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利用度、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白介素-6血清水平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22-05-27 07:29黄琳李清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白介素先兆孕酮

黄琳,李清瑞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1.产二区;2.产科门诊,河南 安阳 455000)

先兆早产是指妊娠满28 周但不足37 周孕妇出现的分娩先兆现象,经及时干预后部分患者可以足月生产,但仍有部分面临早产。早产新生儿由于机体发育不完善,常伴有颅脑发育异常、呼吸窘迫等疾病,严重时会引发新生儿死亡[1]。所以有效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对产后新生儿、产后孕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叶酸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孕妇机体代谢过程,对预防神经血管发育畸形中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叶酸代谢障碍可能是引发早产的因素之一[2]。同时孕酮作为卵巢分泌的主要孕激素,当其分泌下降时可能会引发流产、早产,而孕酮作用主要是由淋巴细胞衍生蛋白质、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介导的。白介素-6 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可以诱导子宫异常收缩,加重孕妇妊娠运动。以上指标均与先兆早产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为有效提高临床上对先兆早产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尝试分析叶酸利用度、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白介素-6 血清水平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3 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7 例先兆早产单胎妊娠孕妇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先兆早产临床诊断标准[3];②妊娠期≥28 周,<37 周;③经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书,并经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进行沟通者。根据分娩结局将先兆早产孕妇分为两组,早产组54例,年龄23~32 岁,平均(26.85±4.52)岁;入组孕周29~35 周,平均(31.41±3.04)周。足月分娩组53 例,年龄22~32 岁,平均(25.99±4.57)岁,入组孕周28~36 周,平均(32.17±3.07)周。单胎正常妊娠孕妇45 例为对照组,年龄20~33 岁,平均(27.01±4.66)岁,入组孕周28~35 周,平均(31.15±3.14)周。三组孕周、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产妇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离心机3 000 r/min 离心20 min,取上清液待检,采用全自动酶标仪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 水平。叶酸利用能力风险评估分级根据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西安天隆SNP-U1)将其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

1.3 观察指标

①叶酸利用能力风险评估:比较三组叶酸能力风险。②血清指标:比较三组之前的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 水平。③相关性: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叶酸利用能力、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 检验分析叶酸利用能力、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叶酸利用能力、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关系。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比较

早产组叶酸利用度中、高风险人数所占比例高于足月分娩组、对照组,叶酸利用度无、低风险人数所占比例低于足月分娩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536,P=0.000)。见表1。

表1 三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比较 [n(%)]

2.2 三组血清指标比较

对照组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水平高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白介素-6 水平低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分娩组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水平高于早产组,白介素-6 水平低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指标比较()

表2 三组血清指标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足月分娩组比较,P<0.05。

2.3 叶酸利用能力、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的相关性

以足月份组为1,早产组为2 作为应变量,叶酸利用能力无风险为1,低风险为2,中风险为3,高风险为4,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白介素-6 水平原值带入做自变量。经Pearson 检验分析,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呈负相关(r=-0.676,-0.333;P=0.000,0.000),白介素-6 水平与先兆早产呈正相关(r=0.770,P=0.000),经二元逻辑回归相关性分析,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降低以及白介素-6 水平升高是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叶酸利用能力、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的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有关先兆早产的诱发因素尚未明确,但多认为与子宫发育异常、生理性疾病、有过早产史、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有关。研究显示,如果孕妇出现子宫发育异常,如弓形子宫、双角子宫等,那么早产的发生概率将增加15%~30%[4]。同时,女性有过早产的经历,那么第二胎宝宝的早产率也要高于同期正常妊娠女性;此外,宫颈内口机能发育不全、下生殖道感染、怀孕期间抽烟、饮酒、心理压力过大等均会增加孕妇早产、流产概率[5]。先兆流产不仅会威胁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同时会增加围生儿脑瘫、精神疾病、呼吸衰竭等疾病的发病概率[6]。经早产孕妇可以达到足月生产的临床预期,但仍有孕妇会面临早产风险,有效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对产后新生儿干预、产妇护理,以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大疾病发生率均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为得到明确且直观的检测指标,选择从常见的血清指标和孕妇相关实验室指标入手,分析其与先兆早产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比较正常孕妇与不同妊娠结局先兆早产产妇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 水平,有效分析以上指标与先兆早产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叶酸作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可促进蛋白质代谢,并与维生素B12 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长和成熟,还可以作为干酪乳酸菌及其他微生物的促进增殖因子;由于叶酸对细胞分裂增长、核酸、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合成存在重要作用,是胎儿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部分孕妇在怀孕前均会做好叶酸补充工作[7]。但不同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叶酸利用度,叶酸利用度即代表叶酸的代谢能力,部分孕妇按照推荐剂量服用叶酸,可能会导致叶酸补充过量或缺乏,进而诱发一系列不良症状,影响孕妇生命健康。所以临床在进行常规血清指标检测时,常增加叶酸利用能力风险检测,以最大程度保证孕妇成功妊娠。比较三组孕妇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早产组无风险、低风险人数比例低于足月分娩组和对照组,中、高风险人数比例高于足月分娩组、对照组。考虑可能是叶酸利用能力风险越高也会增加叶酸在机体内的代谢异常,进而增加叶酸过多或缺乏的现象,增加早产与自然流产概率,极易引发先兆早产现象。

血清指标中以孕酮及炎性因子对孕妇影响最为重要。其中孕酮作为人体分泌的重要孕激素,是胎儿早期生长和发育的基本保障[8]。而孕酮阻滞因子作为孕激素诱导T 细胞形成的免疫调节蛋白,可以影响孕酮在机体内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蜕膜淋巴细胞毒性,有效支持保护性免疫调节过程,改变活化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曲线,进而发挥抗早产效应[9]。炎性因子引发的感染也是诱发孕妇早产的重要原因,白介素-6 是最为常见的炎性因子,主要存在于孕妇的蜕膜和绒毛组织所含的单核细胞中。白介素-6 存在于孕妇机体内可以刺激子宫肌膜、蜕膜、绒毛等组织产生过量的前列腺E2 因子,影响子宫收缩运动,诱导蜕膜绒毛细胞变性,进而诱导先兆早产的发生[10]。与本研究中,对照组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水平高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白介素-6 水平低于足月分娩组、早产组(P<0.05)的实验结果相符,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白介素-6 水平异常是先兆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

分析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以及叶酸利用能力风险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与先兆早产呈负相关,白介素-6 水平与先兆早产呈正相关,经二元逻辑回归相关性分析,叶酸利用能力、孕酮诱导阻滞因子降低以及白介素-6 水平升高是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说明当机体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水平越低,叶酸利用能力低风险,白介素-6水平越高,先兆早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这提示以上三个指标对先兆早产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白介素-6、孕酮诱导阻滞因子及叶酸利用能力风险均可以作为影响先兆早产的危险因素,同时对先兆早产妊娠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作用。本研究实验存在选取指标少、纳入病例少等局限性问题,同时未展开分析以上指标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预测。还需后期大量研究实验证明。

猜你喜欢
白介素先兆孕酮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补充黄体酮 对保胎无益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整体性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你被“孕酮低”套路了吗?
膝关节内注射左布比卡因对白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影响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