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

  • 王致和”:用心书写中华老字号传奇故事
    清康熙年间的“王致和”,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王致和”这三个字,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传奇,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一个集体共同的人格操守与智慧凝结。无论什么时代,他们都能缔造辉煌,书写荣光,创造奇迹。“王致和”人奋力拼搏“从小时候的王致和酱豆腐涂馒头裹鸡蛋、粗粮窝头抹臭豆腐的特色风味,到现在家中每餐必备的一小碟子酱豆腐,再到后来用王致和新研发出来的‘腐乳红烧酱汁’做出来的红烧肉,都是我的日常最爱!”这是职场新人马婧萱的心里话。算起来,

    工会博览 2023年23期2023-09-07

  • 潇湘臭鳜鱼
    、蒜各10克。王致和臭豆腐2块,料酒10克,盐10克。臭豆腐汤1汤勺,菜籽油10克,料酒10克,糖5克。1.鳜鱼洗净腮和腹部,用厨房用纸擦拭干净,淋上料酒,撒上盐,用手将鱼两面和腹部凃匀,将鱼挂起来,风干晾一天;2.将王致和臭豆腐放入风干晾后的鱼上,放置在5℃—15℃的环境中腌制7天(如果温度在20℃—25℃,腌制3—4天即可);3.将腌制好的鳜鱼放在流动的水中清洗干净,并用厨房用纸擦干鱼身上及腹部里的水分;4.起锅放入菜籽油,将鱼煎至两面焦黄,盛出备用;

    餐饮世界 2022年8期2022-09-05

  • 王致和杯·第三届中国青年名厨精英赛暨王致和第二届厨艺大赛今秋将在扬州举办
    月20日上午,王致和杯·第三届中国青年名厨精英赛暨王致和第二届厨艺大赛发布会在北京西直门宾馆隆重举行。本届大赛是中国饭店协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以赛代训、以赛补缺,来激励广大职工和职业院校师生走技能人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重要项目之一。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共同为本届厨艺大赛揭牌,现场还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致和腐乳传统制作技艺”、国内名厨制作的“王致和”腐乳特色菜进行了集中展示。据了解,王致和杯·

    中国食品 2022年3期2022-02-25

  • 三百五十载 书香王致和
    农食品集团二商王致和食品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指示要求,着力提升广大员工文化素养,增强首都文化底蕴,参与书香北京建设,以藏书馆、VR体验区、北京市腐乳科普馆为核心载体,积极开展“书香王致和”的创建工作。“书香”沁润,文化铸魂三百多年来,中华老字号“王致和”靠文化起家,靠文化发展,靠文化扬名,文化始终伴随着王致和的发展。“王致和”源自儒生,出身书香。1669年,安徽举人王致和进京赶考,意外发明了臭豆腐,并创建“王致和南酱

    新阅读 2022年1期2022-01-19

  • 曲剧中的王致和
    剧的北京曲剧《王致和》在天桥艺术中心再度上演,落第举人华丽变身“东方奶酪”——臭豆腐创始人的传奇故事,又一次令京城观众大饱耳福。儒生的自尊与骄傲王致和本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籍的举人,这是历史的真实。我们知道在清朝,一个省能够中举的秀才不过二三百人,而在一个县里,能够中举的也不过一二人。这说明王致和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同时,这与徽州地区“贾而好儒”的人文风俗,与徽商“贾者力生,儒者力学”的儒家思想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张永和先生循着这一历史的真实,着力刻

    北京纪事 2021年9期2021-09-13

  • 老字号王致和接地气进社区展示非遗技艺
    前,中华老字号王致和非遗文化进社区公益活动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西里社区,磨豆、点浆、摆块、搓毛、直到最后的装瓶,一瓶腐乳的制作过程让居民大开眼界,老字号的匠心工艺引来大家点赞。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声名远播,其始创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腐乳产品独有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王致和系列产品多次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8年6月“王致和腐乳酿造技

    品牌研究 2020年32期2020-12-19

  • 古人打广告“套路深”
    张的案例了。“王致和”臭豆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落榜考生王致和弄巧成拙发现了臭豆腐这一人间美味,于是做起了臭豆腐的生意。很多人故事就听到了这里打止了吧?可万万没想到,后面的情节才更精彩。偶然一次房东的提醒,使得王致和开始思考人生——“我明明是来京城赶考准备衣锦还乡的,如今怎么沉迷于豆腐生意不能自拔了?”于是,他又考了一次。在考场上,考“诗”的题目是“知味下车”。卖了这么久的臭豆腐,要说心里没点感慨那也是假的。王致和仿佛已经闻到了自己做的臭豆腐的味道,一灵机

