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大众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3-02-24 07:26龚金花
传媒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播者大众化学习者

文/龚金花

书名: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

作者:王宪锋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定价:43.00元

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新兴技术为社会科学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舞台和路径,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化传播策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力度是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由王宪锋所著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新媒体环境研究移动互联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中面临的变局,以新媒体为研究背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为学校站稳守牢意识形态教育高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教育传播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该书共包含九章内容。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要,详细介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新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的关键点,以现代化发展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行解析,探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境遇。其次,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为切入点,不仅对其进行宏观意义上的剖析,还在微观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细分为青年学生、普通群众及党员干部等,为下文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作者以新媒体为研究视角,先分析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联系,引申出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迎来了新的信息资源、新的传播载体和新的传播生态等机遇,同时也面临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传播环境及传播模式被动改变的挑战。本书提出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应当积极拓宽新媒体交流渠道,并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媒体宣传基地;提高新媒体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新媒体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传播。本书从新媒体视角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创新和策略调整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学校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实践新路径,也为学校意识形态教育探讨了实施渠道。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树立“互联网+”教育传播理念。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演变,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成为常态。随着教育时空领域发生的变化,教育要素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受到挑战。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制高点,就必须净化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环境、创新教育与大众传播理念及模式,打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传播生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教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作为传播媒介,传播模式多局限于面对面、点对点传播,且受时空限制,大学生等受众很难全面又具体地深入学习并真切感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面对面传播与教育者个人的专业能力与教育水平有关,且教育传播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大范围的人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遑论为更多的受众解答相关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广播电视时代的到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传播模式带来改变,教育者利用无线/有线等技术手段将理论传送至更广泛更偏远的地区,以此实现点对面的教育传播历程。但是由于电视和广播的信息时间差,受众和传播者亦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因而,从传统的传播模式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传播中面临受众主观能动性受制约的限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传播限制被打破了。在人人都能接收信息、发布信息的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学习者既可以是教育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众化传播理念也悄然发生改变,学习者已然成为教育信息传播的主角,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可被忽视。因而,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领导与管理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众传播融入“互联网+”。学校的教育传播者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群体进行精准推送,同时结合时事热点增加教育传播热度、扩大教育传播面,激发学习者热情,促进学习者带动身边潜在的受众。以“互联网+”为核心,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打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灌输过程中忽视学习者群体主观能动性的不足,让学习者成为理论接受与传播过程中的主角,“变被动为主动”,使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互联网+”教育传播队伍。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意味着对思政课教育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条件也有所改变。受各种因素限制,称职的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者其实并不多。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众化传播迎来更多的渠道,如何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与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活动,以让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上手快、门槛低,受众也能成为传播者。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者的信息技术素养,以此促使网络平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得到专业化传播。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能较好根据教学需求,科学合理融入新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与现实生活、时代热点等相融合,为实现立体式课堂、一线课堂、思政教学生活化等教学实效提供技术支撑。“互联网+”思维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对外传播的内驱力,在生活化等情境中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软实力。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学校教师和大学生均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应当直面问题、明辨是非,并对不当言论理直气壮地展开抵制和批判,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过程中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原则。在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中,需要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型人才,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导与管理的传播策略,对新媒体平台尝试开展符合时代特点和网络环境的高效快捷且正确的教育传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组建“互联网+”教育传播队伍,有助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营造积极良好的教育传播氛围,搭建“互联网+”教育传播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演变更迭,为传统理论的教育宣传与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众化传播也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搭建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网络平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众化传播语境中,教育领导与管理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以学校为例,大多局限于思政教师的理论课堂,读书分享会或者是定期的理论讲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难以表现出来。而万物互联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是最为宝贵的。

搭建专业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有利于吸引全世界的教育传播者、学习者等共同研讨,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在专业的网络平台中,教育工作者可上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资源,学生群体等则可在该网络平台中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进度选择相对应的理论资源。此外,网络平台还可以举办丰富的活动,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平台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受众学得更有动力;也可以征集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引导受众依据新媒体技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视频、图片及文字等融为一体,让枯燥的理论“动起来”;还可以在网站内建立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鼓励小组之间积极交流比赛,让受众能够沉浸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更加高效、有趣。在专业的网络平台中,人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传播者,人人都是学习者,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但是,互联网的匿名性容易滋生谣言等错误言论,平台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平台还应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拉新,通过微信、抖音、QQ、微博等热门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流量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网络平台,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不同地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在此进行畅通交流和学习,以此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效率,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范围,在全社会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氛围。

时代的发展往往蕴含着机遇与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转化为教育传播利器,将挑战转化成优势。依托新媒体发展机遇,积极转换意识形态教育传播理念,始终将学生的心理诉求与教育需求放在首位,在信息技术资源支持下搭建专业的教育传播网络平台,革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教育传播的时空限制,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汇入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传播者大众化学习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