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验

  • 高龄二孩母亲孕期、哺乳期的生命体验研究
    其孕期、产后生命体验进行追踪研究。结果从高龄二孩母亲孕初期、孕中后期、产后、育儿期等不同阶段,呈现出两难生育抉择、养育困境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高龄追生”是理性而慎重的抉择,“高龄追生”的二孩父亲存在缺位现象,大宝具有多元化家庭角色,建议通过多方支持提升高龄二孩父母教养效能感。关键词:高龄母亲 生养困境 生命体验 生育政策医学领域认为,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即为高龄母亲。本文中高龄二孩母亲是指在国家开放“全面二孩”政策之后,重启生育计划、生育二孩的年龄在35

    中华家教 2023年4期2023-09-22

  • 于纷扰中寻求生命的暖色
    幅明暗交织的生命体验图。在讲授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应该注重将文本解读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鲁迅的生命历程中感悟人生况味,从而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懂得珍惜成长所必经的每个人生阶段。关键词:统编教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生命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都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怀旧之作,收录到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由于《朝花夕拾》是鲁迅笔下最为温暖的一抹亮色,因此被认为适合低年级的中学生阅读。在统编

    文学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七夜中的焦虑意识
    及其自身幽暗生命体验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夏目漱石 《梦十夜》 焦虑意识 文化忧虑 生命体验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在《朝日新闻》社于2000年举办“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的问卷调查中,夏目漱石名列榜首,可见其十分受日本大众喜爱。《梦十夜》于1908年发表在《朝日新闻》上,该小说记述了作者所做的十个离奇梦境,既具有夏目漱石前期作品幻想、讽刺的特点,又具有其后期作品写实、厚重的风格。其中第七夜梦境风格尤为独特,除

    文学教育 2022年3期2022-04-01

  • 毕业庆典:让每一个开始和结束都充满期待
    】毕业典礼;生命体验;完美教室【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5-0042-04【作者简介】王晓波,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江苏常州,213161)副校长,高级教师,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毕业庆典,不是一个节点,而是一段旅程。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17年9月1日,我的学生也开始了毕业倒计时。为了给他们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以感恩为经、以时间为纬,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主题为“遇见你,真好”的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2期2022-03-11

  • 《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布氏家族没落分析
    家族兴衰 生命体验 资产阶级家族 托马斯·曼是享誉全球的德国作家,其创作的作品基本上都涉及到了死亡、疾病等主题元素,这种比较消极的倾向与态度既有时代发展之因,也和其深受叔本华思想意识的影响有关,叔本华最突出的特征是批判理性、宣扬悲剧主义。托马斯·曼在其撰写的《叔本华》作品中曾明确表示:“初读叔本华作品时,那种油然而来的兴奋与激动唯有懵懂少年初尝爱情滋味方可比拟”。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者,叔本华追求“意志”,同时认为意志“是无任何目的性且主张不懈追求”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2022-02-19

  • 儿童本位:从阅读中获得生命的体验
    ;儿童本位;生命体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书本成为学生阅读课程的全部,学生被动接受的是教师的常态思维,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很多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特点施教,不能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程资源,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升无疑是空话。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语言的机械训练,让他们去组词、改错字病句,把语言知识切割成无生命的碎片,他们缺少生命的体验。一、开发童真生命课程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得以回归。教师要引领儿童开展诵读、阅读等课程,引领他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10期2021-12-19

  •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让他们体悟生命的美好。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启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创设环境、阅读体悟以及发展个性等角度阐述小学语文生命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1-0178-0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1期2021-12-10

