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戏剧教育发展现状、成因及其优势

2022-12-31 21:52邹项来
戏剧之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美育戏剧艺术

邹项来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 102209)

一、当前中国戏剧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

当前,我国戏剧教育行业发展未成规模、未有体系、未全普及,部分家长与师生仍旧不知“戏剧”为何物,普遍存在将“戏剧表演”与“戏剧教育”这两个观念混为一谈的情况。行业目前尚未出现统一的教学流派与方法,关于戏剧教育称呼的形式与概念众多,例如“Creative Drama”“Drama In Education(D.I.ET.I.E)”。这些教学方式和概念基本来自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行业内通常也会混淆“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这两个概念。本文着重讨论的戏剧教育是由政府及教育部主导的、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非精英的、以普及和感受戏剧艺术为目的的戏剧教育。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撑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将戏剧教育在内的多项美育课程列入各类各级学校的开设课程。各大戏剧类相关专业高校,正在加快脚步建立、探索、研发、完善戏剧教育教学的各项相关内容,着力推进戏剧教育的发展、实施与普及。

(二)从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国内戏剧教育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目前没有得到广泛实施与执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戏剧教育仍未成为被各级各类学校与家长们广泛了解、接受、采纳的美育课程。

(三)从学科发展的各项指标来看,戏剧教育学科缺乏与之相匹的科学严谨的教材、具备资质的教师、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整体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水平,还没有一定的规模与规范,各项属性都较为薄弱。

(四)从社会实际的运行模式来看,“当前中国戏剧教育主要由各大艺术培训机构与教育类公司运营,各类机构教学能力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需要相应规章制度加以约束规范。②”

总的来说,从现有环境下的戏剧教育实施具体情况来看,戏剧教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普及与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戏剧教育在中国未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的艺术教育是缺胳膊瘸腿的,戏剧教育是我国美育中最缺失的一个环节,例如音乐、美术在各个学校都有专业,但是戏剧就尤其处于弱势。[1]”戏剧艺术是“舶来品”,在部分人的眼中“因其高雅而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戏剧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一)国家政策因素:长久以来因国情需要,我国教育方针主要偏向德育与智育,包含戏剧(影视)在内的美育课程没有受到重视,并未成为各类各级学校主要教学内容。国内对青少年的美育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研究,戏剧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各方面培养塑造、影响教化的功能未能得到重视。同时,开设戏剧影视专业的高校相较其他专业数量明显不足,拥有戏剧教育专业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上述因素都延缓了戏剧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二)行业发展因素:在美育课程当中,戏剧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时常未能位列其中,而是被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课程取而代之。戏剧连同戏剧教育未能广泛进入人们视野,被大众所接受。而美育行业的“专业化”“精英化”也使戏剧教育没能作为通识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三)社会历史因素: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美育的发展推广与教学实践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与文化层次;中国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偏向“目的化”“功利化”,因此忽视了美育对人更高层次的作用;从古至今,以戏曲为代表的戏剧类文化没有进入主流教育系统,导致家长难以接受,社会没有广泛认识、传播、推广,因而引发了教学观念上的滞后性与局限性,教学不可能离开教育目的与呈现结果,但就戏剧教育而言,出发点和立脚点都应通过戏剧艺术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气质。

(四)自身特性因素:戏剧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舞台上情节性的动态造型,因此对场地、人员与情境都有一定的要求。戏剧艺术的普及需要以剧院等演出场地的普及与从业者的充沛为基础;同理,戏剧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满足其自身特性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The two pole frequencies are simplified from Eq. (4) as

三、戏剧教育相较于其他美育课程的独特优势

戏剧教育不仅仅能使中小学生初步了解和学会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独有的体验式学习方式(经过排演),以角色的名义(当众表演))逐步拥有独立思考、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感知世界的能力。“以儿童的活动天性为依托,在彼此互动的接触中,帮助他们在专注、直觉、想象、表达自我、语言、情绪和智能各个方面进行体验式学习,进而理解生命的价值,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提升人生境界,探索完善人格的塑造。[2]”其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构成,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正因如此,戏剧教育相较于其他美育课程,给孩子带来的美育熏陶更为全面。

(二)情境为框、行动为纲。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作为戏剧的重要成分不仅是其他美育课程没有的,而且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的具体手段和内容,帮助孩子规范日常行为,培养逻辑思维,了解人类社会。

