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定模式研究

2023-02-10 14:31李冬梅
学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目标高职

李冬梅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清镇 551400)

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当前,各个行业获得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日益匮乏,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满足社会发展新时期对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加强对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系统化分析,不断增强职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学目标制定模式的研究,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的职业“情境”特点重构教学目标体系,不断提高高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教学目标概述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表述,可以用“学会了什么”来进行具体的描述。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育活动是按照预期设定的目标和方式产生变化的过程。根据该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教育活动顺利实施,确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发生哪些具体的变化,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而教育教学工作者所预期的这个“变化”就是该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能够直接体现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直接体现课程教学价值。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所在,具有明确性、客观性和可测性等特点,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价值导向、宏观调控、正向激励和客观评价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教育制定教学目标的价值

高职人才是社会发展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全新的发展时期,要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创新发展”要求,首先就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优化,不断深化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明确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职教育以理论与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且更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构建,同时只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点燃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热情,使其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内化知识,实现实操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发展。而高职教育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之前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包括社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和学校对学习结果的“要求”,从宏观到具体的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从就业、发展的角度产生学习动力,并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思考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通过学习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以任务驱动学习的模式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通过内驱力触发主动学习的意识,持续提高学习的成效。

(二)细化教学任务,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感

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中,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能够使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得到细化,指导学科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考,进一步增强学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当前能力与预期能力之间的差距,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所预设的“变化”,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教师要正确看待其学习差异,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实现预期的“变化”。

比如,对于自主性强的学生,以引导、点拨为主,可通过大任务、大课题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和要求,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理论知识构建和实践操作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学习,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解提出个性化见解,积极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重点探究如何构建探究的情景、如何使用引导的语言等,以此促进不同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能力提升,达到预期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

而对于学习能力和自觉性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在引导、启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特点和思考方式,将大任务和大课题进行分解,提取出相对简单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重在学习自信心的构建。为此,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重点探究小问题的设计和评价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在一定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完成学习,进而帮助这部分学生实现预期的变化,实现最近发展区的成长。

(三)检测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具有可观察、可评测的特点,能够预设教学活动的预期成果,并以此为教学效果检测的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高职教育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促使教育教学活动更有目标性,且能够通过效果评估来实现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前期引导和后期评估,以目标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而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机制,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实施提供依据,促使教学活动有层次地递增,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使教学活动不偏离正轨,既能够基于教学目标出发,后期又回归于教学目标,并将最终的教学结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对照和评判,以此来评估教育教学活动的完成率和达成度。如果教学效果已经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来提出新目标;如果没有达到预设目标,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模式

高职教育的“高”与“职”体现了教育属性,是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特点的一种教育,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与大学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根本区别。“高等性”是指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将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职业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将与其未来的就业相关,其职业技能将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在全新发展时期,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以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的发展,还需具备更强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等综合素养。因此,高职教育要积极探究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模式,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教育主线重新设定教学策略,不断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组建教学团队,全面分析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教育目标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职业能力素质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既要从宏观角度分析相关职业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各个岗位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系统了解学生就业后所面对的具体职业情境,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以及各方教学资源等要素来展开。为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基于不同学科的特点组建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参与的方式制定教学目标体系,确保不同教学者能够基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例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中,不同教学者会从文化、才艺、教学等不同方面权衡人才基本要素,从而让同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更具普遍性和操作性。在宏观的共同目标框架之下,教学者可基于个人的理解进行自由解读,实现教学目标的宏观统一和微观创新,促进教学途径的多样化。因此,在编制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能力本位的基本原则来分析职业能力素质,基于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展开细致分析,再根据具体的上岗条件与标准来完成教学目标设定,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设置目标体系,梳理不同层级目标的关系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学团队要从四个层面着手分析,设置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体系,且要梳理出不同层级目标的内在关系。第一,要从区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不同视角展开讨论,从不同职业所属行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权衡,从而预测该行业及该岗位在未来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再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教学团队还需要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分析,包括当前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职业变化的趋势及范围和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以此为依据确定各个专业的总体教育目标。第三,细化分析总体目标中所包含的各项能力指标,再结合能力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涉及的其他相关知识梳理各个专业的学科教学目标。第四,结合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使用情景等要素,以“必备能力”和“知识够用”为标准确定单元及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学科课程目标与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不同点。例如,在高职学前教育的才艺课程中,课程教学目标是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本门课程所需达到的结果。该目标将指导本门课程的具体编排、实施和教学评价,是中观层面的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则更具体,指向性更强,是每一个教学主题和每一课时的细化教学目标,以掌握某一个具体的知识或技能为重点。此外,具体的教学重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适度调整,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把握重点与难点,准确表述知识技能的要求

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科学治理,充分把握各门学科的重点与难点,准确、细致而具体地描述各个目标的具体要求,着力突出核心能力的目标。同时,在用语上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了解、领会、掌握等抽象词汇进行阐述,否则难以通过具体的评测方式来准确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得当,通过使用可观察、可评测的行为词语来描述,既能够详细说明目标的具体要求,又能够描述清楚课程实施后学生具体能够“说什么”“做什么”。例如,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分解成A、B、C 三大模块:A 是指具体的学习内容;B 是指学习结果所呈现出的具体行动或者是某种产物;C 是指相关行为应当精确到哪种程度,是对技能更细化的要求,也是学生在日常操作过程中需要重点练习的维度,直接代表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应用水平。例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案编写”的教学中,A 是明确什么是教案,B 是要求能够流利地描述出教案各个部分的编写方法,C 是能够在某一时间内完成教案编写等。

(四)目标三维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的活动,具有双边互动的特点。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就需要从“教”与“学”两个角度着手。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单方面强调教师层面的“教”,往往以既定的教学任务来指导学生学习,最后再以考试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而现代教育理念则强调学生的主体价值,主张通过教学策略的引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启发和点拨。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估,也不再只关注于分数,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管理等要素,通过“非分数”的考查来综合权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做到“三维一体”,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高职学前教育“现代汉语口语”课程中,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要重视对课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引导学生逐渐增强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现代汉语的价值,进而在自主钻研中对幼教专业形成热爱之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通过明确学习要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通过细化教学任务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并通过教学效果来检测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职教育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不断完善教育目标制定的模式,要积极组建教学团队全面分析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目标体系并准确表述不同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要求,着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三维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目标高职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