  • 演员对作品表现拓展与塑造
    ;角色重塑;生命体验绪论本论文的写作基于笔者在2017年3月开始表演并参与创作的一台舞蹈作品集《一刻》,以及多年学习和从事中国古典舞表演所产生的思考。在惯性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创作中,舞蹈演员作为编导的“扬声器”和角色的“外衣”,通常处于“被塑造”的状态中,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隐去“自我”。然而,《一刻》这部作品集的编创过程中,笔者的身份多元且综合,既是舞蹈演员,在编导的引导下主动寻找舞蹈角色中的“自我”,也是创作主体,在与编导进行舞蹈思维和动作多层面的相互沟通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沉实、自觉的生命阐释学
    关乎他深刻的生命体验、命运感悟和哲学思辨。这其中蕴藉巨大的思想力量和信念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得史铁生的叙述气正道大,在庄重、肃穆且富于创造力的境界里,实现着他对于生命自觉的、沉实的、具有哲性诗学的审美观照。关键词:史铁生;短篇小说;生命体验;哲性诗学一史铁生在《杂感三则——权充〈奶奶的星星〉创作谈》中写道:“写小说时我就常常自警:若是因为碍着什么理论,先就不敢去思考真事,创作就必然要走向末路。”①初看上去,这句话可谓简洁而决断。但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对

    当代文坛 2021年6期2021-11-08

  • “不”字立筋骨 “衬”法显高标
    ;课堂活动;生命体验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所著的《爱莲说》以优美的意境、深远的立意、独立高标的人生追求而成为传颂不朽的千古名篇,该文被编入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笔者在教授此文时,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学情,通过辨析多音字、欣赏字形变化、断句诵读、换字比较探析文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解决本篇文言文字词问题并以期实现文言共生;在文意研读部分,通过文中直接显现的“不”和隐含的“不”探讨君子的美德,通过在衬托手法中用词的异同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0期2021-10-31

  • “ 旅行者 ” 向 “ 诗人 ” 的转变
    新疆组诗》;生命体验;诗意书写;自我转变【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06-03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边疆与先锋:客居诗人的新疆书写研究”(202010757059);塔里木大学特色品牌专业 · 汉语言(220101504)。在耿占春的笔下,那一切他看过的风景,都演变成了诗歌中的一景一物。从他的《新疆组诗》可以看到他由一个“旅行者

    今古文创 2021年17期2021-09-10

  • 赞赏:投进学生心灵的阳光
    ;教学情境;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52-03【作者简介】1.张进,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教师,高级教师;2.李震,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6)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当下,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虽已呈现多元的积极探索,但仍是以分数为主导。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多地被无差别或弱差别对待,这些都让学生产生个人价值定位困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6期2021-08-02

  • 漫步语文课堂 根植生命体验
    ,从融入学生生命体验理解文本出发,对《散步》一文的教学产生了三点新思考。导入部分由孝字的演变触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文章主旨的解读通过朗读的方式回归作者的写作本意;对文章的哲理性挖掘从生命、责任延伸至孝悌。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命体验;新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107《散步》是一篇经典的散文作品。文章选取了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的生活小场景,语言平实质朴、词约意丰,将美景、浓情、哲理融汇在短短六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21年3期2021-05-10

  • 基于庄子哲学审美体验思想的景观审美体验新释义
    ;心神体验;生命体验;景观审美体验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21YSKY08)研究成果。古今中外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赋予了审美体验不同的内涵,如刘勰的“心與物的感应”、胡塞尔的“审美现象学”、康德的“瞬间精神活动”、马斯洛“高峰体验”、孔子“游于艺”、王阳明“格物致知”、王夫之的审美“现量”、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等。对庄子而言,“道”是人深层生命意识的体现,是人内在世界透升而上的宇宙精神,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2期2021-01-11

  • 从生命教育视角审视和建构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生命体验生命教育从提出到应用于教学之中,虽然期间历时非常短,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内涵也有了较大的扩展,对如今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想要完整的构建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幼儿园教育的领头人就要首先意识到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属性,合理的开设关于幼儿生命教育的有关课程,然后将其教育宗旨落实到教师身上,培养教师有效进行生命教育的能力,推进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进程。1 生命教育近年来,人们跳楼跳河自杀的新闻频繁爆出,迅速引发社会的关注。无论出于什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9期2020-10-21

