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媒介使用现状及适老化改造策略

2022-11-21 19:36吴明倩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老化媒介群体

吴明倩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数字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特殊时期。在数字化浪潮中,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逐渐向老年群体渗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占网民整体比例达11.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占比43.2%[1]。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历年网民年龄结构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12年以来,我国老年网民所占的比例就一直呈上升趋势,网民增长的主体也由年轻群体逐渐变为老年群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陆续接触网络。但从总体数据来看,老年人仍是掌握数字技术较少的一个群体,在数字化加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各种媒介使用困境。因此,在当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中老年友好型互联网生态,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乐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老年群体媒介使用现状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即媒介是人的感觉的扩展与延伸。从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诞生到如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互联网数字化设备成为人们所有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全面延伸”,重塑了传播生态与产业格局,也重新定义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和交往逻辑[2]。

2020年,传统的线下零售、餐饮、学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份认证等大多需要借助互联网及智能媒介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老年人也开始接触和学习智能媒介技术,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媒介时存在对外界帮助的依赖,能够独立完成网络活动的相对较少。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能够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购买生活用品、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群体占比分别为69.7%、52.1%和46.2%;能够独立完成互联网叫车、订票、挂号问诊、使用网上银行的老年群体占比分别为34.8%、33.9%、33.0%和32.8%。对于不会使用的智能设备或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55.7%的老年人表示会请家人朋友协助,21.1%的老年人表示会放弃使用,少数老年人会自己摸索学习[1],这表明大多数老年群体使用媒介时还是处于被动和迟疑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老年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时面临一些困难。腾讯发布的《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基础性操作是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时的最大障碍,其中应用软件使用与功能操作障碍占比46.7%,手机系统设置与维护障碍占比41.2%,不知如何下载App占比32.7%[3],这些因素构成了部分老年群体使用智能设备的门槛,也影响了其使用体验。为了让老年群体能够更自主地融入数字社会、参与网络活动,中央到地方政府也逐步采取了一系列关怀政策。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倡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智能技术的运用开展培训,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4]。2020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互联网企业要多推出大字体、大图标、操作简便、界面简单的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媒介产品,同时要加强方言识别、一键操作、文本输入提示等各类无障碍功能开发[5]。2021年4月,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对App改造提出字体大小、颜色用途、手势控制、验证码操作等13项具体技术要求,随后督促指导首批列入改造名单的43个App立即改造[6]。

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努力解决老年群体使用智能媒介时存在的问题,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这是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良好开端。但目前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仅在技术层面初步降低了老年群体操作智能设备的难度,其融入互联网的程度依旧受媒体语态、自身媒介素养等多方面因素限制。

2 老年群体媒介使用困境溯源

2.1 媒介市场供给失衡,适老化技术发展欠缺

我国媒介市场上的智能产品丰富多样,但适合老年群体的智能产品占比很小。老年人作为学习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消费水平总体不占优势的群体,对于计算机和手机等新媒介的拥有率及使用率远低于年轻群体。媒介产品的市场定位忽视老年群体,产品设计也忽视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老年群体不论是在媒介接入还是媒介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阻碍。

在硬件技术方面,各类技术产品的设计以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为主,很多移动设备的设计并未考虑老年群体,如界面过于复杂、操作过程烦琐、字体过小、音量过小等,均会影响老年群体对智能设备的正常使用。在软件技术方面,工信部于2022年1月20日发布了首批通过适老化与无障碍水平评测的App及网站名单,改造后的适老版普遍特点是字号大、图标大、界面简单,但实际上,首批通过改造评测的App七成以上为内嵌式改造,即在原软件中切换老年模式,并未开发独立的适老版软件,仍存在切换“长辈模式”困难、广告套路繁多、登录注册复杂等问题,没有真正从源头上解决老年群体使用App时的痛点。

2.2 媒体语态体系变革,代际间出现文化藩篱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老年人的媒介“能见度”较低,网络话语权也相对较弱。在媒介内容生产方面,一些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而进行改版,这使得老年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变窄、能够获取的感兴趣的内容减少。而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者大多为年轻群体,他们与老年群体之间本就存在代际差异,只是根据有限的“老年人喜好”向老年群体输送内容,这导致老年群体接收到的信息大多为健康养生类的同质化内容。

此外,媒体的话语体系更偏向于有独特语态习惯和强大创造力的年轻网络原住民群体,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都在贴合各种“流行文化”。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颜文字”“表情包”“谐音梗”等社交符号[7],如“爷青回”“yyds”“打工人”等,这些由年轻网民自发创造和传播的话语和符号与老年群体使用的是截然不同的编码和解码体系,使得老年群体很难理解其含义,即使是能够掌握手机上网技术的老年群体也会在这种新语态环境下失语,被隔绝于年轻群体以及满足年轻群体的媒体共同构筑的文化藩篱之外,从而陷入媒介使用窘境,愈发处于网络社会的边缘。

