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黄梅戏研究状况、不足及对策

2023-02-27 08:08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黄梅戏研究者论文

赵 谦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与京剧、越剧、豫剧和评剧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在广泛吸收汉剧、楚剧等地方剧种的基础上,黄梅戏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受到了全国民众的欢迎与认可。2006年,黄梅戏出现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随后,黄梅戏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如今,黄梅戏已经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非遗文化,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论题。本文将对60 余年来国内黄梅戏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一、研究状况梳理

(一)论文类成果状况

根据知网数据库的检索,截至2022年7月25日,国内研究者发表的篇名包含“黄梅戏”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共2 705篇。早在1956 年,何为便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关于黄梅戏〈打猪草〉音乐创作的讨论》[1]。论文以当年上海代表团演出的黄梅戏《打猪草》为视角,分析了其相较传统戏曲创作的革新之处,由此拉开了国内黄梅戏研究的帷幕。纵观60 余年国内黄梅戏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6年到1980年,该时期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此20 余年间,国内黄梅戏研究的总发文量不足10篇,且大多属于初始介绍性文章。例如,钱振源的《黄梅戏音乐介绍》[2],介绍了黄梅戏的源起及其自湖北黄梅县流入安徽西南各县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论文《雪压红梅花枝俏——略谈黄梅戏〈小店春早〉》[3],以黄梅戏《小店春早》中人物形象塑造为例,分析了作品如何将艺术与政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自1981年至2005 年为研究的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之中,研究成果的数量稳步上升,但年发文量大多不足50 篇,可视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研究者主要关注黄梅戏经典剧目、表演艺术大师以及黄梅戏艺术的起源与改编。如论文《黄梅戏——孔雀东南飞》[4],以黄梅戏名剧《孔雀东南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该剧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反映出较为深刻的文化背景。在本时期的研究中,不少论文聚焦黄梅戏艺术表演大师,其中严凤英、王少舫和韩再芬最受研究者的青睐。此外,部分论文是关于黄梅戏艺术的起源及改编。如,汪晓云的《民间狂欢仪式:黄梅戏的相对原生态》[5],通过对比《闹花灯》《打猪草》的口述本与改编本,对黄梅戏相对原生态性进行研究。自2006 年起,国内的黄梅戏研究进入了全面兴盛的新时期,年发文量继续上升,也由此开启了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以数据为证,自2006 年到2021 年间,约有一半年份发文总量突破100篇,2013年发文总量更是达到了123 篇,为历年之最。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积极尝试运用不同的视角,对黄梅戏艺术进行全面研究。这一阶段,除了对前一时期的论题进行持续研究外,不少研究者拓宽了研究思路,将研究视角转向黄梅戏传播方式与未来发展路径。如林青华的《黄梅戏电影在香港及台湾的发展》[6],分析了黄梅戏电影《江山美人》及《白蛇传》风靡港台的原因,阐述了黄梅戏艺术对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7],以宏观视角分析了黄梅戏艺术的文化属性,据此对黄梅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理性展望。纵观这一阶段,优秀佳作层出不穷,学术界呈现出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

在国内的研究者中,发文10 篇以上的学者有3 位(见表1),分别为段友芳、李峰和邵敏,工作单位分别为黄冈师范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和安庆师范学院。徐玉莲、金白颖、胡建国和王菱紧随其后,发文量均6 篇及以上。此外,发文5篇的学者共有27位。

表1 国内黄梅戏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作者排序(前5)

从研究机构来看,发文量排名前5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安庆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学界一般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受此地缘因素影响,安徽和湖北地区的学者们对黄梅戏研究更加热衷。如表2 所示,发文量排名前5 的机构中,80%属于安徽省,另20%属于湖北省。其中,安徽省的安庆师范大学在研究中一马当先,发表论文的数量居于榜首。此外,发文量排名前15的机构中,有12家来自安徽,其余省份入选的院校分别为黄冈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表2 国内机构发表黄梅戏研究论文数量排名(前5)