  • 引导生命体验与表达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浅释
    要引导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表达策略的融合,打开学生生命表达的通道,为学生認知能力的提高服务。本文提出要回顾真实生活,在还原真实中强化生命体验;焕发真实情感,在表达本真中强化生命体验;强化引导点拨,在绽放精彩中强化生命体验。【关键词】 回顾生活;焕发真情;生命体验习作的本质不是完成任务,每一个习作主题或是素材,都有着浓烈的生活元素和人文情怀,应该是学生内在生活认知的体验,更是生命的自由表达。所以,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内容相对平淡、真实情感缺乏或者表达完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8期2020-09-23

  • 生命涌动:三种生命的存在方式
    徐怀中独特的生命体验。关键词:《牵风记》;精神分析;生命体验徐怀中在《牵风记》中着重刻画了三人一马的形象,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在战地生活的彩云流变之间,撷取了几株个体生命的标本”,他们在作者心中“无孰轻孰重,也无高下之别。”(1)笔者借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观点,认为小说实际上分别塑造了以曹水儿、齐竞和汪可逾为代表的三类生命的存在方式。正如作者所言“在战争的特定条件下,才常常将人们内心情感的冲突演绎到极致。因而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引发人性裂变式的极端展现,充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基于生命体验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蕴仪摘 要:生命体验与当下所提倡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于纠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误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用“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生命美学意识、重视写作前的教学、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感性引导与理性指导相统一的策略,将生命体验融入写作教学,将赋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的意义与价值。关键词:生命体验 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 审美意识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8期2020-06-04

  • 创新教学注重小学语文阅读体验
    ,链接学生的生命体验为目标,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浅析。[关键词]小学语文;言语训练;生命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叶澜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语文教育亦是如此,不仅需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更要让学生在每一次进步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开发生命的潜能,让学生不仅学会语文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之光。一、体现阅读价值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2期2020-05-26

  • “秘密花园”生命体验德育课程探究
    题,我校围绕生命体验,倾心打造了深受师生欢迎的“秘密花园”生命体验课程,以期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与品德涵养的全面提升。【关键词】生命体验 德育课程 主题引领 家校联合 学科整合成立于2009年的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自建校以来,一直都在关注着每一名学生的身心成长状况,并以“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学校的理念指导,认真落实每一项教育活动。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文化理念的冲击,使学生的教育问题面临更多的挑战,在与学生的朝夕相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3期2020-04-07

  • 来自苦闷灵魂的呼喊
    ,他的成功与生命体验密切相关。其生命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孤独体验、愧疚体验、生离死别体验和爱情体验。孤独体验,直接奠定曹禺话剧苦闷风格的基础。愧疚体验、生死离别体验、爱情体验,成为曹禺话剧创作的素材。这些体验,对话剧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产生深刻影响。关键词: 曹禺    生命体验    话剧创作中国现代史上出现了许多话剧家,曹禺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潘克明在《曹禺研究五十年》中曾高度赞扬曹禺,认为曹禺的剧作在现代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

    文教资料 2020年1期2020-03-20

  • 辉煌的蝶变与未完成的豹变
    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学观点,考察了李建军对陈忠实这一文学理论接受情况的论证,及对他创作《白鹿原》的影响。然后,通过李建军对文化心理结构这一个概念的梳理,进一步论证了这个概念对陈忠实创作的负面作用。最后,重点论述了陈忠实晚年的现实境遇对他创作和精神世界的影响,对他晚年一再提到的“龌龊”有详细的论证。在这里,李建军对陈忠实晚年思想局限的论述,独到而深刻。总之,在研究陈忠实的学术著作里,《陈忠实的蝶变》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关键词:李建军;《

    当代文坛 2020年1期2020-03-20

  • 从赵鼎诗中的“舟船”意象见其生命体验
    船意象   生命体验《易·系辞下》言:“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1](576)舟作为古代出行的必要工具,具有沟通南北的重要功用。《物源》称:“燧人以匏济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颛顼作蒿桨,帝喾作柁橹,尧作维牵,夏禹作舵,加以篷碇帆樯,伍员作楼。”[2](32)舟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多以实用功能为主。《船赋》曰:“立成器以备用,因垂象以造舟。济迅波之绝轨,越巨川之湍流。运重固之滞质,虽载沉而必浮。且论器而比象,似君子之淑清。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2020-03-18

