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

  • 从况钟奏疏浅析其为政之道和行文风格
    他不请慕客,一切奏疏、榜谕亲力亲为,他撰写的文稿语言质朴,内容简练,主题明确,措辞得当,情真意切,后人将其文稿编成《况太守集》。解读况钟任职苏州知府期间撰写的奏疏,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一片为民之心。他为民请命,展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和爱护百姓的情怀。从况钟撰写的奏疏,我们能感悟其为政之道,他书房退思斋中有一副对联:“行一善民受一善,收一文不值一文”,他以此为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提醒自己,并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诺言。他是一位以关注民生为要务的清官,清正廉洁、务实

    名作欣赏 2023年14期2023-09-28

  • 奏疏阅读
    严密,条理清晰。奏疏,就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呈事进谏的上行公文文体,它可以分为奏言(口头)和奏章(书面)两种形式。关于奏疏之名,不同朝代各有差异,但是功能和本质却几无变化。奏疏作為上行公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1.理论精当,追求实用。作为供特殊个体阅览的文体,其在立意、行文、言辞上就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臣子向君主提出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和论点的突出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君主认为其言之有理,并且获得君主的肯定和赞赏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1期2023-06-10

  • 古代皇帝如何通过奏疏来驾驭朝局?
    一封2730字的奏疏经通政司到达御前,嘉靖皇帝阅后大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论治安疏》,作者海瑞。疏中指责嘉靖一意玄修、侈兴土木、不视朝、名爵滥、薄于父子、戮辱臣下等问题,最后一句“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更是直接封神。对于海瑞而言,这是自己直抒胸臆,尽忠直言,为大明求万世治安。反正论迹论心都是为了大明。对于嘉靖而言,内心戏就多了。几十年的帝王经历,直觉海瑞论心论迹都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众臣和海瑞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3年3期2023-04-24

  • 古代皇帝如何通过奏疏来驾驭朝局
    面对臣下的奏疏,君王的内心戏往往相当丰富。比如,雍正渐渐扩大专折奏事的群体,自己作为信息汇总源,每一个臣子周围都有可能有其他具备直达天听的人。既天威莫测,又具备维度级的信息优势,雍正自然掌握了一切。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初一,一封2730 字的奏疏经通政司到达御前,嘉靖皇帝阅后大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论治安疏》,作者海瑞。奏疏中指责嘉靖一意玄修、侈兴土木、不视朝、名爵滥、薄于父子、戮辱臣下等问题,甚至直指“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

    新传奇 2023年7期2023-04-05

  • 屠仁守御史奏疏上奏日期订正
    35篇御史任内的奏疏在上奏日期方面存在多处错误。依据西北大学档案馆藏屠仁守档案和其他文献进行校对改订,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关键词]屠仁守,奏疏,日期,档案[中图分类号] K2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2)02-0047-08The Revise of Tu Ren Shou Yu Shi's Memorial Date——An Investigation Centered on the Tu Renshou Ar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7-09

  • 正直的境界
    怀揣着连夜写好的奏疏,上朝时正赶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目睹了那血腥的场景。放一般人早望而却步了,然而等板子打完了,他依然把怀里的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还哄骗他说:“我请个假,麻烦转达!”等到奏疏传到张居正手里,一读,气得脸都白了,只见奏疏上写道:“臣看到張居正的上疏说:‘世上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能做非同寻常的事。’这是把奔丧看作寻常小事而不屑于去做的人。谁不知道人只有恪守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伦理才能成其为人,现在这个人,父母活着时不去照顾,父母死了

    领导文萃 2022年8期2022-04-27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宗。对于范仲淹的奏疏,仁宗认为有理,就简化了拜寿仪式,刘太后则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道出一个字:“贬!”范仲淹就此被扫地出京,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功利社稷千秋已,何计生前身后名”,胸贮家国之念,何悔之有?2明道二年(1033年)七月,大宋王朝遭遇了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旱灾,随着旱灾肆虐的,还有蝗灾。成群结队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不过一支烟工夫,庄稼便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们只能四处去挖野菜,剥树皮。野菜

    思维与智慧 2022年4期2022-04-02

  • 正直的境界
    怀揣着连夜写好的奏疏,上朝时正赶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目睹了那血腥的场景。放一般人早望而却步了,然而等板子打完了,他依然把怀里的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还哄骗他说:“我请个假,麻烦转达!”等到奏疏传到张居正手里,一读,气得脸都白了,只见奏疏上写道:“臣看到张居正的上疏说:‘世上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能做非同寻常的事。’这是把奔丧看作寻常小事而不屑于去做的人。谁不知道人只有恪守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伦理才能成其为人,现在这个人,父母活着时不去照顾,父母死了

