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讯

  • 当代中国侦讯模式的构建
    035)1 引言侦讯模式是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行为方式。通过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三次修正,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侦查讯问程序得以逐渐规范,带有逼供印迹的传统侦讯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软审讯或非对抗式的讯问模式愈发受到认同。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国内的理论研究方面看,侦讯对策的理论研究,至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具有普遍共识性和具体指导性的学科体系。长期以来,在讯问策略、方法与技巧层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是片段和零散的,未有突破性进展。从国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3-01-08

  • 蔡英文访“不义遗址”暗藏算计
    “威权”时期用来侦讯政治犯的秘密场所,1979年“美丽岛事件”后,当时才29岁的陈菊以及前民进党主席姚嘉文等人都曾被关在这里;今天重新检视这些“不堪回首的历史”,“就是要证明推动转型正义以后的政府,绝对不会再走回头路”。陈菊称,42年前她因为“美丽岛事件”被蒙眼上铐关押在这里,“安康接待室”是见证过去“威权”最直接的证据。她还说,重回此地“心情复杂”。台“行政院长”苏贞昌称,蔡此行是希望能团结民众,跨越“不义”。据了解,“安康接待室”在1974年1月启用后

    环球时报 2022-02-282022-02-28

  • 低烈度侦讯行为的法律规制
    人格尊严的低烈度侦讯行为可以理解为“等非法方法”吗?这些供述是否都应当排除?毒树之果也需要排除吗?还是需要通过新的立法规范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鉴于此,本文拟就低烈度侦讯行为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一、低烈度侦讯行为的界定低烈度侦讯行为在实践中主要包括提供恶劣的饮食和休息条件、长时间人格羞辱、夜间审讯、感官知觉剥夺、长时间单独监禁等情形,这些仅是简单列举常见的低烈度侦讯行为。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多关注程度更为剧烈的刑讯逼供、欺诈、胁迫等行为,对其阐述著作颇丰,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3-15

  •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查讯问监督机制
    式对具有嫌疑的被侦讯人进行口头提问并加以固定的一种侦查行为。[3]2侦查讯问是一种依法进行的具有特定内容、要求和形式的活动。其具有程序性、冲突性、互动性、策略性等特点,是获取被讯问人口供和案件线索的重要侦查手段。由于侦讯权也属于公权力的一部分,其使用不能盲目而行,而是要遵循法定原则,包括合法原则;保障被侦讯人员诉讼权利的原则;证据为主,不偏信口供原则等。监督机制,是指法律上明文规定,赋予指定部门或者机构及其代表一定权力,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特定的主体

    政法学刊 2018年5期2018-02-06

  • 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问的封闭性,使得侦讯阶段的行为无法有效得到监督,这就更加使得侦查适度公开显得尤为必要。在增强程序的公开化成为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的方向的同时,我国实行的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正是其中一项符合发展潮流的有力措施。讯问阶段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引入,其使权力的行使有可预测性,在推动侦查适度公开方面使得侦查程序受到程序的规范,并通过追究和抑制犯罪为社会的长久秩序提供条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使社会公众产生对法律的信赖和依从心理,树立侦查机关的公信力,这是符合当前司法改革的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14期2018-01-22

  • 浅析侦查讯问主体
    责实施侦查的国家侦讯机关及其人员执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就此而言,侦查讯问主体实质上即侦讯主体,是指侦查主体和讯问主体,是侦查程序与讯问程序的承担者与主导者,虽然可能这种分解并不符合多数人的观点,甚至有其偏颇,但实践当中侦查与预审的相对分离,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侦查;讯问;主体有学者认为侦讯主体与侦讯权主体属于两个

    大陆桥视野 2016年22期2016-12-28

  • 侦讯策略技巧论
     646000)侦讯策略技巧论陈闻高(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侦讯策略技巧是智取口供的高超艺术,它并非没有对抗性。利用矛盾、使用证据、说服规劝,都有双方的博弈。侦讯的提问、应答等方式,都需策略性表达。侦讯需要谋划环境,造势攻心。如心理空间的递进、调整光线的范围和强度、给予东西缓解气氛等。而侦讯行为,则需渗入嫌疑人内心,穿越其意识,如规范肢体行为、握手以暗示、运用目光注视等。相应的心理技巧,还有联想反应、让嫌疑人复述、删词和填词、自由交谈等,用以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15

  • 侦讯角色论
    陈闻高内容摘要:侦讯角色是一种法律身份,也是双方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犯罪嫌疑人很难有角色认同感。对策角色是一种心理角色,具有不确定性,需随侦讯态势调整。侦查员的角色塑造,除了常规角色,重要的是对策角色。侦讯角色的情境性,在特定的案侦背景和话题情景中形成。侦讯角色的互动性,表现出话语主动权,体现在话题情境的动态中。它们都需用讯问记录固定之。侦讯对抗性,会造成角色的冲突、偏移,甚至在刑讯逼供中转化。侦讯对策需要一些小伎俩,但更需要大真诚。如何对待嫌疑人,侦查员