  • 论浙江诗人石心的创作风格
    :石心诗歌 生命体验 诗性语态 生活意象 写诗风格浙江义乌诗人石心,原名龚永松,一九七二年生人。作为一名文化传播公司的掌舵人,在不惑之年遇见了现代诗,之后三年,石心先后出版了他的诗集《遇见》和《约定》。两本诗集共收入两百多首诗,是石心在生活中与现代诗的“阶段性约定”。石心的诗歌处于当下主流与民间的诗歌风格体系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与诗人本身的经历息息相关。正如张德明教授所言:“某种程度上,‘遇见'构成了一种对于诗歌创作与阅读的深度隐喻,在作者、诗歌与读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2-14

  • 论沈从文的诗性生命体验
    文对沈从文的生命体验进行研究,从《边城》叙述的具体文本考察出发,进而着力发掘蕴含在沈从文《边城》作品中的主体性诗意生命体验的内在意义主题。关键词: 《边城》 诗性 生命体验 诗性生命意识一、诗性的概念界定在20世纪的文学领域里,沈从文的小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数研究学者认为沈从文小说之独特性是一个谜底,对“沈从文之谜”进行了探讨。学者凌宇在其发表的 《重建楚文学的神话系统》 a 中提出,独特性是解释“沈从文之谜”的关键。在笔者看来,沈从文不断追求理想的生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9期2020-01-21

  • 体验式教学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原因分析
    生认识规律;生命体验笔者在带领学生参加户外拓展训练时,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拓展在进行到“毕业墙”这一项目时,拓展基地的教练员在没有告知学生安全注意事项的情况下,直接就“放手”让学生自行搭人墙攀爬近四米之高的毕业墙。结果学生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一位女生差点从墙上摔下来受伤。而当我就“教练员应提前告知学生安全注意事项”等问题向教练提出异议时,基地的教练却说,这是他们最近正在极力推行的“体验式教学”,即让学生自己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

    考试周刊 2020年105期2020-01-11

  • 与童年对话:儿童习作的生命体验与真实表达
    作应成为儿童生命体验的表达,成为童年生活的记录,反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发现、认识与理解,帮助并见证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儿童习作应让童年苏醒,回归童年的纯真朴实,回归童年健全的生命状态;儿童习作应让童年真实,拥有轻盈了童年的想象、快乐了童年的玩心、立体了童年的思辨;儿童习作应让童年丰富,如实地表达自我的生命体验,创意地表达他人的生命体验,充分地表达深刻的生命体验,细腻地表达独特的生命体验。[关键词]童年;生命体验;真实;表达;习作[中图分类号]G623.2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2019-12-31

  • 清代闺秀疾病诗主题探析
    秀;疾病诗;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221-02疾病诗,即为文人描写疾病的诗或者是在疾病中所创作的诗。这里的“疾病”并不是从医学的角度探究的概念,而是探究它作为文学意义上的词语被闺秀文人运用到具体的诗词创作中的情况。由于诗歌记载的泛化性,本文所探讨的“疾病”既包括某种具体严重的重病,也包括日常身体小恙,甚至包括疾病所表现的症状及其所引发的内心情感。早在

    戏剧之家 2019年25期2019-10-06

  • 趣谈课堂表演
    了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关键词:学习方式 语文素质 把握中心 生命体验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的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化成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置课堂表演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5期2019-09-10

  • 新基础教育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堂教学的生命体验和有效性出谋划策,新基础教育应运而生。关键词:有效课堂    提问方式    质疑    共情    生命体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造福全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如何让它为每一个生命造福,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所谓新基础教育,它的宗旨是“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2019-09-10

  • 冷红词境,同一凄独:郑文焯对立反差的人生况味
    文焯 冷红 生命体验“冷红”为诗词家所常用,多指秋花或枫叶,像李贺《南山田中行》“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姜夔《忆王孙·鄱阳彭氏小楼作》“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有时也指春花,如冯延巳《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从修辞方式上说,属于不便直说物名的代字法;从审美心理上说,或是“冷的红”,或是“红的冷”,乃是观赏自然景致时所产生的视觉(红)与触觉(冷)的联觉效

