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有效咳嗽咯痰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3-12-21 11:38王浦梅廖成静
吉林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吸气呼气腹部

王浦梅,廖成静,刘 芳

(1.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江西 赣州 341400;2.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400)

腹部手术的麻醉方式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受到手术时间、年龄的影响,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咽喉部损伤、气道黏膜出血、气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1]。使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排痰,但受到喉部防御机制的影响,对清醒患者使用吸痰器难以有效清除呼吸道痰液,还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临床常规使用的排痰护理以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为主,但部分患者经上述操作后,无法自主排出痰液[3]。呼吸功能训练及有效咳嗽咯痰方法干预可帮助患者规范排痰方式,改善患者呼吸道功能,从而促进痰液排出[4]。本研究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与有效咳嗽咯痰对患者排痰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3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60~77岁,平均(65.89±3.15)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11例,根治性横结肠癌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术7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观察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61~80岁,平均(66.07±3.42)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5例,根治性横结肠癌切除术7例,胆囊切除术4例,胃大部切除术7例。两组常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指征;②均为60岁以上高龄患者;③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清醒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急诊患者;②合并手术禁忌证者;③合并心、肾、肺等器官恶性病变者;④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雾化吸入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协助翻身、拍背等。

1.2.2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与有效咳嗽咯痰干预。

1.2.2.1呼吸功能训练:由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呼吸操3个训练内容。①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适坐姿,一手放于肚脐处,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后吸气并尽可能扩张腹部,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下凹,并尽力朝脊柱内收,胸部不动,重复10~12次。②缩唇呼吸:准备一张白纸,置于距离患者面部30 cm处,患者闭唇后经鼻吸气后,唇部缩起呈口哨样将吸入气体经4~6 s缓慢呼出,以吹动白纸为佳,重复10~12次。③呼吸操:患者取站立体位,平静呼吸2 min后双手自然下垂,经鼻吸气后身体前倾经口缓慢呼气;单手上臂举过头顶吸气,缓慢经鼻吸气,双手下移按压腹部经口呼气;双手上臂举过头顶吸气,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呼气;上肢自然抬高与胸部保持平行后吸气,双手按压腹部呼气;双手举于脑后交叉重叠并吸气,左右转动头部并呼气;上举上臂站立体位时并吸气,蹲位时呼气。上述每个动作重复训练15~20次,动作间可间隔15~20 s正常呼吸。整套呼吸操全部完成后,原地踏步4~5 min,双臂前后摆动4~5 min,并作踢腿动作3 min。

1.2.2.2有效咳嗽咯痰:①叩击排痰法:餐前30 min或餐后2 h进行,以坐位为主,上身略前倾,治疗巾垫于下颌,医师五指并拢呈空杯状,借助腕力由肺部经下往上、经外向内,其中背部从第10肋间隙、胸部从肋间隙向肩部进行快速且有节律的叩击,叩击时避开心前区、脊椎、肩胛骨及乳房部位;力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次叩击5~15 min,80~120次/min。双手交叠,根据患者呼气频率,自下向上振颤胸背部,并振动加压。②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咳嗽时先缓慢深呼吸4~5次,双唇紧闭,经鼻深吸气8~10 s使膈肌完全下降,屏气2~3 s,进行2~3声简短而急促的咳嗽,缩唇呈“哨子状”,余气经唇哨呼出,咳出痰液,2~3次为1个咯痰周期。正常呼吸1~2 min后再次进行训练,每天训练2~3个周期,排痰后为患者准备温盐水漱口,清洁患者面部。

1.3观察指标

1.3.1肺部功能: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MSA99型(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检测两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对患者开展6 min步行试验,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6 min步行距离(6MWT)。

1.3.2排痰效果:使用有效排痰评分标准[5]评估,该标准由操作前准备(20分)、操作流程(60分)、操作后评价(15分)3个维度构成,总分100分。其中,显效:有效排痰评分≥80分,肺部听诊无湿啰音;有效:有效排痰评分40~79分,呼吸音基本正常,肺部听诊闻及轻微湿啰音;无效:有效排痰评分<39分,呼吸音较弱,可闻及明显湿啰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3症状改善:干预前后连续7 d记录两组排痰次数、排痰量,计算日均排痰次数、排痰量,并使用痰液黏度评分标准[6]评估痰液性质,该标准共Ⅰ~Ⅲ度,对应1~3分,分数越高痰液黏度越高。

1.3.4并发症:包括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部功能对比:干预后,两组FVC、MMEF、6MWT均比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功能对比

2.2两组排痰效果对比: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94.94%(31/33),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72.73%(24/33),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干预后,两组日均排痰次数、日均排痰量及痰液黏度评分均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3/33),气胸1例,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1例]低于对照组[30.30%(10/33),气胸3例,肺不张4例,肺部感染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30)。

3 讨论

由于腹部手术多数具有较大的创面,错误的咳嗽咯痰方式可能引起伤口二次开裂,延长康复时间[7]。加之高龄患者全身器官功能减弱,术后长时间卧床,发生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的风险较高[8]。在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FVC、MMEF、6MWT比对照组高,提示呼吸功能训练与有效咳嗽咯痰联合使用,可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肺部功能。分析原因,本研究所使用的腹式呼吸训练可锻炼横膈膜及肋间肌,扩宽膈肌活动范围,使机体获得更多氧气,而膈肌运动范围直接影响肺通气量,最终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9]。缩唇呼吸训练通过口哨样呼气延长吐气过程,降低呼吸频率,减少呼吸作用,并锻炼胸壁肌肉,提升腹部膈肌活力,降低氧气消耗量,为肺部功能的改善创造条件[10-11]。呼吸操训练可增加呼吸肌力及耐力,有效预防呼吸肌疲劳,从而改善呼吸道功能,提升肺部活动能力[12]。叩击法咯痰干预可通过振动促进痰液松动,从而利于痰液排出。有效咳嗽方式的指导可促进气道异物及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13]。在本研究与既往研究[14]类似,提示呼吸功能训练与有效咳嗽咯痰联合使用,可提升排痰效果。考虑与二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咳嗽咯痰促进呼吸道远端分泌物排出,配合呼吸功能训练提高膈肌、腹肌及下胸部肌肉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耐力,增强呼吸幅度,改善肺通气功能,畅通呼吸道,从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15]。本研究提示呼吸功能训练与有效咳嗽咯痰联合干预可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综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有效咳嗽咯痰方法干预,可促进排痰,减轻肺部功能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吸气呼气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