在知网收录的全部期刊中,刊登黄梅戏研究相关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黄梅戏艺术》(1 129篇)、《戏剧之家》(170篇)、《中国戏剧》(89篇)、《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0篇)、《四川戏剧》(26 篇)、《戏剧文学》(18 篇)以及《戏曲艺术》(15 篇)。其中,安庆市文化局主办的《黄梅戏艺术》为专门的黄梅戏研究刊物,该刊在知网上的检索止于2013年1期,检索到的总发文量为1 129篇。作者查验发现,截至2022年7 月,该刊被维普网收录的论文总量超过4 000篇,是国内黄梅戏研究者发表论文的主要平台。在刊文量较大的期刊中,《中国戏剧》《四川戏剧》《戏剧文学》和《戏曲艺术》皆为戏剧艺术研究类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则属于高校社科学报。

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张朗的硕士学位论文《安庆市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8]被引30 次,排名第一。夏玢发表的《地理环境对黄梅戏影响的初步分析》[9]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10]分别被引29 次和26 次,位列被引排名二、三位。此外,统计结果显示,被引超过20 次的论文共有6篇,被引超过10次的论文有63篇,超过5次的达到221篇。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深度和理论价值。根据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的统计,论文题名中包含“黄梅戏”的博士毕业论文仅有2 篇,分别为《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11]和《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黄梅戏唱腔发展研究》[12]。此外,有85位硕士研究生撰写的毕业论文题名中含有“黄梅戏”。

(二)专著类成果状况

学术专著是作者根据在某一领域内科学研究成果撰写的理论著作,因而对该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国内出版的黄梅戏研究专著仅有寥寥数部。1989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了时白林的《黄梅戏音乐概论》[13],这是国内首部黄梅戏研究的理论著作。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相继出版了不少黄梅戏演唱教学类的教材,但却少有研究类专著问世。直至最近十年,研究者们才陆续出版了几部颇具学术价值的专著。作为黄梅戏弹拨乐的重要理论专著,《黄梅戏名家名作系列:郭志鹏黄梅戏的三弦演奏艺术》[14],分析了三弦的起源及其与黄梅戏艺术融合的过程,填补了国内黄梅戏三弦演奏艺术研究的空白。2015年,杨孝刚和李光南出版了《黄梅戏艺术概论》[15],从源流、特征、形式、名家和名作五个方面对黄梅戏艺术进行了论述。一年后,毛忠出版了《黄梅戏史话》[16],主要关注黄梅戏发展历史、艺术特色、著名艺人和代表性剧目。2018年,在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推出了《黄梅戏起源》[17]一书。该著作从黄梅戏与安庆戏曲文化、黄梅戏音乐来源推考、黄梅戏传统剧目考源、黄梅戏早期班社丛考和黄梅戏早期艺术综录五个维度,对黄梅戏艺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张悦的《解域与突围——近现代黄梅文化传播研究》[18]从传媒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黄梅戏艺术在港澳台与海外流行的原因,进而探索新语境下黄梅戏艺术创新与传播的策略。总体而言,相较黄梅戏研究的高热度,专著类的成果数量明显偏少,今后的研究者应该尽力去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二、研究视角分析

纵观60 余年来国内的论文成果,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黄梅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一)黄梅戏发展历史

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研究者们便开始关注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安徽史学》1960年1期和2期连载了洪非撰写的系列论文《黄梅戏早期史探》[19]和《黄梅戏早期史探(续)》[20],旨在为黄梅戏艺术溯源。段友芳在论文《黄梅戏起源综论》[21]中,也对黄梅戏发展与兴盛的历程进行了梳理。邵敏的《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22]则以文化生态学为视域,分析了黄梅戏形成与繁衍的缘由。在《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从黄梅戏发展的历史说起》[23]中,张彩云全面地梳理黄梅戏的起源以及该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黄梅戏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理性展望。