    名作欣赏 2019年4期2019-09-10

  • 在黑夜中绽放生命之光
    ;性别书写;生命体验:生存思辨时间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时间意识是人类对浩瀚的宇宙、瞬息万变的自然界和自身生存、命运的自觉体悟,凝结了诗人全部的生命体验,而诗歌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生命体验和对时间的意识。一、黑夜中的自我独白“诗不是记录一个时间秩序,而是意味着发现和创造一个新的时间秩序”[1]诗人翟永明在《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写下《黑夜的意识》,“创造一个黑夜”的意识在诗歌里意味着女性自我世界的发现和确立。陈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2019-06-28

  • 呈西归华
    键词】海云;生命体验;人性书写;中西文化中图分类号:I2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198-03海云,本名戴宁,原籍江苏南京,是“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的得主之一。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留学美国,2006年开始中文写作,其在美国文学城网站和加拿大万维读者网站上的博客“海上的云”,点击过千万,并于美国和中国报纸杂志发表多篇散文、小说、随笔。自《生命的回旋》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崭露头角后,更是出版

    戏剧之家 2019年12期2019-05-24

  • 调动兴趣?培养能力
    极性;兴趣;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30-01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语文课下作业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吸收,其完成质量意义非同寻常。甘肃省嘉峪关市育才学校是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早出晚归忙于做生意,依靠老人监管孩子,监管度不高。笔者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只有37%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课下作业。学生如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

    教师·下 2019年3期2019-05-14

  • 从生命教育视角审视和建构幼儿园教育
    教育课程,以生命体验为主要手段,推进生命教育师资培养。[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体验;幼儿园教育一、 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968年,“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 )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 (J.D.Waiters) 提出,针对的是当时青少年成长问题(吸毒、自杀、性危机等),倡导一种在学习中释放自我压力,寻找生命中成长快乐的教育。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这是西方国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4期2019-04-23

  • 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生命体验
    教学中缺乏对生命体验的重视,难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正确的生命价值导向。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生命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从转变教学观念,设置合理情境,唤醒审美体悟三个方面进行,以此不断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命体验 策略生命体验以个体生命存在为基础,强调对生活感受和生命意识的重视,是人在观照生死及一系列生存状态时的情感表达和感悟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体悟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生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期2019-02-17

  • 陶渊明诗词中菊花的审美意蕴
    渗透了诗人的生命体验,是诗人高洁人格的体现。关键词:陶渊明 菊花 生命体验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历来象征着孤傲高洁,直面风霜,不畏严寒,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来表明自己志向的高洁。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尽了菊丛赏花吟诗的乐趣,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表现出了由衷的赞美。“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白居

    参花(上) 2018年12期2018-12-15

  • 体验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写作课教学 生命体验 教学理念 教学情况 教学方法 生命意蕴初中时期的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着最真实的情感,对生命的体验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写作为主要媒介,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表达。在中学,写作课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并将它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相匹配,从而将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从教学内容、方法、任务等多维度去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与写作教学的完美结合。从而形成对于生命的最终体验。[1]一、将教学任务具体化在现代社会,随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3期2018-10-21

  • 生命体验下的再解读
    ,本文将依靠生命体验下的再解读,力图走进鲁迅去理解其写作这篇散文诗背后的真正意图。【关键词】《雪》《野草》;兄弟断交;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225-02学界将《雪》定位为一篇唯美的散文诗,认为其分别通过对江南柔美的雪景和北方壮美的雪景的描绘,表达鲁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寄托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革命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从而概括了鲁

    戏剧之家 2018年20期2018-09-22

  • 课堂从认知走向审美浅见
    认知;审美;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22-01日前,笔者有幸受邀去某中学听评课,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该文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戰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三位教师同课异构,分享新鲜活泼的教学方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生成新的理解、新的智慧。三位教师从不同的点切入,最后条条大路通罗马,让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5期2018-09-04

