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境下的流行疾病话语分析

2024-01-13 07:03吴雅菲
山东外语教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病菌隐喻话语

吴雅菲

(1.广州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2.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 槟城 11800)

1.引言

流行疾病在人类历史中影响深远,相关话语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所聚焦的议题。流行疾病话语研究的价值在于深度剖析其话语演变,揭示话语在构建疾病含义、塑造公众认知、反映社会价值观以及呈现多层次特征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理解其本质,从而提高对流行疾病的认知和更有效的组织应对策略。

本研究首先对流行疾病的概念化和演变历史进行剖析,随后全方面的审视当前的研究现状,尤其关注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在流行疾病话语领域的应用,关注流行疾病话语在社会中如何传达信息,如何塑造疾病认知,如何反映社会的价值体系、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呈现差异,以及如何与其他社会实践产生互相影响等问题。

2.流行疾病话语的概念化和历史

2.1 流行疾病话语的概念化

话语是通过特定的符号、语词和规则为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王铭玉、崔雪波,2021:14)。流行疾病话语也具备传递信息的基本属性,并在社会语境中塑造、诠释疾病的含义。这种建构性特征意味着流行疾病话语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包括社会价值观、刻板印象和权力动态。此外,这些话语也具有塑造公众认知的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媒体、政府、社交网络等渠道传播,塑造人们对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等的理解。同时,流行疾病话语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包括对疾病、健康和风险的看法。最后,这些话语是多层次的,包括官方话语、媒体话语、专业话语以及公众话语,每一层面的话语都既在构建疾病含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受到特定领域话语的权威性影响。因此,理解流行疾病话语的概念化有助于揭示话语如何影响社会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2.2 流行疾病话语的历史背景

流行疾病的历史往往使人首先联想到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当时的人们本能地感到恐慌并寻找“他者”去归咎,不同的群体都可能沦为下一个“他者”进而被边缘化(丁建新、杨荟,2020:108),比如“黑死病”最初被归咎于犹太人,后来却发现是由蒙古骑兵从于喜马拉雅山区带来。同时,人们总在无法解决时就妖魔化流行疾病,使其与“邪恶”“恐怖”划上等号。这一场瘟疫给整个欧洲的社会、文明、科技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瘟疫的代名词。因此,提到“黑死病”,当时的欧洲人先想到的可能是“犹太人”“伦敦”“死亡”等。

晚晴时期,华人医生伍连德采用戴口罩及隔离等方法来抗击从中俄边境蔓延到东三省的鼠疫。与此同时,东三省总督锡良坚决通报病毒流行的情况,并奖励医生。他们展现了科学规律和政府行动的重要性,即专门的制度变化可以消除恐慌,减少民众的迷信行为。清末公共卫生体系的建构从器物和制度层面为民众观念的转型做了铺垫(胡勇,2003:73)。因此,在中国“鼠疫”与“迷信”“鬼怪”“现代医学”“防疫”“传染”联系在一起。

虽然流行疾病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疾病背景下会产生差异,但人们对于流行病的认知和防控手法逐渐提高。历史上很多疫情都经历了初始的困难时期,但随着医学和科学进步,如“隔离”和“病情通报”等成为应对流行病的关键词。同样,“隔离”和“口罩”成为新冠疫情暴发时期的重要词汇,这是因为新冠疫情需要更长时间、更严格程度和更广泛范围的隔离措施,更广大的人群因而受到影响。此时检测变得至关重要,而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防疫政策的违反者。可以看到,尽管“隔离”和“口罩”常会成为疾病大流行时期的关键词,但其意义在不同情境下有显著差异。

“流行疾病”这一熟悉而陌生的话语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不断的辩证更替,与之相关的话语也在不断扩展和缩减其边界。这些话语构建了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也不乏误解和错误。因此,分析流行疾病话语不仅能够揭示其如何传递信息,还可探讨话语如何构建疾病含义、影响公众认知、反映社会价值观,并呈现多层次特征。