(二)黄梅戏演唱与语言艺术

一直以来,黄梅戏的演唱与语言艺术为广大民众津津乐道,这也成为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论题。武汉音乐学院甘咏梅在硕士论文《安徽黄梅戏演唱艺术探析》[24]中,分析了黄梅戏的音乐特征、演唱方式和风格特征。论文《黄梅戏男腔艺术研究》[25]以男腔为切入点,分析了黄梅戏的演唱艺术。黄梅戏诞生于乡野田间,艺术表现形式显得朴实无华,唱词平实而不失韵味。黄梅戏唱词有特殊的句式,一是字数不一的长短句,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的句式,二是整齐的句式,有十字句和七字句。正因如此,黄梅戏的语言艺术也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如鲍红在《黄梅戏语言的艺术特征和修辞技巧》[26]中,列举了黄梅戏语言的诸多艺术特点。论文《黄梅戏的语言文化论析》[27]则指出,黄梅戏中融入了安庆方言、民歌俗语,对了解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黄梅戏作品和艺术大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了一批家喻户晓的黄梅戏经典剧作,如《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等,这也成为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域。在《历史伦理、现实诉求与经典塑形——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28]中,沈思涵以黄梅戏名作《天仙配》为例,分析了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中华“孝”文化。段友芳的《论黄梅戏〈贵妇还乡〉的现代化探索》[29]则以吴琼戏剧工作室2012 年推出的黄梅新剧《贵妇还乡》为例,分析了其中的“跨文化”元素。黄梅戏之所以能够风靡全国,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大家的奉献与耕耘,她们也成为了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笔者通过梳理论文成果发现,研究热度最高的黄梅戏艺术大师分别为:严凤英(307 篇)、王少舫(147 篇)、韩再芬(126篇)和时白林(54篇)。

(四)黄梅戏传播与发展路径

探索黄梅戏传播与发展路径,是近10 余年间不少研究者关注的新论题。邵敏的论文《当代传播视野下的黄梅戏发展路径》[30]从传播的结构和要素出发,分析了黄梅戏实现有效传播的路径与方法。在《影视传媒对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31]中,叶当前梳理了60 多年来黄梅戏电影电视发展的状况,进而厘清了未来黄梅戏传播与发展的新路径。黄梅戏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能推动黄梅戏的兴旺。杨厚松的《黄梅戏与安庆旅游互动发展策略》[32]便以此为视域,探讨了黄梅戏与安庆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五)黄梅戏教学改革

黄梅戏教学改革研究是不少从事黄梅戏教学的艺术教师关注的一个论题。在《“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33]一文中,方新强调了“创腔”对于提升黄梅戏唱腔教学的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黄梅戏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叶明胜在《沉浸式VR技术在黄梅戏身段训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34]中,提出利用新兴的VR技术,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开发虚拟戏曲身段训练系统。除了上述主流的研究视域外,少数研究者以舞蹈服饰、文献整理、黄梅戏与其他戏种的比较为视角,对黄梅戏进行研究,如赵元的《岳西高腔和黄梅戏的对比分析》[35]。

三、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梳理国内黄梅戏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研究实力区域分布不均衡、学术带头人缺乏、重复研究过多、外文成果太少、综述类文献不足五个方面的问题。

1.研究实力区域分布不均衡

国内黄梅戏研究地域性差异较大,主要研究机构和学者集中于安徽,其次为湖北,其他地区的研究实力相对薄弱。如在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中,安徽省占9 席,湖北省占1 席,其他区域的研究机构少有发文总量超过10篇。研究中呈现出来的区域不均衡性,主要是因为黄梅戏自身的地域属性,这也在无形中制约了黄梅戏研究的长远发展。

2.学术带头人缺乏

目前,黄梅戏研究领域中缺乏学术带头人。依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发表黄梅戏研究论文超过10篇的作者仅有3位,这与黄梅戏研究的高热度不相匹配。在笔者统计的2 705 篇文献中,发表在CSSCI 期刊上的论文仅有67 篇,占比不足百分之三。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有266 篇,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与此同时,高被引文献也十分稀少,被引超过20 篇的文献仅寥寥数篇。在统计的近三千篇研究论文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仅有7篇,其中近10年的文献仅有1 篇,为邵敏的《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36]。此外,根据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库的检索,至今为止,尚无以“黄梅戏”为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

3.重复研究过多

重复研究过多,研究视角陈旧,是前期黄梅戏研究中呈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如在国内研究发表的成果中,探讨安庆方言在黄梅戏中运用的文献有53篇。在以《天仙配》为研究视域的48篇论文中,有10 余篇是分析其中的艺术技法。在为数不多的黄梅戏研究专著中,绝大多数都有对黄梅戏发展历史和名家名作的论述。尽管这些成果在语言表述上各不相同,但表达的观点却如出一辙,结论也有诸多雷同。

