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大论与疾病关系

2022-12-14 12:11林家坤
江西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腧穴病机经络

林家坤

(萍乡市中医院,萍乡 337000)

中医学认为:“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指的是人体的阳气,在古籍记载中也称之为正气、元气、中气、元真之气、营卫之气甚至精气等等。我们知道人体阳气充沛,抗邪能力就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能战胜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那么我们身体里的阳气究竟从何而来呢?《灵枢·刺节真邪篇》[1]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说由父母之遗传精华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

父母的遗传精气是先天之本,阳气的强弱首先是由先天之本决定。也就是说父母的身体强壮,胎养合理,生下来的孩子身体也会比较健康,阳气也比较强,不容易患病。阳气虽然来自父母的遗传精气,但这先天带来的阳气免疫力在小孩三岁以后会慢慢减退,而且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七天的生命,想要活下去就要吃东西。因此人体阳气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后天之本,即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作用。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李中梓也在《医宗必读》[2]上说:“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所以说,脾胃与人的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的阳气因脾胃而滋生,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人体内的阳气才能生长并充沛。

对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经络学说,人们一直抱有神秘感。因为它是在解剖状态下看不到的东西。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又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这种观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人体内纵横交错的血管。但经络不是血管,经络的概念与血管完全不同。血管是西医名词,相当于中医说的血脉。血管的存在是具体的,是直观可视的,是一个解剖概念。而经络的存在却是抽象的。与血管静态的解剖性存在相比,经络是一种动态的功能性存在。还有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去认识经络的,结果都无法证实经络是什么,无法揭示经络的实质。

其实,中医的问题首先中医自己本身要有一个肯定答案。经络在人体中是客观存在的。有人把它比作电网,也有人把它比喻为一棵大树。从经络系统有主干,有枝干,还有十分细小的末梢这点来看,是很形象的。但经络系统与大树又有所不同,大树的分枝是全方位开放,向空中伸展的,而经络系统却是封闭式的,首尾相接,如环无端的。因此,说它像树,毋宁说它像网更确切。网线有粗有细,网眼有大有小,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网线有机的交织在一起。这张网深入浅出,覆盖身体所有层次,所有角落,方方面面。可谓人体无处不经络。话虽这样说,经络同藏象一样,如果生命活动一旦停止,那么经络也立即消失,不见了半点踪影和痕迹。所以在中医学中,有两个难点难以学习,一个是藏象学说,另一个就是本文要说的经络学说。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人类对宇宙世界正在向深层次探索,譬如暗物质,我们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这占宇宙世界96%的物质确确实实的存在着,就像现代科学家施一公先生所说的那样,每天有成千上万吨暗物质呼啸而来,穿透我们的身体而过。看不见,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医学中的经络现象就是如此。经络的实质在于“经气”,经络虽无“实体”,但经络确实是经气的通道。研究经络并不重要,它就是个道路,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谁也不能否定它。研究经络的重点是研究经气的运动、变化,甚至组成成分和作用。对于什么是“经气”?迄今中医界都争论不休,什么气血论呀,什么营气卫气呀,什么真气呀等等,喋喋不休,没有尽止。其实,经络中运行的就是阳气。人体奥秘再深,道理只有一个,五脏六腑产生的气,只能是阳气,別无他气。不可能各生各气,各回各家,人体只能说是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就只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共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经络中运行的“经气”,就是阳气。经络,就是阳气运行的踪迹和路线。至于经络,像树亦好,像网亦罢,其实如果说三焦是阳气通行的双向八车道,那么密布全身的经络,就是阳气通行的省道市道县道乡道甚至是村里的道路。这样比喻才是合适。

中医学中的“气”,包含的东西很多,名号更是晃人耳目,其实中医所有的对气的说法都是定义在流动、温暖、激扬、向上、向外、固护字眼上,说穿了,都是定在“阳”上,所以统称所有的气为阳气。如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甚至超科技手段,将研究重点放在对阳气的运行、成份、变化和作用上,实现对经络实质的解谜,则可以更好突破中医发展现状,使人类对人体生命实质的发现实现飞跃。

