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2024-01-26 17:13邹丽竹唐东辉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邹丽竹 唐东辉

【摘要】本文论述“和合文化”的丰富理论内涵,提出四个“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建议通过课程化导、活动嵌入、情境点拨、环境熏陶等四种形式,开展“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合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號】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065-04

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的时代价值。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尚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始终。“和合文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将其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对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和合文化”的丰富理论内涵

“和合文化”是一种自内而外、渐次扩展的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同心圆和谐文化,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涵。

(一)最里层:调适身心关系的“发而皆中节”的“中和观”

《中庸》载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当这些情感还没有被外物刺激潜伏未发时,它们在人心之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作“中”;当它们被外物刺激而表现出来时,能始终做到合乎节度的、不偏不倚的,就叫作“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达道,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才能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生。

(二)次里层: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而不同”的“和同观”

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君子追求的是在保持自身独立基础之上的合作与和谐,而不是盲目附和、阿党比周;小人则出于私意,丧失独立性,一味附和他人。“和”就像五味的调和,一定要用盐、油、酱、醋等不同的调料才能炮制出美食;就像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等不同的声调才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同”则是以同裨同、以他平他、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泯灭了事物的独立性,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三)次外层:调和社会关系的“义分则和”的“分和观”

荀子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说明人之所以是天底下最贵重的存在物,是因为人有道义规则,能根据道义规则确定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名分,这样人们才能组成社会群体,和谐相处、团结一致,从而使人的力量强大起来,战胜牛马等在力量和速度上超过人的物类,从而在自然界安居下来。

(四)最外层:协调天人关系的“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荀子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庄子也指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说明天地不是纯自然的存在,而是具有生生之德的创生本源。天地是人类存在与延续的根本,而人则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应效法天地,要根据天道自然的法则与规律行事,天地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人应当本于生生仁德创造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终达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新文明样态。

二、“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切入点

(一)以“发而皆中节”的“中和观”调适大学生的身心关系

人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体。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情感活泼有余而理性节制不足,如果任凭气血涌动、直情径行,就会“过”(过度),变成情感的奴隶。因此,极有必要以理节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发而皆中节”的“中和观”调适大学生的身心关系,使其情感的外发流露合乎节度、不偏不倚,如欢喜时做到“乐而不淫”、愤怒时做到“不迁怒”、悲哀时做到“哀而不伤”、畏惧时做到“临事而惧”、喜爱时做到“好而知其恶”、厌恶时做到“恶而知其美”、欲求时做到“心之所可中理”。

(二)以“和而不同”的“和同观”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是一座融合了个人特性、生活习惯、地域习俗、民族风俗的大观园,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待人、接物、消费等方面已形成习惯;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在饮食、婚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与习惯;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遵守本民族特有的服饰、节日、禁忌等习俗。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难免发生碰撞与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和而不同”的“和同观”引导他们,引导他们尊重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多样性,兼容并包、多元共生。

(三)以“义分则和”的“分和观”调和大学生的社会关系

大学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在这个以教育工作为中心的社会组织里,面对的对象不同,大学生的角色与定位也不同。面对教师时,他是学生;面对同学时,他是同学;面对社团时,他是社团的一员。此外,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学生想要获得资源,必须与其他同学展开合理的竞争,这就有必要用“义分则和”的“分和观”调和大学生的社会关系。义者,宜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义分则和”的“分和观”,一方面指导学生做与自己身份相适宜的事,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切换不同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付出与回报相合宜的道理,使其认识到“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

(四)以“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协调大学生的天人关系

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在享用大自然赐予的各类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履行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义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探索发展与环保双赢的新路,如提倡绿色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主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应顺势而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积极向当代大学生宣扬“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引导他们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课程化导,促进自然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可以将课程作为融入“盐”的“食物”。将“和合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关键在于将“和合文化”像盐一樣“溶解”到学生每天必上的课程之中,从而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作用,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文化精华。可见,课程具有良好的化导作用,高校要将“和合文化”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当中,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融入“和合文化”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一内容时,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进行适当拓展,深入阐释“和合文化”由内而外、渐次展开的四个层次的丰富理论内涵,即调适身心关系的“发而皆中节”的“中和观”、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而不同”的“和同观”、调和社会关系的“义分则和”的“分和观”、协调天人关系的“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在专业课中开展思政教育,如在教学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中,讲述到钦定儒家模式运用“因俗而治”的管理模式处理民族事务时,除了强调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允许各民族按照本民族的习惯处理事务,还可以适时渗透思政内容,向学生说明这种“因俗而治”制度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使学生认识到个体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保障个体的独立性,民族之间的交往也需要用“和而不同”的智慧保持民族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二)通过活动嵌入,促进知行合一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把握“和合文化”的丰富理论内涵,而且要在实践中践行“和合文化”观,这样才能实现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中指出,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属理论之知,笃行属实践之行,知行本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割裂。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称说某人孝悌,必是其人在生活中有孝悌的行动,而不是口头上的说辞,这说明知行一体,将其分作两截。由此而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和合文化”,除了注重在各类课程中融入,还要通过活动的方式嵌入,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和合文化”所融入的活动类型包括各种主题学习活动、课余文体活动、技能竞赛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生动的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和合文化”的体验,同时为学生践行“和合文化”观提供机会与平台。如笔者在教授公共伦理学课程时,组织学生前往南宁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公共责任”主题的实践活动。公共责任是公共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其实施的公共管理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属于公共管理主体对社会公共利益所承担的职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实地参观能源基地,同时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现代垃圾处理技术,且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公共责任以及生态伦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人类不能只是向大自然索取发展资源,也要履行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保障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的责任与义务,以实现绿色发展。这正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在当代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求。

(三)根据情境点拨,提高融入的针对性

“和合文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还是生活的指引,实施“和合文化”的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调解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有效手段。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和谐情境,运用“和合文化”观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

例如,针对学生失恋时的不良情绪与不当言行(辱骂、纠缠等)等,用“发而皆中节”的“中和观”引导学生体面分手,引用《诗经·关雎》一诗举例说明:君子之于淑女,求之不得之时,只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既得之后,则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引导学生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效仿诗中的君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内心有多么不舍,情感的抒发都要合乎节度、不偏不倚;针对大学里普遍存在的宿舍矛盾,用“和而不同”的“和同观”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做到多元共存、和实生物;针对学生为各类奖学金而发生的恶意竞争,用“义分则和”的“分和观”引导学生公平竞争,根据道义规则确定自己的分配所得;面对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用“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引导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根据具体问题情境运用“和合文化”观点,能对症下药化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高“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提高二者融合育人的实效。

(四)融入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将“和合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可以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言论表明环境对受教育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创设,在环境中融入“和合文化”元素,如通过校园文化墙、教室格言、电子标语、格言石、公众号推文或学校视频号等,展示、发布、推送“和合文化”相关内容,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内化“和合文化”的知识观点,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其以“厚德博学、和而不同”为校训,将校训石置于学校正大门入口处,并附上相关解释;在学校的更名纪念柱旁,分布着刻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字样的代表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石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石刻旁,喷绘着56幅代表56个民族的人物图画。将体现“和合文化”内涵的校训、石刻等融入校园多处环境创设中,有利于营造环绕式的文化育人氛围,这对学生直观理解“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感悟民族团结与融合的重要性具有重要作用。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一种由内而外、渐次展开的同心圆和谐文化,探索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与实践路径,既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又有利于促进“和合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3).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一般课题“传统‘和文化融入广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桂职院〔2022〕133号2222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丽竹(1988— ),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唐东辉(1987— ),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