    妇女之友 2020年5期2020-08-15

  • 古人打广告“套路深”
    到巅峰时期。“王致和”臭豆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落榜考生王致和弄巧成拙发现了臭豆腐这一人间美味,于是做起了臭豆腐的生意。很多人故事就听到了这里打止了吧?可万万没想到,后面的情节才更精彩。偶然一次房东的提醒,使得王致和开始思考人生——“我明明是来京城赶考准备衣锦还乡的,如今怎么沉迷于豆腐生意不能自拔了?”于是,他又考了一次。在考场上,考“诗”的题目是“知味下车”。王致和灵机一动,便开始了“广告植入”。他写了一篇赞美自己臭豆腐的诗:名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自古

    今日文摘 2020年19期2020-07-06

  • 耄耋戏剧人张永和抒写菊坛传奇,缔造京味戏曲“双璧”
    由安徽仙源举人王致和一手经营的南酱园,也在延寿寺街创立而生。一个济世救人,疗苍生之苦;一个良心匠品,造百姓口福。350多年过去了,两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铺子,历经传承,成为闻名京城乃至全国的“老字号”双骄。这当然是历史,然而 2019年岁末,京城戏曲舞台的两部菊坛佳作,则真的让这段历史“活”了起来。先是曲剧《王致和》拉开了庆祝“王致和”创立350周年的序幕,唱响北京剧院的红氍毹;而后,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又在重整一新的首都影院举行了首映式。张永和先生(左二

    北京纪事 2020年6期2020-06-05

  • 古人打广告“套路深”
    上的广告语。“王致和”臭豆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清代落榜考生王致和弄巧成拙发现了臭豆腐这一人间美味,于是做起了臭豆腐的生意。偶然一次房东的提醒,使得王致和开始思考人生——“我明明是来京城赶考准备衣锦还乡的,如今怎么沉迷于豆腐生意不能自拔了?”于是,他又考了一次。在考场上,考“诗”的题目是“知味下车”。王致和灵机一动,便开始了“广告植入”。他写了一篇赞美自己臭豆腐的诗:名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素醇饒回味,黑臭蕴

    科教新报 2020年48期2020-03-15

  • 350 岁王致和的破与立
    打造文化IP,王致和还要朝产品创新发力10月18日,庆祝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周年大会在北京剧院举行,北京曲剧《王致和》同期成功首演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与同仁堂同龄,集“细、腻、松、软、香”于一身,备受广大消费者的“恩宠”。说起王致和,它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类似于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可口可乐。尽管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王致和已经奠定了自身在腐乳界独一无二的位置,但是从2015 年开始,王致和母公司北京二商食品却连年亏损。随着消费者主体的变迁,王致和开始不断打破常态,尝

    中国品牌 2020年3期2020-03-04

  • 文人与王致和臭豆腐
    记者们一起寻找王致和”为主题的活动,“前门楼子九丈九,三桥四门五牌楼”。30多个孩子围绕在北京彩绘非遗传承人张忠强身边,听他讲前门的历史。2019年是“王致和”创立350周年,2008年,“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在北京西城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是首农食品集团的二商王致和公司,他们特意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产品——卡通形象“王小和”彩塑。前门五牌楼下,小记者们兴奋地和“王小和”合影留念,随后大家来到延寿寺街,探访王致和老店原址。1

    北京纪事 2019年12期2019-12-12

  • 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周年大会暨北京曲剧《王致和》首演正式启动
    年10月9日,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周年大会暨北京曲剧《王致和》首演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此举开启了“致和庆华诞,匠心赢未来——庆祝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周年大会”的序幕,同时正式启动北京曲剧《王致和》全国巡演。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丰致辞时表示,2017年12月联合重组后的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掀开了首都食品产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作为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优秀老字号,希望王致和公司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品牌创立350周年为新的起点,“同舟共济

