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2022-04-05 07:44孙华SUNHua杨莉YANGLi张进ZHANGJin王怀宇WANGHuaiyu付卫FUWei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科室公立医院

□ 孙华SUN Hua 杨莉YANG Li 张进ZHANG Jin 王怀宇WANG Huai-yu 付卫FU Wei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不断推进党内监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了党内监督的新局面[1]。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主阵地,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医疗主力军,近年来在全面加强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但必须清醒意识到,随着公立医院的快速发展,反腐倡廉和行风建设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如何强化党支部监督职责,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仍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医院党支部监督的科学内涵,探索完善监督的路径方法,对夯实医院党内监督基础,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保驾护航作用有重要意义。

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的性质和内涵

公立医院党支部承担着直接教育管理和引领党员和医务人员的职责,是医院与党员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党组织,履行日常监督职责[3]。从监督性质看,党内监督第一要义是政治监督,突出强调党的纪律建设。从监督主体和对象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是监督主体,又是监督对象,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有机整体。

1.对党员的组织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首要监督职责是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4]。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决定了医院党支部日常监督不仅包括党员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还覆盖医疗、教学和科研各方面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监督党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监督党员遵守医疗行业行为规范和医院管理规定,廉洁从业、规范行医等。

2.对党的工作和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党员享有批评、建议、揭发、检举、控告等监督权利,即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应按照党内法规要求,畅通监督渠道,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对党的工作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3.对科室管理的政治监督。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参与内设机构重大问题的决策。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医院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因此,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强化对科室权利的监督和制约是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重要内容。

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工作现状

近年来公立医院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医院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支部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责任制体系(见图1)。医院党支部聚焦政治引领,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和完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员遵纪守法和争当先锋模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保障党员民主监督权力行使。积极推进科室“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等,实现了对科室重大事项决策的政治监督[5]。

图1 公立医院党内监督体系

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部分党支部书记监督责任意识有待加强,敢管敢严力度有待加大,党支部纪检委员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部分党支部仍然存在一定的重临床、轻党建的思想,党内法规和理论政策深入学习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度”不够[6]。在科室管理方面,如何提升党支部书记在“三重一大”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有效发挥政治监督和组织协调作用,也需进一步探索完善。

完善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路径思考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监督职责分工。公立医院以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突出位置。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全覆盖的要求;其次要加强支部委员会建设,配齐人员、充实队伍。最后以制度建设明确监督职责分工,解决“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三个主要问题,在“知责明责”的基础上推动“履责尽责”[7]。

2.完善方式方法,推动监督落实落地。目前党支部层面开展日常监督的主要方式方法包括“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谈话制度等。完善党支部监督方式方法,其实就是结合公立医院党建和医疗业务实际,研究分析党内监督各项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如何更好的具体化、实践化。

3.聚焦“关键少数”,强化对科主任权力的监督制约。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对权利运行的监督,关键是盯住一把手[8]。目前公立医院普遍实行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不仅是科室民主管理的抓手,也是党支部书记落实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医院党委和纪委在科室“三重一大”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应从核心组构建、议事规则、责任落实等各方面注重对科主任权力的制约,明确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权力,为其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制度保障。

公立医院党支部监督路径与实践

公立医院党委和纪委应构建权责清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执行有力的党内监督机制,确保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医院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党纪有效执行。近年来我院在完善基层党组织监督路径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动党支部层面的监督落实落地,主要探索实践和工作经验有:

1.抓组织,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责任体系。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组织根基。2020年对联合支部进行梳理和拆分,3名以上正式党员成立独立党支部,50人以上成立党总支,医院现有党总支7个,党支部102个。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医院58个教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已达98.3%。所有党支部均设置纪检委员,完善监督责任人配置。医院先后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党支部书记考核实施方案》《党支部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层面监督责任主体、职责范围和履职要求。构建院级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党支部层面支委会共同责任、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纪检委员监督责任、科室党政负责人“一岗双责”的监督责任体系[9]。完善党支部工作考核机制,将党支部书记和纪检委员履职尽责情况等纳入党支部考核重要指标,强化监督责任落实。

2.抓日常,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党内监督没有捷径可走,重在持久的日常教化,贵在常抓不懈。医院党委和纪委积极推动监督责任下沉,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沿战斗堡垒,做到日常监督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近年来,我院党支部聚焦政治建设,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谈心谈话和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等途径,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通过开展党支书记讲党课、纪检委员讲党课、党内法规系列学习和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形成严格管理和强化监督的政治氛围。在民主监督方面,强调党支部民主集中制落实和党务公开,畅通党支部层面和医院层面监督渠道,提升党员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党员权益。

3.抓实效,发挥组织生活会“集体会诊”作用。组织生活会是一项重要的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严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做好党内监督的关键[10]。近年来医院不断严格组织生活会制度,力戒形式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会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功能和实效。首先,通过工作培训和文件通知等形式,明确组织生活会各项工作纪律和程序规范:会前要求党支部开展谈心谈话征求党员意见建议;会上党支部书记代表支委会进行工作报告,接受全体党员监督;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逐一发言,不讲空话套话,不搞一团和气,切实将自身思想建设和工作职责摆进去查摆问题;会后要求党支部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事项、措施和期限,党员要做整改承诺,党支部督促落实。组织生活会记录要详细记录党员个人发言观点,并交由医院党委统一审核。其次,医院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分别参加所联系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进行现场监督,并提出指导建议。2021年医院12名党委委员和5名纪委委员分别参加所联系党支部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督导,听取党支部工作汇报和党员个人总结、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效提升了组织生活会的质量。最后,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党内法规,被谈话函询的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说明,接受组织和党员监督[11]。医院纪委统一建立被谈话函询党员干部工作台账,抽查其在组织生活会的情况说明记录,将纪检问题线索处置和党组织监督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了组织生活会的监督作用。

4.抓重点,推动党内监督在科室管理落地生根。权利行使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医院以科室“三重一大”机制构建为抓手,从制度建设、干部考核和监督检查三个方面推动党内监督在科室管理落实落地。首先统一制定《科室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明确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组必备成员参与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保障职责。医院党委和纪委定期对科室落实“三重一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为干部岗前谈话、述职述廉、考核任免的重要内容,推动科主任“一岗双责”和党支部书记监督责任落实[12]。2021年医院组织52个临床医技科室和26个职能处室共389名核心组成员对科室落实情况进行自评,其中“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落实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3项监督内容指标,综合自评结果“优良”占比分别为99%、97%和99%。科室“三重一大”记录本审阅结果显示,科室核心组越来越注重自身廉政建设和政策理论学习,落实党内监督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支部书记在参与科室管理和政治监督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抓苗头,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内监督必须充分发挥“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抓小抓早的作用[13]。党支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能够直接观察了解到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表现,最能发现一些思想问题和违规违纪苗头,能够进行及时提醒教育、及时纠偏。为推动党支部有效履行前置监督职责,2021年医院制定了《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明确了党支部落实“四种形态”的责任清单。要求党支部通过加强日常廉政教育、经常谈心谈话、适时通报批评、组织生活会等,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基层党组织成为常态;如发现党员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提醒教育和劝导修正,必要时向医院党委、纪委汇报;协助做好党员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理工作,对受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党员通过日常监督进行考察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关怀,帮助其及时改正错误。从而切实发挥党支部在抓小抓早,防微杜渐和及时纠偏的监督管理作用。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科室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爱紧张的猫大夫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