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囊耙齿菌5种不同开口方式栽培的效果比较

2023-12-15 10:04刘义勇胡志强杜忠伟
食药用菌 2023年6期
关键词:耙齿原基菌袋

李 健 刘义勇 胡志强 杜忠伟 王 旭 王 鑫*

(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延吉综合试验站,吉林 延吉 133000;2. 梨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心,吉林 延吉 133000)

白囊耙齿菌(Irpexlacteus),俗称白耙齿菌,是一种药用真菌,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s)、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耙齿菌属(IrpexFr.)[1]。其广泛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木腐真菌[2]。白囊耙齿菌主要生长在阔叶树倒木、枯立木、枯枝上,子实体一年生,菌盖呈瓦片状平伏或堆叠式覆盖(图1),形似贝壳,或自然反卷,形似屋檐,偶尔侧向生长联合。菌盖呈白色、奶油色或淡黄色,可能生长密集绒毛或硬毛;其外表光滑且有浅浅的沟纹,边缘颜色均一,边缘幼嫩的部分通常呈现孔状、多角形,管口为薄壁结构。新鲜时质地是软革质、性韧,具有特殊的淡香,而在干燥的过程中会收缩变坚硬,颜色渐变为浅咖色,没有任何香味[3-4]。

图1 野生白囊耙齿菌

白囊耙齿菌多糖具有出色的抗菌、消炎和利尿功效,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药剂,如肾炎康和益肾康胶囊,用于治疗肾炎[5]。此外,白囊耙齿菌还有较高含量的麦角甾醇和腺苷[6-7]。发酵中期的发酵液会散发出香气,利用GC-MS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到30多种用于可日化和食品的香料成分[8]。

2013年,国内图力古尔等首先尝试白囊耙齿菌栽培[9]。本试验通过筛选白囊耙齿菌最佳出菇开口方式,以期提高其人工栽培的产量与质量,为今后工厂化栽培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白囊耙齿菌‘IL-W01’在汪清县仲坪乡采集分离获得,保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葡萄糖、琼脂、75%酒精、95%酒精等均为国产分析纯。上海博迅YXQ-100A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连云港国鑫GXMQ-EE-9.7JS培养基灭菌器,苏州安泰SW-CJ-1BU洁净工作台,上海精宏DNP-9272电热恒温培养箱,济南普朗特PLT-G50全自动定量灌装机,天津泰斯特DZ-10LⅢ蒸馏水器,上海雷磁PHS-3C pH计,常熟双杰JJ223BC分析天平,青岛海尔HYC-390F冷藏冷冻箱,黑龙江千珍源传送带开口机。

1.3 母种制作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琼脂粉20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

称取马铃薯200 g切条放入锅中,加入蒸馏水1 000 mL煮沸,用三层滤布过滤,留取滤液倒回锅中,加入琼脂粉20 g、葡萄糖20 g,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倒入全自动定量灌装机中继续加热搅拌均匀后,即可将培养液灌装至20 mm×200 mm玻璃试管中,灌装至1/4试管高度,塞上海绵塞,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 ℃灭菌30 min后摆放斜面,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白囊耙齿菌菌种,在电热恒温培养箱中28 ℃避光培养,早晚各通风一次。

1.4 原种(作栽培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二级菌专用枝条90%、辅料木屑7.8%、麦麸2%、白糖0.1%、石膏粉0.1%。

将主料二级菌专用枝条用石灰水浸泡24 h后,与经加水搅拌均匀的木屑、麦麸、白糖和石膏粉等辅料充分混合,使其含水量保持在60%~65%,并用白灰(熟石灰,CaO)调节pH至8。装袋时先在16 cm×37 cm×0.004 cm聚乙烯二级菌袋底部铺上一层辅料,再装与辅料混合的二级菌专用枝条,最后再铺一层辅料,装袋要紧实,装好后盖上无棉盖体,每袋装干料0.5 kg。

装好袋的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器中121 ℃灭菌120 min,待冷却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试管中1/10量的白囊耙齿菌母种,在恒温培养箱中28 ℃避光培养20天,并早晚各通风5 min。

1.5 栽培袋制作

培养料配方:杂木屑86.5%、稻糠10%、豆粉2%、石膏粉1%、石灰粉0.5%,含水量60%~65。

原料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含水量以用手紧握有水滴落为宜,用装袋机装入规格为17 cm×36 cm、厚0.004 cm的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装干料0.75 kg,并置于高压灭菌器中121 ℃灭菌120 min。待冷却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1根白囊耙齿菌原种枝条,在培养室中避光培养,初期保持温度在28~30 ℃,控制CO2浓度在0.04%以下,空气湿度在65%以下。8天后保持温度在25~30 ℃,培养20~30天长满菌袋。菌丝长满后直接进行出菇管理。

1.6 出菇管理

(1)栽培方式。白囊耙齿菌可选用层架栽培或者地摆栽培出菇,本试验采用层架栽培和地摆栽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潮菇采收之前为温室层架式栽培,采收后转移到室外大棚地摆式栽培,之后进行第二潮菇出菇管理。

(2)开口方式。将栽培袋在温室层架摆放5天,待菌丝恢复洁白时开始开口,准备出菇。开口方式,立袋出菇设开“/”口、大“V”口和小“-”口,卧袋出菇设开大“—”口和敞口,共5种开口方式。每种开口方式100袋,比较子实体产量和商品性状。开口前使用75%酒精对电动开口机刀头和壁纸刀进行消毒处理。