    北京纪事 2019年11期2019-11-25

  • 不仅是颜值担当,他的才华更令人期待
    日,北京曲剧《王致和》剧组的成员正在排练厅紧锣密鼓地排练。还算宽敞的排练厅,乐队的阵容就占去了半壁江山。胡优站在排练厅的正中,面对麦克风和乐队,一句一句地唱剧中人王致和的戏词。有时唱到不合适的地方,胡优会停下来和乐队指挥进行沟通——哪处伴奏需要加强;哪个音符缩短更好;哪段节奏可以更明快一些……乐队的指挥和主奏老师也经常在演奏中叫停,纠正演奏中的不周之处。响排的进度是按照演出的过场进行的,在胡优下去后,接替上来一个或多个演员,仍然如法炮制,一个字一个字精雕、

    北京纪事 2019年11期2019-11-25

  • 溯本求源是京味儿,守正创新在坚持
    豆腐一定要是“王致和”的青方,质地细腻,味道鲜美,臭中有奇香。这听起来有点传奇。就像王致和本人的经历,带着矛盾和脱离世俗的戏剧性。王致和是350年前的举子,从安徽到北京参加科考,屡试不中,受盘缠所困,他做起了豆腐生意,为了保存没有卖掉的豆腐,竟意外获得了臭豆腐制作技能。他将臭气扑鼻的青色豆腐块送给邻里品尝,风味独特的臭豆腐令品者无不称奇。此后,他放弃科考致力于经营臭豆腐。35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王致和臭豆腐。北京曲剧唱演中华老字号的人物传奇

    中国周刊 2019年10期2019-11-18

  • 中华老字号 焕发新生机
    企业已是拥有“王致和”“六必居”等17个中华老字号,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国有食品产业集团。王致和:传承创新推动老字号华丽转身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诸多荣誉的“王致和”品牌,始创于清康熙8年(公元1669年)。王致和在调味品行业具有“国料”的地位。它不仅是民间百姓的佐餐佳品,也是宫廷美味佳肴。据史料记载,王致和的臭豆腐进入皇宫还有一段趣闻。当年,御膳房为吃遍山珍海味的慈禧,每日三餐绞尽脑汁,宫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8期2019-11-08

  • 柳暗花明
    、吃起来香的“王致和”臭豆腐,是进京赶考的穷学生王致和因考试落榜,又没有盘缠回乡,不得已开起了豆腐坊,时有卖剩下的豆腐,因舍不得丢弃就切成小块用盐腌起来,之后专心攻读便忘了。待他想起来再打开时便有臭味;中鼻而来,豆腐已呈青灰色,不舍之余尝之,又觉余香浓郁,很是耐人寻味。比如镇江锅盖面,是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煮出来的面条却格外可口。比如因巧克力碎没有融化而出现的巧克力碎曲奇饼干;比如一次异常高温的突袭,来不及采

    食品与生活 2019年5期2019-10-23

  • 神奇的豆腐之霉豆腐
    进京赶考的书生王致和名落孙山,在京城为谋生路,自己制作了一些豆腐,沿街叫卖。但因天气炎热,一些没来得及卖出去的豆腐容易壞掉,王致和就把这些豆腐切块放在缸里用盐腌以储存。后来,王致和决定重拾书卷再考一次,就把缸里还存着豆腐这件事给忘了,当他二次科考结束后再打开这个缸的时候,豆腐早己变得臭不可闻。可经过加工,这些豆腐又有一股别样的香气,有商业头脑的王致和就决定试着兜售这些变臭的豆腐,没想到大受欢迎,从此,臭豆腐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些人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3期2019-05-08

  • 打赢“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
    00 年以后,王致和企业飞速发展,声誉日隆,不断拓展版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其中,既有企业基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制定的战略规划,也有应对国内外侵权行为展开的自卫反击。2006 年,王致和走出国门,打赢了“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该案在当时响彻全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海外华人等媒体纷纷用专题的形式报道这一新闻。一时间,王致和名声大振,收获了极佳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那么,这“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究竟是怎样的来龙

    法庭内外 2019年3期2019-04-01

  • FUNKY FOOD
    Zhihe (王致和) Stinky Tofu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Legend has it this verdant variety was invented in the Qing dynasty by a Beijing tofu seller called Wang Zhihe, who made a living hawking curd after failing his imperial exam. One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1期2018-10-25