  • 高考论述类文章生态式教学策略刍议
    生置于一个对生命体验的生态场,自觉地展开对话、体悟、书写,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关键词】论述类文章 生态式教学 生命体验 理性思辨【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12-01高考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风向标。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的要求逐渐从“文体不限”转变为“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指向很明确。可教材中没有针对性的专项写作指导,教师往往急功近利,过分关注写作技巧的指导,轻视写作过程中的程序性、策略性指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3期2018-08-11

  • 育人先育德
    教育;德育;生命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单纯依靠强制手段的德育是苍白无力的,而长期有效的德育则离不开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因此,只有激励学生自我教育,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哈尔滨虹桥第一小学校积极创新德育教育机制,树立先进观念,大胆创新,开展“五自教育”德育实践活动,打开了德育教育的新局面。一、“五自教育”德育观:目标导行促体验“五自教育”德育目标制定与解读《中共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2018-06-28

  •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生命体验中圖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05一、阅读能力应以阅读兴趣为前提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教师和父母的诱导。例如,我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家长会上要求家长把希望孩子阅读的好书放在家中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比如,放在电视机旁边,放在孩子的玩具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

    求知导刊 2018年5期2018-05-25

  • 陈忠实的“生命体验
    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一文中说,过去人们谈“生活体验”的多,谈“生命体验”的少。还说,他自己在生活、阅读和创作过程中,“意识到生命体验对一个作家的创作极为重要”。毋庸置疑,“生命体验”对于“生活体验”,是一种进步。“生活体验”更多指一种主体的外在的生活经验,而“生命体验”则指生命内在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以及思想升华。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对一个作家来说,如同生命形态从蚕茧里的“蚕蛹”羽化成“飞蛾”,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心灵和思想的自由,有了心灵和思想的

    杂文月刊 2018年5期2018-05-14

  • 对铁凝小说中女性生存空间意象的解读
    的生存状况与生命体验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试以铁凝作品中比较具有女性生存空间研究意义的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为例,对其呈现的总体空间意象进行解读,阐明这种空间意象所具有的深层寓意,探究铁凝笔下不同的空间形态带给女性的特殊生命体验。关键词:铁凝;空间;女性;生命体验文学表征实践在文化表征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是赋予空间以意义、建构空间表征性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1]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不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客观存在,而是被赋予以特定的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2018-04-22

  • 大时空诗的生态意识
    示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境界,厚重又深透,风神秀发处也是他宛转有情处。他把灵感放飞于高空、深潜于海底、凌驾于峰顶、流放于荒原,以此来获取多角度的聚焦,进一步透析世界,不断追问宇宙,感知生命的真谛。关键词:大时空诗 生态意识 生命体验 精神境界对诗人王钻清首创的大时空诗,初读来,觉得其诗句恣意纵横,慷慨激昂,诗性灵动,时有横逸凌云之气。细读中,又觉钻清先生的笔尖在这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游刃有余地且诗意地向读者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境界,厚重又深透,风神秀

    文学教育 2018年3期2018-03-24

  • 情感教育是生命观念教育的魂
    注学生内心的生命体验,设计系列的生命观念教育内容,要注重生命情感的唤醒,努力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强化践行生命观念教育的行为.关键词:生命观念;生命自觉意识;生命体验;生命情感;教育合力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无疑教育的起点和目的都应该是“人”.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所以,生命观念教育不仅只关注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尤其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爱惜生命,这是不应忽视的教育理念.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自己生命的关爱,也就不可能关心他人和社会,更不用提真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8年2期2018-03-07

  • 以活动课形式开展初中思品课教学的尝试
    德课;活动;生命体验;思维;潜能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54-1思品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类学科的教学,其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品德的发展。价值观的学习也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局限于认知领域。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讲解、价值观的生硬灌输会遭到学生的抗拒。如何逐步降低学生的心理阻抗,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懂得所学东西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怎样运用于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18年1期2018-03-02