(三)角色塑造、观察模仿。扮演各种角色、塑造人物形象是戏剧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孩子在呈现各类角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假装、观察、模仿、扮演,这一系列的行为将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认知、角色转换、心智启迪。

(四)品格塑造、能力培养。戏剧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二度创作艺术,当戏剧艺术作为课程融入孩子日常生活,戏剧的艺术审美价值与价值导向作用将影响孩子的人格与品德塑造,完成戏剧课的过程也会培养其想象力、表现力、感受力、共情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诸多能力。

(五)契合天性、顺应发展。表演与表达是人类的本能,扮演与嬉戏是孩子的天性。戏剧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包含游戏、故事、绘本、课本剧等多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元素,同时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要求。

戏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它综合了其他艺术教育形态。这在现当代教育的语境中很有价值。戏剧教育集合了诸多元素,例如音乐、美术、舞蹈,都是我听,我看,我感受,我动作,以个人的技术技巧作为主要支点来呈现自我与世界,是立足于“我”这个基础上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涉及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开发,比单纯的艺术教育形态要复杂很多。

四、戏剧教育的重要性

2020 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而戏剧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开新时代大门的金钥匙。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大环境当中,人类依靠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手段已经可以创造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西方国家通过百年来不断地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转变了各类观念,顺应了时代发展,通过对戏剧教育的普及与重视,充分发挥了美育的教化功能。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敲门砖。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戏剧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直击灵魂、不可磨灭的。比起单方面的说教,戏剧教育通过让孩子不断假装、观察、模仿、扮演,可以达到自我认知、角色互换、共情沟通的效果。最终孩子不仅能学到戏剧知识,受到艺术熏陶,还能形成完整人格,塑造自身品德,改善思维模式,建立沟通桥梁。

(三)建设高水平教育的助推器。当代中国,美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并且一直有“精英化”“专才化”的趋势。进一步推进戏剧教育在各类各级学校的实施,是建设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与重要一环。

(四)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经路。现代化的社会不仅要有国家经济的高度繁荣、基础设施的高度发达、生活水平的高度提升,更需要国民思想的全面现代化。只有拥有被高度现代化思想武装的公民,一个国家才有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通过发展包含戏剧教育在内的美育,建设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高水平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戏剧艺术自身带有教化的天性,教育行为本来也包含表演的成分,二者应当优势互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地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育事业添砖加瓦。

五、总结与畅想

戏剧教育原本就是任重而道远的一门学科,艺术永远不会是标准化、格式化、教条化的。它是抽象的、主观的、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的。它的力量不在于改变客观世界,而在于直击人的心灵。然而这并不代表这门艺术没有一定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会愈加重视完整独立人格的培养;而通过扮演体会人与内外部世界的联结与沟通,亦是戏剧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存在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方面,表演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需要教师不断通过适当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要义。与此同时,笔者还深刻地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式和策略的不统一,要通过了解并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与学生开展课堂、进行讲授、正确引导、有效反馈,最后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组织一堂生动高效、寓教于乐的表演课,不仅仅需要一个精心策划的教案,更要对教育本质有理解、对学生情况有了解、对美育美学有见解。戏剧教育的开展将成为现代学校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和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戏剧教育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献出一份力量。戏剧教育要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学到戏剧真谛,且有评判标准。诚然,艺术不能被标准化,但是必须有一定标准。剧本最重要的是对话,表演第一步是台词,而这些都可以在普通课堂里实施教学,通过音乐课模式、语文课模式、体育课模式三种中小学成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普及性戏剧课模式。最终通过表演成熟剧本中的角色锻炼表达能力,其过程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具体的、可教可学的、可比照范本来评价的,而不是抽象的“创造力”。而在此之前,通过从业教师们分析、研究、检索相关资料与实践经验,得出戏剧教育在当代中国的不可替代性,这可以告诉我们中国为什么需要戏剧教育,中国教育的哪些方面需要戏剧教育来取长补短,戏剧教育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中国本土化、普及化。戏剧教育在中国终将落地生根、生根发芽,最后得到广而有效的普及。

注释:

①陈珂.戏剧教育,非标准化的标准[A].郝戎.中小学戏剧教育2016[C].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②陈珂.戏剧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先天不足[J].保利艺术教育,2019-9.

猜你喜欢
美育戏剧艺术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戏剧类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