    思维与智慧 2022年4期2022-04-02

  • 郭璞奏疏文的政治思想探究
    农太守。郭璞现存奏疏文共五篇,分别为《省刑疏》《因天变上疏》《皇孙生请布泽疏》《平刑疏》和《弹任谷疏》。郭璞的奏疏文集中创作于佐著作郎与尚书郎任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著作郎承担着史官的任务,规谏国君就成为郭璞义不容辞的责任。如郭璞所说:“臣以人乏,忝荷史任,敢忘直笔,惟义是规。”(《谏留任谷宫中疏》)郭璞奏疏文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统治者巩固王朝政权服务的,因而,其思想内涵也是围绕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目前学界对郭璞奏疏文的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阴阳灾异思想,儒道思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正直的境界
    怀揣着连夜写好的奏疏,上朝时正赶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目睹了那血腥的场景。放一般人早望而却步了,然而等板子打完了,他依然把怀里的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还哄骗他说:“我请个假,麻烦转达!”等到奏疏传到张居正手里,一读,气得脸都白了,只见奏疏上写道:“臣看到张居正的上疏说:‘世上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能做非同寻常的事。这是把奔丧看作寻常小事而不屑于去做的人。谁不知道人只有恪守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伦理才能成其为人,现在这个人,父母活着时不去照顾,父母死了不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2期2022-02-11

  •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宗。对于范仲淹的奏疏,仁宗认为有理,就简化了拜寿仪式,刘太后则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道出一个字:“贬!”范仲淹就此被扫地出京,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功利社稷千秋已,何计生前身后名”,胸贮家国之念,何悔之有?2明道二年(1033年)七月,大宋王朝遭遇了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旱灾,随着旱灾肆虐的,还有蝗灾。成群结队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不过一支烟工夫,庄稼便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们只能四处去挖野菜,剥树皮。野菜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2期2022-02-11

  • 圣旨、奏疏与明末时事小说的生成
    含有大量的圣旨与奏疏。本文以稗中文为视角,拟对圣旨、奏疏与明末时事小说的生成关系加以阐发。一、时事小说中的圣旨与奏疏《警世阴阳梦》等六部时事小说中包含书信、评论、檄文、吊文、赋、揭等多种文体,但数量最多的文体是圣旨,其次是奏疏。笔者对《警世阴阳梦》等六部时事小说中的文体分布情况做过统计,它们共包含204则文章,其中圣旨、奏疏就占了183则,约占文章总数的90%,可见其在时事小说所含各文体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从稗中文与故事情节的融合度来说,《警世阴阳梦》等六

    城市学刊 2022年3期2022-02-03

  •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
    ?) 生:疏就是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皇帝的。 生:“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疏是臣子向皇帝说明事情的奏疏。 生:第八单元导语中说“本单元作品文体多样,有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谏太宗十思疏》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一一对应,所以“疏”是“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 师:同学们的回答各有特色,有结合影视剧进行情景化解答,有从单元导语顺藤摸瓜的,都非常机智,也说明大家预习很用心,效果非常棒。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呢? 生:课文后的“学习提示”里说“《谏太宗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03

  • 万历皇帝的门客:利玛窦
    即给万历写了一份奏疏,告知了利玛窦所进贡品一事。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万历突然又想起这份奏疏,问身边的太监:“那个外国人献的自鸣钟在哪里?”当他得知还未进京时,立即批示:“天津税监马堂奏远夷利玛窦所贡方物暨随身行李,译审已明,封记题知,上令方物解进,利玛窦伴送入京,仍下部译审。”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以向万历进贡的远夷使者身份进入北京。(二)奏疏与贡品利玛窦在进京路上遇到漕运总督刘东星和晚明大儒李卓吾,他们看利玛窦给皇帝的奏疏写得不够好,于是就亲

    全国新书目 2020年6期2020-12-29

  • 忠直的海瑞
    妻子诀别。海瑞在奏疏中批评嘉靖大兴土木,耗费民力,求仙慕道,妄求长生,忠奸不分,刑赏不明等等,致使吏治败坏,朝政日非。海瑞的批评言辞犀利,句句如刀,丝毫不给皇帝留面子。嘉靖读了他的奏疏,怒不可遏,他把奏疏狠狠地摔在地上,吩咐左右:“去,赶紧把他抓起来,千万别让这家伙跑了。”身边的宦官对嘉靖说:“这个人素来狂妄,他自知难逃一死,根本就没想跑,他抬了棺材来上疏。还与妻子诀别,连家里的仆人都遣散了。”听这么一说,嘉靖皇帝不说话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命人把海瑞的奏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年10期2020-02-05

