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四合”优化教学改革探索

2023-04-05 06:01赵红梅李少春
科教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学教学模式课程

刘 莉,赵红梅,李少春

(1.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1 研究背景

面对世界发展新形势、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目标[1]。新医科建设契合了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在新医科建设目标内涵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教学机制,培养能力型、创新型、高素养、复合型人才是对医学教育的最新要求。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推动开展医学教育改革创新[2]。

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传统教育将知识切割成了独立、界限清晰的学科模块。学科之间缺乏融合,医学生易陷入模式化知识学习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难以转化为岗位胜任力,与最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需求不相契合。在教学中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课程整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伴随科技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其中包括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时空,教师及学生在线上可以获取广阔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室内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单向授课模式,破除教室的围墙,也打破了心理桎梏,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产生多向互动。进而使高校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5 年7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教育领域,提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3]。根据医学的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载体与工具,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活力,高效利用,扬长避短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以新医科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打破学科界限壁垒,建立适合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评机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初探。

2 教学改革举措

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为导向,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将医学核心课程变构、交叉、互融,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学方法的融合、知德共栖相结合的“四合”教学体系的建构与优化。

第一,教学内容整合。立体重构整合学习内容,形成多维度知识结构,多学科互融共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通过基础临床核心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4]。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器官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组织细胞功能进行学习,重现正常人体的宏观、微观状态;关联阐释疾病发生时器官组织细胞形态学、机体调节机能学改变;在改变中剖析预防及治疗作用的靶点与作用的机制;建构整合临床情境下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疾病的治疗方法与原则。2021―2022 第一学期在临床医学专业2 个小班进行试点。学习内容上先基础后临床,先形态后机能,从正常到异常疾病再到预防治疗,整合为基础医学导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和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与免疫系统8 个系统模块[5]。以循环系统为例,首先从心血管系统的组织胚胎学发生开始学习;再到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组成结构;关联至心脏及各级血管的生理功能和机体循环系统稳态的调节;当机体出现异常时,即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时,组织器官会出现哪些肉眼及镜下的病理学改变;剖析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时,机体失代偿后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寻找药物预防或治疗作用的靶点、研究其特点及不良反应;选择心血管系统重要疾病的案例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或病例驱动教学,学习临床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这一学习顺序符合疾病发生、发展的逻辑规律,符合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关联整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一体化、丰富的概念网;在整个知识脉络中做到承上启下,一脉相通,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岗位胜任力。

第二,教学模式混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由教室中的师生单向传输,改为多时空下的多方互动。依据专业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学的工具与教学诸要素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

课前,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课中,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线上及线下进行BATST 五阶教学,依次为课程导入(bridge-in,B)、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A)、测试(test,T)、分组讨论(seminar,S)与思考整合(thinking and integration,T);课后,有查漏补缺、网上答疑,有反思、反馈、统计,评价;便于进一步系统改进、持续改进。

①课程导入。在线上教学平台,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求及重点、难点,指明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

②自主学习。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微课视频、进展文献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进行学习。线上学习具有可重复性、高效性、视觉化的特点。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测试。测试既包括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的测试活动,也包括线下对技能操作的现场考核。通过测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对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

④分组讨论阶段。线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提前布置病例分析或者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的若干题目;每个学习小组轮值组长进行协调和学习任务分配,结合对应知识点,查阅文献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PPT 汇报、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现场表演等);课堂上每组随机由1名学生汇报。其他各小组学生可以进行问题的解释、转译、推断、质疑。这一过程是对知识的分析运用、整合建构,可以提出对新观点的评价和质疑。在小组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效果。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呈现,转变为学生参与、主动的知识构建。

⑤思考整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自主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架构;针对小组讨论过程中悬而未决问题,进行启发、分析、共同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方法。

