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意识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2-07-07 02:16张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法治意识渗透策略

张霞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究其根本性的意蕴来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学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充分地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法治价值,从法治意识培养的角度来让学生感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才能够使其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充分性和实质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由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青少年的叛逆期,所以在这个时候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思想塑造、導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是最佳时期。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治意识是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法治意识的概念

所谓法治意识,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学习、认知与身心法治的重要时机,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法治理念,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面临的问题

(一)渗透力度不足

在课程改革,特别是教材改版之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法律方面的教育,但,教多教少基本上是教师按意愿来组织实施的。因为,法治意识并不是这个课程的必修内容。所以,教师渗透的教学策略力度不足,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时候,“顺便”将一些法治意识方面的内容带进去,教得比较浅易,而且还不追求结果、质量。当下,教材改版之后,仍然有一些教师的理念或习惯没有转变过来,重思想品德培养而轻法治意识教育的现象在课堂上是客观存在的。

(二)教师法治意识弱。

教师法治意识弱,并不是指教师自身在言行、理论上在法律、法治方面有欠缺,而是在教学的组织上,对法治意识教育的落实意识比较弱。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是“道德”与“法治”并重、并行的,而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并重”落实得比较好,而“并行”则缺少实践。也就是在教学中,将“思想道德”和“法治法律”两个内容完全割裂、分开来讲,讲“道德”时不学“法治”、学“法治”时不论“道德”。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新版教材在编排上,前面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后面才逐渐增加了法治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受到教材目录的影响,其实这并不是教材编写者的本意。

(三)教学方法不当。

教学方法不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不少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心里有个潜在的界定,认为“品德”“法治”都是严肃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和形式也应该给学生这样的印象。这与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相悖的,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其实,并没有人规定严肃的内容一定要用严肃的形式来传播。二是重传授而轻内化。这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在,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追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而是追求他们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体现在言行上。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法治与道德并行

教师必须强化法治教育意识,不论是教“思想品德”部分,还是教“法律法治”部分,都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关键的一点是,在教关于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的内容时,教师要整理和挖掘出教材中的法治因素,巧妙地将法治和品德两个教学内容融合起来,使法治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并行。

例如,一名男子因为与家人吵架,情绪不好,在家中无法释怀,结果,他就跑到路边对一名陌生女子进行了殴打,以这种非理性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用这个案例告诉学生如果不重视、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很可能就会触及法律。这样来组织教学,就将本来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层面的内容提升到了法治法律的层面。同时,完成了思想引导和法治意识教育两个目标。

(二)开展特色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守法

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守法是法治意识培养的目的之一,教师应具备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通过开展特色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上领悟的法治相关知识运用于生活。在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独立实践,完成特定专题学习任务外,还可以联系社会团体,为学生提供旁听庭审现场、志愿协警等活动机会,让学生接触日常生活中不常参与的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生活中相应机关如何践行法治,如何在打击违法犯罪时运用法律武器。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可以近距离体验法治的运行方式,使法治学习具有更强的真实感,从而帮助学生在自觉守法的过程中提升法治意识。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身在叛逆时期的青少年更容易因为冲动、好奇以及对法律的无知而误入歧途,身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应该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反常行为。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调节及思想教育,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使任何一个学生做出使其后悔终身的事情,一定要注重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否则最后他们只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充分利用网络来获得与道德、法治有关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初中生有很多机会接触网络,为帮助学生丰富自身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多媒体等方式。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如青少年普法、青少年法治教育教育、青少年法治课堂等,通过观看直观的画面、视频,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充分汲取网络资源,实现对正能量的传播。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在线解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更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人才。处在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正是叛逆期,但同时也正是进行思想塑造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初中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则是最好的普及法治教育的途径。是否拥有良好、正确的法律意识决定了青少年能否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中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能够自觉地维护法治建设,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周想想.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9(17):199-200.

[2]周毛吉.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策略探析[J].才智,2019(15):175.

[3]雷祥祥.浅论初中政治课堂上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12):105-10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法治意识渗透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