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

  • 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生命伦理与审美嬗变 ——基于21 世纪以来身体物质性话语的考察
    ,生成了“身体物质性”(the materiality of body)这一论域宽广的议题及其系列相关话语。回溯21 世纪以来西语学界中关于身体物质性的讨论,以让- 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斯塔西·阿莱默(Stacy Alaimo)以及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为代表的众多理论家,都致力于在不同的身体事件中揭示新型身体伦理,在跨躯体现象的哲学反思中建构新型审美观念,进而提出了“复数生命”“跨身体”“赛博格”等理论概念。这

    武陵学刊 2023年5期2024-01-09

  • 从媒介学再出发:媒介记忆理论新取径
    ,基于互动性的物质性内涵来理解媒介形式对记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媒介形式作用于记忆实践的具体方式。【关键词】媒介记忆 物质性 话语性 媒介研究【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5-093-09【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5.014媒介记忆研究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最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对记忆问题的探讨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关注的主题,虽然媒介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2023-11-03

  • 巴赫金语言符号的物质性探析
    响。语言符号的物质性是其语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依据马克思实践唯物理论,在马克思唯物语言观影响下以及自身意识形态物质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重要命题。语言具有形式与意义的二重性,不仅本身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构成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反映和折射着另一个世界。同时,在巴赫金看来,实际社会交际过程中的话语是这种语言物质性的具体体现。【关键词】巴赫金;语言符号;物质性【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2023-09-19

  • 墓葬与仪式:广西西林普驮铜鼓墓葬图像解读
    间性、时间性、物质性三个角度对墓葬铜鼓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铜鼓作为葬具建构出了现实与观念上的双重神圣空间,它所建构出的空间具有过去性与现在性的统一,铜鼓的纹饰丰富了死者与生者对死后世界和空间的想象,展现出远古先民渴望直接沟通天人,并通过沟通天人将灾异转变成祥瑞的美好愿景。[关键词]西林铜鼓墓葬;仪式;空间性;时间性;物质性广西的铜鼓数量十分可观,仅河池地区收集到的铜鼓就达到1500面,其中真正从古墓葬中出土的铜鼓有9面。在这9面铜鼓之中,本文的研究对象广

    歌海 2023年3期2023-07-29

  • 纸本图画书形态设计的叙事表达
    事 纸本书籍 物质性引言媒介变革潮流下,数字童书逐渐成为儿童图书的热点。但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保护视力的实际需求以及儿童对事物趣味性、故事性的渴求等,决定了纸本书籍仍然是童书市场的主角。所以,立体书、洞洞书、翻翻书这类纸本童书会频繁出现在儿童的视野中。相较于数字童书,纸媒的客观存在性使得纸本图画书可以通过特殊外观、材质及交互等方面的创意设计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这是纸本图画书的巨大优势,也是纸本图画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利用形态设计丰富纸本图画书的阅

    设计 2023年3期2023-03-08

  • 河北满城一号汉墓“物质性”转换探析
    的,以探讨这一物质性转换的原因,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独特含义、象征目的、艺术精神。关键词:满城一号汉墓;西汉文明;物质性;艺术精神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和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以及美学等角度来探讨墓葬艺术,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这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方法。巫鸿先生在《黄泉下的美术》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墓葬艺术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集中考察墓葬的准备和改造过程,尤其是从死亡到入葬的一系列丧葬仪式;第二种方法是着眼于作为空间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2022-05-31

  • 情感劳动的物质性想象
    基于情感劳动与物质性的视角,探讨了写作平台既赋权写手又通过操纵情感对写手进行剥削的现实状态,在使用敏感词过滤系统对平台的示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情感劳动的物质性想象。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首先,网络小说写手的劳动所生产的诸如热爱、成就感等情感,是劳动者用以自我实现的主体性实践。其次,写手的情感被资本/写作平台操纵并形塑了写手的劳动与生活,使得写手的主体性情感变成了生产性的。最后,写手身处于数字技术中,与技术平台共在地进行写作,写手、国家政策、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5-30