  • 万历朝奏疏语言“皇上”“陛下”使用概况简述
    刘晓艳万历朝奏疏语言是封建王朝奏疏公文语言的一个缩影,是封建王朝奏疏公文的成熟期,既吸收了历朝历代奏疏公文的规程,又有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和创新,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词汇是表示皇帝的“皇上”和“陛下”称呼。我们选取了万历朝100篇有代表性的奏疏公文,发现臣工单独称呼皇帝的只有“陛下”、“皇上”、“天子”,尤其是称呼万历帝的只有“陛下”和“皇上”,称呼“天子”的大多非指万历帝朱翊钧,即使有这样的情况也有特殊的上下文语境作为铺垫。奏疏公文里还有一个短语是“君臣”,这里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2019-09-10

  • 顺竿爬,跌得惨
    得干预外朝政务。奏疏发出后,马云武日夜沉浸于美梦中,盼望太子尽快主政,这样自己便能加官晋爵、位极人臣,谁知却在睡梦中被太子派来的人刺死。马云武力挺太子上位,按说太子应该对他感恩戴德、视同知己才是,为何恩将仇报呢?这还真不是太子绝情,因为他非常清楚:且不说马云武上疏是出于投机心理,仅凭逼迫忽必烈“禅位”,一向敏感的皇帝老爹就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认为自己抢班夺权。当然,太子的忧心还不止于此,那些对太子不满的黄金家族必然趁机落井下石,群起而攻,作为扳倒自己的突破口

    百家讲坛 2019年14期2019-07-29

  • 拍马屁也要交智商税
    卿的李拭上了一道奏疏,“王承宗必须挨整,而吐突承璀是陛下的亲信,正是‘天选战神,谁敢不服!”瞌睡就来枕头,宪宗的狂喜可想而知,准备正大光明地“独裁”了。这天,宪宗将李拭的奏疏拿给各位翰林学士过目,振振有词地说:“李拭真是教科书式的奸臣啊,他早猜到朕打算任命吐突承璀为将,所以顺水推舟,手段拙劣至极。你们千万记住他的名字,此后别再让他升官了。”这波操作过后,不仅李拭目瞪口呆地背了黑锅,群臣也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李拭动机不纯,可他毕竟打着“替君分忧”的幌子,就算不

    百家讲坛 2019年10期2019-07-13

  • 论王安石奏疏的艺术特征
    发现其所作的多篇奏疏不仅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更有突出的艺术特征。为了对王安石奏疏的艺术特征等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文章从两个方面做具体的研究,其一是奏疏的内涵分析,旨在对奏疏做分类;其二是做奏疏的艺术特征分析,旨在强调王安石奏疏的鲜明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关键词:王安石;奏疏;艺术特征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一生所作的多篇奏疏不仅思想内涵深刻,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也非常突出。从古至今,后辈对于王安石的研究持续不断,对其的奏疏分析也多有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2019-06-28

  • 《鸣原堂论文》前言
    官员如何向皇帝写奏疏即向中央政府打报告的学习用书。书中选录自汉唐匡衡、贾谊、刘向、诸葛亮、陆贽,至宋明清苏轼、朱熹、王守仁、方苞、孙嘉淦等大手笔的奏章十七篇。选编并加评点者,是晚清湘军统帅、桐城派文章高手曾国藩。曾国藩一生治学笃守程、朱,故不仅以理学治军,且孜孜于义理、考据、辞章、经济之学的研讨与实战,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在他的辞章写作中,奏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三十一册中,共收录奏疏十二册,计三千六百余篇。虽多数出

    书屋 2019年6期2019-06-20

  • 《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的由来
    书——《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第七册和第十册。《神庙留中奏疏汇要》为明代董其昌所编辑。董其昌是明代的书画名家,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官至礼部尚书,卒于崇祯九年(1636)。明万历皇帝庙号神宗,天启二年(1622)董其昌负责编修《神宗实录》。当时的董其昌很想有所作为,报效朝廷,于是埋头于先朝的奏疏中,广搜博采精心编辑出《万历事实纂要》三百卷。其后,又把《万历事实纂要》三百卷中凡是关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

    北京档案 2019年4期2019-05-10

  • 南宋陈天麟《许昌梅公年谱》献疑两则
    错误,其所载梅询奏疏多篇原为他人所作,如《乞裁损宫中费用奏》、《乞罢雇珠玉匠奏》原为庞籍奏疏,然陈氏皆编入年谱中。故对此两则略作辨析。关键词:《许昌梅公年谱》;梅询;奏疏;陈天麟作者简介:黄安琪(1994-),汉族,河南新乡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7级硕士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梅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太宗端拱二年(989)进士及第。[1]淳熙年

    青年文学家 2019年8期2019-04-16

  • 海瑞“死谏”
    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奏疏中指出,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但上天毕竟不会说话,长生也不可求致,这些迷信统统不过是“系风捕影”。然而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话,还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说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这一奏疏的措辞虽然极端尖辣,但又谨守着人臣的本分。海瑞所要求于皇帝的不过是改变自己的作为

