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2-07-07 05:37龙体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龙体红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影响下,我国教学体制与理念等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当前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需在教学中调整教学目标,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艺术基础,通过动手实践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美术鉴赏能力,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

一、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单纯,对大多事物都有着好奇心。由于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生活中的事物建立了初步的了解,在美术学习中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望[2]。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此外,在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等形式展开,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在美术操作课程中,学生会在动手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思维,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这类形式的学习。

(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基础绘画,还是美术理论,又或者是美术创作,都会涉及观察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差,而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教师在教授抽象美术理论概念时,直接将相关的理论观点作为间接经验“塞”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而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调动,对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初步建立自己对于该事物的认知。这种方法对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对策

(一)創设教学情境,构建“动手”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趣味、生动的情境十分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3]。对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动手”氛围,让学生在情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动手环节,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千姿百态的帽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同学们,老师在一次圣诞节活动中记录了一些有趣的画面,你们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一组图片)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立刻活跃了起来。画面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帽子,有的是冰激凌形状的,有的是蝴蝶形状的……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于是教师把握时机,抛出引导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帽子可以吸引老师的目光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当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是的!正是因为这些帽子非常有创意,值得被记录。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将手中的彩纸变成一顶具有新意的帽子?”接着将课前准备好的彩纸分发给各位学生,让学生用彩纸进行帽子的制作。这样,学生就会沉浸在动手的氛围中,开始大胆的设计和制作。

(二)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灵感。在交流与互动中,学生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有效提高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方式让学生制作作品,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实践制作,学生的灵感和思维转化成具体的物体,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乐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美术学习中,创造美和发现美。

例如,在教学《我做的文具》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发放给学生相关的器材,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通过互动合作,完善自己制作的物品。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课堂,教师还可以依据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构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学生时,应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在实践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该急于解决,而是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为了落实对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促使学生深入实践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孔雀》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实践观摩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孔雀的生活习惯、动作及外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孔雀。此外,教师可以构建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准备相关工具,学生通过观察孔雀的习性,画出心中的孔雀。这样可以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学理念与方法也正趋向完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美术课堂,为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也能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刘慧臣.基于动手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9(12):198.

[2]周华.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新课程(中),2019(12):199.

[3]崔亚杰.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参花(下),2019(12):103.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