  • 京商老字号的奇闻轶事
    “香飘百年”的王致和臭豆腐清康熙八年(1669年)京城举行会试,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闻讯而至,会试后总会有不少人落榜,落榜者中仍有不少佼佼者,王致和就是其中之一。王致和决定暂时留在京城,找一份差事做着,等待下一次科举。因为王致和忠厚老实,短短时间便和房东相处得十分投缘。房东是个小买卖人,平时经营一些蔬菜生意,便教王致和學习制作豆腐,做豆腐生意。迫于生计,王致和只好答应了,一边学做豆腐维持生活,一边忙中抽闲刻苦攻读。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到了盛夏季节,豆腐生意

    公关世界 2018年3期2018-09-10

  • 王致和臭豆腐
    徽来京城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了。他本想就此返乡,可苦于交通不便,又没有盘缠,所以他想来想去,决定留在京城继续攻读,准备再次应试。不过距离下一次考试的时间还早,无奈,王致和只得暂时在京城找个生计来养活自己。父亲在家乡原是开豆腐坊的,王致和幼年就学会了做豆腐,于是便在他居住地的附近租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有一次正值盛夏,豆腐还剩了好多没卖出去,王致和一看,发愁了,如果就这么倒掉也太可惜了。这时他突然想起家乡有用它们制

    幼儿100 2018年7期2018-03-08

  • 家乡的臭豆腐
    。相传是安徽人王致和发明的。他做了些豆腐,因为怕豆腐发霉,就把它腌了起来。之后就渐渐地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谁知过了很长时间,他打开小缸一看,臭气扑鼻而来,全变成了臭豆腐。王致和自己品尝后,觉得滋味鲜美,咸淡适口,臭中含香,便开始推广。慈禧太后在吃了臭豆腐后十分喜欢,挥笔题下“青方”二字,还把它列入了御膳小菜。臭豆腐就这样传开了。虽说是臭豆腐,闻着臭,可吃起来却很香。先把臭豆腐从卤水里捞出来,放入油锅,那些大小一寸见方的臭豆腐在油锅里像调皮的小捣蛋一样上下乱蹿

    快乐作文·中年级 2017年11期2018-03-07

  • 百年腐乳王致和 历久弥新
    李钰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槐说,“老,不一定等于好,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要学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起王致和,大江南北几乎无人不晓。300多年前,安徽举人王致和进京赶考,落第之后无意中制成风味独特的臭豆腐,成就王致和腐乳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如今,王致和已经由一个手工小作坊发展为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更是全国腐乳行业的领头羊,走向了世界各地。这就是百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正在讲述的老而不衰、历久弥新的故事。

    中国新时代 2017年1期2018-01-26

  • 京商老字号的奇闻轶事
    “香飘百年”的王致和臭豆腐清康熙八年(1669年)京城举行会试,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闻讯而至,会试后总会有不少人落榜,落榜者中仍有不少佼佼者,王致和就是其中之一。王致和决定暂时留在京城,找一份差事做着,等待下一次科举。因为王致和忠厚老实,短短时间便和房东相处得十分投缘。房东是个小买卖人,平时经营一些蔬菜生意,便教王致和学习制作豆腐,做豆腐生意。迫于生计,王致和只好答应了,一边学做豆腐维持生活,一边忙中抽闲刻苦攻读。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到了盛夏季节,豆腐生意

    中国名牌 2017年14期2017-12-20

  • 绝望中的品牌
    举考试的安徽人王致和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王致和出生于安徽仙源县乡下,幼年失母,跟着开豆腐坊卖豆腐的父亲长大,从小边读书边随父亲学做豆腐,书读得不错,豆腐手艺也很出色。他顺利地考中秀才、举人,最后来京参加会考考进士。他来到北京,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安顿下来。没想到,从小生长在皖南的他,不适应北京水土,患了痢疾病,等到开考勉强进入考场,发挥自然一般,放榜那天,眼看同来的举子们个个金榜题名,喜气洋洋,只有他名落孙山。郁闷的他在安徽会馆逗留了一个多月,想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8-09

  • 小小一块腐乳是怎么卖到10亿元的
    广合腐乳和北京王致和不分伯仲,甚至有人说当时广合腐乳的产销量已经超过王致和,因为论销售额,广合只是生产腐乳,而当时王致和还生产料酒等其它品类,然而,为了扩大产能,满足市场供应,广合发明了高科技“小太阳”工程提高产能,而王致和却通过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数倍扩大了产能,10年过去,产能之战,王致和胜出,拉开与其它南北竞争对手的差距,这是经营思维的胜利。王致和臭豆腐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今王致和已成为专业生产腐乳等调味品的公司。为适应现代人的口味,王致和并不