①“/”口:用壁纸刀每袋开10个“/”口,分4竖排(2个、3个、2个、3个)分布菌袋侧面。

②大“V”口:用壁纸刀每袋开10个大“V”口,(2个、3个、2个、3个)分布菌袋侧面。

③小“-”口:在菌袋侧面用黑木耳电动开口机开小“-”口,开10竖排,每竖排26个,共260个小“-”口。

④大“—”口:在菌袋顶部用壁纸刀开大“—”口,开2横排,共2个大“—”口。

⑤敞口:在菌袋顶部用手将袋口打开,敞口。

(3)出菇管理。待开口3天后开口处菌丝恢复洁白,开始喷水,保持环境湿度在65%左右,温度在22~26 ℃。出现原基后加大喷水量,保持环境湿度在85%左右,待菌袋表面长出2~3 cm大小的白色突起,且长出绒毛状子实层时进行采收。采收后晾干放在阴凉处保存。

第一潮菇采收后,由于温室温度太高,转移到室外大棚地摆,停水3天,待菌丝恢复洁白后继续喷水。为避免高温期出菇降低子实体产量和商品性,在进入三伏后停水1个月,待温度适宜后再继续浇水,进行第二潮菇出菇管理。

1.7 数据测定与分析

每种开口方式取30袋,记录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子实体成熟时间和子实体形态,测两次采摘的子实体鲜重、干重,取平均值,采用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SPSS 25采用邓肯分析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子实体形成与成熟时间

5种开口方式子实体形成与成熟时间相差较大,以开口方式⑤最快,从菌袋开口至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子实体成熟的时间分别为8.00 d、12.67 d和45.67 d,其次是开口方式④和②,三者间原基形成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子实体形成和成熟时间开口方式⑤与④、②之间差异显著(表1)。开口方式③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和成熟均最迟,比开口方式⑤分别迟5.67 d、8.66 d、10.00 d。5种开口方式按原基形成时间从快到慢排序,依次为⑤<④<②<①<③,显示菌袋开口越大,形成原基越早。

表1 不同开口方式白囊耙齿菌子实体形成和成熟时间

表2 5种开口方式栽培的子实体产量

2.2 子实体形态

菌袋开口处培养料表面形成灰白色小突起,即为白囊耙齿菌原基,5种开口方式白囊耙齿菌均形成原基(图2),但原基大小不同。5种开口方式按原基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③<①<②<④<⑤,显示菌袋开口越大,形成原基越大。

图2 5种不同开口方式的白囊耙齿菌原基(上)和子实体(下)

5种开口方式栽培白囊耙齿菌子实体形态有所差异(图2),其中①、②、④形态相似,呈聚集状;⑤呈大朵状,片大,边缘有环带;③呈散朵状,根小,易于采摘,不粘连栽培料,且子实体形态好,商品价值高。

2.3 产量表现

5种开口方式栽培白囊耙齿菌,子实体平均鲜重、干湿比及生物转化率均以开口方式⑤为高,分别为128.54 g/袋、1∶3.36和17.14%。开口方式③平均干重最高,为41.16 g/袋,子实体干湿比为1∶2.86,含水量较低,生物转化率达15.70%。开口方式①各项指标均低,平均干重22.85 g/袋、鲜重56.15 g/袋,生物转化率仅7.49%。生物转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⑤>④>③>②>①。5种开口方式栽培白囊耙齿菌生物转化率均较低,未能完全转化培养料中的养分。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白囊耙齿菌的人工驯化栽培不同开口方式出菇的研究尚属空白,国内仅报道图力古尔等[9]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但未提及产量,采用的是敞口出菇。

本试验经对5种开口方式栽培白囊耙齿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种开口方式均能形成原基,并获得成熟子实体,但在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子实体成熟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上均有差异。综合各项结果,在日后栽培中可选择开口方式⑤敞口和开口方式③小“-”口两种开口方式,小“-”口与敞口的子实体成熟时间相差约10天,这可能与敞口方式开口大,容易接触外界环境,致使生长发育较快有关。但敞口方式在浇水时易积水,高温高湿易致杂菌污染率高,要注意控制温度在26 ℃以下。小“-”口开口小,利于保水保湿,对不良环境耐受好,杂菌污染率低,可使用电动开口机开口,省时省力。子实体形态方面,敞口开口方式子实体呈大朵状,片大,边缘有环带;小“-”口开口方式子实体呈散朵状,根小、无栽培料粘连,易于采摘,且子实体形态好,商品价值高;其余3种开口方式①“/”口、②大“V”口和④大“—”口子实体形态相似,呈聚集状。

本试验筛选出白囊耙齿菌人工栽培适宜的出菇开口方式为敞口和小“-”口,为其人工栽培出菇开口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两种开口方式产量上相近,但生物转化率都很低,可能原因为白囊耙齿菌生长缓慢,在一个生长周期内不能完全转化培养料中的养分,提高生物转化率将是未来白囊耙齿菌栽培的主要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耙齿原基菌袋
驱动耙耙齿受力分析及产品优化*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基于动力学联合仿真的清筛机耙齿磨损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
固定菌袋插杆
1BQ-3驱动耙的改进设计
疏浚耙齿松土机制及土体孔压响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