  • 个体化理论视域下 虚拟网红的身体实践与情感连接
    个体化 身体 物质性【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9-051-10【DOI】 10. 13786/j. cnki. cn14-1066/g2.2022.9.007伴随现代化和全球消费主义的日渐深入,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崛起,并逐步成为生活规划的中心,个体和变迁的社会关系结构一起推动了现代社会的个体化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个体化社会的讨论进入新的时期,其中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个体化的漩涡已经摧

    编辑之友 2022年9期2022-05-30

  • 表面的美学与可见的声音:抖音的媒介物质性批判
    关键词 抖音 物质性 界面 声音 触摸〔中图分类号〕C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3-0053-08一、绪论:抖音与方法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提出的忠告,“我们对所有媒介的传统反应是:如何使用媒介至关重要。这就是技术白痴的麻木态度,因为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力”,①近年来在以传播学为首的学术领域中,不乏对抖音这一“新媒介”现象的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的

    人文杂志 2022年3期2022-05-08

  • 阅读的物质性:物质视野中的阅读实践与知识理路
    【摘要】文章从物质性的视角出发,探讨物质视野中的阅读实践与知识理路,洞察物质要素之于阅读活动的关联结构与作用逻辑,并据此发展出物质性的阅读观念。文章指出,阅读并非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展开与存续于物质要素之中的。于阅读而言,物质要素是由文本、身体与环境联结而成的经验装置,它们构成了阅读的总体条件与基本境况。物质要素与阅读活动在关系、知识与行动层面有着紧密联系,这对于构置阅读组织方式、订造阅读内容形态与形塑阅读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物质要素作为一种元物质

    编辑之友 2022年3期2022-04-03

  • 传播的物质性视角下“人—物”关系考论 ——兼论数字文明的“对话性”
    可以将其视为“物质性”寓言。在这个寓言的第一个层面,柏拉图讨论了真理和认识的问题。两千年后,李普曼在《舆论》的开篇借它说明大众传播建造影子世界的能力(2)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页。。“柏拉图的洞穴”由此成为传播研究中的著名隐喻——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也不一定为实。影子是障眼障耳之术,经术而道,才能廓清被遮蔽的世界、自我与他人。这个隐喻也奠定了传播研究重内容(道)轻物质(术)的逻辑。然而,重新审视“柏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2-17

  • 中国媒介物质性研究的学术图景及其反思①
    ,王家东媒介有物质性吗?乍一听,这似乎是个多余的问题。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媒介运作的哪个环节不在与形形色色的物质打交道?大到电视塔、卫星、基站,小到纸张、屏幕、按键,哪一样不是以各自的物理属性、地理分布、资源结构和技术可供性影响着人们的媒介经验、物质地塑造着现代世界既然如此,物质性研究似乎从一开始就应该成为媒介研究的应有之义。然而,主流传播学和媒介研究却长期笼罩着一种“非物质性迷思”,对信息、内容、文本、意义、话语的过度执着,“云计算”“虚拟现实”“线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2-07

  • 转向物质性:本雅明视觉媒介理论之方法与意涵
    成了媒介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本文通过分析本雅明的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来呈现其关于视觉媒介所制造物质性幻象转变的阐述,揭示作为技术复制时代生产形式的代表,摄影、电影媒介使历史意象化,由此制造了19世纪资本主义的媒介文化及“闲逛者”主体。本雅明的视觉媒介研究路径为当下的媒介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关键词:本雅明;视觉媒介;物质性;现代性;媒介考古学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36-02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期2021-09-10

  • 装置、巨幕、元展览
    转译 大遗址 物质性 沉浸式体验 元展览坐落于美國华盛顿特区的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隶属于美国博物馆联盟“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由弗利尔美术馆和赛克勒美术馆组成。尽管两馆同属亚洲艺术博物馆,但展陈理念却迥异。与近乎停滞不变的弗利尔美术馆相比,赛克勒美术馆无论是策展理念还是新技术运用方面都独树一帜,以富有活力、创新和冒险精神著称。[1]2020年3月初,在新冠