1 腧穴是阳气病变的反应点

腧穴,其名称在古代医籍中也称为孔、隙、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砭灸处等,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腧穴概念最朴素的认知。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产生的阳气通过经络运行,转输或输送到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如《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1]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藏在深部的脏腑有着密切联系。腧穴分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四类。

腧穴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或有意、无意地抓捏、碰触身体某些感觉如酸、痛、胀、麻、痒等异常时,发现能使原有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痊愈,随着经验的积累,又发现脏腑发生病变时,体表也会出现相应的感觉异变。如《素问·藏气法时论》[1]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病者,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肾病者,腹大胫肿……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这些描述虽然年代久远,但其描述脏腑发生病变时,体表出现的感知异常,几乎与现代医学认知的反射痛现象相同。腧穴在人体功能活动正常时,是没有反应的。腧穴只有在机体病变时,也就是说在疾病状态下,才能感知腧穴的存在。所以腧穴是机体健康的警示仪,是人体阳气病变的报警点。

腧穴既是正常阳气运行交会出入之所,也是邪气侵犯的常入之门。譬如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寒,说明风寒邪气从风池风府而入,引起太阳经络阳气痹阻,导致头项部僵直疼痛不舒。通过按压风池风府穴位,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也可以通过按压风池风府穴位,发现病人有疼痛抵抗感,诊断病人是感受了风寒邪气。再譬如胃疼的病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足三里,用手按压它,一定是酸胀疼的。还有我们现在发现的胆囊穴、阑尾穴,都是利用腧穴反应来协助诊断相应的疾病。所以说,利用腧穴的特殊反应,可以观察某一脏腑组织的阳气变化,可以协助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

腧穴学,是中医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腧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无定位到有定位,由定位到定名,由定位定名到归经,且腧穴数量也是由少到多的过程。因为是医学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所以古人倍加珍惜和得意,对腧穴的命名溶入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和浪漫。譬如气海穴,位居神阙下一点五寸,海总能让人联想到海纳百川,只一个海字,就让人想到其川流不息,无边无际的能量。肾为水脏,气海又是身体的纳气之本,闭藏百脉奔涌的阳气。气海穴的命名,让人感受到了海水的化云升腾,云行雨施的天地气化循环,所以身体出现阳气变化失调的问题,都会想到此腧穴。这些富有文化色彩的腧穴名称可谓数不胜数,如借助天文地理知识命名的商丘、昆仑、太溪、合谷、涌泉等,用动植物形象来类比的伏兔、鸠尾、鱼际、攒竹等,这些腧穴的命名,在当时医学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里,体现了古一辈老医学家的浪漫和情怀及希望。经络腧穴的发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现在也为世界所惊叹。可以说全世界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就有中医用针灸经络腧穴的方法给人治病。

腧穴是阳气病变化的反应点,人们不但运用它协助诊断疾病,而且用它来治疗疾病,并且用它来养生防病,益寿延年。譬如用三伏贴三九贴贴敷肺俞穴预防肺病,艾灸三阴交预防痛经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又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介绍用灸膏肓腧穴的方法,主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等病,一直流传至今。说明了腧穴具有诊断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作用。

2 百病皆生于气也,阳气一伤,百病丛生

《素问·举痛论》[1]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歧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百病,泛指很多种疾病而言。与《素问·风论》“百病皆生于风”及“风为百病之长”篇的“百病”的含义是一样的。这里的“气”与“风”字的意义迥然有别,盖“风”指病因,本文之“气”,指的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所产生的阳气。也有指正气,也有指气机失调的,实际上就是指阳气而言。大凡各种致病因素,一旦影响到阳气的功能失调,皆可导致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阳气一伤,百病丛生,故曰“百病皆生于气”。

《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九气为病,精准概括了外感内伤及不内外因为病的因素。阳气是广泛分布在全身无所不在的,阳气虽无形,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我们每个人都可感知其的存在,所以无论外感六淫之邪,还是内伤情志之郁,或者是不内外邪,都可能引起阳气的功能紊乱,从而发病。所以阳气功能失调,是绝大多数疾病的辨证所在。

