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与“树人”:孔子师德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4-03-11 14:4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师者师德论语

郭 云 瑶

(浙江师范大学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4)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建设是关键。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师德思想,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孔子师德思想,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从教四十载,乐教爱生、传道授业、修己成德,被古人称之为“万世师表”,其师德观堪称典范。在孔子的师德观中,教师学识涵养、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等自身素养的成长就是其师德本质所在,是一种“为师之道”;而教师传道授业过程中以德为先,以德育人的思想亦体现其师德风范,是一种“待生之道”。这两方面集中指向了孔子师德观的核心本质——“立德”与“树人”。那么如何从孔子师德思想中汲取营养,促使新时代师德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这是亟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为师之道:孔子师德观的基本内容

“师道之重心,在为师之道”[1]69。孔子的为师之道不是“法”、不是“术”,而是“仁义”之道,是为人之道和立人之道[2]。在孔子看来,为师之道就是要求教师既能为经师以治学,又能为人师以育德。为师之道,其实质是要解决师者如何“立德”的问题。概而言之,孔子师德观的基本内容包含“学而不厌、博学笃志”的学识涵养、“重德重教、以德育人”的道德教化、“德才兼备、以德修己”的道德修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行为规范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学而不厌、博学笃志

“学而不厌”与“博学笃志”是孔子师德观的学识涵养要求,体现了孔子为师之道的基本素质。在孔子看来,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授业,为师者必须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才可获得广博的学识,这是师者从教的基点;同时,笃志是教师从业的基础,为师者必须要有“博学笃志”的情怀,才能立志于从事教育事业,专心致志于育人。这样的师德精神促使教师养成才艺精湛、博学多闻的学识涵养,更坚定了教师乐于从教的职业信仰。

“学而不厌”是孔子作为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强调教师的学识修养,具体体现在“好学乐学”和“虚怀若谷”两个方面。“好学乐学”主要指孜孜求学的进取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是好学的师者,认为教师本应如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不仅如此,还要有勤奋爱学的品德,如孔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言下之意是作为教师,要发奋学习,并专心致学;这里还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师德理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见孔夫子一生都在坚持学习,坚持育人。同时,“虚怀若谷”主要指谦逊的学习态度,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也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从中可看出孔子谦虚好学的师者风范。

如果说“学而不厌”是为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博学笃志”则是精通学习的自我追求。师者的为学修养不应只停留在好学层面,还要向博学笃志层面进阶,即为“博学”与“笃志”两个方面。“博学”是指多才多艺、学识丰富。《论语·子罕》中提道:“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可见孔子所学才艺的门类甚多,是博学的师者。不仅如此,师者还要具备深而广的知识涵养,因而孔子的从师之道提倡以君子人格为理想目标,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师者就要像君子一样有着高深的学识涵养,且无所不通。“笃志”是指从教的意愿,他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体现出孔子为师之道的精髓,就是对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热爱,对他人尊重的道德涵养。由此,“博学而笃志”是孔子立志教育的坚定信念,也是师者高尚教育情怀的积淀,更体现了孔子为师之道的学识涵养。

(二)重德重教、以德育人

“重德重教”和“以德育人”是孔子师德观的道德教化要求,体现了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孔子的师德观中,教师重视“德”与“教”,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要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以及从事道德教育的坚强意志;同时,“以德育人”是比“重德重教”更为具体的道德教化要求,因此,教师应有以德化人、教人、育人的道德教化能力。

“重德重教”是承载着道德理想的教育实践。在孔子看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境遇开展道德教育,以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领会成德之道。如孔子向不同的弟子解释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具体而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樊迟三次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爱人。”(《论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孔子回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再如问孝:孟武伯问之,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从中看出,“问仁”实则问“为仁”;“问孝”实则为“行孝”。作为师者,孔子能针对弟子实际情况给予具体指点,并在实践问题中实施道德教育,这对学生来说影响则更为深远。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师“重德重教”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情境化育人,以提升道德教化的育人效果。

