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1-26 21:00蔡明丹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提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构建“三环节—三举措—三延伸”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改革考核方式,逐步实现从知識课堂向能力课堂、从理论课堂向实践课堂、从讲授课堂向互动课堂、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关键词】OBE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115-05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而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普遍的、变化的、发展的、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政府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各种普遍的、变化的、发展的、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也都需要公共政策去解决。因此,那些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政策解决方案也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现实的压力与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分析和研究公共政策也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项应用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涉及公共政策全过程,着重运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和论证方法,获取与公共政策相关的各项信息,帮助政策主体发现、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分析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开设,以此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与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基本概念,公共政策的形式与作用,政策主体、客体与政策环境,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注重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际分析能力的有机融合,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公共政策分析从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出发,运用政策模型与方法挖掘政策问题、分析社会实践并提出政策解决方案。通过课程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政策研究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课程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政策模型及政策理论、政策分析方法,熟悉公共政策分析的知识体系,明确公共政策分析的必要性,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框架和基本方法: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公共政策模型、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公共政策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政策理论基础。

3.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拥有追求真理、严谨、辩证、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具备公共管理学科的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弘扬公共精神。

4.思政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等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培养学生忠诚担当、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情分析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非常有利于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更方便教师采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数据,使集体课堂成为个性化的课堂。但是刚上大三的学生仍然缺乏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未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及运用理论分析实践的能力,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与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问题分析

1.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与持续学习的动力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三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还未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地运用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未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讲授法运用较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课堂整体参与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综合实践性,学生难以理解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及运用理论分析实践的能力。但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理论与方法、政策分析过程,理论性与综合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求较高,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建立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处于知识孤岛中,缺少知识探究的意愿与动力。

3.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学生难以建立高阶研究思维

公共政策分析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学习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基本逻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本质,找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政策理论、政策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但刚上大三的学生正处于学科知识体系建构阶段,对社会问题的认定缺乏客观的认识,常常以主观认定为主,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学习中难以形成高阶研究思维。

三、基于OBE理念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1.OEB理念

OBE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是一种以教育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OBE理念最早在美国提出,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科技强国,美国公众对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效不甚满意,于是开始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反思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斯派狄(Spady William G.)于1981年首次提出OBE理念。在这之后,大约经过了10年的发展,OBE理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然被普遍认为是追求优质教育成果的正确方向。OBE理念着重四个问题: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取得哪些学习成果?二是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三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四是如何判断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2.混合式教学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此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由此产生了混合式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混合式学习一开始被理解为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后来被进一步解释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结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强调将在线教学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同步开展。在此过程中,在线教学并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活动,而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而且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提高教育的个性化水平。混合式教学有机融合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引向深度学习。

(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三环节—三举措—三延伸”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持续学习

采用混合式教学不是为用而用,而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在线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混合式教学中融入OBE理念,不仅能改变学生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而且能充分运用混合式教學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科学融入文献研读、理论研讨、小组讨论、成果汇报、案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构建了“三环节—三举措—三延伸”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环节”即课堂教学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通过MOOC自主学习,自建知识框架,实现知识“同化”;课中,师生双向交互研讨,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适应”,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拓展思维方法,实现价值引领;课后,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以拓展性研讨题目为任务,要求学生以“合作探究、汇报研讨、学术辩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利用智慧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课后作业、章节测试实时记录,把握教学难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教师作出精准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节奏。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所有学生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学生的课程学习动力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举措—三延伸”,一是以科研反哺教学,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现象,从教师延伸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参加项目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社会问题,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学生结合项目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参加“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形成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

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结合“三环节”,通过“三举措”实现“三延伸”,全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持续、深度学习。如图1所示。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化抽象为形象,提升高阶思维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共管理类)》,公共政策分析课教师要围绕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引入学科前沿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教学设计优化为“初阶—进阶—高阶”模块,如图2所示。初阶模块包括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进阶模块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全过程;高阶模块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应用的前沿问题。这样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形象化,贴近社会生活,注重专业引领,反映学科前沿,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注重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能够提升学生的高阶研究思维。

3.注重产出导向,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将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涉及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实践需求。教师在课程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产出为导向,结合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模拟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的全过程,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实训任务,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实践需求,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实验任务基于课程的重难点设置,包括识别、辨别、分析各个政策相关利益主体诉求,界定公共政策问题,制定和选择政策方案,运用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以及运用多种方法和模型分析、评估政策实践等。专业、全面、仿真、生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充分结合我国具体政策实践,不仅能帮助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思维和政策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实践要求。

4.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各种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线上资源分享、线下教学活动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如探讨公共政策的内涵时,教师结合新冠肺炎感染疫情暴发初期武汉的应急响应措施,引导学生树立公共责任的意识,深切感悟政策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讲授党的政策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

5.构建“四结合”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提升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在课程考核方面,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构建多维的四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学习、课外作业、平时测试等过程性考核借助“智慧树”平台实现过程的准确记录、实時监测与及时反馈,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明确课程考核方式后,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升。

四、基于OBE理念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反思

基于OBE理念,笔者遵循“边探索边应用,边应用边改进,边改进边完善”的原则,先后在两届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智能移动终端辅助教学,克服了重理论讲授的学习过程乏味问题,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不抬头、无回应”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教学满意度。换言之,开展混合式教学,公共政策分析课程逐步实现了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理论课堂向实践课堂、讲授课堂向互动课堂、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转变。但与此同时,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必须基于学生学情和课程实际,逐步探索与本课程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今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但是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混合式教学要“如何混合”也一直是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问题。混合式教学应避免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教学内容的无效重复,让混合式教学实现真正的“混合”。

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各种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征、学习习惯等学情进行充分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40分钟,更注重学生课外的巩固提升、实践与应用,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与学习精力,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加入多门课程,同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最后,无论是在线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必须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资源是每一门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无论是对混合教学还是传统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都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完善课程教学资源,需要统筹课程各个章节内容的案例资料、文献资料、视听材料、测试习题和主题讨论等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建设多样、动态、多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形成适合学生以及课程实际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基于OBE理念,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采用“三环节—三举措—三延伸”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课程思政、改革课程考核,逐步实现了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从理论课堂向实践课堂、从讲授课堂向互动课堂、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转变,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谢明,伏燕,朱雪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工科下人才培养“OBE”模式[EB/OL].2017-07-13.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4]鲁艺,陈瑶,杨超.基于OBE理念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学术探索,2022(12).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B类项目“基于‘治理能力导向的地方院校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2JGB416)、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B类项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2021JGB416)、广西警察学院2022年度“公共经济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广西警察学院2023年度“公共政策分析”应用型示范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明丹(1988— ),广西荔浦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