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临床价值

2022-05-27 07:29许小贺傅秀丽鲁璐王玮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参差斜视屈光

许小贺,傅秀丽,鲁璐,王玮

(1.洛阳博爱眼科医院 眼科,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近年来,弱视在儿童中存在率比较高,主要是双眼视力差距在二行以上,或是最佳矫正视力比同龄视力下限低,可以单眼患病也可双眼患病,是视觉发育过程中形觉剥脱、高度屈光不正、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单眼斜视等因素所致[1]。临床中,远视性屈光不正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是主要的两种弱视。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视觉刺激和患眼遮盖,能较好地改善视力水平,不过很多患儿停止治疗后出现复发情况,且依从性差[2]。为了更好地恢复患儿视功能,需要找到更加可靠的治疗方法,洛阳博爱眼科医院引进4D 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经过临床应用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入院的160 例患者,均为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通过随机系统标注法原则分成两组。试验组(80 例)患眼80 眼,其中男42例、女38 例;年龄3~9 岁,平均(5.84±1.73)岁。常规组(80 例)患眼80 眼,其中男43 例、女37 例;年龄3.5~10 岁,平均(6.03±1.45)岁。各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视力水平比正常同龄儿童视力下限低,即:8 岁视力<0.8,6~8 岁视力<0.7,4~5 岁视力<0.6,3 岁视力<0.5;②尿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眼位、注视性质、视力、眼球运动、主导眼等检查,眼部无器质性病变;③双眼视力差在二行以上,并伴随上睑下垂、屈光间质浑浊、单眼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症状;④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两眼均远视,并且散光1.00 D 以下、球镜相差1.50 D 以上;两眼就视力较好的眼睛视力≥0.8,较差的眼睛视力<0.8;⑤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两眼远视均在+5.00 D 以上,并且散光1.00 D 以下、球镜相差1.50 D 以下;两眼最佳矫正视力<0.8;⑥研究得到家属同意,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六个月内进行过综合治疗者;②伴随先天性黄斑病变等其它眼病疾病者;③不能积极配合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运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①屈光矫正:经过验光和散瞳后,佩戴三个月眼镜进行屈光矫正,达到最佳矫正视力后,根据弱视程度、年龄情况对健侧眼镜遮挡一段时间。轻度弱视患儿,每天遮挡健眼2~4 h;中度弱视患儿,每天遮挡4~6 h;弱视严重患儿,每天遮挡健眼6 h。如果屈光矫正后视力无改善,继续散瞳验光,矫正眼镜后继续佩戴3 个月。②压抑治疗:如果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在0.2 以上,斯内伦视力两眼之间的差距超过二行,使用半透膜光学压抑治疗;如果患眼视力低于另一眼二行以上,一同实施知觉学习训练;如果患儿佩戴眼镜不耐受,则进行药物光学压抑治疗。③学习与训练:每天进行40 min 知觉学习,同时进行30 min 精细刺激训练和10 min 远精细刺激训练,以提高视力。每次训练前对患儿双眼视差阈值、单个视标视力水平做检查,以便制定合理的精细刺激阈值。

1.2.2 试验组 在常规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4D 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①视功能训练:患儿经过精细刺激训练后,视力超过0.6 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Worth 四点检查、同视机检查是否远近距离抑制,并了解患儿三级视功能情况。在训练中先进行红绿阅读单位脱抑制,之后佩戴4D 液晶开关眼镜,通过扫视、追随游戏,以及打靶训练、图片训练,对患儿中心和周边等融像知觉功能展开训练;训练结束需要做好记录,为下次训练提供依据。②立体视觉训练:佩戴4D 液晶开关眼镜,进行静态定量随机点和动态立体视觉训练,远近不停的移动目标,对患儿三维空间大视差感知能力进行动态调节;在进行静态随机点训练开始时立体盲筛立体图,逐渐到筛查40"图片。通过随机和定量锻炼能逐渐提高双眼立体功能,记录好每次训练结果。患儿每经过七次训练复查一次双眼三级视功能和视力,结合视力改善情况对训练方案和遮挡比例做调整,直到患儿双眼视功能和视力达到,且病情未反复。

1.3 观察指标

①对患儿治疗效果做评估,评估标准为[3]:视力下降或提高一行,视力未明显改善,则为无效;双眼矫正视力有所改善,提高二行以上,则为进步;双眼矫正视力恢复到与同龄人基本正常的范围,则为基本治愈。②治疗3 个月所有患儿进行E字视力表简单测试[4],评估视力情况。③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均在自然光线下使用Titmus 立体视检查图对患儿的立体视力情况做评估,如果>80"表示立体视异常,如果≤60"表示立体视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200,P=0.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比较 [n=80,n(%)]

2.2 两组治疗3 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3 个月后试验组视力恢复至1.0 以上者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3 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n=80,n(%)]

2.3 两组治疗前后立体视正常和异常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前立体视正常者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试验组立体视正常者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立体视正常和异常情况比较[n=80,n(%)]

3 讨论

儿童在视觉发育时期,如果正向和清晰物象对视网膜黄斑刺激不足,不仅会让其视力水平比同龄儿童视力水平低,还会对立体视觉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逐渐加重弱视[5]。相关研究表明,屈光参差性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立体视缺失,其中前一类患儿的立体视丧失率高于后一类患儿[6];而且屈光参差越严重,立体视锐度受到的影响越大,儿童患眼视力水平越低,严重损伤立体视功能[7]。

传统方法治疗以家庭训练为主,需要患儿有良好的依从性、适应能力,但是容易受到患儿执行力、家长监督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降低疗效[8]。尤其是旁中心弱视和中重度弱视儿童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枯燥,很难激发患儿兴趣,让其在训练时无法集中精力,只是机械死板地完成[9]。因为儿童5 岁之前是视力发育的黄金期,6~11 岁是视力可塑期,过了11 岁视力发育会停止,如果患儿不能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坚持完成治疗,会因为半途而废耽误康复[10]。

4D 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能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以三维立体空间知觉功能训练系统、融合知觉功能训练系统、精细刺激训练系统等3D多维数字化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研制出来[11];治疗机制是神经生物学突触可塑性、神经心理学视觉注意认知[12];可以结合患儿实际视力状态展开定量化、个性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尤其是随机点图融合功能训练地运用可以有效矫正患儿视功能[13]。所以这一治疗方案有着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14]。此外,在训练和检查过程中运用液晶开关立体成像技术和偏振光技术。同时,可以根据患儿立体视锐度,设计不同的训练游戏,进行分段训练,以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的多样化和趣味性,让患儿能保持较高的依从性[15]。

本次研究中,行4D 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3 个月后视力≥1.0 者占比37.50%、立体视力正常者占比80.00%,分别高于常规组的18.75% 和63.75%(P<0.05)。充分说明,与传统治疗方式比较,运用4D 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能丰富治疗手段,并在训练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打破传统训练单调、乏味的不足,提高患儿配合度和依从性,更好地重建双眼视力,促进视力、立体视恢复。

综上所述,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运用4D 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视功能,这一治疗方案有大力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参差斜视屈光
纯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仿真检测系统设计
赞蒲公英
看书后头晕、眼发糊, 赶紧查查“屈光参差”
发现斜视后应该如何治疗,你知道吗?
黄昏纳凉
吟梨花
注射胰岛素后眼花怎么办
近视激光手术,小孩也能做
斜视手术后如何防复发
参差是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