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读书声 润泽儿童心
——谈小学语文中年级朗读教学

2022-11-19 11:06鲍秀娟
小学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古诗文情感语文

鲍秀娟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四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习语文的四大法宝。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莫说学生,连一些教师对朗读都缺乏应有的重视,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将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课文讲授与分析上,留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相对较少,更别说教授学生朗读技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学习不免枯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读得少、读得不对所致。读得少自然很难领悟到语文知识的精妙之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

一、朗读教学的开展意义

(一)培养学生主动诵读的能力

小学语文对学生的朗读要求为: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感情。而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朗读,并保证每一位学生有效的朗读时间,督促学生读得认真,读出文章的原汁原味来。之所以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标准,主要是因为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诵读的能力。当老师要求学生当众朗读时,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可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增加文字方面的积累,可起到一石数鸟的效果。通过读,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基本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对文章整体的认知,只有当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他们拥有主动诵读的能力,确保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新课标》中也要求学生群体要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学要点。其实,读的范畴很广,还可以将它分为细读、精读及泛读等,对于小学语文中的朗读也有很多细致、具体的教学要求。关于朗读,古人曾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故书不厌百回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由此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文人共识,当一个人读书读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其文化内涵、文学创作等都将实现“质”的突破。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就一定绕不开“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多朗读、爱朗读,不但可以让他们正确、独立地使用语言文字,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使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三)培养学生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人的求学之路上,自律永远都是人最该培养起来的核心能力与生活习惯,而很多学校都将语文朗读时间安排在了早读课上,这就为培养学生的自律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与条件。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小学生受享乐主义、娱乐主义的影响颇深,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学生品格的关键,必须利用一切科学合理的学习手段帮助、保护他们不受浮躁世俗的影响。因此,朗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律独立、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四)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信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师生们都沉浸在了热烈的学习氛围当中,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就响了。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了学习状态”,状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氛围,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精神形态。而朗读教学则可以创造、激发学生的最佳状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状态。朗读教学充分认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在朗读教学中恰当引入不同的朗读方法,如“角色扮演朗读”“戏剧风格朗读”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中年级朗读教学

(一)合理开展导学工作

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效果都有十分显著的帮助。在日常教学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遵循课时化、问题化、方法化等原则,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对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精心设计,让学习环节变得更加明朗化、具体化,以便帮助学生快速投入到朗读活动中。此外,在正式朗读开始前,教师应提前构想好相关朗读模式,为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相应铺垫。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朗读课堂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上内容,提前编制好相关的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具体编制中,要先明确学习目标,即正确使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去想象画面,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二)制定科学朗读计划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语文朗读活动中也应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朗读计划,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而在制定朗读计划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特点等,为学生科学地规划朗读内容范围、朗读时间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来严格制定朗读计划,并注意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制定朗读计划,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朗读。[1]另外,还要采取不同方式对学生朗读计划、朗读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如在课堂之上开展朗读比赛、读书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检验学生朗读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教师专业性的点评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秋天的雨》一文的学习中,可先为学生制定短期朗读计划:1.强化普通话朗读训练;2.学习朗读技巧;3.反复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4.在配乐中完成朗读。当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短期朗读计划后,可在班级上组织“朗读大会”点评活动,在点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综合评定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肯定其朗读时的优势,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和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激励中进步。

(三)丰富课文朗读形式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朗读教学效果,教师要应用丰富的朗读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与能力。如在古诗朗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具体操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将具有教学意义的古诗文将张贴在教室中,如《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用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适合教学情景,结合不同古诗词意境,可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动画以及音频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帮助学生全情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2]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塞下曲》一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此诗的创作背景,并向学生播放古代雄浑肃穆的边塞动态景象,用抵御外敌、奋起反击的将士之情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诗中即便没有直接描写战场上的厮杀,却通过诗句绘出了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画面来,看似作者因边塞之景触景生情,赞叹将士英勇杀敌之景,却也暗合了作者准备抗击命运的决心,引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作者所展露出的面对人生困境、却拥有敢于“轻骑逐”的勇气,通过动态视频与诗歌结合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句背后的情感含义。

(四)精准指导朗读技巧

在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朗读时,是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的,如古诗词的朗读便需要掌握抑扬顿挫。没有技巧的诵读便不具备相应的情感基调,学生很难领悟到古诗文中真切的情感与文化底蕴,这种诵读就是典型的“过嘴不过脑”,其学习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应当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指导,引导学生从经典古诗文的平仄、节奏以及创造情感等方面入手,通过诵读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3]

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平仄教学。所谓的平仄教学,即一声和二声平、三声和四声平,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朗诵原则,即平长仄短,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更有抑扬顿挫之感,如在诵读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中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其中“寒雨连江夜入吴”一句,“连”“江”的音应该读得长一些,“寒”“雨”则需要相对的缩短读音;其次,要带领学生进行节奏教学。经典的古诗文在诵读的过程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节奏感,通过节奏感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古诗文中的韵律之美,通过古诗文字里行间的变化,也能够展示出古诗文的韵律之所在来;最后,诵读古诗文时一定要强调情感体悟,只有当学生充分地感悟到了作者倾注在作品上的情感时,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的创造含义,诗文中的情感才可以被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在开始诵读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古诗文背景,才能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能够带着感情地进行诵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一诗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基调,对《墨梅》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十分有必要。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期间,作者在经历了长途旅行之后,回到了绍兴,并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将其取名为梅花屋,对外号称自己为梅花屋主,此时的时代背景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前夕,当作者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时,就在无比感慨的情况下了作了此诗。若学生们了解了这样的创作背景,那么在朗读时就容易能够体会到作者表面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在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其实也是在借梅自喻,向读者传递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愿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五)多元点评培养自信

为了逐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应当改变过去简单、老旧的评价方法,并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客观点评,让他们在专业性的点评下认清自己的不足与优点,不断精进自己的朗读技巧。当面对自信心明显不足的学生,则应当多以发展性的评价激励学生,以此来增强他们朗读的信心,转化学生心目中对朗读的不良印象与态度。与此同时,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在朗读活动中积极开展自我点评以及相互点评,请他们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自我评价之际,可指导学生将教师的范读作为朗读参考,以便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朗读中,笔者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来进行朗读,要求学生只朗读前三段,当学生朗读完毕后,及时引导,并采用激励的形式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朗读第一段时,就应该注意情感的倾注,尤其是这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读到这句话时,我们应具备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憧憬及骄傲的情感,我看你在处理这一段时略微显得有些平淡了,与后续的情感衔接还是不太到位。”在简要点评后,继续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原文。再请一名学生来进行重复朗读,待这名学生朗读完毕后,笔者同样给予客观点评。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朗读的信心,还可以直接点明学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朗读能力。

总之,有效朗读不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读内容,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提升其学习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进而爱上语文,爱上朗读。因此,考虑到小学生人生经验不丰富、知识储备不多,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效率。

猜你喜欢
古诗文情感语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情感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