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游心 画法自然
——对写意山水画笔墨语言的思考和实践

2023-12-19 09:24冯苗广州画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3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意象

冯苗(广州画院)

我国传统山水画擅长利用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或是寓意抒情、追求感人境界。当使用传统方式表达当代社会精神存在困难或遇到瓶颈时,艺术家必须找到知识系统的支撑点,才能推动艺术创作不断发展,探讨并表达新问题。但在古人那极为完善,臻于至美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当代艺术家转向历史、时代、国际文化而采用之,寻求突破口,是一个必然且更加便捷的选择。

20 世纪初,岭南画人面对西学来潮,高举“折衷中外,融会古今”的大旗。而今,在整个美术教育和审美标准严重趋同的情境下,面对驳杂的社会环境,“心法比画法更加重要”,成了美术界的大致共识。当代写意山水画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之后,逐渐形成具有时代语境的多彩笔墨语言。画家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碰撞,生发灵感,化为笔墨效应,透过意象的山水,融合当代观念,以个性化的视觉图式进行情感表达,实现山水画从传统语境进入当代语境的转换——山水画的笔墨不仅是具体材料、工具和创作技法的运行痕迹,同样也是画家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张扬,山水画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呈现模式,被赋予多样化审美价值。

一、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的色彩观念

自明清起,山水画便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首要画科,注重对自然山川的再现。在西方都市文化冲击和影响下,画家们以多元化的笔墨理念探索,让传统写意山水画焕发时代气息,成为当代写意山水画家们的主要创作特征之一。在本人的山水画创作历程中,尝试拓宽以传统笔墨精神为核心的写意画创作道路,增强山水画的笔墨表现力,并在创作思维上,从个体情感投向社会、使得传统写意画创作具有时代人文气息,赋予水墨山水画更多的社会和人文价值,是主要的思考与课题。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色彩观受到古代思想的影响,追求道法自然,色彩澄澈纯净的画面效果,注重表达出人在自然界的体验和感悟。南朝谢赫提出“随类赋彩”,唐末五代的荆浩认为“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暗合“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思想。从色到墨,由墨到色,讲究墨与色的一致性,在变化中寻找调和的色彩关系,体现画面的整体感。描绘方式忠于自然物象,再现自然。

近代已降,中西文化碰撞激荡,现代西方艺术的色彩观给中国美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传统山水画的用色方式、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与转换,更为多样和异化。有的作品采用并吸收西画的色彩关系、冷暖关系,增强画面色彩表现力和冲击力,凸显画家对色彩的主观理解。有的画家在作品中,更多融入了自我感受。

我国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色彩的视觉倾向及表现,丰富的色彩语言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家表达复杂情绪的需要。如对现代都市生活场景的描绘,是用传统的皴法和线条很难表现的,以更为自由的色彩感知及想象空间,体现更为富有文化精神内涵及时代气象。

二、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意象表达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的完美结合,这必须要画家具备一定的文史哲方面的积累,没有这样的积累,画者只能是一个画匠,而不是一个艺术家。“意象”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对山水画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刘勰(约公元465 一约532 年)在《文心雕龙·神思》提出“意象”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审美范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在笔者看来,通过主观的“意”来过滤、改造客观的“象”,用改造后的、饱含画者之心意的新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思想情感。山水画的意象,或意象的山水画,是画家根据自身的视角和感受,把自然物象经过思维理想化的加工,生成画者想要表达给观众的画面效果。画面往往以看似轻松随意的笔墨皴擦、线条与设色有机结合,描绘舟桥湖泊、烟霭云雾等自然景象,还有园林文会、山川行旅、桃园问津、渔隐观瀑等文人生活情景,以此来表达画者心中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褒贬。

当代充满科技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社会,所有的一切像重力加速度一样狂奔,令人应接不暇,焦灼不安。这需要当代水墨画家具备多样化的艺术思维方式,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把现实中的形象用符号变为多个艺术化形象,在画面叠加、密布、构造各种形象,形成或自由浪漫或充满压迫逼仄的超现实的氛围,以夸张的色彩关系使得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使当代水墨山水画创作在表现形式上,开拓出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空间。