    中国盐业 2017年7期2017-07-18

  • 王致和:打造舌尖上的方寸文化
    守中求创新,而王致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自1669年创立至今,王致和已经走过三百多个春秋,是为数不多屹立于现代市场中的老字号品牌。目前,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已经成功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荣登“国宝殿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符号,在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王致和能够长盛不衰,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不单单是传统工艺传承,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创新发展,并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方寸”文化体系,包括方寸传奇、方寸魂魄

    商业文化 2017年4期2017-05-31

  • 臭豆腐曾经是“贡品”
    其中以朱元璋和王致和的传说故事最有影响力。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公元1344年,淮北大旱,饿殍遍野。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先后因饥饿去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去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虽然常常受到老和尚的斥责,却也能吃饱饭。但是没过多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吃了,而且时值乱世人人自危,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了,于是主持就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就这样,才做了五十天行童的朱

    幸福 2017年8期2017-04-08

  • 臭豆腐曾经是“贡品”
    其中以朱元璋和王致和的传说故事最有影响力。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公元1344年,淮北大旱,饿殍遍野。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先后因饥饿去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去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虽然常常受到老和尚的斥责,却也能吃饱饭。但是没过多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吃了,而且时值乱世人人自危,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了,于是主持就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就这样,才做了五十天行童的朱

    幸福·悦读 2017年3期2017-03-28

  • 传统美食与民间传说(之三)
    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

    东方女性 2017年3期2017-03-24

  • 少先队员·王致和·立马回头
    余心言王致和是北京腐乳的品牌,立马回头是杭州一处公交车的站名,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最近都有少先队员为它们出了主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离生产王致和腐乳的公司不远。许多同学听见过腐乳闻着臭、吃着香的说法,还听说腐乳生产过程中上面长过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人的健康是不是有害?四中队的少先队员决定到工厂去寻找答案。经过联系,少先队员们来到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出乎他们的意料,厂区里干净、整洁,空气中一点臭味都没有。“闻着臭”是哪里来的呢?工作人

    特别文摘 2017年3期2017-02-17

  • 名落孙山的王致和怎样创出老字号
    王芹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便想在京城暂谋生计。王致和自幼跟着父亲学过做豆腐,于是向几位同乡借了点钱,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两间房,开起了豆腐作坊,每天做上几屉豆腐,沿街叫卖。到了夏季,有时他怕卖剩下的豆腐发霉,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和盐腌后用缸储存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三伏之后,王致和打开缸看腌制的豆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试着尝了尝,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他送给

    中老年健康 2016年11期2017-02-05

  • 果蔬秋浓
    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过去卖臭豆腐、酱豆腐是由小贩担子沿街串巷吆喝着卖的。王致和据说是有这么个人的。皖南屯溪人,到北京来赶考,不中,穷困落魄,流落在北京,百无聊赖,想起家乡的臭豆腐,遂依法炮制,沿街叫卖,生意很好,干脆放弃功名,以此为生。这个传说恐怕不可靠,一个皖南人跑到北京来赶考,考的是什么功名?无此道理。王致和臭豆腐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现在成了什么“集团”,厂房很大,但是商标仍是“王致和”。王致和臭豆腐过去卖得很便宜,是北京最便宜的一种贫民食

    读书文摘 2016年12期2017-01-12

  • 将传统美食加入健康元素 ——记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丽英
    ——记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丽英□本刊记者 李盛/文 彭程/摄掰一小块馒头,用筷子尖儿沾上点儿酱豆腐抹着吃,很多老北京都好这一口儿。创制于1669年的王致和酱豆腐、臭豆腐,早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舌尖记忆。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发展,王致和始终保持着老字号的传统风味,但生产技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驴拉磨”的手工式作坊,到如今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从直接在空气中自然采菌发酵,到采用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制作菌种;从发酵成熟后再分装售卖,到今天