  • 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
    ;忏悔意识;生命体验知识分子一直是文化的先锋和大众的精神引领者,“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和人文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奋斗。巴金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从文学爱好者到文学创作家的角色转变,从新思想的萌芽到实践都体现着反封建的人文主义精神。巴金的小说是“五四”时期革命文学的代表,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家》《灭亡》《寒夜》等是典型的代表。无论是在创作高峰期还是文革中那段岁月直到人生的末年,巴金老人从未放弃过对自由、民主等人文精神的追求

    考试周刊 2017年66期2018-01-30

  • 中职语文“生命体验”的教学实践
    】有效学习;生命体验;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71-01就目前情况分析,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模式改善中职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在新课改的教育培养下,中职语文课堂逐步向个性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得中职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课堂的价值。教师要将语文课堂比作“生命體验课堂”,并将语文教学看作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一、进行科学教学,彰显生命价值1.升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2018-01-28

  • 论《呼兰河传》的寂寞氛围
    了萧红一生的生命体验的寂寞之感,作品以萧红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用清淡别致新颖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东北呼兰小镇的风土人情和小镇人民的生存状态,营造出一种寂寞氛围。其中透漏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封建制度迷信的讽刺以及对荒谬的丑态百出的国民性的批判,表达了对那个黑暗、冷酷、荒谬、污秽的时代的批判和抗争,表现出独特的寂寞的审美特质、艺术氛围和无处安放的寂寞之感。本文主要从小说讲述的人物及故事和作品的艺术手法及风格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呼兰河传》 萧红 寂寞 生命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2018-01-19

  • 浅谈德育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作用
    ;道德体验;生命体验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学校德育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反思学校以往的德育,从理论建设到教育实践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可能在于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割裂,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缺乏教育所应有的生活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2期2018-01-08

  • 浅谈观念摄影
    ;生活领悟;生命体验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03-01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来传递某种观念,通过摄影这个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去领悟,去体会。西方的观念摄影艺术家,他们自始至终都在亲身体验,而不是在利用概念去添加表现形式,或者简单的去复制,去翻拍。西方的观念摄影艺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2018-01-02

  • 论《白鹿原》的“民族秘史”书写
    创作是作家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的一种展示,……《白鹿原》是现实主义的创作。……现实主义必须发展,以一种新的叙事形式来展示作家所能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现实内容,或者说独特的生命体验。”“所有的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但是历史的细节却常常被人忽视。”可见,这是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一脉相通的思路,也是因袭了马克思、恩格斯、巴尔扎克关于细节、典型、本质等问题的经典性论点。当然他也在努力借鉴马尔克斯等国外现当代文学“新的叙事形式”。于是,《白鹿原》关于民族秘史书

    小说评论 2017年6期2017-11-13

  • 基于生命体验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嬛摘要:基于生命体验教学模式的引入运用背景组织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呈现工作,对于保障和支持小学生实现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全面充分理解认知,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综合性组织开展效果,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作用,本文围绕基于生命体验的小学数学教学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关键词:生命体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56-01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现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9期2017-09-30

  • 打好道德底色 为生命成长奠基
    ;道德体验;生命体验;尊重差异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学校德育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反思以往的学校德育,从理论建设到教育实践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可谓不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可能在于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割裂,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缺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2017-08-15

  • 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命姿态教育、生命体验教育。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生命意识;生命关怀;生命姿态;生命体验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在各科教学中,美术鉴赏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一件经典的美术作品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形式的呈现。美术鉴赏则是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5期2017-07-17

  • 个性化教育技木服务具体人生命体验研究
    技术注重主体生命体验,正好可以弥补大众化教育技术的不足。从生命哲学角度,研究服务具体人生命体验的个性化教育技术内涵,不仅需要彰显和扩展师生的生命意义,更需要尊重师生生命的独特性。个性化教育技术服务具体人的“生命★技术★教育”耦合原理、精准服务原理,为其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借助大众教育技术分层服务具体人的“互联网+”机制,师生在个性化教育技术设计与实践的相遇中,不断注入个体生命活力和知识之流的力量。这样生成的个性化教育技术,让个体生理和心理潜能得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3期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