    中国艺术 2021年3期2021-07-30

  • 破碎与想象
    础上,从拓本的物质性和破碎性切入,探讨物质形态变化对观者认知武梁祠拓本、遗址、石刻图像的深刻影响,以及物质形态与题跋内容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观者审视和解读不同层面武梁祠概念的认知视角和方式。[关键词] 《宋拓武梁祠画像》册 武梁祠 物质性 破碎性 题跋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代至民国时期的三十余套武梁祠画像拓本,其中较著名者有《宋拓武梁祠画像》册(以下称为“宋拓本”)、《清黄易拓武梁祠画像》卷(“韩泰华本”“徐松本”)、《清拓祥瑞图题字》册、《黄小松访得初拓武梁祠

    中国美术 2021年2期2021-07-21

  • 从图像认识电场的物质性
    物质,但电场的物质性很抽象,电场线和图像是描述电场物质性的两种直观语言,而图像作为数学语言,可以更直观、简洁、准确地描述物理规律。【关键词】电场;物质性;图像我们知道,“物理观念”是重要的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电场是由带电体向周围空间激发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其物质属性(简称“物质性”)毋庸置疑。但电场高度抽象,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对电场物质性的描述有函数(公式)、电场线(或等势线)和图像这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8期2021-06-21

  • 观念艺术中“非物质性”对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接消除绘画本身物质性,转为对意念的关注,演变为“非物质性”的纯精神观念(表1)。这给景观设计带来了同样的思考,纪念性公园景观是否也可以像观念艺术一样“非物质化”?这其实也产生了对其本质“纪念性”的追问。>表1 传统艺术与观念艺术对比表(作者自绘)一、“非物质性(immaterial)”概念与特点(一)“非物质性”概念社会学上,后工业社会电子技术进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娱乐休息环境中。现实与非现实、真实物品与其表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非物质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4期2021-05-06

  • 论文本的物质性
    的学者们开始从物质性维度审视符号本身的存在属性,并认为,符号同时兼备精神产品属性及其本身的物质性本质。这种从物质性维度系统研究符号空间的做法被学界冠以各种名称,如(超)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非物质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等,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应对远程技术为社会所带来的对文学、文化研究的物质文化和技术幽灵式显现,并把这些幽灵性质表征出来。一、文本的符号物质性:符号层面文本意义生成基质二元认知模式和三元认知模式都认为,文学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文本,但它们对文本是否具有物质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1期2020-12-20

  • 让《生活与哲学》教材活起来
    。1.《世界的物质性》(1)教材位置: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2)教材的编排:共编写两目,分别讲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调整和处理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可增加一目。第一目单独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性;第二目集中分析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目专门分析物质的概念,用于总结世界的物质性。(4)调整和处理的理由:①要论证世界的物质性,需要从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等方面进行论证。那么论证结束后自然要对前面的论证做一个概括、总结,顺理成章得出物质的含义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5期2020-11-26

  • 乡村非物质性公共品需求动向与供给变革 ——以乡村殡葬改革为例
    是新时代乡村非物质性公共品需求动向和供给变革的创新课题。从公共财政视角看,文明作为一种非物质性公共品,其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仍然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其中尤以农村殡葬改革为甚[1]。虽然国家“十三五”纲要已经明确把基本殡葬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然而在倡导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不相适应等情况[1]。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物质公共品供给将得到基本保障,但非物质性公共品的供给短缺和供需错位问题却进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10-14

  • 幸福,是日高日远的觉悟
    种道义的,而非物质性的东西。他说,那么信仰的虔诚应该是一种幸福了。我说,简单的信仰不能等同于幸福,因为它没有经历洗练,不免流入一种盲目或自欺。于是我引了不久前看到的艾略特(T. S. Eliot)的一段话:  “有一种更高级的怀疑,它每天都在不断地(与自我)战斗。如果我们能活到有结果的那一天,它唯一的归宿就是圣洁,唯一的逃脱办法就是愚蠢。”(There is a higher level of doubt. It is a daily battle. Th

    北京纪事 2020年9期2020-09-23

  • 高层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探讨
    目成本;审计;物质性一、高层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重要性分析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作为一名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应该掌握高层建筑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从而有效避免国家建设资金受到损失。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主要部门是审计部门、建设单位,还会有一些偏差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解,必须进行有效地按照有关法律规范,充分运用经济技术指标,审计监督工作能保证资产项目中的每一项数据,使信息更加准确,保证工程项目法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正式建设