2.3 流行疾病话语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是对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通过语言和语法的选择对现实的积极建构(刘立华、童可,2020:41)。同样,流行疾病话语的相关研究通过揭示流行疾病与社会互动、认知之间的关键联系,强调话语能够积极建构人们对流行疾病的理解和应对。比如,Sultan &Rapi(2020)使用积极话语分析框架研究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中的话语策略,发现话语可以影响公众情绪、促进市民团结,从而对应对疾病发挥积极作用。Mohammed et al.(2021)从后结构主义视角探讨了“英雄”这个词汇对护士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条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Na’imah et al.(2023)采用归纳法分析了印尼政府在疾病流行期间的封锁政策话语,揭示其政治性质。此外,流行疾病命名的相关研究(叶其松,2020;赵荣荣、郑赫男,2021)从术语或者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其命名的社会性,无论从医学角度还是社会科学角度都需要慎重考虑。

以上研究多是从文本的结构、语言使用、话语含义等方式来进行研究,更多侧重于文本内部的语言特征;而CDA学者在分析流行疾病话语方面更加关注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和政治因素,以及话语如何塑造社会实践和公众意识,提供了更深刻的社会分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流行疾病话语的复杂性。

3.理论基础

3.1 批评话语分析概述

批评话语分析(CDA) 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为特定的学科、范式、学派或话语贡献,而是受到迫切的社会问题所激励,希望通过话语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社会问题(van Dijk,1993:252)。这说明CDA不仅对言语进行批判性分析,还解释它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并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旨在分析和解释话语如何影响社会现实。

CDA是对符号运作(包括语言)与社会实践中其他要素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它特别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关注符号运作在变革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在实践网络中符号运作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关系的转变(Fairclough,2001)。这意味着CDA着重关注符号运作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以及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Wodak(2001)总结了CDA的核心观点:语言是社会现象,受到机构和社会群体的影响;文本是语言交流的关键单位,包含了社会和政治信息;读者/听众在与文本互动中起着积极的角色;科学语言和机构语言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CDA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表面文字或言辞,而更深入地探究话语背后的权力动态和社会构建,可以帮助深入了解流行疾病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深入研究流行疾病话语的社会背景和动态,从而加深理解疾病传播、公众认知和政策制定的背后因素,促进更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性的卫生信息传播和政策制定。

CDA不仅关注对话语的深入分析,还强调通过揭示话语在社会现实中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提供深刻见解。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媒体研究以及教育领域等,以帮助理解和改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Kress(1990)的研究阐述了CDA在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强调它在揭示语言如何塑造个体与群体身份方面的重要性。Rasinger(2010)的研究则示范了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将移民塑造成社会威胁,反映媒体在社会议题构建中的潜在偏见。以上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话语分析工具来揭示潜在的社会含义和影响,以及如何评估和增强话语的质量和效益。由此,作为一种批判性研究方法,CDA的研究传统提醒审慎考虑其在揭示社会现实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更全面地理解话语在社会中的作用。

3.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流行疾病话语研究

本研究使用CDA分析话语如何反映、维持和再现社会潜在联系的方法,探讨疾病和健康问题在社会中的构建和传播方式。在相关研究中,田海龙(2020)以“双层-五步”分析框架为基础,通过分析央视《新闻1+1》电视节目中白岩松与中医专家张伯礼的连线采访,探讨了中西医结合话语互动的动态特征和不确定性。Moinani &Barasa(2021)分析了肯尼亚政府官员在疾病流行期间的公开讲话,探讨演讲中的重点词汇对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发现政府官员将流行疾病的防御描述为一场战争,而公众则持不同看法。这凸显了危机管理过程中,尤其在面对流行疾病的不确定因素时,权力者的言辞对塑造社会公众态度和行为的重要性。Ismiyati et al.(2021)对Detik.com网站上关于流行疾病预防措施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章中的话语选择了合适的词汇来说明社交隔离政策的期望,呈现、反馈社区在流行疾病暴发状况,能够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一定的维护社区稳定的作用,由此阐明语言在危机和不确定时期对于风险管理的作用。Ma &Bonnici(2022)研究了在社交媒体上对于疫苗持怀疑态度的话语,强调对疫苗的怀疑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社会规范、对机构的信任以及信息获取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背景和信仰系统如何塑造个体态度。Ahmed &Ali(2022)分析了一系列以病毒疫苗为话题等精选漫画,探讨它们如何传达信息,并反映社会和政治实践的背景,关注漫画与疫苗短缺以及全球公众对当局的负面反应之间的关联。