以九气为病例举如下:(1)外因:寒、热等。(2)内因:七情,怒、喜、忧、思、悲、惊、恐等。(3)不内外因:劳倦。

九气(寒热+七情+劳伤)的具体表现:(1)寒则气收。寒邪收引,阻遏阳气运行。极易出现感冒、发热、腹痛、泄泻等病。(2)炅则气泄。热邪为患,会使阳气亢盛,腠理大开,汗液大泄,出现阳明热证,甚至阳气大脱之亡阳危候,或热扰神明,阳气浮越之热入心包急证。(3)怒则气上。大怒伤肝,容易导致肝失阳气管束权,阳气升发太过,上逆出现吐血,甚至血压飚升,发生眩晕、脑溢血等病。如果肝木横逆侵犯脾土,阳气疏泄太过,则会导致泄泻及消化不良诸症发生。(4)喜则气缓。如果暴喜太过,心主阳气功能涣散,阳气散漫无主,则极易使神散不藏,出现阳气涣散引起的冷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笑不休甚至狂癫等病。(5)悲则气消。过度悲伤,茶饭不思,意志消沉,肺主悲,使肺之宣发肃降阳气功能减退,阳气不降,虚耗阳气,久则肺痿不展,痿躄不行,空乏其身,人将废矣。(6)恐则气下。恐伤肾,肾固密阳气功能失职,阳气丢失太多,易致二便失禁,遗精等病发生。阳气不固而失,阴气独留滞塞,则腹胀腹满诸症生矣。(7)惊则气乱。突然受惊,阳气层面应激功能不及,惊慌失措,必然导致五脏俱乱,阳不系阴,阴不维阳,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肝胆俱裂,则极易导致行为举止失措,甚或痴癫僵仆等病发生。(8)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易伤脾,脾是阳气生源又是阳气的中转升降枢纽,如果思虑过度,则阳气留而不散,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阴阳气痞塞中焦,结留不行,则气结,不眠,嗜睡,甚至昏瞀诸症作矣。(9)劳则气耗。过度疲劳,一方面阳气需要耗于外以应,一方面阳气需要集中于内备需,内外俱耗,必然使阳气大伤,诸耗阳伤气之消耗性疾病如虚劳损益病作矣。

总而言之,人体的脏腑经络筋骨形体五官七窍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必须依赖阳气的运动才能顺利完成。如果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劳倦过度等侵犯人体,首先导致的必然是阳气的活动异常,继而才会深入脏腑,导致功能紊乱,变生种种病症。所以“百病皆生于气”,告诫我们治病首先要考虑调理阳气。

3 病机十九条从阳气解

病机,即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于病机的“机”,唐朝王冰释为“机要”,认为“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明代张介宾释“机”为“要”和“变”,释病机为“病变所由出也”。所以病机是疾病产生的关键、要点。治疗上,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这个要点。“无失气宜”,“气宜”二字,则说法众多,因为抓病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失气宜”,故有说“气宜”是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主时的规律所宜;有说是指纠正气化之偏性,气化平则自足,自足別无失所宜,气化有偏,予方以纠其偏;有说是指方方面面客观存在的气;有说是五运六气与疾病之间内在的关系等等。其实,阳气是人体的保护屏障,阳气密布全身,无论内外邪气或饮食劳倦等不内外因侵犯人体,首先应战的是阳气,阳气才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因此,“气宜”的“气”,作阳气解,才是正解。

审察病机的要点既然是“无失气宜”,要抓住“气宜”,就是要求我们紧紧的抓住阳气,阳气是产生疾病的关键点。下面就从阳气角度全面解释《黄帝内经》论述病机的精华——病机十九条。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眩,指头摇、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之证。