2.3 生理机能逐渐弱化,主观上产生心理障碍

除了客观的外在条件影响,老年群体主观上产生的抵触心理也是阻碍其使用新媒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衰退,各方面能力都相对弱化。在感知层面,老年群体视觉灵敏度下降,对智能设备的字体大小及颜色都有着特殊的需求,听觉能力相对退化,四肢灵活性下降,反应能力下降,操作智能设备的速度和精度都相对较低;在认知层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学习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也会降低,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老年人学习掌握技能的速度远不及新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此外,由于记忆力衰退,一些过于复杂的界面和操作流程对老年人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成本和记忆负担,会让他们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年群体对新媒介技术并不熟悉,因此会持有消极甚至负面的态度,加上缺乏一定的数字素养和网络信息过滤能力,老年人无法轻易分辨网络媒介内容的真伪,也不能对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的真实性作出合理判断,这也导致老年群体更容易相信一些虚假的信息,受到网络诈骗的情况频频出现。此外,老年群体在网络中的媒介形象也存在被“污名化”的现象,这些关于老年群体的负面言论会影响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的态度,从而选择主动疏离数字社会。

3 多维视角助力适老化改造

3.1 政策护航:老年用户需求的调整与落地

2020年,国家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这些方案为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了基本思路,使智能技术能以更适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方式在养老服务中逐步广泛应用。在适老化改造问题上,政府不仅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应发挥自身监督职能,确保方案实施落地有效,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要确保老年人信息安全,规范智能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使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再次,要加快推动适老化应用改造,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适老化智能媒介产品相关标准,帮助老年群体积极融入数字社会。

3.2 产品革新:以适老技术弥合老年群体数字鸿沟

互联网企业应转变观念,从普惠角度出发,通过人性化设计服务于老年群体,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首先,要加快制定、完善智能媒介终端适老化改造相关标准,为改造、开发适老化媒介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其次,要针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发设计便于老年人使用的界面,简化操作步骤和功能,增加语音导航等便捷化操作,减少老年群体操作过程中的障碍;再次,在内容层面,应该从老年群体兴趣出发,开发设计多种符合老年群体兴趣的应用软件,同时要避免软件中出现欺诈性内容。互联网企业需要秉持以老年群体为导向的设计理念,让智能媒介产品真正满足智能适老、智能惠老,提升老年群体媒介产品的接受度和使用体验。

3.3 数字反哺:社会与家庭给予双重关照

社会应立足数字包容的发展视角,支持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学习数字技能。社区、老年大学可以开设智能媒介产品使用方法的培训课程,帮助老年群体掌握智能设备的基本操作,也可印发简单易懂的操作手册,解决老年人使用媒介产品时遇到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防诈骗意识;媒体应重视老年人的需求,改变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调整话语体系,生产适合老年群体的媒介内容和媒体形式,同时通过生产优质的内容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网络社交,融入互联网社会,产生更强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家庭成员对老年群体进行“数字反哺”也能有效弥合代际间的数字鸿沟。家庭成员对长辈使用智能媒介产品的态度会影响老年人学习和使用媒介技术的积极性。老年群体数字思维的开拓、数字技能的提升,都需要家庭内部成员进行指导与带动,这种“数字反哺”能加强家庭内部沟通,促进代际间话语体系的融合,消解文化隔阂,进而改善老年群体对互联网设备和网络空间的负面态度,在满足老年人的家庭情感需求的同时帮助其积极融入数字社会。

4 结语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社会背景下,媒介产品市场中老年用户的比例也在持续增长,如何让老年用户获得更加便利、优质的智能设备体验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实现和互联网“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从构建智慧社会和数字包容社会的角度出发,科学、系统地解决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难问题,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联合多方力量创建一个更加适合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环境。政府和社会应在顶层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坚持适老化原则,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老年人的体验为落脚点,做到适老化产品智能适老、智能惠老,为老年群体扫清智能媒介技术的基础设施的障碍,激发其融入互联网的兴趣和动力;老年群体自身也应树立积极的老龄观,主动融入数字社会,学习互联网技能,同时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避免陷入“数字陷阱”。只有多方合力进行适老化改造,才能让老年群体搭上数字化快车,切实提升总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构建更加和谐的老年友好型智慧社会。

猜你喜欢
老化媒介群体
适老化理念下的整体橱柜设计创新研究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书,最优雅的媒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