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9-08 02:44周晓倩陈翠兰李素云
护理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呼吸科雾化条目

王 芬,周晓倩,陈翠兰,李素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432000

雾化吸入治疗是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式,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1-2]。不适当的雾化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3-4]。护士是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的直接管理人员,护士能否正确、规范指导病人雾化吸入治疗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情况。然而,许多医生和护士缺乏雾化吸入知识,并使用了不适当的做法[5]。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呼吸科护士对雾化吸入治疗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积极改善病人疾病预后。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3 家三级医院、16 家二级医院共645 名呼吸科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呼吸专科工作;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规范化培训护士;进修护士;长期休假护士;实习生;不配合调查者。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伦理批号:2021(085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并参考专家共识及国内外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条目经课题组成员讨论修改后,邀请6 名专家对编制的条目逐一审核,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仔细修订后形成正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理论知识、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态度、临床操作情况4 个部分。问卷包含29 个条目、3 个维度[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13 个条目)、态度(5 个条目)、行为(11个条目)]。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从非常不熟悉到非常熟悉分别赋值1~5分,总分65分,分值越高,表示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理论知识掌握的越好;雾化吸入治疗态度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 分,总分25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的态度越好,接受意愿越高;雾化吸入治疗行为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非常符合计5 分,非常不符合计1 分,总分55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士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的行为越好,并将最终得分进行百分制换算。百分制后得分>60 分为合格,>80 分为良好。调查问卷内容经专家咨询,保证其有效性和正确性,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50 名呼吸科护士进行预调查,测得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2,KMO 值为0.767,信效度较好。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微信链接方式发布问卷,设置每个IP 只能填写1 次问卷,答题限时15 min,问卷首页描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并告知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在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点击同意后开始访问调查问题。由研究组成员通过微信群联系湖北省呼吸联盟的各医院负责人将其发给各呼吸科护士,研究对象匿名填写,共645 名护士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5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R3.6.3 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呼吸科护士临床雾化吸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各条目得分排序及总分(见表1~表4)

表1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得分

表2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条目得分及排序

表3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态度条目得分及排序

表4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行为条目得分及排序

2.2 不同特征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 行为得分比较(见表5)

表5 不同特征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比较(±s) 单位:分

表5 不同特征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总分比较(±s) 单位:分

项目性别分类知识态度人数618 27 345 244 56 153 492 161 273 211 299 346 324 321 555 90 143 502 154 491 201 89 355行为P P女男评分22.46±3.27 21.93±3.05 21.97±3.46 22.76±3.09 23.84±1.79 21.67±3.55 22.67±3.13 21.88±3.29 22.39±3.37 22.91±3.02 21.99±3.29 22.82±3.19 22.09±3.34 22.78±3.13 22.44±3.24 22.40±3.40 21.60±3.53 22.67±3.14 21.55±3.72 22.71±3.05 21.54±3.59 22.24±3.47 22.99±2.87>0.05 P>0.05>0.05年龄<0.05<0.05<0.05学历>0.05<0.05>0.05职称<0.05<0.05<0.05工作年限20~30 岁31~40 岁41~50 岁专科及以下本科及以上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5 年>5 年<0.05<0.05<0.05实习带教老师<0.05<0.05<0.05专科护士<0.05>0.05<0.05阅读指南<0.05<0.05<0.05接受规范化培训否是否是否是否是<0.05<0.05<0.05医院等级 二级甲等三级乙等三级甲等评分50.10±9.71 52.37±10.16 48.93±9.96 50.83±9.42 55.20±7.68 49.20±9.75 50.50±9.72 48.91±10.20 49.31±9.54 52.31±9.30 48.23±9.78 51.89±9.37 49.14±9.85 51.26±9.51 49.73±9.60 53.07±10.08 44.60±9.09 51.78±9.32 43.85±8.28 52.18±9.30 47.57±9.21 50.08±10.29 51.70±9.58<0.05<0.05评分46.26±7.27 46.67±7.16 45.63±7.64 46.52±7.00 49.20±4.93 45.69±7.26 46.46±7.26 45.75±7.08 45.77±7.56 47.34±6.92 45.44±7.22 47.00±7.24 45.66±7.23 46.90±7.26 46.10±7.26 47.33±7.26 43.57±7.31 47.05±7.07 42.44±7.46 47.48±6.77 44.15±7.58 45.80±8.02 47.60±6.57<0.05