若“重德重教”是教师道德教育的实践思想,那么“以德育人”则是教师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为此,孔子强调教师要做“君子”式师者,提高自我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德教人、育人与化人。一是在德育目标上,孔子认为“君子”式教师要养成“仁”的生命本德,以仁的德操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做真正的君子。如“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可见孔子在弟子问道求学过程中多方面强调要做君子而非小人。二是在德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君子”式教师要内外兼修,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塑造学生德行修养。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文与行是外在修养的表现,忠与信则是内在德性的要求。三是在德育方式上,孔子强调“君子”式教师要依靠道德自觉,严于律己、省察吾身。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以提醒师者要约束自我德行,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以德育人,教化弟子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三)德才兼备、以德修己

“德才兼备”和“以德修己”是孔子师德观的道德修养要求,体现出道德主体师者的自主发展能力。孔子认为要实现“重德重教”“以德育人”的教育目的,师者要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修己”的道德要求。因此,“德才兼备”与“以德修己”成了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践追求,教师不仅是博学多闻的能者,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更要以德修己,才能促使教师培养学生成德成才。

“德才兼备”不仅是孔子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更是孔子为师之道的基本要求。“德才兼备”具体表现为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才艺技能与崇高的道德修养。孔子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师者若不重视品德修养、不研习学问,孔子则最为担忧,因而师者应如君子般“修己以敬”,提升道德修养,从而实现孔子所言的“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立人”与“达人”实质是孔子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也是他师德理论的核心[3]。由此“立人”与“达人”成为师者德性养成的内在标准。

如果说“德才兼备”是师者为教的前提,那么“以德修己”更是为了实现“立人”“达人”的道德修养上的准备。“以德修己”体现了道德主体教师将德行修养落实到实践过程中的自觉和自律。“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学记》)在孔子看来,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道德人格,师者若欲立人、达人、正人,必先立己正己,修养自身的道德,而在这个修德的过程中要克己自觉,内求诸己,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因此,教师修身正己的过程要有自觉性,主动发挥教师个体能动性,以实现立己立人。此外,“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由此可见,为师者还应追求“安贫乐道”的道德境界,以修炼道德品性,塑造孔子为师之道的道德修养。

(四)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与“以身作则”是孔子师德观的行为规范要求,保障了为师之道的道德践行能力。在孔子看来,教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育人效果,尤其是师者的道德情操。所以,教师要先正己而后正人,“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4]351。教师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要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将“言传身教”的育人方式与“以身作则”的师德风范作用于道德教化的过程中。

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的德与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呢?在孔子看来,“言传身教”是教化学生最好的方式,又是教师身体力行最大的动力。同时,身教往往比言传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如“不能正其身,如正其何?”(《论语·子路》)因而,师者要正身律己,以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及行为规范去教化学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是为学生立标杆,也是为教师强师风,促使教师成为良好的道德模范。正如他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而教师必须先立其身、洁其身,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之,“言传身教”与“以身作则”是孔子为师之道的行为规范,也是孔门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途径,更是孔子师德观中师者教化弟子的制胜法宝。

综上,孔子的师德观强调教师丰富学识涵养、重视道德教化、培育道德修养与遵守行为规范,显然,师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地认知、认同与内化不断生成的过程。基于此,要成为有师德涵养的教师,就要在求知、育人、修德与施教等过程中做到师德认知、师德认同与实践自觉的统一,从而养成教师的为师之道以“立德”。

二、待生之道:孔子师德观的具体践行

如果说为师之道是孔子师德观的基本内容,那么待生之道就是孔子师德观在师生关系层面的具体践行。待生之道,其实质是解决如何“树人”的问题。良好的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师生关系是孔子师德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和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表现的方式,具有对个体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也就是具有教育性”[5]26。在孔子与弟子的交往互动中,孔子是在尊重学生、亲近学生与关爱学生三个层面上开展教学实践,具体而言,倡导“师生平等、有教无类”以尊重学生;倡导“师生友爱、教学相长”以亲近学生;倡导“师生情笃、诲人不倦”以关爱学生,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孔子待生之道的实践要义。