4.外文成果太少

外文成果太少,是黄梅戏研究中的一大缺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想“走出去”,外文成果的宣介必不可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黄梅戏艺术也应该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艺术界的认可。遗憾的是,笔者检索知网外文期刊数据库发现,至今为止,题名中含有“黄梅戏”的外文文献仅有11篇,包括8篇期刊论文和3篇会议论文,尚无论文发表于A&HCI或SSCI等国际核心刊物。外文成果数量的稀缺,阻碍了黄梅戏艺术在世界的传播,因而是今后研究中应该尽力弥补的领域。

5.综述类文献不足

综述类论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研究者们快速了解某领域的研究现状,因而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目前,黄梅戏研究相关综述类论文太少。通过知网检索,仅发现2篇相关的综述类文献,分别为王秋贵的《黄梅戏研究综述》[37]和张巧珍的《基于文献计量的黄梅戏研究综述》[38]。王秋贵的综述发表于2006年,至今已有15 年,研究对象过于陈旧。张巧珍的论文主要是基于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研究视域不够全面,无法全面管窥黄梅戏研究的全貌。

(二)建议与对策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不同地区的研究者应加强交流,推动区域研究的均衡化发展

要改变黄梅戏研究中出现的区域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研究者们应加强学术交流,多多参与学术研讨会,及时交流研究中的新发现。安徽、湖北等地区的学者应该多去其他地区举办讲座,宣传推介黄梅戏艺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吸引更多其他地区的研究者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之中。知名的黄梅戏剧团要加大巡演力度,让各地的民众加深对黄梅戏艺术的了解,从而推动黄梅戏研究的发展。

2.中青年骨干要持续研究,政府应加大学术带头人的培育力度

黄梅戏研究领域中成果积累多的学者应坚持研究,力争早日成为学术研究中的带头人,为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中青年研究者们也应该努力积累,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日成为研究队伍中的带头人。内因是关键,但外因也必不可少。政府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黄梅戏等传统艺术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依托省社科规划办或社科联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通过项目研究打造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此外,政府部门应制定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学者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如授予表现突出的研究者“人才称号”、在申报省部级社科奖时予以倾斜等。

3.研究者们应不断地突破创新,引入新的研究视角

目前,各学科互融的交叉性研究成为一种新的学术趋势。黄梅戏研究也应该打破自身的束缚,寻求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如语料库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语料处理体系,它实用性较强、操作快捷。黄梅戏剧本保存和研究单位可凭借自身的优势,对黄梅戏语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将具有地方语言特点、文化特色的词汇和句式纳入到语料库的建设中去。通过语料库的建设,将黄梅戏语料更好地量化和标准化,这对于学术研究无疑大有裨益。笔者以为,如何将语料库建设与黄梅戏研究有效地融合,也是一个崭新的论题。又如,黄梅戏源自民间,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可以尝试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来挖掘黄梅戏作品中蕴含着的中华伦理道德,实现黄梅戏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联姻。

4.加大黄梅戏艺术外宣的力度,关注翻译理论研究,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已经成为新时代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力量的重要举措。黄梅戏生动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鸣。因此,国内学者应多多撰写黄梅戏研究的外文论文,让世界更多地了解黄梅戏艺术的文化内涵。当然,要想撰写外文论文,首先需要外文版的黄梅戏译本。因此,高校和政府部门可以遴选一批优秀的外语类翻译人才,通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方式,逐步将一批优秀的黄梅戏剧本翻译成外文,为撰写和发表外文论文创造条件。不可否认,不少国内黄梅戏的研究者来自高等院校的文学院和艺术学院,独立撰写外文论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笔者以为,今后可以吸纳一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可以和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黄梅戏研究国际化的进程。

黄梅戏中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这也增加了文本翻译的难度。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关注翻译理论研究,尽量让黄梅戏剧本的译文保持原有风味。如生态翻译理论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一种研究视角,它源于自然与生态的整体主义伦理,对翻译的本质、行为、过程进行重新描述和诠释,消弭了传统翻译问题中所存在的片面性。生态翻译学关注译者、译本、译境三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从语言维度、交际维度、文化维度对译本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以实现体现译者优良素养、多维度转换流畅自然、读者接受度好、整体适应度选择最高的最佳翻译。掌握了生态翻译理论,可以为今后黄梅戏剧本的翻译提供有益启示。

猜你喜欢
黄梅戏研究者论文
黄梅戏《中国梦》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黄梅戏《祝福》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