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

2024-01-03 09:29唐水蓉刘明明赵益孙有智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0004广昌县人民医院江西广昌44999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44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行气川芎白芍

★ 唐水蓉 刘明明 赵益 孙有智(.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4;2.广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 广昌 44999;.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44000)

乳房疾病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中医对乳房疾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中医历代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对提高业界对乳房疾病的疗效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医方剂大辞典》作为史上方剂最全、考证最精的方剂工具书,收录历代流传下来的方剂近10 万首[1]。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挖掘,以期为临床治疗乳房疾病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和筛选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乳房疾病(包括乳痈、吹乳、乳结核、乳肿、乳疽、乳岩、乳癖、乳疠、乳疖、妒乳、乳痰、乳痞、乳悬和乳毒等)的所有方剂,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方剂334 首,然后将这些方剂的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并由双人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1.2 专业术语的规范化

对不同时期不同名、有别称、炮制方法不同但不影响药性的同种药物,对其名称进行统一。如炒青皮、小青皮均统一为青皮;青木香、广木香统一为木香。此外,对同一病名有多种描述者亦进行统一规范,如乳痈已溃、乳多肿痛成痈、结乳肿疼、奶痈、妇人毒乳痈疮统一规范为乳痈。

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统计报表”系统中方剂统计功能对方剂基本信息进行频次统计,包括四气统计、五味统计和归经统计。通过“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和组方规律分析。涉及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关联规则分析药物组合及药物关联情况;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度;复杂系统熵聚类法进行核心组合分析[1-2]。

2 结果

2.1 主治病种

纳入的334 首方剂中,治疗乳痈的方剂最多,占比超过50%,其次为吹乳和乳结核,占比分别为16.9%和9.6%,其他乳房疾病包括乳肿、乳疽、乳岩、乳癖、乳疠、乳疖、妒乳和乳痰,占比均在5%以下。见图1。

图1 方剂主治病种分布图(%)

2.2 常用药物

药物频次分析显示在纳入的334 首方剂中,共涉及药物505种,使用频率大于8次的药物有59味,使用频次大于50 次的药物有13 味,从高到低次为甘草、当归、白芍、白芷、黄芪、川芎、金银花、人参、大黄、青皮、瓜蒌、乳香和贝母。见表1。

2.3 药物性味及归经

在所选药物的四性方面,寒凉药物和温热药物的占比几乎相等。见图2。在五味方面,苦味药占比最高,达到35.7%,辛味和甘味次之,占比依次为31.7%和27.9%,而酸味和咸味占比极低,合计不到5%。见图3。而在药物的归经方面,入脾、肝、心、胃、肺经的药物使用频次较高,均超过600 次;而归其他经的药物使用频次相对较低,均在300 以下,差异较为明显。见图4。

图2 药物四性频次分布图(%)

图3 药物五味频次分布图(%)

图4 药物归经频次分布图

2.4 药物功效分类

根据方中所选常用药物的功效,大致可以分为:补气补血(用药频次2 056 次)、疏肝理气(用药频次2 012 次)、活血袪瘀(用药频次1 886 次)、收敛化湿(用药频次1 363 次)、清热解表(用药频次1 058 次)、拔毒生肌(用药频次912 次)、滋补阴阳(用药频次854 次)和燥湿散结类(用药频次781 次)。见表2。

表2 中药功效及中药分类表

2.5 高频药组

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19 个,排名前十的药对依次为甘草配当归、当归配白芍、川芎配当归、黄芪配当归、人参配当归、人参配黄芪、川芎配甘草、人参配甘草、生地黄配当归和陈皮配甘草,见表3;3 味核心组合58 个,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川芎-甘草-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甘草-当归-白芍、人参-黄芪-当归、人参-甘草-当归、陈皮-甘草-当归、黄芪-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当归、生地黄-人参-黄芪、生地黄-黄芪-当归,见表4;4 味药物组合14 个,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川芎-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川芎-甘草-当归、生地黄-人参-黄芪-当归、人参-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甘草-当归-贝母、陈皮-川芎-当归-贝母、生地黄-川芎-甘草-当归、人参-黄芪-甘草-当归、川芎-人参-白术-甘草、川芎-甘草-当归-白芍,见表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归、甘草、川芎、芍药、黄芪、柴胡、人参、青皮、陈皮、升麻、瓜蒌、金银花、地黄为此类方剂的核心药物组成,使用频率最高且彼此联系紧密。见图5。

表3 乳房疾病方剂常用药对使用频次(支持度≥9.5%)

表4 乳房疾病方剂常用3味药物组合频次(支持度≥9.5%)

表5 乳房疾病方剂常用4味药物组合频次(支持度≥9.5%)

图5 常用药物核心组合散点图(置信度0.95)

3 讨论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实现对组方中隐性规律的发现,包括隐性药对、隐性核心组合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描述,可以提取低频次高相关的组合,更适合隐形经验的挖掘与发现,尤其适用于疑难杂症组方用药规律的分析[3-4]。近年来多用于名医组方用药规律的分析及中医古籍中某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挖掘,据作者所知,这是该系统首次用来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的配伍规律进行分析。

