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应用

2022-11-19 15:19顾喜梅
读与写 2022年28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顾喜梅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充分的融于这个社会,学好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效地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培养成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进而推动学生健康的成长。

1.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素材的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素材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程知识,道德与法治课,主要是理论性内容,而这些理论性内容比较难以理解,知识点繁多又零散,若学生只死板的记忆是很难提升效果的。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对知识进行探索,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逐渐的在学生思维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困难。其次,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初中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枯燥的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造成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而借助于生活化素材开展教学,将知识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能够更大程度地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地学习中。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脱离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学科,需要对其生活属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在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并没有将生活化素材有效的应用,而是采取老旧的教学模式,如此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固有的思想很难认可新型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因此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符合。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教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学生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由此造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受重视。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素材就是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应用生活化素材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教学中融进生活素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养。所以,在新课改革的实施中,就需要将生活化素材的作用足够的体现出来,教师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可是,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他们并没有在教学中融进生活化素材,由于道德与法治并不属于主要学科而不受到重视,因而教师只是浅显的讲解知识,不能够将其与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应用

3.1 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交友的智慧》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教师将生活中学生交友的状态作为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情景剧:其一,两个原本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其中一个人偷看了对方的隐私而绝交。其二,两个学生因为志趣相投、相互帮助而成为好朋友。其三,两个好朋友吵架了,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情景剧都带给了学生充分的感受,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平时的交友状态,当学生观看完情景剧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在交友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问题的,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相互评价,以及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如此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本节课内容,并学会了正确交友。

3.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拓展到课下,进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让课上和课下形成连接,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路径。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参观,进而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通过课下的参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让实践活动的作用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3 在教学中融进生活中的热点案例。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学生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尤其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平时也善于评价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个时机,将道德与发展教育与生活中的热点案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生之间》的学习中,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搜集相关的热点事件,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由于作业问题产生矛盾的事件,当教师为学生讲述完事件后,再让学生针对师生间的关系发表出自己的看法,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让学生将知识充分的联系于生活,学生平时也会经历严厉的老师,进而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分析,然后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如此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并让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而让教学活动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4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教师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融进与生活存在联系的问题,并要契合于学生的兴趣。在此阶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充分的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将班级中的事件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的学习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述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再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说一说情绪的重要作用,和情绪失控的负面影响。教师提供主题,让学生自由的创作,尽情的发挥,教师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主题,再传授给学生控制情绪的良好方法,当学生应对事件时能够持有理性的思维。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充分的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3.5 创新训练开式,注重现实生活。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对现实生活进行关注,进而改变训练方式,如此的实践训练不只包括理论层面,还需要以实践调查的方式学习知识。当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开展实践训练活动,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互联网的利弊”展开实践活动,学生对互利网的优势和弊端进行了调查,互联网的优势有:网购平台、信息传递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捷。互联网的弊端有:网络侵权、不法商家欺诈顾客等等。学生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说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的面对互联网的利与弊,进而将互动网的优势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学生通过主题实践调查活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获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3.6 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充分的融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也极为常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来讲,教师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如此会让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节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网络的发展历程,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视频对互联网有了深刻的了解。然后教师引出问题:“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学生们都踊跃的回答,有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增进了人们相互间的沟通,有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给我们带动了便利。随后教师引出这节课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规范,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众多好处,可是利用互联网做不法的事情就是不可取的行为。

3.7 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充分的结合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此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为更好的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师必须充分的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课本中的知识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尤其是某些背景知识,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学生可以先了解课本大概的内容,若学生存在着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就可以将该部分知识点与生活建立联系,进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8 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素材相结合。为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即理论结合实践。特别是对于法治教学内容来讲,其内容具备充分的理论性以及概括性,让学生难以理解,而将生活化的素材与其相结合就会更利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虽然生活化素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可是教师不可以笼统的运用例子,必须进行筛选,使其更加贴切于课本内容,并且拥有教育的意义。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的学习中,教师以班集体为主题要求学生发表建立班集体的良好意见,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的班级体生活来回答,如此学生就会对该知识点充分的理解,并能够提出有效的意见,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3.9 布置生活化作业。在初中时期,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项目,其发挥着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发布作业,为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与生活相联系,进而提升完成作业的效率。教师采取此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完成作业,并能发挥出作业突出的效果,同时体现出生活素材的价值。

3.10 精挑细选筛选生活素材。教师在筛选生活化素材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相似的生活事件,为避免重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围绕着时间、地点及人物等来筛选生活化素材。通常来讲,在挑选生活化素材的过程中应尊重就近原则。比如,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在家人间》的教学中,教师搜集身边的案例,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厌学的女儿舍弃了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陪伴女儿。为将女儿拉回正轨,这位母亲学习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然后尝试教育女儿。为让女儿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省吃俭用,用节省出的钱带女儿到各地旅游,让女儿拥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学生在倾听教师讲述的过程中,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并感受到伟大的母爱,进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并真正的理解了亲情的内涵,让学生萌生了孝敬父母、爱惜家庭的意识,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3.11 设计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体现生活化理念。学生必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展开更为深刻的探索。所以,教师在运用生活化素材时,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首先,教师应为学生设计熟悉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问题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12 完善的教学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资源,可以收集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将时下热点话题利用起来,为教学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在有关法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时下热点:在农村,小男孩不到13岁,可是学习并不优秀,因此他的父亲不允许他继续读书。然后教师让他的父亲了解了《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内容,小男孩的父亲才同意他继续读书。教师搜集了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讲解,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注意,进而再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将知识充分的联系于生活,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并能够充分的掌握知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应该及时的给予正确指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的运用生活化素材,可以让教学资源得到不断的完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知识充分的传达给学生,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3.13 评价与反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素材,教师应更加注重于评价和反馈。并完善评价和反馈的方式,突出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效果,进而让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保证。在教学环节中,评价和反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能够帮助教师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及时的对教学工作作出调整,让教学效率实现显著的提升。可是过去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十分单一。主要是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评价。学生的反馈也与实际不相符合,这让教学评价与反馈的作用无法体现。所以,在开展道德与发展教学时,教师可在评价和反馈中体现生活化,并对评价主体进行完善,让学生能够自主评价以及互评,让评价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素材,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充分的与生活相结合。与此同时,有效的运用生活化素材,可以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的引导学生。为推动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教师要将此种教学模式真实的落到实处,有效的采取各种方法,发挥生活化素材的突出效果,帮助学生充分的掌握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