风是病因,也是病象。指人体出现像大自然风一样动摇不稳的病症,就必须考虑是肝出了问题。肝属木,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摇为特征的证候群。其实这样理解是很不够的。肝肺圆圈中肝是主升发疏泄阳气的,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为阳邪,肝升发阳气过度,过度了亦为人体内邪气,两阳邪相搏,兴风作浪,风挟阳势,阳借风邪,风阳上扰,肝失疏泄升发之能,不能平衡,人体必然出现动摇症状,其治疗必须抓住“阳”升发过度,化为“风”或与“风”上扰这个关键,在疏风搜风同时,采用潜阳、敛阳、平阳或降阳甚至抑阳诸法治疗。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收引,指出现收缩、肌肉痉挛、关节拘急难以屈伸的病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侵犯人体,最容易伤害阳气,阳气不支,难以抵抗寒邪,凝聚不去,筋骨关节肌肉失去温煦,则会出现收缩拘急的病证,如痹证、痉挛、痛证等。寒凝为水,肾为水脏,属阴中之阴,两阴同气相求,故寒邪最易入肾,使肾不能固密阳气,阳失阴存,最易导致内生寒邪,形成恶性循环。其治疗非四逆辈桂枝辈温阳不可。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膹郁,王冰:“膹谓膹满,郁谓奔迫。”指气结胸中出现的胸部塞闷,呼吸急促的病证。

肝肺圆圈中,肺是主宣发肃降的,如果肺失肃降宣发之权,阳气壅塞堵在胸中,与痰相结,那肯定会出现胸部塞闷、呼吸急促的病症,如肺胀、胸痹、肺脓疡、哮喘等等,其治必须宣阳降阳之法不可。肺的宣发肃降阳气功能不理顺,阳气的运动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故诸气不顺,从肺入手。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满,“肿”在全身皮肤,“满”为腹内胀满,肿者现于外而医者可见,满者病于内唯患者自知。引发的原因是湿邪,湿性粘滞,重浊,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脾属太阴,为卑滥之湿土,属阴中之至阴,号称阴土,喜燥而恶湿,最喜欢阳气之温煦而运化水湿,转运上下。若湿胜使阳气受伤,脾失温运,水湿必然内生,内外两湿相感,更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则水肿腹满下利诸证作矣,故曰属脾。其治非理中汤理中焦阳气不可。重者须真武肾气之辈重振阳气。

(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痒疮,指疮疡为病,初起时患处皮肤微红而痒,疼痛尚轻,此后迅速加重,则局部皮肤掀红灼热,疼痛日益加重。

疮疡主热毒所致。谓属心者,实乃心为阳气之大主,阳气过盛则化热化火,灼盛燎原,故疮疖痈毒,多从心治,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清阳泻心,效果特好。

(6)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多种痿症、喘逆、呕吐的病症,大都属于上焦。这是目前最流行的解释。理由是肺居上焦,《素问·痿论》说:“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故痿喘呕,与肺的关系密切,故属于上。

其实,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痿证是筋脉病变,喘属肺患,呕则是胃部病患,三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质都是阳气病变。在上的阳气不降反升,则喘咳作;在胃的阳气不降反向上升,则呕吐作;在上的阳气不向下去濡养筋骨经脉,经筋失养,活动不利,必痿废不行。所以痿喘呕诸病,是指阳气的运行均向上不下行所引起的。

(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本条是说多种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的病证,大都与下焦有关。理由是下焦有肝肾居住,厥逆、二便不通或不固,与肝肾有关。

其实,本条同上条一样,本无脏器实质的事,只是阳气的运动不升反降,壅滞不通了则二便不通;固密失司了,则二便不固;阳气不走了,阴气反盛了,阴阳气不相顺接了,则四肢厥冷,甚至不省人事;这都是阳气运行在下,不往上走的结局,故曰皆属于下。

(8)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热为发热;瞀,河间谓发昏也,如酒醉而心火热甚,神浊昧而瞀昏;瘛,动也,惕跳动瘛。发热昏昧与四肢抽搐症状同时存在,都属于火邪所致。这条很好解释,一句阳有余便是火,即可解释清楚所有火热病证。