本研究纳入的治疗乳房疾病的方剂在所选药物的四气分布上比较均衡,寒凉药物和温热药物占比几乎相等,说明乳房疾病的寒热属性并不明显偏颇,历代医家在治疗乳房疾病时,注重辨证施药,寒热并用,并非偏爱某一属性的药物。但所选药物在五味的频次分布上却差异非常明显,苦味、辛味、甘味药物占比明显偏高,酸味和咸味的药物占比极低。这可能是因为乳房疾病大多与外邪侵袭气血郁滞和正气虚弱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用苦、辛的药物祛除邪气,发散郁滞,而酸味药物收涩性强,不利于气机的条畅,故而少用。而咸味药物在整个中药中的占比本来就较低,这可能是其在此处占比较低的原因。从经络归属来说,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因此乳房疾病与肝、胃关系密切,而归胃经的药物大多亦归脾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方中归肝、脾、胃经的药物占比较高。其次为归心经和肺经的药物占比较高,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乳房位于胸前,位居上焦,治疗药物尤其是祛邪药物应具有升浮之性,能够到达胸部,而这类药物大多归上焦心肺经;二是可能与药物的功效有关,所选方剂中多用补血和化痰之品,补血之药大多归心经,而化痰之药大多归肺经。

用药频次结果显示,用药频次高于20 的中药有甘草、当归、白芍、白芷、黄芪、川芎、金银花、人参、大黄、青皮、瓜蒌、乳香、贝母、连翘、生地黄、没药、肉桂、天花粉、陈皮、防风、木通、赤芍、香附和穿山甲。除作为调和药的甘草外,其他药物按照功效可大致分为补养气血(黄芪、人参、当归、白芍和生地黄),理气活血(青皮、陈皮、香附、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和赤芍),通络消肿排脓(白芷、木通、穿山甲和天花粉),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大黄和天花粉)和温阳散寒(肉桂、白芷)等5 个大类。这些药物均为现今临床治疗乳房疾病包括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等病症的常用药物[5-6]。对这些方剂所选的常用药物根据功效分类后发现,其中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依次为补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散结、清热祛风类,与24 味高频药物功效的分类非常相似。由此可见,历代医家治疗乳房疾病时虚实兼顾,尤其重视补虚,而且补虚主要侧重于补益气血,泻实主要侧重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和清热解毒。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认为乳房疾病多虚实夹杂,虚以气血亏虚为主,实则以肝郁、血瘀、痰湿和热毒多见。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大于9.5%的所有药物组合中,如果将含有甘草的配伍删除不计(因甘草在处方中大多作使药),纯补虚药组共23 组,其中相须配伍补血和补气各3 组,补气配伍养阴1 组,而补气和养血配伍高达16 组,占比最高,大多为补气药黄芪、人参、白术和补血药当归、白芍相互配伍。纯泻实药组共51 组,其中清热相须配伍、行气配伍活血以及清热配伍行气最为多见,各有7 组。清热相须配伍的中药多为金银花、连翘、黄芩、升麻等药;行气配活血大多为行气药香附、陈皮、青皮和柴胡与活血药川芎配伍;而清热配伍行气多为清热药黄芩、金银花、连翘、栀子与行气药陈皮、柴胡、青皮配伍。行气药相须配伍在纯祛邪药组中占比排名第二,有6 组,多为柴胡、青皮、陈皮相互配伍。其余较为常见的泻实配伍有活血配化痰、行气配化痰、清热配活血、活血相须配伍、清热配化痰、清热配祛风等,占比均较低,但值得一提的是,白芷作为这类方剂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泻实配伍中广泛与清热药、化痰药、活血药和行气药相配,共有6 组,占比较高,盖白芷具有消肿排脓之效,对于乳痈之类的病症较为常用之故。补泻兼施共有85 组,主要为补气/血药和清热、活血、化痰、行气、祛风、利湿药物的配伍,其中数量较多的组合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血配清热(当归、白芍配伍生地、金银花、黄芩、大黄和蒲公英)、补血配活血(当归、白芍、熟地配川芎、没药和乳香)、补气配活血(黄芪、人参和白术配川芎)和补血配行气(当归配青皮、香附、柴胡、栝蒌和陈皮)。这与常用核心药物散点图分布相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收录方剂的治法,补虚主要从肝脾入手,以养肝血补脾气为首务。泻实多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为主。辅助以化痰、祛湿、祛风以及消肿散结等方法,且这些治法常相兼为用,这与现代临床上中医对乳房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法则基本一致,唯一有所不同的可能是清热药物在我们收录的方剂中使用较多,是主要治法之一,这应该与本研究收录方剂所治的病种有关,虽然收录方剂的主治病种有10 余种,但绝大部分是乳痈和吹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均以乳房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认为热毒蕴结是其主要病机,清热解毒是其主要治法。

限于方剂数量有限,本研究并没有根据所治病种的不同对方剂进行分类后再进行数据挖掘,所以导致所得数据可能对临床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但由于大部分方剂为治疗乳痈和吹乳而设,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可能更具有参考价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探出先贤治疗乳房疾病方剂组方配伍的某些技巧所在,如补血和其他治法相配时,补血药多用当归、白芍和熟地黄,但补血和行气药相配时,多用当归与其他行气药相配而少用白芍、熟地,可能是因为当归辛香走窜,不但补血活血且可行气,能增强行气药行气之力,而不似白芍、熟地等酸敛、滋腻之品碍气,不利于行气药发挥功效。

猜你喜欢
行气川芎白芍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白芍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