基于以上文献,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出发,旨在深入探讨流行疾病话语在社会语境中对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塑造,并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深化理解话语在危机和不确定性时期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为应对流行疾病带来的社会挑战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4.案例分析

本研究的分析案例来自不同的信息源,包括媒体《人民日报》,以及书籍《瘟疫与人》和《枪炮、病菌与钢铁》等,它们代表多样化的社会背景和观点。在描述疾病时,不同社会个体和媒体通常会根据特定的社会环境选择不同的措辞来隐喻流行疾病。例如,在宣传标语中,流行疾病被比喻成“洪水”和“猛兽”,强调其破坏性和威胁性。相比之下,科学家使用了更温和的词汇如“小生物”和“礼物”,并强调了疾病的生物学特性。这种词汇选择和隐喻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社会角色对于疾病的不同态度和认知。

4.1 “强烈”话语的情感意义

与流行疾病相关的话语常常会采用情感化用词,比如“洪水”“猛兽”“战斗”“战士”,本文定义其为“强烈”话语。这些表达方式强调疾病的危害性,同时赋予话语强烈的情感色彩,有助于引起听众和读者的情感共鸣,激发积极行动和社会关注,从而在应对流行疾病时产生积极影响。

4.1.1 疾病隐喻

张薇、汪少华(2011)年总结了疾病隐喻的三个趋势——战事、魔鬼、自然灾害。其中,流行疾病被比喻成魔鬼、怪物、洪水、地震、火山、海啸等。这些用词可以被看作是妖魔化、污名化的疾病隐喻,具有以下使用特点:(1)疾病的破坏性。这些词汇强调了疾病的极大危害性。“洪水”通常与大规模的破坏和灾难相联系,“猛兽”则代表威胁和野蛮。因此,这些词汇被用来形容疾病时,往往传达了对疾病威胁的强烈认知。(2)情感化。这些词汇在描述疾病时往往伴随着情感化的语气,能够触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共鸣。(3)视觉和感知的隐喻。这些词汇常常引用视觉和感知的隐喻,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生动地想象疾病的影响。例如,“洪水”关联水淹,“猛兽”会与“咬伤”或“袭击”等联系在一起。(4)强调对抗和应对。使用这些词汇时,通常伴随着强调对抗和应对疾病的语境,激发人们采取措施来抵御或对抗这种威胁,类似于应对自然灾害或野生动物的方法。

4.1.2 防控疾病的隐喻

在许多的中国媒体的描述当中,“流行疾病”被描述为“敌人”,防治和救助的行为被表述成为“战争”,而医生和护士则是“战士”,以此形成一种凝聚力,让民众能够迅速的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流行疾病带来的危害。在《人民日报》中就有大量这样的用词,如下表:

表1 流行疾病话语典型案例及分析

以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战争隐喻,将医务人员的工作与战斗相比较,这一手法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强调医务人员的英勇和崇高。通过将医生隐喻为战士,这些文章强调了医务人员在防御流行疾病中的英勇和崇高形象,突出了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2)增强社会认同感。战争隐喻将医务人员视为社会的守护者和保卫者,这有助于增强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和尊重、感激和支持,助力社会团结。(3)强调工作的严峻性。战争隐喻使用类似于“紧急奔赴第一线”和“一线战斗”的表述,突出了医务人员在应对疾病大流行时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4)唤起团结和奉献精神。战争隐喻强调了防御流行疾病就像一场战斗,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让人们意识到对抗流行疾病需要集体努力和团结合作。

总的来说,战争隐喻在这两篇文章中有效地突出了医务人员抗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和支持,加强社会责任和团结合作。