    环球市场 2020年3期2020-09-10

  •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文化认可度和非物质性激励的缺失,是造成员工忠诚度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员工对酒店忠诚度,主要有陈香姬、余洪、Maira Zafar等研究者探讨了影响忠诚度因素[1];罗茜、王钱钱、魏俊巧等研究者探讨如何提升和管理忠诚度[2];王晶晶、郑向敏等探讨了新生代员工忠诚度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3]。笔者从采用非货币方式激励的非物质性激励角度,对A酒店人才流失较少原因进行探讨,以期为酒店人才保持提供理论依据。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1.数据来源基于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7-08

  • 让《生活与哲学》教材活起来
    。1.《世界的物质性》(1)教材位置: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2)教材的编排:共编写两目,分别讲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调整和处理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可增加一目。第一目单独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性;第二目集中分析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目专门分析物质的概念,用于总结世界的物质性。(4)调整和处理的理由:①要论证世界的物质性,需要从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等方面进行论证。那么论证结束后自然要对前面的论证做一个概括、总结,顺理成章得出物质的含义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12期2020-06-06

  • 科技类博物馆视野中的科技史
    使命转向科学的物质性研究及其所导致的对技术独立性的认同、对历史学本质和对科学史、技术史关系的再认识等新趋势,使得科技史与科技类博物馆有了更加深刻的关涉。而与传统的历史学领域的科技史对比,科技类博物馆视野中的科技史具有受众群体广泛、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等特点,并同时扮演着展示对象与展示工具双重角色。在探讨科技史时增添“使命”的维度,是在当代背景下全面了解历史、应对挑战的坚实基础。关键词 教育转向 物质性 仪器 意识形态 使命0 引言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机构,博物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年2期2020-05-09

  • 碑帖融合的物质性探讨
    有很大差别,从物质性角度也更接近于碑。文章试对碑、帖的物质性的共同之处加以探讨剖析,界定碑帖融合的时间,阐明碑、帖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融合中的盛衰交替。关键词:碑帖融合;物质性;碑学;帖学“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①,阮元所提出的碑、帖分疆方式,至今仍被奉为圭臬。自清人著述言及碑帖二分对峙,扬碑抑帖的论调为一时主流,然随着相关论述的增加,碑帖的界定也随时代、书家观念的不同而千差万別,且同一书家的书论,也时有前后抵

    卷宗 2020年2期2020-03-23

  • “老”与“旧”
    以旧换新。旧是物质性的,而且含有贬义,比如陈旧、破旧等等;老是非物质性的一面,老是一种时间的内容。比如老人、老朋友、老房子。时间是一种历史,所以“老”中间不含贬义,甚至还含有一种记忆,一种情感,一种割舍不得的具有精神价值的内涵。按照这种理解,请你说出六种在你生命中属于“老”的物品。请以其中一种老物品为“模特”,采用白描的方式,在100 字以内把它的“旧”写出来。“旧城改造”与“老城改造”是两个关于城市建设的词汇。我们一起来关注社会,跟熟悉的人聊一聊你所处的

    十几岁 2020年23期2020-03-18

  • 5G时代浅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传播学意义
    内嵌”,媒介的物质性以及技术问题开始重新被予以重视,并成为传播学在新的技术发展面前对原有研究范式所暴露出的不足进行革命的重要路径。那么,究竟什么是媒介的物质性?媒介的物质性研究与陈力丹所言的“技术—控制论学派”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希望通过对媒介物质性以及与技术研究相关的文献梳理,力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更为清晰的说明,并以期在论证过程中将媒介物质性和技术研究的意义在已然到来的5G时代更为清晰地凸显出来。(一)媒介物质性的含义。媒介的物质性到底是什么?目前

    湖北社会科学 2020年4期2020-01-17

  • 物质性和精神性解读文本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理解,从事物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对文本进行解读。物,是指物质性,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或客观存在,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花鸟鱼虫、风雷霜电,也可以是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客观存在物质,比如建筑物,比如道路,比如桥梁等。在文章中,这个物往往化身为线索或意象。神,是指精神性,指通过文学加工手段,在文字的引领下,使事物有了客观存在基础上的主观意义,赋予事物人性、神性或社会属性等,可以寄托一种情感,也可以表达一种志向,更可以代表某种特殊意义,甚至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等。在文章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2020-01-10

