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

2022-08-17 06:4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华夏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效率有效性数学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吴 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初中教育愈加重视,而数学课程在初中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启蒙,而且还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有影响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同时也希望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仍旧过于传统,而且对老一辈的教学工作者而言,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尽管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填鸭式”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采用题海战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但是教师们仍旧未能摒弃“一言堂”的教授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快速转换自身角色,这也就使得教学有效性不高。而教学有效性则是指花费较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中所遇见的问题尽量当堂解决,不要拖延到课后,能够在自习课上询问清楚的问题,同样不要拖延,使其变成课后作业,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同步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现有问题做出如下分析和探讨。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案来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并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根据学生的共有特征,合理制定教学方案,让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色,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检验教学结果时,不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工作开展是否顺利的唯一衡量标准,还需要结合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正确看待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并注意观察其是否达到了最大化。

如今的教育体系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浅薄的单科教育,这门课程已经融入了多门学科中,成了综合性极强的社会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数学是多层次多学科的全面体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应当对这一观点达成共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很大不同,应当重视初中数学教育,使数学有效性能够得到明显提高。于文森教授曾经提到过:“所谓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正确积极的方式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来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通俗来说,就是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经济收益。

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现对当前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展开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因素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容易受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其中智力因素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指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包含了学习兴趣、习惯、动机以及个人意志力等,这些情况的差异性都会使学习有效性受到影响。若想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学有所成,仅依靠传统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充分理解知识点的,也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只有对数学公式和结论进行严密的思考和推导,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这样才能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事半功倍。

(二)教师因素

当前,对于一部分数学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来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多的教师认为,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能够督促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这样就能够使学习效率提高。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点,教学有效性并不是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实现的,教学工作者需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效率观,尽量减少占用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以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提前制定教学目标,并做出合理的时间分配。有很多教师反映,当前课堂时间为四十五分钟,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全面。鉴于这一情况,教师们就需要合理利用时间,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分清主次,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部分可以不必过多阐述,而对于学生无法弄清的问题则必须在课堂上解决。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授课教师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知识讲解,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只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若想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能够真正提高,教师就不应只重视具体题目的答案讲解,应让学生能够掌握解题过程。在授课开始之前,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课前预习,在学生独立思考以后能够发现自身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学生发现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遇见了疑难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解题过程,首先需要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式,在学生解题中断时加以引导,指出学生在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掌握完整的解题思路,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当前,科学发展迅速,现代化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便利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同样离不开现代科技。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手写板书的方式逐渐被取代,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方式更加省时省力,而且利用多媒体,能够让知识更加生动活泼地体现出来。在授课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授课教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板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在课堂上自娱自乐,这种授课方式使得有限的授课时间变得更加短暂,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减少,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而现如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授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理运用课堂语言艺术

当前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口头语言阐述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语言艺术在授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尽量保持较好的语言状态,采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时,教师应保持和蔼亲切的状态,让学生能够感到舒适,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生对学习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对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数学本就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若教师采取枯燥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就会让本就处于好动时期且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更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最好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注意说话内容,不要触碰学生的敏感神经,否则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恶俗言语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使课堂陷入尴尬局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

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分析具体案例,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若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就容易使这门学科变得枯燥乏味。若想要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改革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授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方案做出如下设计。

教学任务:请根据下列方案,完成对旗杆高度的测量。

教学工具:小镜子、皮尺一根、高度为1.5m 的测角仪、三角板、长度为2.5m 的标杆。

授课时,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能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时间为十分钟,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四种测量方法:第一种是利用标杆来完成旗杆高度的测量;第二种是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来完成测量;第三种是利用测角仪来完成测量;最后一种是利用镜子反射原理来完成测量。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学习,从而减少了课堂知识赘述时间,让学生的思维逻辑得到锻炼,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教师角色,从操控者向组织者转变

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其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授课教师应当以“导”为主,以“教”为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归纳和总结,能够充分发表出对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进行乘方知识的讲解之后,授课教师提出问题:一张作业纸在对折了一百次之后,其高度能够达到多少?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比被动接受知识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而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在经过大量的理论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而理论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愈加激烈,教育工作的开展将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怎样提高教学效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寻找更加理想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特点,将数学教育效果最大化。

猜你喜欢
效率有效性数学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