    工会博览 2016年34期2016-12-13

  • 中华老字号品牌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以“王致和”为例
    与创新——以“王致和”为例文/陈立彬 冯肖肖文化是品牌的重要基础,品牌文化是形成消费者品牌偏好的重要因素,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字号品牌,传统文化是形成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华老字号品牌“全聚德”、“稻香村”等显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傲然屹立的老字号品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瑰宝。品牌传统文化指导着企业走过百年的风雨,为品牌赢得了良好声誉。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文化的变迁,企业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比以

    公关世界 2016年19期2016-12-05

  • 走进中华老字号
    老字号企业——王致和腐乳厂,但对这个工厂并不了解。学校大队部号召各中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了队员们走进这家老字号企业的机会,三(10)中队决定参观这家腐乳厂,由此开始了与“王致和”的亲密接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指导思想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市调研少先队工作时说,少先队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民族传承性、时代进步性、教育针对性、思想有效性,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时代进步精神,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使之入心入脑成为人生之魂。我们要发挥少先队组织独

    少先队活动 2016年8期2016-12-01

  • 青方
    年,来京赶考的王致和落第后在京城的小巷卖豆腐为生,当时正值夏季,卖剩的豆腐很快会发霉,于是,王致和将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小口缸,用盐腌了起来。到了秋天的时候,王致和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之一看,豆腐已成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中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清末,臭豆腐传入宫廷,深受慈禧太后喜爱,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便赐名“青方”。我的家乡盛行吃臭豆腐,每天早晨,无论风雨,都能听见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2016-11-26

  • 那些吃了几百年的京城老字号
    云集了六必居、王致和、月盛斋、金狮、龙门、天源酱园、白玉、京华、京糖、三十四号等众多中华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大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风雨,经过岁月淬炼过的老字号现在都集结在北京二商集团旗下,将这家虽然只是建国后才成立的企业装点得极富年代感。且让我们细细感知这些老字号背后那被年轮碾过的痕迹……恪守“必”字经展览馆内,六必居泛黄的老账本静静地躺在陈列台上,这是六必居几百年前刚成立时候的总账本。六必居以制作和销售酱菜而闻名于世,同时六必居酱园也是北京酱园中历史最久、声

    国企管理 2016年6期2016-03-31

  • 妙趣横生的“臭食”对联
    等。其中,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浙江宁波的臭冬瓜和绍兴的臭霉千张,更是臭食品中的佼佼者,堪称“中华臭食文化”中的珍品。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品尝了臭豆腐后,称赞其味道异常鲜美,亲赐推号为“青方”。慈禧太后晚年时,每天都要御膳房为她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泛过的臭豆腐。因此,臭食品名声大震,一些文人雅士也撰联题对,称颂臭食。如清朝状元,就曾为王致和的南酱园题写了两副门联。其一: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其二:酱配龙路调芍药;园开鸡趾种芙蓉。这两副门联均为嵌字联,

    烹调知识 2016年1期2016-01-12

  • SDE结合GC-MS分析王致和臭豆腐中的特征香气成分
    GC-MS分析王致和臭豆腐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孙洁雯,杨克玉,李燕敏,陈怡颖,刘玉平,张玉玉*(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48)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的方法对王致和臭豆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用计算的保留指数和NIST 11谱库检索,确定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并用内标法确定其在王致和臭豆腐中的含质,根据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结合香气活性值,

    食品科学 2015年16期2015-12-27

  • “落榜者”与老字号
    这就是著名的“王致和”“全聚德”和“一得阁”。最典型的例子是王致和。他是安徽仙源县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未登龙门,名落孙山。但是,他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或是抑郁寡欢,或是破罐破摔,而是另谋蹊径,就地创业。他不嫌弃父亲做小买卖,更没有看不起豆腐坊的小生意,开始放下古书,端起坛罐,做了父亲的徒弟,打小工。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竟然意外地发现了做豆腐的秘诀,于是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人家都说:多了一个不会念书的,就耽误了一个放猪的。说得很有道理。每个人

    党建文汇·下 2014年9期2014-10-27

  • 国际贸易中的商标权风险及防范
    06年7月,当王致和集团拟在3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时,却发现“王致和”商标在德国已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德国欧凯公司,Okai Import Export GmbH,以下简称欧凯公司)抢注。欧凯公司于2005年11月21日注册申请,并在2006年3月24日起开始公示,王致和公司在彼时已过了三个月的异议期。2007年初,王致和向慕尼黑地方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定欧凯公司无偿归还商标、予以赔偿,并对其进行处罚。一审阶段,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王致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4期2014-05-04