  • 意识形态物质性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联结作用
    中,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特征是对唯物主义进路的深刻阐释。意识形态不仅是由社会物质存在决定的观念和思想体系,它更是物质性的存在和实践本身。我们可以从两条路径来思考这一物质性特征:认识论与社会历史方向。同时,意识形态的物质性也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主体建构、语言符号这内外两部分统一起来,成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践的关键点。【关键词】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  物质性【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9期2019-11-18

  • 记忆活动、记忆史与记忆的物质性
    键词】记忆  物质性  铭印  空间性  身体记忆【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7.012“记忆”是当代西方文化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当前的记忆“繁盛期”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绝无仅有的,因而忽略了西方世界漫长的记忆历史。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围绕“记忆”这一主题存在同样的争论,这也构成了记忆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7期2019-10-18

  • 高中生物学生命的物质性教学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
    的。一、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及其内涵生命的物质性的三个维度:生命组成维度——生物都是由C,H,O,N,P,S,K,Ca,Mg等化学元素组成。生命活动维度——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本质就是各细胞内多种物质复杂的转变过程。生命规律维度——生命物质规律性的运动而后出现各种生物规律性的生命活动。二、生命的物质性观点与育人价值刘恩山老师指出:“生物核心素养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价值,因为它将帮助学生形成伴随其一生的持久品格和能力。”生物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认识自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2019-04-07

  • 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
    实体却一样具备物质性质的事物所重构。物质性成为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自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关于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开始激活一种新的学术想象力。物质性、身体感、后人类等概念成为热点词汇,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维兰·傅拉瑟、布鲁诺·拉图尔、唐娜·哈洛维、韩炳哲等涉足文化与技术哲学的学者名字被反复引用,一系列围绕“物”而展开的经验研究也获得广泛关注。一场“物质性转向”正在传播学与媒介研究的

    全球传媒学刊 2019年2期2019-01-28

  • 意识形态物质性理论的历史演进 ——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
    发展了意识形态物质性理论,使该理论的内涵更加清晰和明确。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意识形态物质性理论的基础建设1801年,特拉西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赋予其观念的内涵,此后大多数思想家都在观念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察和发展。马克思考察的仍是思想形式的意识形态观,但唯物史观确定了物质和实践对意识形态产生、发展的决定作用,使意识形态物质性理论初露端倪。马克思认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人民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制造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

    山西青年 2019年5期2019-01-16

  • 女性主义视域下《丽莲的故事》的身体解读
    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性特征的强调,重构女性的身体理论,阐述女性反抗压迫之路,可为凯特·格伦维尔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赋予新的思路。关键词: 女性主义    身体理论    反抗    物质性凯特·格伦维尔(1950—    )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兴起的争取民主权利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有《长胡子的女人》(Bearded Ladies, 1985)、《丽莲的故事》(Lilians Story, 1984)、《梦幻屋》(Dreamh

    文教资料 2019年31期2019-01-14

  • 保罗·德·曼语言理论中的“物质性”∗
    1)提 要:“物质性”是保罗·德·曼语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铭写的基质,也是实现从隐性向显性转换的重要意义因子,还在描写历史的过程中导致历史认知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偏离。在审美过程中,物质性视野更有助于启发我们去发现意义构成的要素及其构成的复杂性。1 引言保罗·德·曼(Paul de Man,1919-1983)是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论者,他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地位堪与雅克·德里达比肩。德·曼的学术论文中反复出现“物质”一词,但较少引起评论者们的注意,如

    外语学刊 2018年4期2018-11-29

  • 什么是设计的物质性
    的命题:设计的物质性。同时也引出众多相关的概念:物质、非物质、材料、形式、内容、功能等及其思考。那么,设计的“物质性”究竟是什么?一、设计的物质性的产生和建构设计需要经历创造和使用两个过程。要实现一件设计品的创造,设计者需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物质材料的选取;二是思想观念的加工。物质材料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同材料有其独特的质感和对应的功用;而思想观念的作用则更为隐蔽,它通过设计者的创作手法被注入到物质材料之中,以传达设计理念,实现设计目标。在从原材料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2018-01-27