从某种角度来看,岭南山水画领军人物李劲堃是意象山水画的成功实践者。他深入研习过油画,对西方美术有着精深的理解,熟稔西方架上绘画的技法和观念,再转投于中国古典山水中,沉浸自然、理解传统、舒展笔墨,游刃有余地表达新意趣。他的作品具有开放性,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藩篱,蕴含古与今、虚与实、奇与正,幻与真,东方与西方、意象与具象等多种手法,构建出充满现代艺术张力的视觉形象,展现出画外天地万物的辽阔深远,他的作品是一种新的“意象之境”。

三、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时空观念

传统山水画卷以场景的转移,通过主体人物的活动进行场景的推进、叠加,这种特定的空间关系就是一种关于“时空”的呈现。这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特有的一种时空风格,通过线性时间的转移、各种场景物像关系的变化,能够使得作品当中的空间感和距离感更具有趣味性,如在咫尺,如同天远,带给观赏者一种超越视觉感受的艺术魅力及特殊的空间体验感。

当代写意山水画当中的时空感,主要是通过时间的循环和空间的叠加,把现实与想象的空间,以个人审美趣味的笔墨手法去展现一种绵延的个人情绪及自我主张。通过反复运用不同疏密关系的艺术语言,客观物体与主观理念之间的交融、各种人文观念的叠加呈现,以一种独特的空间关系体现出山水画创作者的哲学气质以及精神风貌与时代语境。在当代写意山水画中,时空观念的运用能够超脱传统简单的造型功能,使得整幅画作带有更加深刻的形式美,展现画家个人的语言风格,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蕴,赋予了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岭南地区成长起来的中国国家画院画家——方向,他的都市山水系列作品,画面表现自然山水及人居相结合,融入现实主义的水墨体验及哲学思考,有时空交错的主观臆想,体现画家心象与外象的圆融无碍,以平凡事物诠释不平凡的文化内涵和纯粹的家园情怀。

笔者始终认为写意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于客观再现真实的自然情境,而是通过强调主体因素来呈现创作情绪,通过线条、颜色反应艺术化的山水,在这种创作场景中,我们不仅能逃出技巧的限制,还能够逃出艺术的限制,最大化获取创作自由。

所以,如何在维持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美感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打破传统的艺术定式,成为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

四、个人创作《桃源·逐梦》到潜水系列作品的笔墨语言探索

(一)探索新观念:体现人文内涵精神的创作思路

兀兀穷年,久久为功,不舍微末,善作善成,笔者坚持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从传统绘画的本源出发进行创作和探索,以当代性的元素融入绘画。笔者爱旅行,每一次的所见及经历,都成为创作灵感的来源,笔者关注各地民俗和人们情感,每次路途都使笔者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影响着笔者的山水画创作思路与理念。根据探访各地少数民族聚落、村寨的感想,创作了《桃源·逐梦》《流淌岁月的河》《黔南纪游》等作品,通过笔墨显现出来的纯粹情感,表达了笔者独特的体验和飞舞的灵魂,更表达笔者对山水人文的深入关切。

《桃源·逐梦》如图1 所示。在这幅画当中凝聚着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闻,也是身处大自然当中,所产生的真实体会与情绪。在尝试回忆这段旅程时,心情依然是激动的,大自然所带给人的震撼与感动是其他任何事物所不可比拟的。在这幅画当中,笔者用简单的笔墨描绘宏伟的桃源景色,就如这幅画的名字《桃源·逐梦》一般,这里就像是古文里的桃花源地一般,令人心神向往。

图1 《桃源·逐梦》(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二)表达新内容:水题材在画面的应用

在这个美好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2016 年的菲律宾旅行期间,笔者学习潜水,使得“水”成为创作的灵感,在水中,如海洋生物一样任意西东,澄明潋滟的水光里,自由而轻盈的灵魂,不辨水天,在水中亦如在空中……这时期的创作中,以水为重要载体,恣意开启了心中对温柔的梦想的追逐和再现。作品如《悠游夏日之潜水记》《时光里——夏日潜记》《海之梦——夏日潜记》等。《海之梦——夏日潜记》如图2 所示。

图2 《海之梦——夏日潜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梦中潜行,在蔚蓝又纯净的海水当中绚烂舒展地绽放着,我们的身心似乎超脱于现实而获得无边的安逸。笔者尝试将这种奇妙的想象融入山水画创作中。通过强调局部细节与人物的渺小展开对比,利用色块、墨块、平面构成、线条等技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图式,笔墨风格旷远平和,展示了心中豁达而又神秘的超然于真实世界之外的山水画境界。