(一)师生平等、有教无类

“师生平等”与“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天然地存在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主客体,而是指向互为主体间的“人与人”的关系[6],师生主体间是师生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及在其中形成、表现、发挥的主体性[7],这样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主体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如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8]191。而师生主体间关系或许早在孔子从师之道中尽显,在尊卑有序的人伦关系中,孔门的师生之间却是遵循着“平等友爱”与“有教无类”的主体间关系。

“师生平等”是师者尊重学生的基础,体现师与生的平等关系;而“有教无类”是为师者待生之道的实质,体现生与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对待每个学生是平等的、公正的。具体而言,“师生平等”主要指教师作为主体与学生作为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正如孔子常告诫自己:“学无常师”(《论语·子张》)、“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等,皆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师者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而是也可以与弟子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还指教师的“无私无隐”,他曾与弟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尊重学生,对弟子一片真诚。另一方面,“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主要指“生生平等”,这是师者孔子开创的先例,他强调不论出身尊卑、贫富贵贱,聪颖愚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而为师者都应该教之、化之、育之。孔子弟子三千,皆能一视同仁,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由此可见,“有教无类”的待生之道体现出孔子师德观的可贵之处,教师是教化育人的主体,更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力量。“师生平等”与“有教无类”是教师开展育人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可见孔子作为师者,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弟子,真正践行了尊重学生的待生之道。

(二)师生友爱、教学相长

“师生友爱”与“教学相长”的实践原则是对亲近学生的要求。亲近学生是在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促使师生互敬互爱、相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9]。在孔子师德观中,教师同样要有“仁爱之心”,要亲近学生,遵守“师生友爱”的原则,秉持“教学相长”的观念。

“师生友爱”是教师亲近学生的首要前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仁爱是孔子所大力提倡的思想,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必须要有仁爱之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便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而充满友爱的师生关系更易于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同时,“教学相长”是教师亲近学生的实践方法。在孔子看来,师者传道于弟子,同样可以向弟子学习,教与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经常与弟子坐而论道,切磋学问,将“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贯穿其育人实践中。子贡曾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传达着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自我提升的精神,体现了师生对话的教育意义。此外,因材施教是教师亲近学生的体现,了解学生的特点,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孔子师德在教学上的延伸。由此,“师生友爱”与“教学相长”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亲近学生的待生之道的重要呈现。

(三)师生情笃、诲人不倦

“师生情笃”与“诲人不倦”的教学观念是对关爱学生的要求。孔子与其弟子在平等、互动的关系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并以仁爱的思想对待学生,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化育人,这是孔子师德的智慧结晶,为师者要将其贯穿于从教传道的整个生涯。因而,为师者要立志乐道、任教于乐、诲人不倦,以此为教师师德发展的指引方向。

“师生情笃”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是教师师德精神的高层境界。孔子与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用情至深,体现出师者的人格魅力。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尽职尽责。他还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又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皆能体现孔子对学生的真情实感与诚心诚意。同时,“‘诲人不倦’是教师乐教精神的呈现,也是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10]42。照观孔子的教学生涯,他孜孜求学,不倦育人,对学生无私奉献,为教育躬行实践。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在于传道授业,体现为师之道;而诲人不倦在于修己成德,以育人化人,是对学生输出源源不断的关爱。可见,“师生情笃”与“诲人不倦”皆体现了孔子关爱学生的待生之道。

师生交往是平等的,师生互动是信任的,师生情感是深厚的。待生之道师德观是孔子传道明道的实践载体,折射出孔子对“仁”的道德追求与“爱人”的教化思想,事实上,“孔子待生之道是成仁成德之学”[11]1,而其归根结底是实现“树人”。不论为师之道,还是待生之道,孔子师德观皆体现出以“仁爱”为核心,以“立德”与“树人”为本质的精神,以此促使孔子成为古今为之歌颂的教师典范。

三、孔子师德观对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启示

回顾孔子的一生,他始终坚定地践履“仁”的道德观念与“立己立人”的师德精神,在为师之道的过程中传道授业、修己成德,在待生之道的实践中教化育人、成人之德。新时代的师德建设,一是强调为师者要“立德”,二是强调为师者要“树人”。孔子的师德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省思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从而为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提供启示。