    初中生·作文 2019年4期2019-04-02

  • 一只鸡引发的连环悲剧
    刻正紧盯着各地的奏疏,战败、丢城、官员被杀、旱灾、水灾、饥荒……他揉揉充满血丝的眼睛,深深地打了一个哈欠,打量一眼还没有批完的奏疏,堆得如一座小山。他摇了摇头,振奋精神继续看下去。他拿起一封奏疏,原来是吴桥地方发生了兵变。兵变太多了,自他继位以来几乎年年发生,他改元的第一年就发生了宁远兵变,当时为袁崇焕平定。这次吴桥又发生了兵变,此刻的他疲于应付,看完这封奏疏,他只简单批复了一下,就接着看下一封奏疏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崇祯。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这场兵变很大程度

    领导文萃 2019年2期2019-03-19

  • 官员有担当灾民有活路
    宗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如下:“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说来也怪,面对这道气势汹汹的奏疏,朱祁钰竟然不生气,反而真的听从建议,发下诏书,修身反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前不久安徽的凤阳,江苏的淮安、徐州三地连发大水,连天的大水淹没了大片田地,毁坏房屋无数,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惶惶。然而,当时像开仓放粮这种大事,必须一级级汇报上去,等到朝廷

    党员文摘 2018年9期2018-11-29

  • 论王安石奏疏的艺术特征
    身份,撰写了多篇奏疏。这些奏疏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王安石奏疏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奏疏这一文体的内涵,对王安石的奏疏进行分类;其次,总结出王安石奏疏具有识见深远、论析精严,善于谋篇布局,警策透辟、旁征博引的特点。关键词:王安石 奏疏 艺术特征一、奏疏的文体内涵“奏”“书”“表”是臣下向皇帝进言的文体之名称。“奏疏者,君臣谕谏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1}奏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陈说政事,提出治理国家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6期2018-10-20

  • 一只鸡引发的连环悲剧
    刻正紧盯着各地的奏疏,战败、丢城、官员被杀、旱灾、水灾、饥荒……他揉揉充满血丝的眼睛,深深地打了一个哈欠,打量一眼还没有批完的奏疏,堆得如一座小山。他摇了摇头,振奋精神继续看下去。他拿起一封奏疏,原来是吴桥地方发生了兵变。兵变太多了,自他继位以来几乎年年发生,他改元的第一年就发生了宁远兵变,当时为袁崇焕平定。这次吴桥又发生了兵变,此刻的他疲于应付,看完这封奏疏,他只简单批复了一下,就接着看下一封奏疏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崇祯。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这场兵变很大程度

    读者 2018年21期2018-10-17

  • 寇连材:包装出来的忠烈
    慈禧的恩宠上一份奏疏,如果慈禧采纳了,自己可以继续升官;如果不采纳,顶多是跟王俊如一样充军奉天。按照清朝惯例,太监充军到外地,人还没有到,当地就有人帮着代办沿路车马饮食費用,到了充军军所,将军以下长官无不对其高看一眼。因为是近侍太监,很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得到圣宠。寇连材寻思,即使发配奉天,也是一个不错的归途。于是,寇连材告假出官,五天之内,他草就了一封奏疏,然后去找慈禧说有事要奏。慈禧十分惊讶,让李莲英上带他到刑部治罪。因为清朝规定,太监不得干预朝政,于是不

    百家讲坛 2018年2期2018-09-04

  • 官员有担当,灾民有活路
    宗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如下:“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说来也怪,面对这道气势汹汹的奏疏,朱祁钰竟然不生气,反而真的听从建议发下诏书,修身反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前不久安徽的凤阳,江苏的淮安、徐州三地连发大水。连天的大水淹没了大片田地,毁坏房屋无数,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惶惶。然而,当时像开仓放粮这种大事,必须一级级汇报上去,等到朝廷审批

    文史博览 2018年6期2018-06-28

  • 官员有担当,灾民有活路
    宗朱祁钰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如下:“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说来也怪,面对这道气势汹汹的奏疏,朱祁钰竟然不生气,反而真的听从建议发下诏书,修身反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前不久安徽的凤阳,江苏的淮安、徐州三地连发大水。连天的大水淹没了大片田地,毁坏房屋无数,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惶惶。然而,当时像开仓放粮这种大事,必须一级级汇报上去,等到朝廷审批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6期2018-06-27

  • 寇连材:包装出来的忠烈
    慈禧的恩宠上一份奏疏,如果慈禧采纳了,自己可以继续升官;如果不采纳,顶多是跟王俊如一样充军奉天。按照清朝惯例,太监充军到外地,人还没有到,当地就有人帮着代办沿路车马饮食费用,到了充军军所,将军以下长官无不对其高看一眼。因为是近侍太监,很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得到圣宠。寇连材寻思,即使发配奉天,也是一个不错的归途。于是,寇连材告假出宫,五天之内,他草就了一封奏疏,然后去找慈禧说有事要奏。慈禧十分惊讶,让李莲英上带他到刑部治罪。因为清朝规定,太监不得干预朝政,于是不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1期2018-03-22