  • 王致和的幸与不幸
    相仿制……他叫王致和,他的臭豆腐也取名“王致和”。时至今日,“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以其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备受广大华人消费者的钟爱。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日的需求量,钙、铁、锌含量均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维生素B1、B2,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品牌不仅享誉国内市场,还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王致和是不幸的,这个穷秀才终极一生也没能把名字留在皇榜上;可王致和又是幸运的,他绝对没有想到,由他奠基的“王致和

    知识窗 2013年6期2013-02-11

  • 一块臭豆腐打造的商业王国
    山市仙源镇)人王致和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参加考试。王致和出生于仙源县乡下,幼年失母,跟着开豆腐坊卖豆腐的父亲长大,从小边读书边随父亲学做豆腐,书读得不错,豆腐手艺也很出色。他顺利地考中秀才、举人,最后来京参加会试考进士。他来到北京,在前门外延寿街(今大栅栏延寿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安顿下来。没想到从小生长在皖南的他,不适应北京水土,患了痢疾病,等到开考勉强进入考场,发挥自然一般。放榜那天,眼看金榜题名的举子们喜气洋洋,只有他名落孙山。郁闷的他在安徽会馆逗留了一个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2012-02-11

  • 生意场淘得“黄金屋”臭豆腐上御宴演绎创业传奇
    欢的字眼——“王致和臭豆腐”除外。“王致和”,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三个字。中国历史上,很多从小处着手,在大处成气候的企业家,王致和是其中一个。王致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出身于文化人,并非从开始就想做臭豆腐。他的梦想是三场及第,夸官故里,光耀门庭。不幸落第后,万般无奈才做起臭豆腐生意,一旦投入其中,又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打理,硬生生把一个最不起眼的产业做成了延续三百多年的民族大品牌。这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心酸故事、心路历程呢?一、前程无量的王举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3期2010-05-14

  • 王致和」海外维权的警示
    ,中华老字号「王致和」海外维权案迎来了终审判决。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二审裁决「王致和」商标侵权案中方胜诉,要求德国欧凯公司停止使用「王致和」商标,并撤回其在德国专利商标局注册的「王致和」商标。案件始自2006年7月,当「王致和」试图进军欧洲市场时,却发现自己拥有的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德国欧凯公司抢注。双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提起诉讼,追讨其商标权。慕尼黑地方法院受理了「王致和商标侵权案」,并于2007年11月一审宣判:禁止欧凯公司在德国擅自使用

    台商 2009年7期2009-07-28

  • 王致和:转一转身的职场智慧
    欢的字眼——“王致和臭豆腐”除外。“王致和”,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三个字。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从小处着手、在大处成气候的企业家,王致和便是其中一个。王致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出身于文化人,并非从一开始就想做臭豆腐。他的梦想是三场及第,夸官故里,光耀门庭。在不幸落第、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做起臭豆腐生意,而一旦投入其中,又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打理,硬生生把一个最不起眼的产业做成了延续300多年的民族大品牌。这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酸故事、心路历程呢?前

    百家讲坛 2009年12期2009-07-27

  • 海外维权的一课;王致和越洋品牌之争完胜
    尼黑高等法院对王致和诉欧凯公司商标侵权一案做出终审判决,宣布“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诉德国欧凯公司抢注商标案,以王致和终审胜诉落幕。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刘女士认为,我国企业在发现商标侵权后选择自主海外维权的案例不多,王致和的完胜具有标考生的意义。2006年7月,王致和发现商标在德国被一家主营中国商品的超市——欧凯公司抢注,集团领导层第一反应即不能让王致和这一民族品牌在德国落入他人之手,随后直接向欧凯公司发出了律师函,要求其无条件归还“王致

    中国名牌 2009年6期2009-07-20

  • 王致和胜诉后,海外维权空间打开
    场中华老字号“王致和”与德国欧凯公司的纷争终于在近日划上句号。“王致和”商标侵权案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品牌在国际化之路上频遭“暗算”的一个缩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李建昌表示,“王致和”商标案应引起高度重视。统计显示,商标国外抢注案件每年超过100起,主要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目前约有15%的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仅是冰山一角北京的老字号非常多,一说起“王致和”,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10期2009-06-29