(一)新时代师德建设困境反思

1.信仰困境

信仰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教师师德信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职业道德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为其行为准则。”[12]孔子师德观折射出他坚定的教育信仰与政治理想,即要坚定不移地明道传道,以教为乐,以教为责,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也为新时代教师师德信仰提供了反思性镜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3]显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坚守政治方向,作为立德树人的落实主体——教师,不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信念,更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教师先坚定信仰,才能乐教笃志,引领学生坚定信仰。

然而,现代社会经济利益与物质欲望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教师师德信仰的塑造。对于教师主体来说,师德信仰被格式化了,受制于学校要求与工作任务,以至于教师不停地忙于上课、开会、培训学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停下脚步思考自身的教育初心与坚定自身的师德信仰;没有坚定的教师信仰就不会将教育当成传道明道的崇高事业,不能坚定而长久地热爱教师职业,也就易陷入利益诱惑的漩涡。如教师受各种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对评职称、谋职权的追逐作为自我职业满足感的来源,而不是把教书育人的过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教师不仅缺失了职业理想与职业认同感,更缺乏精神寄托。孔子的从师之道与待生之道皆为其教育信仰的践行,而新时代教师师德信仰缺失的困境必将成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藩篱。

2.道德困境

道德的本质之处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悟、自觉以至自律[14],教师师德的养成同样需要以自悟、自觉及自律为前提条件,即教师主体悟道德之知与践道德之行的过程。纵观孔子从教的一生,他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德性品行,自觉发挥在教学育人过程中的道德影响力。正如立己立人是孔子师德观最为本质的内容,也是促使师者提升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新时代教师必先将道德内得于己,才能以德立人。

实际上,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扩张,利益凌驾于道德之上的蔓延,必将影响到教师自觉实现道德价值的追求。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培育缺乏自悟、自觉、自律,未曾体悟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意蕴,自然会游离于道德教育活动之外,失去了以德育人的热情,沉浸于精致利己主义的精英教育中,以至于造成知识教育成功了而道德教育失败了的后果;如果教师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不够自觉,自然会使教师陷入不主动提升道德素质、不积极发挥道德模范作用、不自觉实现道德价值的不良循环中,可能会使教师失去道德教育的热情,对道德教育的使命感减弱。如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忽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以至学生的道德行为频频失范。孔子师德观的待生与为师之道皆以德为先,重德重教,而新时代教师道德失重的困境会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迷失方向。

3.关系困境

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伦理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15]孔子作为传道者,已然从“经师”成长为“人师”,并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方式与学生形成了平等互信友爱的亲密关系,这对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有了一定启发性意义。正是基于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平等关系,教师的品行筑垒得以在师生间传递,师德的功效才得以真正发挥。

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和谐、矛盾甚至冲突都时有发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更为关注课堂本身及自身行为,而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以至于师生关系僵硬化;如学生中心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知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甚至导致师生关系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学生说了算,以至于师生关系处于对立状态;再如学生与教师双主体型的师生关系,学主主体的客体化与教师主体的异化形成了“挟持性、被动性、对立性”的师生关系[16],以至于“教学相长”的实施陷入困境。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信任、缺少有效沟通,权利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教育方式不适宜等等都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紧张、对立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失守了阵地。因此,解决师生关系困境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师德建设之道

1.“知、德、行”为基——为师之道的发展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师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其主要是以知、德、行为基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不单要求弟子学习“道德仁艺”,为师者更要如此。亚里士多德将道德分为“理智的道德与行为的道德两个方面,前者反映了人的知识和智慧,后者反映了人的品质和习惯”[17]165。教师师德发展既要有知识、智慧与品质、习惯,更要有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与信念,即为一个知、德、行完整的统一体。