  • 绘画技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建构性意义
    育;美術文化;物质性一、美术审美教育的现状有部分公民或是美术教育接受者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一幅优秀的画作仅仅是靠好的想法和立意建立起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音乐教育离不开复杂的技法练习,从一开始就教必须建立这个基础。而对于美术来说,只强调文化阐释和思想性使得人们对于图像的认知产生偏差,一方面认为美术作品不需要认真辛苦地去完成,仅仅靠解释和艺术体制的功效便可使其成为作品,另一方面,对技术因素的淡化使得低水平的美术产品和偏见泛滥,对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认知也相继出

    大观 2017年5期2017-06-30

  • 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探析
    要深入探究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从而将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内在动机推动机制和活动,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的理论根源,这是分析和适当满足人的正当合理需要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人性”需要理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探究“人性”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的理论渊源,这就需要从“人性”的三种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人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12

  • 《关于〈被盗窃的信〉的研讨班》VS《真理的邮递员》 ——德里达在能指问题上对拉康的批评辨析
    所谓的“能指的物质性”*J. Lacan, “Le séminaire sur ‘La letter volée’”, repris dans les Écrits, p.24.理论。德里达把这种物质性排除在经验的物质性之外,“不是可感性能指的经验的物质性”,同时把它限定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属于“某种不可分性(indivisibilité)”,另一方面属于“某种场所或局部性(localité)”*J. Derrida, “Le facteur de la v

    现代哲学 2017年6期2017-01-27

  • 购买类型对沉没成本效应下的消费决策影响研究
    了体验性消费和物质性消费二者在消费决策中的沉没成本效应上的差异。研究结果验证了自我调节导向和问题调节导向对体验性消费和物质性消费的沉没成本效应差异起调节作用。本文探索了影响体验性消费和物质性消费在消费决策上的沉没成本效应差异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验性消费和物质性消费、沉没成本效应的研究,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沉没成本效应;体验性消费;物质性消费;调节导向1 文献综述1.1 沉没成本效应在学术上“沉没成本效应”也被称为沉没成本偏见(Sunk

    上海管理科学 2016年2期2016-12-14

  • 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三位一体”整体保护模式的建构
    构建了以街区的物质性文化、非物质性文化及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整体保护模式,以实现街区整体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磁器口;三位一体;整体保护;可持续发展1.磁器口历史街区概述磁器口历史街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因明清时期盛产瓷器和运转瓷器而得名。街区形成于初唐时期,在历经发展、衰落、复兴三个阶段后[1],形成了如今的与山地浑然一体的整体格局,其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磁器口历史街区自身条件分析瓷器口街区作为老重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4期2016-11-15

  • 景观建筑设计的色彩研究
    筑设计;色彩;物质性;非物质性;视觉体验中图分类号:YU2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1.029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1-0029-01纵观景观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看到了很多设计者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不一样的审美格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空间形式。我们去探寻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并不是想要去向往一种老旧的生活方式,而是从以前的经验中领悟一种空间所带给我们的反思,寻求一种单纯的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1期2016-06-28

  • 这句话是错的
    呈现,随着对在物质性基础上建立的形式系统,和它们自身逻辑的关注,作为以二元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带来的副产品,他观察到我们的认知系统是不完备的、有边界的,而我们又正是在应用着这种系统在认知中前行。“这句话是错的”是一个古希腊时代的悖论。假如将它视作一个形式系统的话,那么在它的内部是无法判定自己的真伪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形式系统,对“证明不可被证明的”进行思辨,正如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复杂而模糊的感受。endprint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11期2015-12-25

  • 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非物质性的革新和发展
    籍装帧设计中非物质性的革新和发展邓海莲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530003)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书籍装帧设计升起的今天,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是否会被替代?书籍装帧设计又将是何去何从?本文用非物质性来对书籍装帧人性化设计的一些分析和探讨。书籍装帧设计中非物质性将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体。书籍装帧设计非物质性将进入一个 “以人为本” 的全新革新和发展的人性化设计时代,也为寻找新的书籍装帧设计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书籍;装帧设计;非物质性一、书籍装帧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2015-11-26

