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开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4-05 07:45林芬芬LINFenfen杨能YANGNeng朱玲珠ZHULingzhu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肥皂水开颅神经外科

□ 林芬芬LIN Fen-fen 杨能YANG Neng 朱玲珠ZHU Ling-zhu

有研究[1-2]指出,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较早及较彻底的皮肤准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而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病情较为危急,术前准备时间短,备皮不充分,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大,这些均容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3-4]。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医院手术室行急诊开颅手术的36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医院手术室行急诊开颅手术的36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急诊开颅手术的患者均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参考原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5]。

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神经外科住院患者;(2)开颅手术患者;(3)手术室急诊手术的患者;(4)临床及病历资料齐全的患者。排除标准:(1)非急诊手术的患者;(2)手术前已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3)颅骨开放性骨折等污染手术的患者;(4)血管内治疗或介入血管造影的患者;(5)术后2天内自动出院或死亡的患者。

3.研究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同一组医护人员对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明确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可能影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具体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麻醉ASA的分级、消毒前肥皂水是否清洗头皮、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是否≥3天、术后是否再次手术、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是否脑室外引流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条件后退法构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程(入选标准:p<0.05,剔除标准:p>0.10),当p<0.05时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及致病菌分布。368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中,男性215名,女性153名,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5.65±17.76岁,共有52名患者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14.13%。

2.影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麻醉ASA的分级、消毒前肥皂水是否清洗头皮、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是否≥3天、术后是否再次手术、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是否脑室外引流等方面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方面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单因素分析

3.影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导致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麻醉ASA分级、消毒前肥皂水清洗头皮、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3天、术后再次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脑室外引流等方面)作为自变量,以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作为因变量,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提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小时、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引流管≥3天及术后再次手术是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消毒前肥皂水清洗头皮则是避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讨论

接受急诊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一般较长,创伤较大,手术切口较长,患者的病情危重,术后昏迷的时间也较长,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发人群,而一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6-7]。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也不同,且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别。韩静静[8]等人通过对1154例开颅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其手术部位的感染率为9.1%。蒙光义[9]等人通过对160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手术部位的感染率为6.05%。本研究中,368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14.13%,显著高于韩静静及蒙光义等人的相关研究,这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急诊的开颅手术患者有关。

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可以将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排除掉。本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筛选出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手术时间≥4小时、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引流管≥3天以及术后再次手术,而避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保护性因素为消毒前肥皂水清洗头皮。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抵抗力也会显著下降,加之,老年患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罹患率更高,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也更高。牵拉器在暴露手术视野的同时,手术时间越长,其对切口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也就越重,且伴随着手术时间的增长,手术切口及脑组织暴露的时间也越长,外界病原菌侵入的几率增加,这些均会增加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几率。对于糖尿病患者,其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及高渗的状态,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术后较长时间的留置引流管,可能会因护理不当或无菌操作观念不严格而引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再次手术患者的组织受损更重,常因出血等原因再次手术,其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更高,这与韩静静[8]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消毒前肥皂水清洗头皮,可以降低手术区域定植的细菌数量,进而起到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其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是否罹患糖尿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术后是否再次手术及消毒前肥皂水是否清洗头皮等有一定关系,应引起关注。

猜你喜欢
肥皂水开颅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肥皂水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
肥皂水能驱赶蟑螂吗?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
由“刮脸”想到的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