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2023-02-10 14:31马艳园
学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件案例法治

马艳园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甘肃临夏 731100)

初中是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和探究能力的黄金阶段,案例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导趣、导思作用,可以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变得简明易懂,同时促进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等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应当明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喜好重点开发优质案例资源,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案例探究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驱动学生稳步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应用贴合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经验的案例材料,带领学生开展分析和解读案例等探究活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轻松消化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实践意识。现阶段部分教师还有待拓展案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未将案例教学作为重点板块策划、设计,制约学生和谐发展道德与法治素养,经过分析学情和研究理论实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所以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比较低迷。案例是具有真实性的事例,案例内容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极易消化理解。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功用就是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再适时给学生讲授案例中蕴藏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重要知识点了然于心,逐步养成留心生活中道德与法治现象的好习惯。

(二)能够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活动

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历练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探究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难以实质性发展探究能力和主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显著价值就是能够优化课堂探究活动,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案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决策解答教师提问,强化思辨和释疑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程知识点合作搜集符合课题的案例,增强学生获取、筛选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情况,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单一的探究模式,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探究和互动体验。

(三)能够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实践创新素养

实践和创新是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的重要素质维度,教师加强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大有助益。如教师可以采用与课程知识有关的真实案例,发动学生合作编演案例情景剧、围绕案例话题进行辩论等,营造热烈的创生和竞争氛围,促进学生调用基础知识参与实践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知行合一的能力,借助案例教学法拓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空间。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一)立足教学目标,精心选择课内外案例素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可以从教材和课外两个渠道获取教学案例,以往大多数教师只落实应用教材上的案例,鲜少开发课外案例资源,缩减案例教学的实际效用。为此,教师应该立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精心开发和选择课内外案例素材,适度拓展课外资源,丰富学生接触的案例类型,合理补充教材案例资源,从而为高效开展案例教学创造先决条件,基于案例教学法选择素材的策略如下。

教师在选择道德与法治教学课案例时应该先分析、整理教材自有的案例资源,如教材中已有的生活案例和法治案例,教师可以先把这些案例的标题和内容记录在教学大纲中,初步规划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每个案例的具体环节,如用于新课导入或新知学习等。而对于选择课外案例来说,教师需要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已有的案例类型,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区别的课外案例,具体可以分为故事型案例和研究型案例两种:故事型案例可以是历史故事、童话绘本故事以及生活片段缩影,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符合学生认知经验,能够反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或知识背景,如在选择关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道德与法治案例时,教师就可以优先选择顾全国家大局、捍卫国家安全和尊严的历史人物故事作为教学案例或者选择为国家繁荣富强奋斗、创造利益的时代先锋人物事迹作为案例;研究型案例是指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警示价值的案例,案例类型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的,选择研究型案例的主要意图是促使学生从中获得正面经验或反面教训,如在教学有关法律条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选择时政新闻或违法案件作为教学案例,从而落实科学选择课内外案例素材,保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1]。

(二)采用信息工具创设多媒体案例导入情境

教师确定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课内外案例素材之后,还应该采用创新、有趣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案例。信息多媒体工具和技术满足呈现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的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工具将课内外案例编辑成微课件形式,创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案例导入情境,聚集学生涣散的感官思维,激活学生深入研究案例材料的动机,具体创设信息化案例导入情境的策略如下。

1.编辑案例微课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和信息化软件把搜集的课内外案例素材整理、编辑成微课件形式。对于教材中的案例材料,教师可以拍摄或扫描教材案例图文并上传到备课电脑中;对于课外的拓展性案例材料,教师要搭配好案例文本、图片和短视频,如教师选用的课外案例是一则历史人物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搭配历史人物肖像、故事画报以及相关影视剧片段等,最后汇总教材图文案例、课外多媒体案例编制成PPT、Authorware、Flash 等形式的微课件,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案例课件的编制工作。

2.采用投屏工具播放案例微课件。教师可以采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播放道德与法治案例微课件,学生认真观看案例微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案例内容,简练概括案例反映的人和事件,在教材案例下方和学习笔记上做好批注。接着教师提出导学问题:“同学们,大家通过观看案例微课件可以从中发现哪些具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的信息?”学生随即展开思考和议论,部分学生在反馈时会点出新课主题,教师顺势揭示新课,让学生根据案例微课件内容自主浏览和预习教材,在多媒体案例导入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就能具象化地感知新课概要[2]。

