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分析

2023-02-10 14:31刘维梅
学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刘维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国际上掀起了“汉语热”“国学热”,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广。然而,我国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都认识不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甚至在学生中间出现了“文化沙漠”的现象,影响了学生文化底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学习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并且学科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在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提高文化修养。

一、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化心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重任。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各种大众文化不断涌现,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也对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此,教师应将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悠久文化,让学生时刻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优秀文化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被收录到了语文教材中,有的书写了对家国的热爱,有的表现了对母爱的报答,还有的抒发了对爱情的真诚等。在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课堂中,语文教师不仅会为学生解释这些古诗文的字面意思,还会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感,深挖这些优秀作品背后的含义,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写作手法、写作意图、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还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传统优秀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的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人生观等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经验教训和名言警句,以此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学会运用传统优秀文化来调节自己的内心情绪,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可以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学到很多生活中没有的知识和道理,也会找到很多学习的灵感,当遇到困难、产生悲观情绪时,以更加平和、理性的心态去面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文化情感

传统优秀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语言表达、情感抒发上与现代汉语具有很大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实现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感悟传统优秀文化,将传统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美德、情操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气质、性格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古诗词、文言文、古典文学中所描绘的情境,将静态的书本文字变得立体、形象起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中华民族的古典音乐,烘托、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旋律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将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集中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用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课堂导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优秀文化,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和探究内在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专题片、短视频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中节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产生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对班级环境进行布置和装饰,在墙壁上悬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法、绘画等传统优秀文化作品,也可以在班级内摆放一些传统手工艺品,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文化情感,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二)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语文教材成了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对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较为肤浅,阻碍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让学生在教材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汉字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意思,有时一个汉字又会有多个意思,特别是在传统优秀文化作品中,汉字的意思是多样化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文言文教学时,要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并加以扩充和延展,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更多意思,搭建传统文化积累的平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儒家文化经典是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些经典中的哲学内涵,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齐家治国之道、与人相处之道,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词,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理解诗文内容,深化学生的内心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为学生展现作者的其他传统优秀文化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对比、品鉴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积累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内容融艺术与文学于一体,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科融合教学,用音乐增强课堂内容的表现力,用戏曲表演文本内容所描绘的故事,用绘画或书法作品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观看、欣赏中折服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构建文化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在课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也在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构建灵动、鲜活的课堂,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学习做好指导和铺垫,落实立德树人,打造书香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用一篇篇历久弥新的古代文学作品、一件件工艺精湛的传统艺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唤起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我国古代诗文具有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精简凝练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诵读时间,让学生将无声的书本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在反复诵读中将传统优秀文化作品熟记于心,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又可以达到博闻强记的目的,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诵读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进而达到以“读”促“讲”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融入诗文的意境之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再现当时的人物活动与历史场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学,语文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去领略课本以外更加丰富多彩的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诗经》《楚辞》等反映文学起源的作品,也可以为学生推荐《论语》《庄子》等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诸子百家经典,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唐诗、宋词、元曲、绘画、书法等代表中国文化高峰的作品。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人间词话》《诗品》《随缘诗话》等文艺理论著作,让学生去了解学者、专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点评,拓宽语文思维,深化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教师推荐的书籍外,还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著作阅读,使学生由被动地读变为主动地读、发自内心地愿意读,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可以从传统优秀文化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启发。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还要让学生“会读书”。在课外阅读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在书中标注或摘抄记录下来,通过不断积累和翻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灵活运用。

(五)组织实践活动,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只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去”,到社会中去近距离感受传统优秀文化,实现语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自觉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他们在参与活动时的心情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要做好规划,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语文教师可以挖掘本土资源,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古迹、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参观之后,学生需要书写一份心得体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高度的热情。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爬山、踏青、郊游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古代文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或当地的民俗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写春联、包粽子、做风筝、剪纸等实践活动,将书法、手工、绘画等多种传统优秀文化综合起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传统优秀文化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得以发扬。

三、结语

总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渗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创新,将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底蕴,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