  • 从沈一贯《敬事草》中解析明廷困境
    将他在朝期间所上奏疏整理成文集《敬事草》,以此来记录自己在朝期间的所有活动和他为当时的晚明政局所作的努力。因此,从沈一贯所著的文集《敬事草》入手来研究当时的明廷困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史学意义。二、《敬事草》中所反映的明廷政局《敬事草》一书是沈一贯在阁期间对所上奏疏、揭帖的整理,所涉内容始于万历四年正月沈一贯初充讲官,迄于三十四年七月沈一贯以大学士乞休,全书共计十九卷,主要反映了当时沈一贯所处的万历政局的基本情况以及他在阁时为挽救晚明政局所做的努力。众所周

    名作欣赏 2018年17期2018-01-28

  • 论王安石奏疏的艺术特征
    21000]一、奏疏的文体内涵“奏”“书”“表”是臣下向皇帝进言的文体之名称。“奏疏者,君臣谕谏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①奏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陈说政事,提出治理国家的规章制度,报告军情、民情,弹劾大臣的过错甚至指正皇帝的错误都可以作为奏事的内容呈上去。秦朝开始称奏,如李斯的《谏逐客书》,但是秦朝的奏大多缺乏文采,就连李斯自己写的《奏骊山》,论辞藻骈俪,也远远比不上他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奏事又被称为上疏,之后奏疏就有了体制和

    名作欣赏 2018年18期2018-01-27

  • 唐太宗四请马周
    答应替常何写这篇奏疏。常何十分感动,视马周为知己。不一会儿工夫,马周就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二十多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且文辞优美,条理清晰。第二天,常何便把马周撰写的奏疏呈给皇帝观看。唐太宗阅后,大吃一惊,每一条建议都有理有据,发人深省,绝非纸上空谈。唐太宗深深地震撼于这篇奏疏,他知道常何并不擅长文字,这一定是别人代写的。常何见唐太宗心生疑虑,便老老实实地道出了实情。唐太宗没想到常何的门下竟有如此奇才,他又惊又喜,立刻命人到常府请马周入宫。3为了彰显自己的贤能,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期2018-01-03

  • “惟论是非,不徇好恶”
    士气可振。”这份奏疏在当时及其后能够引起较大反响,并流传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骆问礼在奏疏中敢于讲真话,道实情,直抒胸臆,言为心声,而且大力提倡讲真话,建诤言。当然,骆问礼也为这份奏疏付出很大代价,因为意见太过尖锐,不留情面,“帝不悦,宦侍从中构陷”,他由京城七品言官被贬谪到僻远的楚雄任九品知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在过去是一个言官应有的宝贵品质。国家花钱养言官,就是要他们批评与监督政府,批评君主与百官的过失,对诏令与奏折进行审查。要干好这个活,不辱使命

    中华魂 2017年7期2017-11-21

  • 万历怠政与晚明文牍之风
    各衙门突出表现为奏疏体公文数量繁多、篇幅冗长、内容空洞和字句险僻等。明神宗长达二十多年的怠政之举对这一风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神宗对奏疏频频“留中”,反而使奏疏数量大增;激烈的党争与矿监税使横行则导致弹劾类奏疏泛滥;随着国势日益危殆,言官们为尽臣道亦不厌其烦地上疏规谏君失。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晚明文牍之风。晚明 文牍之风 万历怠政 奏疏明代文牍之风盛行,学界对此关注颇多。近人许同莘在其《公牍学史》中论及明代的繁文之弊时指出:“盖历代文章公牍之弊,及国

    兰台世界 2017年3期2017-03-12

  • 明代公文写作理论*——以奏疏、诏、表为考察对象
    写作理论*——以奏疏、诏、表为考察对象肖 虹1胡明波2(1.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明代是一个文法理论迅速发展的时代,表现在公文领域是对奏疏、诏书、表三个典型文体投以了极大关注,并总结出了一套关于文体写作的理论诉求。奏疏重视事理性和言事技巧性,诏书重视务实性和典雅性,表则讲究审美与文本内质的统一。公文写作 明代公文 公文文体明代科举取士刺激了文法理论的发展,明人通过专著、汇编、评点等形式对撰文技

    档案与建设 2016年11期2016-12-16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收玄奘奏疏的内容分析
    了大量玄奘所写的奏疏,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甚至被否定的尴尬地位。今就其奏疏涉及内容加以分析,略作探讨。【关键词】:《慈恩传》;奏疏;分析《慈恩传》正文共收录玄奘奏疏32篇,其中前五卷只有一篇,卷一全文录入上高昌王奏疏1篇。其余31篇均分布在后五卷,有上唐太宗奏疏6篇,上唐高宗奏疏25篇。从奏疏的数量不难看出,它在《慈恩传》一书尤其是后五卷中所占分量之重,而这些奏疏本身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玄奘法师无论是一路西行所历各国,还是归国之后,他的往来周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2016-05-30