    犯罪研究 2014年3期2015-01-31

  • 侦讯情境论
    646000)侦讯情境论陈闻高(四川警察学院 侦查系, 四川 泸州 646000)情境是人和环境两大系统的交汇点,侦讯情境是对话双方作用于讯问环境的信息交流地。侦讯情境中的情景、背景与其人物,有共性和个性、规律性与典型性问题。侦讯情境的基本特性,有氛围性和临时性、封闭性和局限性、情境的延伸与超越等现象。侦讯的内外语境,也有情境互动性。他们双方的心理互动,与讯问内外的情境相关联。侦讯的对策性情境具有谋略性,它们需要运作环境形成一些暗示性语境,其证据暗示也就

    政法学刊 2015年5期2015-01-29

  • 谈供述临界点:基于“3·26”案的实证分析
    646000)侦讯时犯罪嫌疑人往往经历强烈的内心挣扎,审讯突破一般就在那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要获得供述临界点的第一手材料非常不易。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件的第一手材料。说它典型,从查案手段上,此案使用了现场勘验、现场访问、尸检报告、侦查实验、心理测试、痕迹鉴定、调查询问等常规的侦查手段;在证据材料的组织上,此案运用了口供串连人证、物证形成混合型证据体系的模式;在侦讯对策上,此案的谋略技巧很有代表性;在供述的临界点上,警察使用“说服规劝”手段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8-15

  • 侦讯“循序渐进式”的用谋方式
    646000)侦讯活动是一种对抗性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其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具有智谋性的特点。其用谋方式恰当与否,当然决定着侦讯活动的成败。侦查员常常感觉到了它们的存在,却难以言说或理解其道理。这就需要理性分析,只有理解了侦讯用谋方式,才能更深刻地感知智谋对抗的精髓。笔者在此尝试以其理论模型解析具体案件,来探讨“循序渐进式”的侦讯用谋方式。一、侦讯用谋方式侦讯以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查清案件事实为主要意图,侦讯对策也围绕这种意图进行。侦讯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7-22

  • 侦讯核心论
    646000)侦讯的核心是什么?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诸如运用侦讯技巧、查明案件真相、实施人权保障、实现程序和实体正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以上相关问题中,侦讯的核心问题是“用证取证”,它们触及侦查的本质属性。侦讯活动的核心问题,必然要表现于侦查的本质之中。一、侦讯活动的核心是什么笔者曾经撰文论证,侦查的本质属性是秘密性和法律强制性。[1]侦讯是侦查活动的一部分,它也理应具有该属性。但是,法律界都在呼吁建立侦讯的律师在场制度。目

    警学研究 2014年2期2014-04-16

  • 谈逻辑论证法在侦讯说服中的运用
    种方法。在具体的侦讯说服中,这三种方法经常运用,而且已为长期的侦讯说服实践所证明。但是在目前侦讯说服理论的研究中,对其涉及较少,有感于此,本文试图就这三种逻辑论证法在侦讯说服中的运用问题,从理论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侦查讯问人员的重视,增强其学习、研究与运用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其侦讯说服的能力与水平。一、演绎论证法的运用所谓演绎论证法,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的一种论证”。[1]其特点是:以科学原理、定理、定律或其他一般性的真实命题作为论据,运用演绎推

    警学研究 2014年1期2014-04-16

  • 理性看待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讯工作中的应用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讯工作中的应用彭玉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2600)微表情分析技术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刺激时出现的面部微表情来分析其情绪状态及口供真伪的一项侦查技术,具有判断嫌疑程度、甄别口供真伪、摸透嫌犯心理和扩大侦查线索四大功能,但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同时满足找准基线、有效刺激、顺利捕捉和适当推导四个条件。目前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个别办案机关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要注意应理性应用。微表情分析技术;侦讯工作;功能分析;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07

  • 侦讯突破论
    僵局的突然性。在侦讯活动中,则多指案犯从不交待到交待,对查清案情具有关键意义的转折等情况。当然,作为学科概念,它们还需要进一步界定。侦讯突破的对象,一般针对实际作了案的案犯。一般情况下,案犯才有反侦查反审讯的动机,才有避重就轻等拒供行为。无辜的嫌疑人,都渴望洗清嫌疑。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清楚案件过程,知道一些的也不会回避案件事实,他们用不着撒谎。只要侦查员方法得当,认真调查,通常不会形成侦讯僵局,“突破”的概念对他们不适用。倒是案犯的拒供意志是非常顽强的,他

    政法学刊 2012年5期2012-01-27

  • 自侦案件侦讯笔录证据能力规则的构建
    或者法官如何看待侦讯笔录?实践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显得较为随意,是否采信因人因案而异,缺少一套统一的规则。一般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历次讯问中都作了比较一致的供述。而在审查起诉或者庭审时“翻供”。则公诉人或者法官对侦讯笔录的信赖度往往高于侦后“翻供”。如果对于在侦查阶段就“时供时翻”。并且在审查阶段以及庭审中也反复“翻供”的情形。则对于侦讯笔录的信赖度就会大大降低。显然,在犯罪嫌疑人侦查阶段所作的供述与审查起诉阶段或者当庭所作的陈述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09年9期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