4.2 “温和”话语的意义

与媒体号召团结抗疫的“强烈”话语不同,一些医学书籍和科普类文章时常采用较为“温和”和“中性”的词汇来科普流行疾病。这种区别源于不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群体。医学书籍和科普文章更专注于解释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流行疾病。这种温和的词汇选择有助于传播科学知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流行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菌,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它们已经存在了几亿年,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因此经常被描绘成各种恐怖和邪恶的形象,或为妖魔鬼怪,或与人类、动物形成类似的化身。然而,有时流行病的拟人化程度较为温和,病菌感染人类的过程被描述为一种“礼物”或“寄生”,甚至伴随“寻找宿主”等表述。

著名美国作家、生物学家戴蒙德曾把病菌称之为“来自我们的动物朋友的致命礼物”,指出近代史上的许多致命疾病如天花、流感等均源于动物,后在人类中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作者还提到,农业革命引入了新的传染病风险,因为种植植物和驯化动物产生了新的疾病传播渠道,同时人口密度的集中性和贸易带来的流动性也加速和扩大了其传播。所以他用“礼物”来象征病菌与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的选择,而在前面又加上了“致命”。此外,书中也用了“敌人”这一拟人化表述,例如(戴蒙德,2000:193):

为了打败敌人,必须了解敌人,在医学中则尤其如此。因此,让我们首先暂时把我们人类的偏见放在一边,从病菌的角度来考虑疾病问题。

这段文字摘自该书的第三部分,导入病菌传播原理。虽然使用了“敌人”但随之提出“从病菌的视角”来正视病菌,后文更是用“寻找”“宿主”这样的词来描述病菌的繁殖和发展过程。通过这种视角切换,有助于冷静地审视病菌,从而更清楚地理解"病菌"的致命机制。此时,病菌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微生物,而是被赋予了一种更具有生命力和行动力的形象,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病菌的传播过程和危险性。这种巧妙的文学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到对病菌传播原理的学习和思考中。

而在另一本书《瘟疫与人》当中,作者威廉·麦克尼尔(2018)把病菌和细菌等统一称成为“微寄生物”(microparasites)和“巨寄生物”(macroparasites),并把这种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描述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只要二者能保持 “均衡模式”就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书中还运用了许多类似于“搭便车”“妨碍”“潜伏”等拟人化词汇,流行疾病与被感染者也被称为“寄生物”与“宿主”,把感染症状描述成“食物”,让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符合其文章的主要写作目的,即让民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生涩的医学知识,从而更冷静地面对疾病。

传播流行疾病信息时,不同的渠道会采用不同表达,折射出不同传播目的和受众需求。医学书籍和科普文章会采用中性语言,传递科学信息。同时,拟人化手法让生涩的医学知识更加生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

4.3 社会角色和身份的影响

社会角色和身份深刻影响着流行疾病话语,产生深远影响,反映出语言在传递信息和构建认知中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会导致对疾病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在媒体中,疾病话语往往采用“强烈”话语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疾病的威胁和医务人员的英勇。相反,学者采用更“温和”的描述方式,将疾病视为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前者以“强烈”情感号召团结抗疫,后者以“温和”讲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流行疾病。

此外,也存在对流行疾病的刻板印象的挑战者,如将病菌称为“来自动物朋友的致命礼物”等,以强烈的话语和批判性立场促进对疾病认知的转变,使人们不再简单地将疾病视为威胁而产生恐惧和偏见,而是开始理解它们作为自然界复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社会角色和身份在流行疾病话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塑造了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强烈”话语和“温和”话语的选择反映了不同社会角色和身份如何影响话语的构建和传播,以及如何在不同背景下呈现疾病的性质。了解并尊重不同社会角色和身份的视角可以更好地应对流行疾病并促进社会共鸣与合作。

5.小结

探究疾病话语的影响力,在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话语如何在社会中塑造认知、情感和行为。首先,在媒体报道和公众传播中,疾病话语常采用情感化的表达方式,以突显其危害性,旨在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社会关注,激发积极的行动力和社会凝聚力。相对而言,采用“温和”的话语更有助于传达政策的必要性,维持公众健康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平衡,以确保政策的可接受性。可以认为,话语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表面的言辞选择,更是涉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医疗团队形象的打造以及其他社会行为等广泛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深化对流行疾病话语的理解提供了参考,希冀未来研究可以从实证、话语类型、话语生成和传播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维护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猜你喜欢
病菌隐喻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