(三)重视分析案例,设计多样化的案例探究活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案例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步骤。学生了解案例微课件、预习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跟进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案例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解析案例,从案例中提炼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基于道德与法治案例设计探究活动要以任务驱动和交流辩论为主,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能力的需要设计案例情景剧表演、小组辩论等探究项目,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围绕案例设计情景剧表演活动。实施案例情景剧表演可以促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全面“动”起来,促进学生高效分析案例材料。如在教学与法律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出示一则庭审视频案例,学生熟悉案例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发布案例情景剧表演任务:“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案例视频中的审判长、公诉人、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自由划分小组,在课堂上表演模拟庭审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和探究案例期间,教师要流动巡视和提问,让学生站在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立场上运用教材中的法律知识阐述庭审案例视频反映的案件的性质和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按照案例视频中规范的庭审流程完成情景剧表演活动,这样学生就能透彻领会庭审视频案例中蕴藏的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强化法治素养和探究案例的能力[3]。

2.围绕案例设计小组式辩论活动。初中生的个性思想较突出,他们认知和理解道德与法治案例材料总会有差异性,这是教师围绕案例设计小组式辩论活动的好机会。如在教学关于网络交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入2-3 个网上交友利与弊的典型案例,学生了解案例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有过网络交友的经历?通过这几则阐释网络交友利弊的案例,你认为网络交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旋即分享自身经历,踊跃表达利弊观点,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辩论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再做小结:“两方同学对网络交友案例的看法都有理有据,这就说明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老师建议大家辩证看待网络交友,在网络交往活动中要趋利避害,不要过度沉湎于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这样就能实现高质量地分析和探究案例,学生也能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友态度。

(四)自主搜集案例,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应用案例给学生讲授新知,实际上案例教学也适用于课堂检测环节,教师在达成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合作、自主收集相关案例材料,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的效果,同时锻炼学生甄别和搜集道德与法治案例的能力,具体教学策略如下: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搜集案例时,应该指导学生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以及教师先前出示的案例材料内容,从日常生活和互联网平台上搜集、整理契合课程主题的案例。如在教学关于社会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出示的案例材料是一个人在不同社会生活场景中的不同身份,学生分析案例之后能理解人的身份是由社会关系确定的。接着教师追加案例搜集任务:“同学们,老师提供的案例只能反映一个人部分社会关系的身份,下面请大家分组合作,从生活和互联网上搜集更多表现人的社会关系和身份的案例。”学生立即投入案例搜集活动,有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医院、商场的社会身份,有的学生在互联网引擎中输入社会身份关键词搜集他人社会关系的案例,这样就能实施基于案例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检测训练[4]。

(五)加强归纳反思,拓展学生案例学习的深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归纳、反思案例材料非常有必要,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总结阶段带领学生梳理、归纳案例材料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利用问题导学等策略,鼓励学生合作反思从案例中收获的警示道理和经验,从而拓展学生学习案例的深度,相关教学策略如下:学生结束分析、探究道德与法治案例材料的活动之后,教师重新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案例,引导学生和同桌合作复述和回顾案例内容,归纳、概括案例中包含的教材理论知识,教师提问、抽查并补充学生归纳不翔实的内容,落实查缺补漏学生的案例学习成果。随后教师提出反思问题:“同学们,总览本课我们研究过的案例,你从中吸取到哪些道理、经验或教训?这对你自身产生了哪些影响?未来你又会怎样做呢?”教师提问之后,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反思,此时教师要轮流点拨,如案例是一则正面人物的榜样例子,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详细说一说案例中人物身上哪些道德品质值得自己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优良美德,反思自己是否有过不符合案例道德规范的行为等,这样就能有效塑造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质量[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突出的价值,教师积极实施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能优化课堂探究活动,还能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教师应该立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精心选择课内外案例素材,采用信息工具创设多媒体案例导入情境,同时重视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加强归纳、反思案例,从而拓展学生探究案例的深度和广度,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水准。

猜你喜欢
课件案例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