第三,教学方法融合。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在教学中综合病例教学、问题教学、团队教学、翻转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不同教学方法多元融合,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循环系统教学为例,融合病例教学、问题教学与翻转教学法。学生根据教师线上平台发布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线上微课视频——心血管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时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推理剖析药物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引入临床内科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真实病例;线上小测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后;由教师与学生根据病例提出若干问题启发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由学生进行讲解、分析、阐释;最后师生共同思考整合。教学方法的融合是以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创新性,完成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运用;评价、创造,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知德共栖结合。通过线上资源建设,线下教学活动,梳理挖掘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由各个思政闪光点,逐步汇聚为德育脉络线,升华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滴灌面,共建医学人才培养“大思政”的教育体系。在教学改革创新中,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梳理四条主要德育脉络线。

①提炼学习内容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引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例如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与药物作用学习中,渗透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达到治疗疾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培养学生求实、实证、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讲述医学与人文社科的渊源,促进文化传承。例如,课程中以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导课,提出问题,以曹操的头风病、林黛玉的咯血引入高血压、肺结核的学习;以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导课,以画作展示细节和原型人物的早逝引入高脂血症的学习。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努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互促共生。

③展示医学大家之风范,培养仁心仁术、恪尽职守的专业素养。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泌尿外科的先驱者吴阶平教授、中国妇产科圣手林巧稚教授、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梁伯强教授、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教授等等医学大家以及我们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舍弃小我的感人事迹,改变学生“读书只为稻粱谋”的认知,坚定医者仁心、恪尽职守、大医精诚、泽被苍生的理想与信仰。

④阐述医学发展史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自豪,感悟家国情怀。例如,古有《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名著典籍,今有中国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教授制造中国青霉素制剂;屠呦呦教授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等等。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为国家、民族而自豪,为祖国之崛起而奋斗。

3 改革创新的问题与反思

一是教学内容整合需要科学、有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应避免简单的拼凑,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包括学习顺序的安排、内容的深度交叉融合、知识脉络体系化、学时的科学合理分配。因而,统一、规范、权威性的整合课程教材是新型医学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基础[6]。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是各学科教师参照原有教材自行汇总、整合、改编的讲义,受自身学术水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难以做到科学合理地设计,深度有效地融合,不利于课程整合改革的推进。

二是教学团队的建立及师资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创新深入的关键所在。进行基础教师、临床教师、科研人员、德育党建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培养承担模块教学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深度进行基础与临床、教学与科研、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建立团队牵引、持续改进的教师激励机制。团队教师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包括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培训、课程思政培训等。增加亲身体验,感受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成效,加深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建立规范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①考核效度。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岗位的胜任情况是对教学改革效果最好的客观评价指标。但是目前在短期内,教学效果的评价大比例依然与学生的成绩相关联。虽然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我们将学生成绩评测扩展至终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但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有效性、统一性还不完善。因此,未来需要建立更全面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设计具体的、可量化指标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能力。

②全员参与考核。增加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加强教学反馈机制,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考核转变成评价的主体,真正通过“评价―改进―提高”这样的良性推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学习参与度。

③课程思政的评价考核。课程思政目标可以间接通过综合的汇报、展示、小组任务等进行评测。但是,课程思政目标评价的量化,如何做到多维度评价,短期和长期的规范、有效、共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四是统筹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或者学院成立专门机构,对整合课程进行统筹、管理、监督。加强教学团队、各部分模块及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听取、收集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五是统筹规划,深化课程整合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创新教学体系下学习内容的整合仅限于临床医学专业试点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核心理论课程,多学科交叉设计性实验及探索性综合实验为主的整合实验课程还未开展。更深层次的多专业、多学科课程整合,促进医学与理、工等学科的交叉融通,探索实践“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4 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果与展望

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器官系统整合核心课程,相应教学体系进行建构、优化,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教学模式与方法灵活多样,智育与德育有效结合。学科之间相互赋能,实现基础理论促进临床专业能力提升,临床分析及专业实践反哺基础理论的目的。教学实践班学生评测中展示,各项能力得到提高,班级学生获得多项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120 余人/次学生积极投身医学志愿服务。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近三年获得五项校级教改课题、三项省级相关教改课题;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竞赛奖励十二项。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方法融合、知德共栖结合的“四合”优化,培养能力型、创新型、高素养的医务工作者,符合新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虽然目前的改革创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全体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懈的研究与探索,这些问题终会逐渐得到解决,为新形势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与保障。

猜你喜欢
医学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