  • 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明朝
    就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有点类似于他的“尸谏”,写得毫无顾忌。海瑞说:陛下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没变好。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对官吏的刑罚太轻了。大臣们说什么朝廷对士大夫要以礼相待。对他们以礼相待,那又拿什么对待无辜的百姓?这位大明朝头号清官提出了凶狠建议:恢复洪武帝朱元璋的规矩,枉法八十贯的一律绞死,贪官污吏剥皮囊草!这份恶狠狠的奏疏背后,是海瑞几十年的怨恨——对官僚集团的怨恨,而他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员。虎狼,这就是海瑞对大明朝官僚集团的评价。十几年前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曾国藩教子弟抄谁的奏疏
    名臣孙嘉淦的一封奏疏,明确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同治四年(1865)一月,攻克南京之后的曾国藩抽空编选了一本书,取名《鸣原堂论文》。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书,它由17篇汉唐以来名臣的奏疏组成。这不是一本打算赚稿费的书,用意是编来教育子弟的。在书中,曾国藩对一篇奏疏有很高的评价:“我当年在京城时,听到很多朋友说‘此疏为本朝奏议第一,我认为它的文气不甚高古,因此,没有觉得怎么样。最近我细细品读,发现疏中所说的‘三习一弊,凡中智以上,大抵都‘蹈此弊而不自觉。特别是其中所说

    月读 2016年5期2016-05-14

  • 《真定奏疏》考述
    李云飞《真定奏疏》考述李云飞《真定奏疏》是明代卫桢固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真定时所上的奏疏。真定即今河北正定。桢固主要就当时百姓疾苦、官员横行、战略守备等情况上疏皇帝,切陈时弊,反映出明代末期社会混乱、政事不治的状况。全书共有26篇,前有魏裔介序,后有执蒲跋。《四库全书总目》亦称“凡二十六篇”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0页。。然执蒲跋中说:“爰捃遗稿三十篇。”又附刻有执蒲奏疏1卷,主要是他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时所上奏疏,共10篇

    陕西古代文献研究 2016年0期2016-02-02

  • 《真定奏疏》文献价值研究
    0119)《真定奏疏》文献价值研究李云飞(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真定奏疏》及附刻收录了明末清初卫桢固及其子卫执蒲分别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时所呈上的奏疏,因为父子二人处于不同朝代,但是却担任相同职务,使得奏疏内容极具研究价值,为研究明清之际社会状况及人民心理提供了历史资料。而其现存版本中留存的原始奏疏形态亦为研究奏折行文及避讳等情况提供了资料。奏疏,卫桢固,卫执蒲,文献价值《真定奏疏》及附刻卫执蒲奏疏是明代卫桢固及其儿子分别担任云南道监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9期2015-04-10

  • 《宋史·忠义传》考辨二则1
    弁《上朱昭等忠义奏疏》,《奏疏》中附朱昭、孙益等忠义之士十一人传记。该《奏疏》不见收于朱弁《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二书,未曾被考订《宋史》者所征引。今据以与《宋史·忠义传》细加比照,作《宋史·忠义传》考辨二则。不足之处,祈望方家指正。一、《上朱昭等忠义奏疏》与《宋史·忠义传》近偶阅明程敏政所辑《新安文献志》,发现宋朱弁《上朱昭等忠义奏疏》收录其中。[1]143-153关于《新安文献志》,《四库提要》卷一八九云:“是书于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凡有关于新安者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4-10

  • 宋夏战争对仁宗朝奏议的影响
    接的体现就是群臣奏疏的变化。以仁宗朝奏议文学的发展变化为脉络,通过揭示宋夏和战关系与仁宗朝奏疏创作的有机联系,可以深入挖掘奏议文学背后的文化意蕴,探究古代民族关系格局对奏议文学的重要影响。关键词:宋夏战争;奏疏;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章表奏议,经过之枢机。”[1]对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而言,蔚为大观的臣下奏议是决策之依据、资政之龟鉴,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兼具时效性与文学性。北宋是中国古代谏言的高峰阶段,在以文治国的特殊时代背景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2015-03-20

  • 论汉代奏疏的忧患意识
    0003)论汉代奏疏的忧患意识王 娜,丁万武(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河北石家庄 050003)汉代儒生面对从多年战乱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倍加珍视,产生了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的事功精神使他们为了国家和民众,不顾个人安危,陈政事言兵事,很多奏疏中都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忧君、忧民、忧道三个方面。奏疏;忧患意识;忧君;忧民;忧道自古以来忧患意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然而,汉代之前的家国观念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不像汉人在大一统环境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03-17

