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立场遵循

2024-03-11 14:48竟辉高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伟业群众历史

竟辉 高燕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承的价值立场和使命追求。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立足把握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不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而且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统一上,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何为人民至上、为何坚持人民至上、如何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时代课题,既赋予了人民至上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新时代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2021年11月,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把“坚持人民至上”置于“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并且鲜明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的情形,坚持人民至上,对于更广泛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主体力量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渊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主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把人民摆到首位,时刻把人民视为建党、立政、兴国的基础,紧紧依靠人民创立并发展了新中国、开启并领导了改革开放、创造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今天,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时间节点上,面对更加艰巨、艰苦、艰辛和无比重大且无比光荣的使命任务,汇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一价值共识,重点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民美德出发,深刻理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理论根基与学理依据,以期从中找寻党的创新理论肯认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源泉,进而发掘21世纪马克思主义浓郁的人民属性。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石。实践表明,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优劣好坏,关键要看其在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持何种态度、作何种行为。就意义而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既是在理论层面展现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独特魅力,也是在实践层面践履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熟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人都深谙,无论在其丰富的理论著述还是鲜活的实践生活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而由此孕育形成的群众史观,则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最根本最直接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劳动史的视角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196。1844年9月至11月间,马克思、恩格斯又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强调:“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86—287。与此同时,伴随着英、法、德诸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又开始注重强调人民群众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即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3,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413。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科学论断。这既指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又确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目的意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来论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也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来肯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按照他们的理解,在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中,“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4]79。后来,列宁根据俄国实际情况继承并丰富了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群众史观,积极引导俄国民众保卫和建设苏维埃政权。1906年,面对当时俄国国内资产阶级激进派贬低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称为“群氓”和充当“玩物”的错误做法,列宁予以了激烈的反驳,并且认为,“俄国的整个新纪元正是靠人民的热情赢得并且支持下来的”[5]81。1917年,他在商讨如何进行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建设时更是明确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6]57。从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理论上内涵丰富、体系严谨、意义深远,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人民至上最坚实的理论基石。

另外,中华民族优良的重民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基因。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百年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所积淀的一条宝贵经验。即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推动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534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8]241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宝贵、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其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必须从中华民族的重民美德中汲取有益成分、获取有益资源。要知道,延续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处处闪烁着民养、民教、民安、民富、民乐、民和、民强的人性光辉和德性光芒,比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慎言》),等等。诚然,这些内涵体系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重民美德,既彰显了我国古代先贤圣人的仁政主张,也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德政理念,同时又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吻合。故而,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8]213这就意味着,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重民传统弘扬起来,使之成为坚持人民至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滋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坚持人民至上这一价值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重民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活实践,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中华民族优良重民美德的传承和升华。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

百年来,无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现代化宏伟目标能否企及、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能否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能否真正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从价值意蕴上讲,坚持人民至上,既形象地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又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某种意义上,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9]162单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要求来看,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创造新的历史功绩,开辟新的历史辉煌,迫切需要坚持人民至上以凝聚民心、汇聚民智、集聚民力。

首先,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凝聚民心。中国共产党作为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深知通过动员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的意义,也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丢江山”的道理。因此,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都时刻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铭记心间、把“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刻在心底,进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篇章。可见,不断赢得民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来源,又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最大的依仗和优势。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能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政治上的首要条件就在于我们党是否能够一以贯之地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依靠人心、守住人心,在多元中求得共识,动员群众参与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其实,早在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以此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在他看来,“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0]137。然而,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只是赢得民众支持、民众拥护的第一步,要更好地凝聚民心,一方面,还要在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的社会中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来赢得民心,在批判谬误中来弘扬真理,真正把人民的心意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统一起来,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必须以百姓心为自己心,以群众事为自己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使党的一切行为都体现凝聚民心的原则,多办利民之事、多思惠民之措、多解困民之忧,努力在教育、就业、医疗、居住等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的新进展,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与思想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9]50就目前而言,在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中,最为损害党的形象和声誉、破坏党的团结和稳定的当属腐败问题。实践一再表明,腐败既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凝聚民心,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和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就要求在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秉公用权、清正廉洁意识的同时,还应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把党内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其次,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汇聚民智。与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作为驱动力不同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障,又是实现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而坚持人民至上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发挥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充分激发和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善于把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已有实践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概括升华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学说或理论指南,并适时根据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种政策主张。回溯过往,自建党以来,在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一向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素来重视汲取众人智慧,始终主张从大众参与的鲜活实践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中获取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智力支撑。可以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人民群众智慧的广泛开掘与汲取密不可分;背负着近代屈辱记忆的中华民族,在每次伟大飞跃的背后,也无不蕴藏着亿万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毛泽东同志更是坦言:“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11]933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再三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12]18在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刻,我们要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以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引领,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既要积极通过发挥制度优势、汇集天下英才、营造良好氛围来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汇集民智,虚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积极从人民中获取治国理政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尊重权威人士意见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也要善于聚合各方资源、激发无穷智慧、汲取奋进力量,运用好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经验,充分尊重其所创造的成就,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不竭源泉,在各尽其才、各施其能中不断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最后,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集聚民力。一般来说,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和人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最终都要体现为人民力量的集聚。人民只有凝聚起来才能形成创造历史的力量,而人民只有由先进阶级和政党的引领才能凝聚起来。相较于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来。这是因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434。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将人民组织起来,凝聚其智慧和力量,进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1096,“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11]1096。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13]6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已经被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所证实。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讴歌人民、称颂英雄都是一曲永恒的人类赞歌。对于中国人民的歌咏,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价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4]139换言之,没有中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在此意义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充分发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与创造伟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新时代10多年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不过,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以及无穷智慧和创造伟力的激活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而坚持人民至上,内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其实质就是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起止点。故而,中国共产党唯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自觉走进人民、扎根人民,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积极教育、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点燃人民群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热情。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进路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华文明赓续不已、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世界东方的强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5]61现时期,如何将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到实处,进而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协调推进“两个布局”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以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重点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增强人民群众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过程中的幸福感。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和使命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9]37历史伟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美好生活也不是一个永远有待来日的遥远梦想;历史伟业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美好生活的目标也要在美好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意味着,每一代人在为下一代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应当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征着民众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的迭代升级,人民群众的生活已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单一的硬性需求,而是更加追求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法治等多样化的软性需要。然而,民众需求方的迭代升级和多元转化,并不代表着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美好需要能够自发得到满足。就供给方而言,社会生产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业已取代落后生产能力的问题,成为阻滞人民满足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要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基础上,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做大“蛋糕”,继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着力解决好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内涵式发展,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当然,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主体保障,而新的历史伟业的创造也必将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内在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要加强经济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9]165。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都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全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记“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科学研判,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及时回应人民对教育、收入、健康、居住等方面的期待,真正满足人民在民生领域的多元化需要,还要主动构筑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从而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给人民带来新惊喜,满足人民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的幸福感。

