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革命文物传播创新研究

2022-06-15 11:46荣晓曼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革命文物传播策略红色文化

摘要:在新媒体视域下,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展示和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革命文物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征途中留下的革命文化的物质体现,其蕴含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资源,其价值和作用是其他文物无法替代的。文章聚焦革命文物的传播实践,总结革命文物的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革命文物传播的创新思路,提出构建以参观者主动学习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传播创新模式。

关键词:革命文物;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4

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凝聚着革命力量,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坚忍不拔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祖国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能使其在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长期释放强大的红色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文物资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推动力。挖掘革命文物的深层价值,提升革命文物的阐释与展示水平,切实做好革命文物的创新传播工作。

1 革命文物的内涵

1.1 什么是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斗争的重要实物见证,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的见证[1]。革命文物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革命英烈有关的各种重要历史遗迹和物品。这些革命文物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黨人的崇高理想和优良革命传统。革命文物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革命的战争遗址、重大活动场所、纪念场所和珍贵文物等[2]。

1.2 为什么要传播革命文物

革命文物不仅反映了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经过时间的洗礼,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内涵[3]。保护好这些革命文物,一方面是因为革命文物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事物材料;另一方面,传播革命文物的红色文化内涵,重新梳理和研究中国革命时期的制度、文化和精神,特别是革命时期领导人创造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能够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的源泉和动力[4]。

因此,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好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和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以及感人事迹。特别是革命时期领导人创造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历史记忆的传播,在新时代能鼓舞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从中汲取养分,坚定信心和斗志,为更好地建设新时代、启航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2 革命文物在展示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在革命文物的展示和传播中,由于缺乏表现力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革命文物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体现为在革命文物的展陈与展示、体验性产品的开发、传播渠道的利用和文创产品的创意方面还存在不足。

2.1 展陈条件有限,展示效果不足

革命文物种类丰富,比如革命旧址、地域建筑,如窑洞、故居、礼堂、纪念碑,其他文物有器具、书信、服饰等,各类文物的展示对展陈条件要求较高,展示难度较大。一些革命建筑老化及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残损严重。部分书信等革命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易修复。在很多革命旧址所在地区,新的信息技术和展示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在展陈方面,以文字、图片加文物本体展示为主,展示形式单一,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不足。

2.2 体验性的产品匮乏,对文物背后故事和价值的挖掘不足

革命文物内涵深厚,现有的陈列展览以图片、文字加文物本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传播。参观学习者需要在革命陈列馆讲解员的讲解下,才能深入地了解革命文物的内涵和意义。但部分革命陈列馆人手不足、陈列单一、缺少体验性展品,不易与参观者形成互动,也很难完整呈现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很难充分发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参与性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的革命文物展品还有待开发。

2.3 对“互联网+”适应不足

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对新媒体与新技术还存在适应不足的情况。很多的革命纪念馆主要通过与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开展线下的展示宣传工作。线上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以介绍革命纪念馆概况为主,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红色教育文章和文博资讯。但是很多革命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推文更新较慢,推文的阅读量、点赞量都比较低,未充分发挥线上传播渠道的影响力。革命陈列馆线上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传播局限在“我传你看”的阶段,互动式、全景式和延伸式展示宣传较少,公众“来之前”和“离开后”可以获得的信息和体验较少。

2.4 能体现独特历史意义的纪念品缺乏

革命纪念馆的文创产品较为单一,与各景点的旅游纪念品相似,未完整诠释革命文物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针对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的人,除了要关注让他们“看到什么”,还应该关注能让他们“带走什么”“重温什么”。能体现革命历史意义的文创产品可以通过艺术性、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式将革命精神融入产品的创意设计过程,让更多人在离开革命纪念馆后还可以继续探索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3 革命文物传播创新的解决思路

从新媒体创新使用角度来看,地方革命纪念馆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交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加深观众对文物的理解。同时,形成新的媒体传播链,突破传统革命文物单向线性传播结构,形成多层次传播效果,增加信息传播广度,增强受众互动意愿[5]。这些革命文物传播创新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3.1 通过新技术改善展陈条件,提升展示效果

积极探索声、光、电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展示方式,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和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为核心,打造独特多样的红色文化,使革命文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中得到充分利用[6]。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革命陈列馆可以积极打造线上陈列馆,对馆藏的革命文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延伸式展示,为公众提供更方便和多样的红色教育学习信息服务。

3.2 挖掘革命文物的特色,增强体验性

越来越多的革命纪念馆致力于打造融合了空间线索和文化沟通的文物展示方式。如结合红色文化特点,以现代舞美、灯光、音响为依托,以革命历史事件为主题,结合历史、文化、民俗和当地传统表演艺术,打造舞台剧、现场表演等大型红色主题表演艺术作品,在景区内演出[7]。同时,加强对讲解员的培养,让更多的青年党员、学生、革命亲历者及其子女成长为党的故事的宣传员、讲解员,让他们将自己家人和家乡的革命故事以多种形式在各个平台上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3.3 充分理解“互联网+”,建立互动渠道

利用云计算平台、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以创新的形式提升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例如,陕西省5G“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线下体验中心。该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5号院,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开放。中心以多屏互动的展示传播体系,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设备,为参观者提供革命文物的虚拟触摸、全息影像和历史事件沉浸式体验,使革命文物实现场景化、互动化,革命历史可感可知。线下体验中心设计有学习室、练习室、互动体验室等。教学内容采用菜单式,包括革命旧址、纪念馆影像,革命文物动画、游戏及知识问答等。这些新形式和新技术的运用将为革命陈列馆提供更多可视化、互动化、沉浸式的体验。