  • 日藏孤本《刑部奏议》及其史料价值*
    部尚书任职期间的奏疏集,其所收奏疏除了少部分的条议朝事疏及自陈、辞请疏,大多为当时重要案件的刑狱奏疏。这些刑狱奏疏所涉案件大多影响到国家层面,其中既有民事、刑事案件,也有事涉朝政的政治案件,还有与国际战争、国内叛乱等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相关的案件。可见,《刑部奏议》是研究明万历朝社会政治历史和法制刑狱的重要一手资料。日藏孤本《刑部奏议》萧大亨刑狱《刑部奏议》系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萧大亨在其刑部尚书任职期间(1595—1605年)的奏疏集,共8卷,国内久佚,惟日

    学术研究 2015年11期2015-02-25

  • 怀璧其罪
    。这样吧,我写封奏疏给皇上,提议在淡洋设立巡检司,调派军队驻守,使奸民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出逃反叛。切记,要把这封奏疏亲自交给你哥哥。”刘璟连连答应,拿了奏疏连夜乘船赶往南京。刘基的长子刘琏在京为官,他没有通过中书省,直接将这封奏疏交给了明太祖朱元璋。可是朱元璋看到奏疏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心想:这个倔老头真是不识时务,朕让你告老还乡,就是让你不再参政议政,朕把你的大儿子留在身边,也不是方便你递话用的。你既然自找苦吃,出了事可休怪朕不讲情面。朱元璋

    民间文学 2014年10期2015-01-27

  • 提案古今谈
    不叫提案,而叫“奏疏”。上“奏疏”的人不是“国民参政”的普通议员,或是现在的政协委员,而是侍御史、都御史、监察御史、谏议大夫等一类的“言官”,受理者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君。我国在辛亥革命前的两千多年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政体,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需要,在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之外,又设立了御史台、谏院、都察院等一类专为从事监察、弹劾和向朝廷“建言献策”的机构,这些机构中的官员统称言官,又叫谏官。这些官员“分察百僚,巡按郡县,

    文史月刊 2014年7期2014-10-31

  • 铮铮硬汉杨继盛
    然,嘉靖收到这份奏疏不久,严嵩就从皇帝的侍从那里得知了奏疏的内容。面对这些义正词严的控诉,严嵩害怕了。但在这短暂的恐惧之后,在他的儿子严世蕃的帮助下,他就轻易地找到奏疏中的破绽,并据此将杨继盛关入监狱,处之以一百廷杖的刑罚。挨了这结结实实的一百廷杖后,杨继盛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已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他的腿骨被打折了,腿肉被打掉了,在阴冷潮湿的监狱内,他的伤口很快便开始恶化感染。一天夜里,腿上的巨痛将杨继盛唤醒,但他并没有呻吟,而是叫一狱卒拿来一盏灯,他自己

    文史月刊 2014年4期2014-09-25

  • 屠隆佚文一篇
    集》序文章诸体,奏疏难矣。宣下情,达宸听,宁庙畤,绥群灵。转日回天,播远传后。于斯乎?赖善乎?韩司徒之语献吉曰:“勿文,上弗解也;勿多,览弗竟也。”然勿文则虞俚,俚则胡以华国?勿多则虞略,略则难以尽情。汉、唐诸臣,奏疏独推长沙、江都敬舆氏,则以其雅质有章,详略得体,直而且宛,采而不蔓,畅难宣之情,中必然之画,古今擅长矣。余观近世搢绅疏,绘采则涉浮,尚质则近鄙,不冗泛而过迂,则绞急而太激。此施之平交犹未当,况陈之斧扆、达之君父哉?余于近世最喜广野陈君疏草,尝

    江海学刊 2014年6期2014-04-16

  • 刘坤一与晚清两淮盐政改革
    一遗集:第二册·奏疏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632.,楚地“尽被川盐侵占”⑨(清)胡林翼.奏陈楚省盐法乞酌拨引张疏[Z]//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四十三.光绪思补楼本:95.的形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后,为筹措军饷,积极推行禁川入楚,规复淮引的措施。这些措施以“疏销、轻本、保价、杜私”为核心,“意在重税邻私、量减淮厘,俾邻本重而淮本轻”⑩宫中档朱批奏折:财政类·盐务项·同治三年正月十二日·两江总督曾国藩折[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国藩认为