第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增强人民群众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过程中的获得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固有的共享属性,决定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只为少数人或个别人享有。众所周知,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亦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知道,我们所确立并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6]49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说到的共同富裕,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共享发展始终是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进入新时代,在社会财富总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阻滞人民提升获得感的主要障碍。从应然角度上讲,人民群众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新的历史伟业的建设者,同样也是社会财富的共享者和新的历史伟业的受益者。这就要求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7]502。这也表明,坚持人民至上,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善意的托词,而是必须将之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当前,面对日益凸显的公平正义问题,唯有以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引领,真正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真正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此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才会踊跃投身于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7。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在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在物质利益和精神财富上的获得感;二是要按照战略部署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安排,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尤其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再分配调节机制,从制度层面消除滋生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现象的社会土壤;三是要更多关注人民在心理感受层面的获得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所擘画的人人共创社会物质精神财富、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生活场景,恰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抒写的真实注脚。

第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增强人民群众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过程中的安全感。新的历史伟业的创造,需要国家安全环境的支撑。没有了国家安全,自然就失去了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必需的和谐环境和稳定秩序,更不用说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了。这就意味着,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不可触碰的红线,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根本利益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开展“三反”“五反”方面的经济斗争、应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斗争,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军事斗争,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事业面对的安全形势虽得到改善,但在经济、金融、信息、生态、意识形态等领域还存在着安全风险。进入新时代,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繁杂艰巨的国内任务共存,各种显性和隐性风险因素纠缠,使得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艰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9]40—41,“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8]234。为了适应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也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我们要确保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就必须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尤为需要指出的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凸出的是一种“大安全”理念,既涵盖多范围、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多方面安全,例如,内部与外部、国土与国民、传统与非传统、自身与共同等。但无论其内涵如何丰富、外延如何扩展,人民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底色和宗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不中断才是国家安全的核心与要义。

第四,统一中国梦与个人梦,以增强人民群众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过程中的归属感。对中国人民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华夏儿女最伟大的梦想。不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8]99这就表明,人民才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和顽强拼搏。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梦想的实现也依赖于中国梦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一部依靠人民力量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复兴史。为此,坚持人民至上,其中一个内在要求就是必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梦想统一起来,以此在全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调动并聚合起亿万民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磅礴之力。而促进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和谐统一,既要以中国梦引领个人梦,又要将个人梦注入中国梦。就前者而言,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所彰显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本质要求,不仅直接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且还鲜明表达了每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所以,这一崇高理想内在地要求我们在追逐个人梦想时,必须找到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必须围绕中国梦这个最大同心圆,唯此个人梦想才能避免落入个人小利的俗套、偏离民族复兴的大道。就后者而言,个人梦隶属于中国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同中国梦融合起来才能更有意义,也才能更有机会取得成功。正是在准确认识、科学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要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以个人梦托起中国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拥有与时代和国家共同成长与进步的空间,享有出彩机会、实现圆梦可能。如果单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个人梦的实现是个人劳动能力发挥作用的积极表现,中国梦的实现则是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凸显。为此,我们党和国家要在尊重个人意志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教育、厚植素养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劳动能力的潜力,继而通过优化中介环节再凝聚形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以期不断推动新的历史伟业的创造。终究而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全体人民对于中国梦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即要明确民族复兴使命,勇于共担民族复兴重任,方能同享伟大胜利的荣光。这也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真谛所在。

猜你喜欢
伟业群众历史
建党伟业(油画)
多让群众咧嘴笑
拯救流浪地球 力挺“三农”伟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中华伟业半于诗
东升伟业 发新品 布新篇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