2.3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将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为因变量(Y)[低分组(百分制后<80分)=1,高分组(百分制后≥80 分)=0],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X),利用向后退(有条件)方法进行条目筛选,构建二分类Logistic 逐步回归模型(α入=0.05,α出=0.10),分析湖北省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具体结果见表6。

表6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知识知信行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呼吸科护士对于雾化吸入知信行现状

3.1.1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用药认知水平不足,缺乏用药指导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呼吸科护士对于雾化吸入用药知识缺乏,对于问题8 有效雾化颗粒直径、问题11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医嘱雾化吸入普米克(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可比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的药物使用顺序、问题12 哮喘病人同一时间段若需重复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则至少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得分较低。结果还显示,呼吸科护士对于雾化吸入药物的知识掌握良好率为48.06%,51.94%的护理人员对于雾化吸入药物知识缺乏。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科常规操作,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治疗及转归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7]。曹晶等[8]的研究表明我国专科护士存在着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Jane[9]指出,护士是病人疾病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与病人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病人诊断、审查和跟踪疾病进展和治疗成功,以及必要时的治疗修改指导。因此,护士作为病人的照顾者及疾病知识的宣教者,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提高呼吸科护士雾化药物认知水平势在必行。

3.1.2 呼吸科护士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态度积极,但缺乏规范的行为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您会在执行雾化吸入操作前后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您会每周或每月定期检查病人吸入技术”“您会在执行雾化操作前指导病人清洁面部油性面霜”这3 个问题得分低。分析原因这可能与繁忙的临床工作有关,同样也与护理人员雾化吸入知识缺乏有关,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能及时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宣讲、正确示范操作流程,导致病人对雾化吸入知识一知半解。此外,呼吸科病人中老年人居多,许多病人受到知识、认知障碍、理解能力和肺功能低下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获取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即使护士多次讲解,病人仍旧不能正确操作或病人能够正确操作但是肺功能低下,不能正确、有效使用吸入剂,从而产生不配合、不信任的后果,进而影响病人治疗,与马丽娜等[10]研究结果一致。路星星等[11]关于住院病人关怀性沟通体验的研究表明,护士的态度和同情心疲乏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因素,改变护士以工作为中心的沟通模式,积极主动询问病人需求更有助于病人获取和理解雾化吸入治疗的相关知识。

3.2 护理人员雾化吸入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理人员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发生积极影响,与Jordi 等[12]研究结果一致。Zhang 等[13]对我国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年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人口学主观评价有关,且存在区域性差异。

3.2.2 医院等级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是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高金萍等[14]对山东省405 名临床外科护士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一是医院等级越高,对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普及率更高,尤其是吸入给药的装置更新、技术推广更加优于基层社区医院,更有利于获取国内外有关雾化疗法的新业务、新技术并开展临床实践研究;二是三级甲等医院重视多学科团队模式及专科人才培养,呼吸专科护士、临床药师及临床医师共同决策指导,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雾化吸入治疗的知信行水平。

3.2.3 接受过雾化相关的规范化培训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接受雾化相关知识规范化培训是重要影响因素,说明专科知识教育必不可缺。一项针对英国医疗专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为病人进行吸入装置雾化指导时,超过40%的护士缺乏为病人制定书面行动计划的信心[15]。以上研究均表明护士在指导病人雾化吸入疗法前必须经过专业规范培训以确认并加强对病人的护理指导。李佳倩等[16]的研究发现,科内培训、院内培训是护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查阅指南文献主动获取知识的护士占34.08%,因此,医院管理者应丰富护士获取知识的途径,可定期开展相关的教学培训,明确学习目标和需求,通过系统规范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雾化吸入治疗知信行水平。

4 小结

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水平、用药指导能力及规范执行能力有待提高,但态度较为积极。年龄、医院等级和是否接受过雾化相关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是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结合指南、专家共识,根据年龄、职称完善培训体系,以点带面,远程教学、网络培训等基础医院全覆盖。本研究仅代表湖北省部分医院,尚未针对现状需求开展干预研究,下一步将拓展研究范围,借助湖北省呼吸联盟专科平台深入调查并制定培训策略,以提高湖北省呼吸科护士雾化吸入治疗的知信行水平。

猜你喜欢
呼吸科雾化条目
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