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价值研究

2022-09-27 03:04申宽宏苏光辉肖华斌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曲度颈椎颈部

申宽宏,苏光辉,肖华斌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颈椎病属于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其中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见,在各型颈椎病中占比高达60%~70%。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于40岁以上,起病缓,无外伤史,以根性痛最为多见,同时多伴颈肩部疼痛、僵硬,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造成上肢力量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临床以药物、围领、颈椎牵引、中频电、手术等为常见治疗方法。其中,牵引可拉伸患者颈部,有效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痉挛状态,保持机体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2]。而中频电主要通过不同波形的电流对机体组织进行刺激,从而通过对患处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肌肉和润组织的放松,起到减轻神经根水肿和止痛的作用。两种治疗方式联用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疗效的改善,但仍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几年,曲度牵引因其效果好、恢复快和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广大骨科医师的重视[3]。且有研究指出,中频电联合曲度牵引可有效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情的缓解和症状的改善,在患者治疗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4]。为此,本研究抽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采用分组的方式对不同疗法在患者治疗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抽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患者96例,应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5~68(52.27±6.84)岁,病程0.4~3.8(1.26±0.39)年,病情分级[7]轻度27例、中度21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5~65(52.04±6.80)岁,病程0.4~3.9(1.32±0.38)年,病情分级[7]轻度28例、中度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5]①存在典型的疼痛和上肢麻木等症状;②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③X线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④MRI检查显示相应神经根受压征象。

1.3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②临床资料真实完整;③符合相关治疗适应征;④患者详细了解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并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⑤患者年龄18~70岁,病情重度以下。

1.4 排除标准①排除研究开始前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颈椎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者;②排除存在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③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者;④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⑤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⑥排除合并肌肉萎缩、末梢神经炎等其他神经性疾病者;⑦排除存在颈部手术史者。

1.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观察组患者于中频电治疗后施行曲度牵引治疗,中频电治疗同对照组一致。两组均1次/d,3次/周,2周1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5.1 常规牵引 仪器选取石家庄大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3医用颈椎牵引仪,治疗时患者取坐位,且颈部呈前驱20°状态,设置牵引仪力量参数至患者体重的10%后,予以患者为期20min的颈部牵引治疗。

1.5.2 中频电 仪器选取日本伊藤ES-521中频电刺激组合治疗仪,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将电极板置于颈部两边,中频频率为5kHz,低频频率为20Hz,波形为正弦波,20min/次,1次/d,持续治疗6d后休息1d。患者每日于中频电治疗后施行常规牵引,1次/d,3次/周,2周1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5.3 曲度牵引 仪器选取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BA300型号曲度邦颈腰椎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并屈膝,将牵引仪固定至患者的头颈部,通过电脑对治疗(10min)、牵引(3min)和松弛时间(1min)和力度(牵引力:8~25kg;松弛力<50%牵引力;快慢联动距离:22mm)等参数进行设定后,予以患者牵引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时询问耐受情况,以最大限度的旋转患者头部,保障牵引治疗效果。

1.6 观察指标

1.6.1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常规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栓素B2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检测。

1.6.2 疗效 根据CASCS评分,该量表包含临床特征和主观症状三部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越佳;CASCS评分改善率=治疗前后CASCS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100%),CASCS评分改善>90%为显效,CASCS评分改善率40%~90%为有效,CASCS评分改善率<40%为无效[6]。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ƒ,¯R,P)

2.2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3 讨论

神经根性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疾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总称,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改变继发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好发于颈部活动大、长期低头工作、高枕者,多发部位依次为颈5-6、颈4-5、颈6-7、颈3-4,大多为多个节段同时发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和僵直、上肢放射性疼痛和麻醉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临床常以药物、围领、中频电、牵引等为治疗手段,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通过药物吸收可缓解疼痛和麻木,但神经根欲解除压迫只能在急性期过后靠牵引解决。而围领有助于颈椎病急性期固定,有利于组织水肿消除,减少创伤反应,症状消失快,但时间久了会导致肌萎缩。中频电通过不同波形的电流对机体组织进行刺激,从而通过对患处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肌肉和软组织的放松,起到减轻神经根水肿和止痛的作用[8]。但是,中频电治疗方式单用时的疗效欠佳,多合并采用其他治疗方式,牵引疗法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牵引在国内外广泛流行且行之有效,通过对患者颈部进行拉伸,增大推间孔、椎间隙,牵开有皱褶或骨化的韧带,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痉挛状态,从而有助于机体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保持,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缓解,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但是,牵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力度或方法差异导致患者出现新的损伤,安全性较低,故临床需要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近几年,曲度牵引因其安全性高和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广大颈椎病患者的欢迎,在患者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临床分析发现,三维曲度牵引是在传统牵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新型治疗手段,根据人体正常生理曲度的弧线轨迹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拉伸,可有效提升牵引治疗效果,从而有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9]。另外,三维曲度牵引还能够模拟推拿治疗中的旋转复位和斜扳等力学原理,能够对患者的椎体进行成角、牵引和旋转的三位改变,从而有助于患者颈椎曲度的恢复,能够重建颈椎的三维动态平衡[10]。曲度牵引和中频电的联用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同王艳杰学者的研究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优质作用。

本研究所验证的栓素B2、IL-6和TNF-α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栓素B2有血小板产生,具有血管收缩和凝聚血小板的作用,IL-6和TNF-α均为评定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炎症反应越严重则上述指标水平越高。现代研究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根性痛与局部炎症反应及微循环障碍有着直接关系,故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优质作用。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未追踪研究患者的预后情况等。

综上所述,曲度牵引和中频电的联用较常规牵引联合中频电可有效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并能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应用价值较高。[1]孙建峰,丁晓虹,段俊峰,等.颈椎病的分型与诊断[J].颈腰痛杂志,2014,35(2):108-111.

猜你喜欢
曲度颈椎颈部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颈椎曲度的改变对缺血性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生活小细节缓解颈椎不适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曲度与书法演进之关联
造出一个天鹅颈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石墨烯理疗U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