那么教师如何以“知、德、行”为基,提升专业素质,发展为师之道呢?从师德的“知”来看,教师要精于业,善于教,勤于学,做专业的“经师”。正如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从古到今,师者的专业知识与学识智慧都是教化育人的前提。从师德的“德”来看,教师要修身立德,以德育人,做有德性的“人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学记》)师者不应止步于经师,更要成为人师。因此,“真正的教学意义应当是超越学科知识的传授,在于师生之间人格、感情、性格的双向体验过程中的良性循环”[18]。从师德的“行”来看,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孔子将师德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行,并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当下,教师专业发展仍主要以知识学习、能力培训为主,忽视了教师德与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意义,也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缺失了孔子的教化之意。因此,新时代的师德要以知、德、行为基本,通过教师精深的知识、广博的学识传递学生智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以教师的高尚情操与优良品质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且以教师的行为习惯与言行态度感染学生的德行,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为师之道,促成学生的成德成才。

2.“仁、教、爱”为本——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是以“仁、教、爱”为根本的。孔子师德观中的师生平等友爱、良性互动、情谊深厚的待生之道是理想化的师生关系,也是主体间师生关系的原始雏形,更是未来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积极倡导。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增强情感表达能力,构建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关系,以培养新时代的“道德人”。这也是解决当前师生关系问题的突破口。

师生关系的“仁”是指教师要以仁爱之心,真诚、公正地对待学生。孔子对被视为没有恒心的庸人子路仍能“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阖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论衡·率性》)。当下,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以学习成绩、聪慧愚笨为标准评价学生,甚至有些教师以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为参考划分学生群体,不仅有失师者风范,而且可能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师生关系的“教”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表达情感,实现师生情感互动,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随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主体观念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现异化。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容易忽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但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被学校和学生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客体,这也会严重影响教师实施道德教育以及师德的作用发挥,削弱教师的道德主体地位。师生关系的“爱”意味着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有研究表明,在师生关系中存在着“情绪感染”,并具有一定的潜在效应[19]。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会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会更加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面对师生关系中不公平、异化以及情感的问题,新时代的师德观要更加强调以仁、教、爱为本的师生关系,教师向学生传递正向的情感,学生也可以将心中的真情实感向教师诉说,使师生在情感交流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待生之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育、法、能”为重——师德发展的实践要求

教师的道德实践是师德发展的内在要义,而其分为育人实践能力、教育方法技能与道德践行能力。具体来说,“育”是指育人,教师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这是师德发展的实践目的。在孔子的师德观中,教师要树立以德为先、以德育仁、以德化人的仁爱思想。教师肩负着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任,因而要发挥师德对学生、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提升以德育人的能力。“法”是指方法,教师要重视育人方法,提升道德教育实践能力,这也是师德发展的实践方法。孔子在从教过程中提出“循循然善诱人”“诱导启发”等方法以及“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思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在育人过程中针对不同天资者提出不同教法。“能”是指能力,教师要具备以德育人的践行能力,这是师德发展的实践要求。首先,要坚定教师职业信仰。传道者要先明道信道,教师必须要先坚定教育理想与师德信仰,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第二,要坚持修身立德的职业要求。教师必须要发挥道德主体意识,在实践中践行德育教育,以德育人,严于律己,自觉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并积极主动引领学生做新时代维护社会道德的实践者。最后,要坚决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德的发展主要依靠于教师的自觉性,但师德不只是表现为理想信念、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更是其集中体现,因而教师必须要实现“双主体”师生关系的优化。总之,教师应在师德实践中辨别行为善恶、德性优劣,以“育、法、能”为重培养教师道德人格,形成良好的师德观。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当传统师德观的优秀经验被继承与发展,新时代师德建设也就有精神根基。孔子“立己立人”的师德观阐释了最高的师德境界,若将古之师者师德风范传承下去,对建构新时代的师德观、对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对重新理解教育与人的关系、对现代社会道德的建设都会有着深邃的思想启迪。自此,新时代教师坚定师德信念,重视以德育人,秉持德才兼备,坚持言传身教,维系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师德观,并从为师之道与待生之道两个维度建设师德内在标准,既“立德”,又“树人”,那么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师者师德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