豆?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从结果入手提出,学生在寻找原因中自然需要研读五粒豆的表现,并从中找准最后一粒豆的追求对小女孩的影响所在。学生在完成这个主问题的探索中,就能够有效把握童话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在以训练提问策略为重点的课文学习中,如果不强调以主问题来引领课文的整体性阅读,可能会将学生带入问题堆之中,结果转来转去还是问题摆在那儿,而没有真正解决阅读的问题。

二、为有效提问做铺垫

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借助提问的指引来认识阅读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很明显这些都是指向理性思考的。实际上,小学生的思维中直观的形象思维更强一些,也就是感性色彩更浓厚一些。因此从思维的角度看,提出问题与小学生思维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差距,而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缩小距离、进行有效铺垫。教师在设计具体问题时,需要考虑设计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进入问题指向的学习情境并达成对问题的解决。

如《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内容与表达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小。如果在学生朗读课文没有达到熟练程度并且没有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时,就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可能因文字障碍而出现无从说起的被动局面。针对这种学情,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突破文言文字词句朗读与理解上的障碍。尤其是文中伯牙以弹奏与钟子期的理解进行对话,需要有智慧地引读,师生示范唱和着读,然后同桌唱和着读,再小组内互相唱和着读,最后比一比谁互相唱和着读最能读出“知音”的情感。经过如此反复诵读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形式逐渐有了理解,教师就可以提出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读着读着,你发现课文中这些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有了铺垫,学生能够顺利地指出是“一唱一和,好像对答一样”。教师再做进一步追问:“这样的一唱一和,是怎么来的呢(他们经常在一起配合吗)?”以此引导学生体悟钟子期和伯牙之间心灵的默契,进而理解知音难觅。由此,学生对这一课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提出有梯度的问题

有些教师对提出主问题存有偏见,往往想用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来呈现,结果因为综合性强,学生回答起来觉得无从下手或者从哪儿答似乎都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主问题进行适当的分级,以系列问题来呈现,既给学生指出具体的思考方向,又减缓问题的梯度,让学生能够借助思考达成学习目标。

如教学《观潮》,有教师就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个问题虽然指向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中去体会表达特点,但是显然带有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生面对问题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往往显得有些无奈。对此,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对上述问题进行适度的分解,形成有梯度的问题加以呈现:“自古以来”与课文中哪些表达有关?“天下奇观”表现在哪些地方?对前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一年一度”“观潮日”“观潮台”“人山人海”等词语进行体会:“一年一度”说明由来已久、每年都是这样;“观潮日”“观潮台”更说明观潮这件事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历史惯例,与自古以来相近;“人山人海”从来的人多来说明观潮的影响范围大,而这么大的影响力肯定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形成的,这样也就指向了“自古以来”。对后一个问题,可以根据课文所描写的潮水的变化、潮水来时的气势、潮水带来的影响等从“奇迹”和“壮观”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体会。经过这样的分解,学生就明白“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只需把两个方面的理解结合起来即可。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堂提问,教师需要避开那些浅层次、偏离教学目标、偏难的提问,还要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提问尽可能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提问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