  • 建基于非历史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辩护 ——再论柯亨的社会“物质性”与“社会性”相区分的理论基点
    论柯亨的社会“物质性”与“社会性”相区分的理论基点赵 璟(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52)柯亨在1978年发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社会“物质性”与“社会性”的区分,并力图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辩护。本文主要阐述了柯亨是如何区分社会的“物质性”与“社会性”的,并试图对这一区分进行利弊分析。柯亨 社会的社会性 社会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G·A·柯亨1941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犹太工人的家庭,其父母都

    长江丛刊 2015年22期2015-11-17

  • 文化景观的人为利用
    词】人文因素;物质性;非物质性;人为;负面1.绪论1.1选题背景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是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文化

    科技致富向导 2015年1期2015-10-21

  • 器物之用
    词]  器物;物质性;博物馆;事实拜物教;物之神性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9391(2015)05-0001-06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外国专家局2014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博物馆与物质文化研究:中欧经验比较”(项目编号:2014-067)、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wd-s0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首先要说,在这里,我有意使用“器物”(artifact)和 “物品”(object)这两

    民族学刊 2015年5期2015-05-30

  • 渎职罪非物质性损害结果认定的困境与对策
    14000)非物质性损害结果作为渎职罪的结果形态之一,主要表现为国家声誉性损害、恶劣社会影响的损害、社会秩序稳定性损害、公众性利益、权益性损害等形式。与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物质性损失易于计算和测量这一点不同,非物质性损害结果具有无形性、难以计算和测量。正因为如此,在实践当中,许多渎职行为尽管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危害久远,但却因未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等物质性损失,因而在司法认定上产生困境。拟题就非物质性损害结果认定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期冀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4-18

  • 视觉风景
    性,就是它们的物质性。这些物质有自身的语法,有自身的纹理,自身内在的形式机制,同时,也有自身的独特重量。物质,其自身内部的物质性压倒了所有的外在功能性。这,就是尹齐核心性的物质哲学。他目之所及,因此,就既不是物质的象征意义和功能意义,也不是物质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尹齐还展现了一种物的独特观看方式。这种观看的对象,不是停留在物质的外在性上。对尹齐来说,目视并不是依照物的外在轮廓的移动而移动,尹齐并不相信再现神话。相反,尹齐的这些物质对象“变形”了,这些被还

    缤纷家居 2014年7期2014-09-04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范围的基本解读
    ,对重大损失中物质性损失与非物质性损失、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争端进行批判性反思,可形成对重大损失范围的清晰认识:提倡重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实践需求的双重价值;物质性损失与非物质性损失的分类及纷争应予以消解。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物质性损失;非物质性损失。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虽然此罪的增设从刑事法的角度加大了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07

  • 现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中的“花”
    念 女性艺术 物质性 精神性 意象关联“花”是艺术家喜欢的主题。古代先贤在文学、画坛、乐坛、戏剧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的以花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国人一向崇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并使艺术作品中的花具备了人格的象征和尊卑的地位。在西方,这种天赐的美丽之物也被赋予了神性或人性,出现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中。不同的世界观决定着东西方艺术作品的不同形式,留给了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到了近现代,女性意识萌发,女性艺术以特有的美感和昂扬的姿态在近现代艺术史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2013年5期2013-07-31

  • 关于主体性维度的思考
    的精神性活动与物质性活动的关系。人只能认识及理解他可以认识和理解的事物,而其理解的途径只有通过其活动。抽象的自由及必然概念是人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触及的。从人的角度出发,首先就使哲学史上所争论的“抽象的自由与必然之间究竟关系为何”的问题消解。同时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转化为人的物质性活动与精神性活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人的活动是客观的、现实的。虽可将人的活动划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但就物质性活动而言,却不可能将其定义为纯粹物质性的。因为人类的物质性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7期2012-08-15

  • 对孟子“浩然之气”的一种解读
    就是此气到底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历来有很多学者分别认为其是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但孟子的“浩然之气”似乎不能仅从物质或精神的某一方面来认识孟子的“浩然之气”,如果从物质与精神共生的角度来理解,可能较为合理。关键词:孟子;气;浩然之气;物质性;精神性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2-0100-04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理解历来争论较多。很多学者都认为“知言养气章”是《孟子》中最难理解的内容之一。而争论的重点之一在

    船山学刊 2009年2期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