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研究

2023-02-10 14:31杨莉芳
学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小家园幼儿园

杨莉芳

(福建省建宁县实验幼儿园,福建建宁 354500)

由于幼小衔接是连接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纽带,科学的幼小衔接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可以有效消除幼儿不适应全新环境的现象,对促进幼儿未来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园合作的视角下,幼儿园需要深入了解和发掘家园合作的方式,着眼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创新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通过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的积极努力与合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生存能力。

一、明确合作目的,增强家园的凝聚力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幼儿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在幼儿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而幼儿园是幼儿人生中接触的第二个教育场所,有目的和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各方面的教育,意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幼儿健康、茁壮成长,双方都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在一些领域上有互补之处。所以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整合双方的优质教学资源,明确合作目的,发挥二者的合力,为幼儿构建一个更和谐、宽松的成长空间,促使幼儿获得更大的进步。幼儿教育不应该只是幼儿园的全部责任,家长的日常教导也必不可少,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增强责任感,激发合作热情,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幼儿园可以给家长发放园所的宣传册,也可以利用网站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支持,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健康成长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心愿,也是家园合作的最终目的,为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奠定基础。在日常管理中,幼儿园要与家长加强联系,特别是要及时了解幼儿心理、行为和情绪上的变化,通过及时沟通,让幼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幼儿差异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幼儿园要利用好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观指导,参与亲子活动,充分感受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拉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家长十足信任幼儿园,同时家庭和幼儿园基于相互认同的教育理念形成具有园所特色的合作目的。因此,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教师引导,更需要家园双方相互配合与支持,只有家园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为幼儿的未来保驾护航。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当幼儿升入大班之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成了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家长都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缺乏了解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认知规律,单纯认为让幼儿多学习知识,会拼音、会写字、会计算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然而却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把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幼儿束缚在了座位上,用写字、计算、阅读取代游戏,结果适得其反,甚至还会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恐惧或厌烦学习的情绪。幼儿园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除了要做好园内的幼小衔接工作之外,还要正确引导家长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要严格把控教师的职业修养,选拔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能力,还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给幼儿做好榜样示范,实现幼儿园教育“透明化”。

幼儿园可以在园内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邀请幼儿教育专家给家长讲授培养幼儿入学前习惯、能力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强调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还要帮助幼儿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准备,更全面地认知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可以在讲座结束之后开设咨询环节,让家长提出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困惑,请教育专家进行答疑和解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幼小衔接工作比较出色的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推广成功的做法,家长之间取长补短,提升育儿能力。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定期邀请小学多学科教师到园内开展讲座,让家长提前了解小学教师的一些学习要求,感受小学与幼儿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在教育幼儿时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小学的规则和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助力率性教育,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教师要把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重点,可以和幼儿建立班级公约,要求幼儿认真听别人讲话,做得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不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就会受到一些“惩罚”,在规则的约束下,幼儿会有意识地要求自己。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传话”“你说我猜”等游戏,锻炼幼儿的听力,培养他们听的习惯。教师要告诉家长,在家也要有意识地锻炼幼儿“说”的能力,当幼儿讲话时家长要注意听,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也可以让幼儿复述家长讲过的话或讲述自己从电视中听到的信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阅读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打卡活动,要求家长每天督促幼儿利用固定的时间阅读,并在班级群中打卡;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并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可以每天课前和吃饭之后留出一些时间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每天课前开设“每日故事”的环节,幼儿需要提前准备故事内容,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其他幼儿一起分享,让全体幼儿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知识和经验。书写能力与习惯也是幼儿入学前必须具备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增加书法课程,安排专门的书法教师严格训练幼儿的握笔姿势。同时,在班级内开展识字活动,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幼儿多识字,提高教育效果。家长应该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幼儿的识字量,如在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上贴名字,当幼儿拿取这些物品时就能看见这些汉字,潜移默化地增加幼儿的知识量,让幼儿感知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教师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给家长展示正确的握笔姿势,督促家长监督幼儿的书写姿势,促使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培养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是幸福的一代,在幼儿园有教师的无限关爱和悉心照顾,在家有父母的百般呵护。但是进入小学之后,教师不会过多顾及学生生活方面的事情,很多幼儿因为自己自理能力有限,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这就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教会幼儿自理、自立,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在园内,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管理,让幼儿自己穿衣服、穿鞋、上厕所、盛饭,同时也要把午休时间调整到与小学同步,指导幼儿按时起床、自己整理床铺,充分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也要鼓励家长多放手,让幼儿自己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多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树立自信心。家长还要为幼儿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不迟到、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自信、阳光地迎接小学生活。此外,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存在一些差异,面对全新的环境幼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适感。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和家长需要提高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幼儿园可以生活化、儿童化地布置园内的走廊、教室,使其更贴近小学的环境特色。家长要努力营造与小学生活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为幼儿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把书桌上的玩具换成文具、图书、书包等学习用品,营造幼儿喜欢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慢慢适应,也可以带他们参观小学,提前感受小学环境。

(三)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幼儿和成人一样,都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实际上幼儿当前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薄弱。为此,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共同携手,在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具有良好规则意识的幼儿会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幼儿教师可以效仿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建立班级班规,用规则约束、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将这些规则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促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行为规范。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区角活动渗透规则意识,通过模拟交警指挥交通、行人过人行横道以及排队上车等场景,让幼儿意识到遵守规则对于我们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教师要鼓励家长为幼儿做好榜样,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给幼儿讲述规则意识,如按规则停车、遵守交通指示灯过马路、超市购物排队结账等,如果家长遵守这些规则,幼儿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从而内心产生规则意识。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幼儿园和家长要适当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幼儿园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集体性活动,如队列舞、肢体字母、分组投篮等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激发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可以利用《萌鸡小队》教育幼儿学会团结和与人相处,利用《海底小纵队》告诉幼儿要助人为乐等,塑造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四、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育是幼儿、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幼儿和与他们沟通,也不够关注幼小衔接工作。为此,幼儿园要积极为家长提供进入幼儿园的机会,通过开展园内特色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人生成长,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借助各种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亲子活动的教育功能,使家长和教师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在学习雷锋日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幼儿意识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带领幼儿到公园或者广场做公益活动,从小树立他们的环保思想;在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每一个幼儿都可以种一棵自己命名的树;在端午节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对幼儿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促进幼儿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增加幼儿的生活经历;利用国庆节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从而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

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架起了家园共育的桥梁,既增进了亲子之情,也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支持和了解。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如开展亲子穿衣戴帽比赛、系鞋带比赛、叠衣服比赛等,把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与亲子活动相结合,让家长看到幼儿的进步,从而减少家长包办幼儿活动的现象,同时也让幼儿从中收获成就感、增强自理的信心。教师还要鼓励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幼儿园课堂,与教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比如,邀请当牙医的家长为幼儿讲解牙齿保健知识、邀请做眼科医生的家长为幼儿讲解保护眼睛的知识、邀请当警察的家长为幼儿普及安全知识等,对幼儿进行有关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和多元发展。为了提高家园沟通的有效性,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设家园共育平台,幼儿教师每天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建立幼儿成长相册,吸引家长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动态。家长可以向幼儿园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让教师看到幼儿最真实的一面,让交流更有效。

五、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和家庭都承担着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责任。在家园合作的视角下,幼儿园要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形成家园合力,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将幼儿园内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入每一个家庭,以达成家园的教育共识,促进幼小衔接教育实现社会化和开放化。

猜你喜欢
幼小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绿家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