(9)诸禁鼓粟,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多种口噤不开、鼓颌战慄、神志不安的病症,大都与火邪有关系。现代多见于外感发热不退病人,都是阳热过盛,扰乱心神,风阳内动所致,其治可视情况而用白虎汤,大承气汤,清营汤及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

(1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多种痉病,表现为颈项强直的病症,大都与湿邪有关。湿伤阳气,阳气被伤,筋脉失养,特别是太阳膀胱经走项入头,最易受伤,导致阳气运行受束,故易致项背强直。其治宜用麻黄加术汤行湿展阳疏通表里阳气。

这一条病机,实际上是《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的注释。整个痿证与湿,与阳气,与筋有关。所以阳气是产生痿证的关键环节,伤到筋就表现为痿。

(11)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阳气本质属性是火,阳气也是喜欢向上的,只是在脏腑功能的约束下,才环流不息,有条不紊。火性炎上,如果体内阳气失去正常运行轨道,成为阳邪,最易犯上。这个上就是脑部,高血压、脑溢血都是火邪致病的结果。李士材曰:“阳邪急速,其病必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2)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多种腹大胀满的疾病,都与热有关。这种热,实际上就是过盛的阳气所致。对阳热实证,一般都是用大小承气汤一泻了之。

(13)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多种躁动不安,狂乱失常的病证,大都与火有关。阳气与热与火密不可分。阳有余便是火,热之极也是火,火热为病,都是在人体阳气极盛的情况下发生的。阳气在正常情况下,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在异常情况下,则化热化火,使人体脏腑功能失去正常,甚至危及生命。

(14)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暴,形容发病之突然与病势之危重。强直,即颈项强直,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其实风与阳与热与火关系密切。热之极是火,火之极生风,阳有余是热,阳过度便为火,阳之极便成风,风火阳热就是对孪生兄弟。不生病则已,一生病则以骤急迅速变化多端为特点,大多具有动的特佂,属于内风范畴。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多种肠鸣有声,叩之如鼓的疾病,大都与热邪有关。临床上许多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的患儿,大多腹胀如鼓,以手鼓之有声,从阳气积久化热入手,用瓜桔槟榔之属参以黄连之类,多应手而愈。可知古人言之不虚。

(16)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大多足肿,疼痛痠楚,惊骇不宁的病证,大都与火邪有关。这个病现在最多见的是痛风。过去治痛风多从湿热入手调治,多取效不甚理想。将此条移治于痛风从火治,从阳气郁久化热,热遏化火入手,以大黄黄连黄芩黄柏之属,疗效满意。

(1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多种呕吐酸水,急暴腹泄,里急后重的病症,大都与热邪有关。这种病相当于现代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中青年阳热壮实人身上,饮食无规律,喜欢吃夜宵,导致脾胃负担加重,阳气不堪重负,致阳气郁而化热,阳气不升反降,则下利不止;浊阴不降反升,则呕不止,予葛根芩连汤之属从热入手治之。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指人体的排泄物,只要观察到是透明稀薄的,就可以从寒邪入手考虑。如痰液稀白,鼻塞流涕清稀,呕吐物完谷不化,大便凊稀如水,脓液清稀,带下清稀,小便清长等等,都是属于体内阳气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所致,阳不足便为寒,故曰皆属于寒。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这个是属热邪所致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也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又是属于人体阳气在胃肠部与热邪对抗引起的病证,两热交迎,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故起病急,症状重,必须大刀阔斧急以清热之法治之,白头翁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皆可治之。

以上简单的从阳气角度注解了病机十九条,病机的概念出自《素问》的《至真要大论》。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的;要,重要。最真实不虚的,最重要的论述就在这一篇里。我们从病机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在具体论述病机前,还特别地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指出百病产生的原因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要求我们在治病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原因,然后才是六淫侵犯人体后引起的阳气变化的机理,所以我们在抓病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病因,病因病机都是不能含糊了事的,更是不可偏废的。

猜你喜欢
腧穴病机经络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易经》养生法
经络养生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