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析

2022-08-17 06:42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小学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体深度能力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小学 王 康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良好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掌握数学网络知识体系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

一、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心投入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理念

(一)单元学理的分析

单元学理分析具体是指教师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之前对单元整体知识的认识,并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为学生建立一个符合其学习情况的,更有利于其吸收知识的知识网络,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对单元学理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了解知识点的脉络,再进行融合与整理,使知识点可以综合相通,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网络。其次,教师还应该加强不同年级教材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回顾并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加强对知识的串联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数学的教材知识点和内容的年段知识的综合讲解,进而加强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对教材体系进行研究时,教师可以思考编制教材的意图,进而更加了解小学数学课本,优化教学方法。

(二)单元学材的开发

在小学课程的教学中,单元学材开发的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材并不是指教材,而是泛指一切可以用于学习中的材料和资源。学材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指引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督促学生加强学习意识。教师应加强对单元学材的开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教材,再将学材改进成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数学问题,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先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知识进行了解,再进行单元学材的开发,进而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

(三)单元学情的调研

很多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解存在偏差,许多小学教师都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单元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态度、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都缺乏了解,也就很难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各项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度分析,采用家访、单元测试或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情的了解,进而根据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度学习的引导。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和阻碍,设计适合学生的单元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

(四)单元学程的设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较为复杂的,有多方面原因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单元学程的重视。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进而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步,将二者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单元学程的设计。在进行单元学程的设计时,教师需要遵照深度学习的理念,将单元知识进行总结和组织,对单元学程进行结构化和层次化的设计,拓展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教师通过对单元学程优化设计,可以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借此加强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五)单元学评的检测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学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课堂教学成果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的来说,教学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小学教师应该遵循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加强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从以下方面去设计教学。第一,在进行单元检测时,应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测,进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进行单元学评检测是教师十分重要的工作。第二,在进行单元学评检测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尊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评的检测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关注,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调整状态,充分运用教学评价对学生予以鼓励和激励,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获得共赢。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整体数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转变教学角色,引导学生不断吸收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耐心讲解学生的疑惑,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进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在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定位的同时,学生也应该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知识研究者,加强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教学相长的局面形成。

在进行小学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重点注意设计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过程,加强教学的学习和互动氛围,为学生创设出更适宜学习的环境,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导者,很多教师便不注意自身的作用,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与之相反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引导性,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知识,还要去维护教学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注意学习资源的整合性和弹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学习资源的整合性和弹性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含教材方面的知识点和其余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不断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并进行综合设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做到更加高效有深度地学习。

第一,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该加强对学习资源的整合。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其对知识的学习具有零碎性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资源的获取情况与单元教学相融合,再进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的单元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整合,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资源整合的弹性化。在教师进行数学的单元教学设计时,很难完全考虑到正式教学会出现的全部情况,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的弹性化调整,注意教学动态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教学过程的突发状况,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学生更加顺利地构建数学思维。

(三)处理好深度学习目标和单元学评检测目标的关系

通过专业的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目标包括对信息深度加工、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有着高度理解、可以自主进行知识的吸收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力。在以上的深度学习目标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具有批判性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学生如果已经获取了批判性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批判性的高阶思维和单元学评检测的目标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深度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完成,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该不断拓宽视野,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增强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单元学评检测目标的有机融合。

(四)设计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学思路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该不断优化设计的整体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设计单元教学整体思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确定单元主题。数学的单元主题可以起到优化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梳理和整合数学单元的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和划分,加强学生的单元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可以更好地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第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数学教师需要钻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情境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再进行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第三,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教学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通过大小屏互动和翻转课堂等辅助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第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在小学教学中,一般用前测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来对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案的初步设计,再详细地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问题,加强问题解决过程的设计比重。在小学数学的单元设计中,其单元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又具有独立性的,教师可以加强对单元知识的串联,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知识网。

(五)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课型

在设计数学单元整体的基本课型时,教师不但要重视单元内各个课时的独特性,而且要注意各个课时单元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的整体感悟。在突出单元内容整体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单元的整体知识,加强深度记忆。叶圣陶先生有言:“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成长的。”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引导,避免强加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

(六)加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把握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把握,只有教师深度了解教学内容,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以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为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名字可以看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数的运算”,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单元知识的串联。第一,确定关注点。在这一单元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对“算法”和“算理”两种运算能力进行教学时,通过笔算和口算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第二,厘清知识结构。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中,包含运算意义、运算规律、运算结构与法则、用运算知识解决问题四个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算知识和运算能力,但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运算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具有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运算知识的引入,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学习。第三,认识知识本源。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知识的认识,重视本单元最基本的“数的意义和组成”的知识点,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进而进行后续的口算和笔算。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认识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增强,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整体深度能力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