从《流淌岁月的河》《秋水微澜》到《镜花水月》《桃园·逐梦》到《潜水系列》作品,笔者始终根植传统,以当下的视角看待现实生活,尝试从传统当中继承、吸收与升华,采取西方的构图形式,形成极具自己特色的笔墨语言。在这几幅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当中,笔者仿佛进入了一场绚丽的梦,在这个梦里重回与水依偎的那个时候。所以,竭尽全力地将水的温柔、清澈、舒缓、梦幻呈现出来,为了表现一种独一无二的水,从现实一路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开始试图穿越那片笔墨的神秘面纱,寻找真实的理想国。

(三)建造新图式:采用光影及块面构成,探索当代写意画的创作图式

笔者从写生中总结图式,从内心真实感受中提炼笔墨,根据对山水情趣的理解与真实体验描绘对象,不断升华笔墨表达方法,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性语言与西方艺术的光影理念相结合,笔者从居巢居廉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从岭南画派名家的笔墨构图中寻求经验,提取西方绘画的构成观念,在山水画创作中,融入了笔者对当下文化的见解和感受。作品《听风系列》《水游空镜系列》《归田园居系列》等,通过对各类不同生熟宣纸的尝试与探索,对景物进行深度提炼,突破传统山水画的创作限制,以平面构成、色块、墨色线条等山水画技法,综合各种材质材料,形成全新的图式,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以貌似平和旷远却又静水深流般的笔墨,展现笔者心中豁达利落、淡然的山水境象。

2022 年,笔者延续了《悠游夏日之潜水记》的思路,创作了大幅作品《时光里——夏日潜记》《海之梦——夏日潜记》《一湾溪水——印象荔枝湾》(180x388CM 四条屏)。《一湾溪水——印象荔枝湾》如图3 所示。笔者尝试通过画面的时空观处理,不露痕迹的留白、合理应用色彩,以多元化的光影效果带给观者以视觉震撼,在块面的对比构成中采用不同笔墨表现光影效果,通过光影表现尝试展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不断超越心灵、超越时空,引起观者的内心共鸣。

图3 《一湾溪水——印象荔枝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四)以古典文学为意象的出发点进行创作探索

传统中国文人士大夫崇尚竹林修葺、曲水流觞、逃禅山林的文化情结。在当今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高度工业化带来的钢筋混凝土石森林,已经取代农业经济的田野山川树木丛林。这导致我们对诗意的山林语境变为一种内心向往。笔者喜欢古典文学,畅游在古雅文字中,那穿透在金石竹帛、字里行间的美感,或幽雅婉转或质朴壮阔,令人深深着迷。现在尝试把这种美感过渡到绘画中。古人云:“夫理绝於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在现实创作语境的困惑中,笔者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寻找文学意象。

笔者对虚无缥缈、光怪陆离的古代神话很好奇,《山海经》《镜花缘》等古籍给予笔者灵感,《理想国》系列题材作品,尝试以潮流艺术语言和形式表达神话的奇异幻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呈现模式,画面由幽微静谧向动态化转变,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期待,呈现蕴含对生存语境的思考,意图在另一种人文意境中追求传统文化,从梦中到另一个梦中,在渐行渐远的诗意远方,寻找精神归路,以感性的情怀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新的理想国的境界。笔者的作品一直追求着这种感性的笔墨表达,抒发东方诗意的美学意蕴。这就是笔者想呈现的一种神秘豁达的山水意境,让作品更加升华……

五、小结

本人的写意山水画根植中国古典人文传统,“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旨微于言象之外,在继承传统写意山水画创作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化创作理念、西方绘画观念与古典文学文本、生活元素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个人特色的、全新的写意山水画笔墨语言和创作模态。笔者在不断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寻找山水画的理想创作境界,在现实意象的山水中,也在个人的神思中,扩展笔墨语言的新手法,拓宽当代山水画的笔墨语言表现性及表现力,赋予山水画更多的呈现模式及审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笔者将生活中的所见与所想注入山水画中,使得最终的写意山水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意象
我来打开山水画
抚远意象等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