    盐业史研究 2014年1期2014-03-11

  • 钦犯免死靠运气
    开京都。仁宗看到奏疏,很不高兴,训斥李时勉不该听信传言,更不该妄行上奏。岂料,李时勉拗劲儿上来,不但不认错,反而劝皇帝要痛改前非。皇帝龙颜震怒,命令侍卫暴打李时勉一顿,然后将其扔进天牢。后来,仁宗病危,临终前还向大臣提及李时勉侮辱他一事。宣宗即位一年后,听说了李时勉得罪先帝的事,非常生气,于是命一个传令官将李时勉带来,要亲自审问。不一会儿,又命某王指挥直接将李时勉押赴法场砍头了事。然而传令官和王指挥走岔了路。王指挥刚走一会儿,传令官已押着李时勉走上殿来。宣

    百家讲坛 2014年9期2014-02-11

  • 奏疏类公文的演变析其与古代政治形势的关系
    210097)奏疏类公文是臣下对君王敷奏谏说的公文的总称。奏疏类公文在秦以前称为“上书”,秦时改为“奏”。汉将其分为四种:章、奏、表、议,沿用至清。 “奏”又称“上疏”。 在中国古代,公文的体式是不断改变与发展的,究其原因,很大在于政治形势的演变,与此同时,公文体式的演变也正好反映了局势的变化。其中,奏疏类公文最具代表性。一、古代奏疏类公文的演变与政治形势(一)秦汉奏疏类公文的演变与政治形势秦以前,凡臣下言事于王,都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建立起君主专制

    文教资料 2013年35期2013-08-15

  • 浅谈张居正文集的价值
    卷、书牍十五卷、奏疏十一卷,后有《行实》一卷。“清朝前期江陵邓氏翻刻明本,除少量避讳字作过一些变动或留空待补外,基本上保持了明刻本的原貌,书名和卷数亦与明刻相同。此后,陶澍又校勘重印,仍称《张太岳文集》,将原序另编一卷,计为四十八卷。光绪年间,由田桢主持,重新修订校勘,改变了原书的结构次序,计奏疏十三卷、书牍十五卷、文十一卷、诗六卷、女诫直解一卷,将原《序》《行实》《张居正传》和后人评论、缅怀的诗文等,辑成附录二卷,总共四十八卷,并将书名改为《张文忠公全集

    名作欣赏 2013年15期2013-08-15

  • 以罚代罪的清朝议罪银
    李质颍给乾隆帝的奏疏:“奴才于浙江巡抚任内未行奏参王燧,情愿罚银十万两;粤海关监督任内奏事错误,情愿交银二万两;四十六七两年关税盈余短少,部议赔银三万六千余两;广东盐案不实,情愿罚银十万两。“奴才自四十六年起至本年,交过造办处广储司共银十四万两,其余十一万六千余两,理宜竭力凑缴,按限完纳,庶于寸衷稍安。但现在变产凑交,一时售卖不及,又恐有误限期。“奴才昼夜惶悚,无计可施,唯有叩恳圣主恩施格外,准于明年起每年作为二季,交银一万五千两,奴才得以设法竭力,及时估

    杂文选刊 2013年10期2013-05-14

  • 从曹时聘《泇河善后事宜疏》看枣庄段运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值的。从曹时聘的奏疏中,我们看到了泇河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而在之后的史实中也逐一印证了这种地位和影响。奏疏中提出、分析的问题及其对未来的预料都是颇具匠心的。曹时聘;枣庄段运河;地位①枣庄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上极为重要的河段。它是在明代开挖泇河的基础上形成的,繁荣于明、清,鼎盛在当代。通过这段运河的年货运量,从十七世纪中叶的四百万石,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二千万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贸易等各个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明代,自永乐十一年(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

  • 明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探析
    ”指皇帝将臣属的奏疏不做批示下发而留置内廷。万历朝奏疏“留中”事例萌于神宗初政时期,万历中期以后趋于严重,成为凸显的政治现象。这一现象使得国家行政中枢的运转机制被破坏,政府功能亦随之下降。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后张居正时代国家行政中枢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君臣双方的严重冲突。奏疏“留中”既反映万历朝政治上层统合力之趋弱,又映衬出明代政治文化对君主绝对专制保留的些许约束,这种约束与明代士大夫的政治价值意识密切相关。关键词:万历奏疏留中士大夫政治

    古代文明 2009年4期2009-12-10

  • 掷还谀词,好!
    瑞应颂》的拍马屁奏疏。明成祖读罢,气愤地说:“你是国家大臣,派你下去了解情况,回来后不报告民间实情,却献上这道阿谀之词!”说罢,就把奏疏扔还给了他(《明史·俞士吉传》)。《明太宗实录》也记载了此事,且对明成祖的批评之词写得更为详细,不妨一录:“尔以大臣出视民瘼,既归,其民情何如,年谷何如,水患何如,未闻一语,而汲汲进谀词,都御史行事固如此乎?”明太祖朱元璋对颂美之词也十分讨厌。有一次他对中书省官员说:“古人祝颂他们的君主,都要含有警戒之意,最近看到臣下进献

    书屋 2009年4期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