3.4 提炼深厚内涵,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通过寻访革命前辈、红色文化研究学者,整理口述资料和革命文物史料,深入研究文献和档案。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化进行科学的诠释,提炼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精神特质,结合时代要求,利用好当地已有资源,将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引领价值,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需要,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激发当地群众的内在动力,发展生产,更好地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而奋斗。同时,综合利用图书、舞台剧、影视作品、旅游文创等多种形式展示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让革命文物上荧屏、登舞台,进网络、入课堂,让更多当地的群众在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研发红色文化衍生产品,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

4 新媒体视域下革命陈列馆传播的创新策略

4.1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建立与公众的沟通渠道

在传统的革命陈列馆传播中,对革命文物进行了研究、保护、讲解和展示,并将其过程对公众进行了展示。新媒体视域下,社交媒体发挥着连接公众与革命文物的重要作用。利用社交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为革命陈列馆提供开放、民主、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能增强革命地对外界信息的包容性。革命陈列馆需要通过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网状通道来实现与公众的相互接受、理解和包容,要充分发挥社交这个核心,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内容生产中。

因此,革命陈列馆需要提高其社交媒体的价值。首先,社交媒体为革命陈列馆提供了口碑宣传,革命陈列馆也可以实时地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公众的态度与评价。其次,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革命陈列馆的传播模式,延伸了革命陈列馆的实体空间。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革命陈列馆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与交流。最后,革命文物利用社交媒体激发公众的兴趣、引导公众参与到其内容生产中,是实现革命文物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

4.2 构建以参观者主动学习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传播创新模式

根据革命文物传播创新的思路,进一步提出革命旧址、革命陈列馆应建设以参观者为中心的学习教育平台,逐步建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增强参观者学习体验的综合性展馆。

4.2.1 运用电商吸引公众参与革命文创产品的生产流程

在传统的革命陈列館中,文创产品研发方面存在设计理念相对落后、产品形式单一的情况,部分陈列馆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创产品。在数字营销传播推动下,原来由革命陈列馆主导的电子商务生产,转变为由消费者驱动生产并参与设计、以个性化定制为目的的文创产品生产流程。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从线上设计到线下的制作和交易,从线下服务到线上的定制和购买。通过自建的平台挖掘公众的创意,实现公众参与文创产品的创意和设计,让公众赋予文创产品个性化的创意和故事。公众在参与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设计制作过程和感受发到社交网络中,实现二次传播。

4.2.2 运用协同创新发动公众参与革命陈列馆的传播

革命文物、革命旧址是国家和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宝贵的红色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动员公众参与展厅的传播,有利于建立与公众积极沟通的渠道,共同完成革命文物的整理、管理、使用和传承,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革命陈列馆的传播需要经历前期准备、公众参与、后期的反馈与总结。

目前的线下活动主要通过官网介绍活动内容,并在各媒介平台上报道活动开展、公众参与过程及活动效果。对于革命陈列馆传播创新来说,让公众参与前期活动策划、活动执行、对活动的体验和感受反馈,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是完善陈列馆传播的可实践方向。革命陈列馆应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及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手段,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到陈列馆传播内容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

4.2.3 运用网络新媒体的交互展示功能实现革命陈列馆与公众的深度互动

数字网络新媒体让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游戏互动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革命陈列馆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陈列馆空间进行导航;运用跨屏互动的方式,实现电视屏、电脑屏、智能手机屏、大型显示屏等数字化智能终端的互相连接,让公众可以跨越屏幕接收和分享信息;运用自助销售终端引起公众对革命文物的兴趣并与其互动,促使其分享革命文物的相关信息;开发H5互动小游戏,用户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接触革命文物和革命故事内容,强化对革命文物的理解。对网络新媒体交互展示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强化革命陈列馆与公众的互动效果。

5 结语

革命文物既承载了党的光辉历史,又是构成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保护好革命文物、传播好革命文化意义重大。革命文物的创新传播是其更好地实现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开发具有革命精神内涵、公众参与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创意设计的过程参与,让公众深刻体会革命文物的内涵价值。利用数字网络新媒体、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交互展示等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精心设计将“互联网+”与革命文物深度结合,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示革命文物,更深度地与公众沟通。同时,利用革命文物推动红色旅游,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连接和唤醒公众的爱党、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构建以参观者主动学习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传播创新模式,不断地增加其影响力和扩大其影响范围,更好地服务公众,让革命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贾旭东.革命文物概念及其界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41-145.

[2] 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2.

[3] 郭晓莉.论保护革命文物对于现代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98-99.

[4] 万晓明.浅谈中国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6):72-73.

[5] 仓恺延.新媒体视域下革命文物的传播策略及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16):145-146.

[6] 包婷.试谈革命文物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与保护利用途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2):141.

[7] 冯海英.宁夏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和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民族艺林,2020(2):102-110.

作者简介:荣晓曼(1980—),女,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文旅融合 大美长安’——西安旅游形象的升级与塑造”成果,项目编号:WL180;2021年度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视域下西安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及创新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SFP04

猜你喜欢
革命文物传播策略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物保护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革命文物藏品的保管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