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融入非线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2022-05-26 00:13吕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吕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非线性思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要对教情和学情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创设非线性教学情境、整合非线性教学内容、设计非线性教学活动、创新非线性教学训练等途径,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角度、更新的视角来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展开具有深度的、灵动性的语文实践。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非线性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7-0017-03

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思维方式,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思考,具有直线性的特点;非线性思维则是相互连接的、立体化、无中心的网状结构思维,它强调的是跳跃性,呈现自由性、开放性、独立性,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非线性思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超常规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非线性思维情况进行了解,展开教学设计,提出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组织交互性、创造性、生成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创设非线性教学情境

学习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非线性学习情境,能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问题设计、媒体展示、活动组织等都能够形成非线性的学习情境,能对学生形成不同的刺激。在课堂上,教师要进行整合处理。

(一)通过媒体创设情境

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学生对媒体信息比较敏感,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展开助学,让学生自然进入非线性学习情境中,体悟文本的内容。非线性情境的创设既要与教材对接,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自由想象,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麻雀》一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说:“这些是在网络上搜集到的课文插图,展示了麻雀与猎狗对峙的场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能不能找到不合适的地方?你觉得怎样设计才符合实际?”学生开始观察图片,找到了不合适的地方。有的学生说:“麻雀与猎狗对决,麻雀是弱势的一方。这些图片显得不真实,猎狗显得弱弱的。这与课文内容不符。”也有的學生说:“麻雀为救自己的孩子,以最大的勇气来面对猎狗,这个精神是可嘉的。画面应该如何反映这种情况?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不是随意创编。”这里,教师没有从文本出发展开引导,而是让学生找出图片的不合理之处,这样的教学情境就体现了非线性学习的特点。学生习惯沿着教材设定的方向思考,而教师跳出教材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的世界中。

(二)通过问题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有主动探究、解决的热情。如何利用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非线性学习追求思维的独立性、跳跃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体现这个特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超常规思考,对问题进行个性化解决。这样,不仅能历练学生的超常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这样学生能对文本内容、实践活动进行思考,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介绍一老一小两个人相互鼓励终于登上天都峰的事情。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人的潜力有多大呢?精神鼓励能够带来超能力发挥吗?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展开思考和讨论。显然,这些问题与教材内容表面上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生关注的是问题本身,他们各抒己见,答案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对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评价,给学生提出一些意见,课堂互动顺利展开。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的机会。这些问题带有非线性思维的特点,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探究文本内容。

二、整合非线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动态的学习目标,提出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非线性学习思维活动中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确定动态性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线性思维教学方式,教学程序、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都带有鲜明的“标准化”特点,这是不科学的。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对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在课堂上,教情不断发生变化,学情也呈现动态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确定动态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进行调整,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走月亮》时,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第4自然段。可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学生难以达成这个目标。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把第4自然段读熟、读出感情,或自主选择要背诵的段落进行背诵,这就降低了目标要求。在鉴赏想象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先根据语言描写展开想象,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作者和妈妈月下散步赏月,这应该是怎样的画面呢?请根据你的理解感悟,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接受任务后,学生开始独立构思、写作。学生对写诗感到困难,教师适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学生进行描写、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小诗展示环节,不管学生写出什么样的语言,只要表达出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教师都给予肯定,让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这样的动态目标,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置开放性任务

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异,这是普遍的现象。在设置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注意给不同群体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天性,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思维的训练。自主阅读、主动质疑、互动讨论等,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设置开放性的阅读任务,教师要优化阅读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提出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少仿生学发明。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发明进行介绍,看谁的选择更为适合、介绍得更为具体。”学生开始思考仿生学发明的产品,课堂互动交流气氛逐渐形成。有的学生介绍说,船是根据鱼发明的,同时对船的外形和功能等进行具体介绍,语言较为准确生动;有的学生介绍飞机的发明,说这是根据鸟飞行的原理进行发明的产品,飞机外形与鸟极为相似,特别是机翅的设计确保它飞行的稳定性。学生阅读不少的课外书,对仿生发明比较感兴趣,自然能够进行热情的介绍。通过与生活对接,学生介绍仿生产品,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非线性教学活动

互动性、生成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非线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学生对开放性、独立性、自由性的学习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因此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组织,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获得非线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展开互动性活动

在语文课堂中,话题讨论、课堂演绎、故事复述等都带有互动性,能让学生深入学习探究。教师针对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组织,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活动中,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和思考中形成学科认知。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蝴蝶的家》一文时,为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教师提出互动性活动任务:“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的理解,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于是,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展开课堂互动。有的学生认为,蝴蝶的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极为安全的地方,刮风下雨都不会造成威胁;有的学生说,蝴蝶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家,遇到大风大雨,会随即选择适合的地方藏身。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想象问题,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给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机会。非线性学习活动没有固定模式,教师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认知具有个性化特征。

(二)组织生成性活动

生成性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组织的活动。在非线性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关注生成性资源,并充分利用,开展生成性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感悟、理解所学知识。生成性资源随时可能产生,生成性活动也要及时开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当学生质疑时,教师可组织讨论或者辩论;当学生诵读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亲自示范,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读出感情。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上冊的《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找到爬山虎,进行现场指导,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爬山虎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特别要注意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在观察过程中,一些学生不自觉地用体态、动作现场模拟展示。在互动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肢体、动作模拟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对文章进行了直观的解读。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肯定评价,使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教师跟进指导,针对个别学生的动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相关的描写,让学生的体验更为鲜活,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表达艺术。

四、创新非线性教学训练

语文课堂训练环节,教师布置带有创造性的作业、提出延伸性的训练任务等都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冲击,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思考中形成思维能力。

(一)布置创造性作业

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如仿写、改编、片段描写、创作插图等都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文本的内容要求,选择适当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引导和组织,能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学生对灵动性的作业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的作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为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根据文本特点设计灵动性的作业。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牛和鹅》一文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创作插图的任务:“课文没有插图,请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选择适合的角度为课文设计一幅插图,并对插图进行说明。”接受绘制插图的任务后,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并主动进行讨论,筛选创作的角度,展开整体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给学生提出建议。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对自己的插图进行解读。教师和学生一起选出一些精彩的插图,大家讨论交流,分析这些插图所体现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作业,非线性思维训练特征极为鲜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组织延伸性训练

延伸性训练要求教师做好课内外联系,积极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形成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一些问题,如因为缺少甄别能力,他们不知道阅读什么样的图书。同时,家长在这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难以为孩子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因此,教师要注意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指导,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

例如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于是,学生开始深入阅读和思考,课堂交流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找到西门豹的相关故事,深入阅读,理解西门豹的精神品质。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成立表演团队,对这篇课文进行改编,并现场表演出来。于是,学生开始组建表演团队,对课文进行改编。进入到排练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确保学生演绎活动的顺利展开。课外阅读和创编演绎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不断地挑战自我,以创编演绎形式展示文本内容,这是典型的非线性思维训练活动。

非线性思维属于超常规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非线性思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开展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和思考,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