  • 老字号海外被“抢”之后
    4月23日,“王致和”商标海外抢注案在巴伐利亚州高等法院宣判,王致和集团二审胜诉。历时两年多的“王致和”商标案终于尘埃落定。与“王致和”的幸运不同,其他遭遇海外抢注的老字号追讨商标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上世纪80年代末,天津著名老字号“狗不理”在日本被抢注,其回归路走了近20年;还有的老字号付出了高额的商标转让费。有人担心,中华老字号将被国外抢注殆尽。这并非耸人听闻,“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凤凰”在印尼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英国

    中国报道 2009年5期2009-06-19

  • 都是“倒霉”催的
    山珍海味再尝尝王致和的臭豆腐,也别有风味不是?可别小看“倒霉”这盘王致和的臭豆腐,这里面可有着21世纪人际交往中最宝贵的素质——幽默。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调侃调侃偶尔的不适宜,倒霉催我,快乐给你,开心一笑,幽他一默,不也有趣?言归正传,看看小朋友们的“倒霉”文章,禁不住莞尔: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在大人眼里没啥了不起的,在他们眼里却成了惊天大事。但人家不是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任谁在那情那景里都难得超脱。既然摆脱不了,那就坦然面对,将倒霉付之一笑,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09年6期2009-06-15

  • 王致和商标归来
    马拉松官司的“王致和商标案”,是中华老字号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商标诉讼维权。持续了两年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诉德国欧凯公司恶意抢注商标案,于4月23日作出终审判决。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裁决“王致和”商标侵权案中方胜诉,要求德国欧凯公司停止使用“王致和”商标,并撤回其在德国专利商标局注册的“王致和”商标。这是终审判决,并且具有最终效力。2006年7月,中国豆腐乳的创始品牌“王致和”发现,其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德国

    商界 2009年6期2009-06-08

  • 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在德打赢商标侵权案
    当竞争法》判决王致和集团胜诉的,“这是王致和公司的胜利”。除“王致和”外,被德国欧凯公司抢注的中国知名商标还有“老干妈”“自家”粉丝和“洽洽”瓜子等多家国内知名品牌。菲梭维特克透露,目前自家粉丝公司已与其联系,准备追讨商标注册权。两次上庭两次胜诉2006年,当意图开发欧洲市场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到德国申请商标注册时,发现自己的商标已经被德国一家名为“欧凯”的食品进出口公司在2005年抢注。2007年1月,在双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委托菲梭维特克提出

    中国经贸 2009年9期2009-06-02

  • 拍案说法
    案正在审理中。王致和维权案迎终审王致和是一个具有百年积淀的中华民族品牌。目前,王致和集团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但近年来王致和连年遭遇商标抢注。2006年7月,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德国欧凯公司注册。2007年1月,在双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对欧凯公司提起诉讼,追讨其商标权。2007年11月14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禁止欧凯公司在德国擅自使用王致和商标,依法撤销欧凯公司抢注的王致和商标。王致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8期2009-05-22

  • 王致和”在德打赢商标维权案
    中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被恶意抢注案进行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结果,要求抢注方———德国欧凯进出口公司停止在德国使用王致和商标,并撤销它在德国抢注的王致和商标。王致和方面的德国代理律师说,正常情况下,此判决为终审判决,至此,王致和商标维权案已胜诉。这起案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第一案,最早发生于2006年7月。当时,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到德国注册商标时发现,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已被其德国销售代理商欧凯进出口公司在德国专

    环球时报 2009-04-242009-04-24

  • 王致和是如何成为商海宠儿的?
    安徽仙源县举人王致和进京会试落第,滞留京城。这已经是第四次会试落第了,想起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王致和不禁悲从中来。打道回府吧,他实在感到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他捎信回家说,他在北京找到一份适合文人干的抄抄写写的差事,自己计划边干边学习,争取在下一次的会试中榜上有名。京城米贵,白居不易。小时候,王致和曾在老家帮人做过豆腐,没想到,这个技艺在此时帮了他的忙。为了生计,他在北京的安徽会馆附近租房制作豆腐,白天沿街叫卖,晚上在狭小的住房里读书。生意还过得去,王致和亦商

    学习博览 2009年11期2009-03-22

  • 维权积极企业经验谈
    莲中华老字号“王致和”2009年4月在德国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被德国欧凯公司抢注的商标,首度海外维权成功引起了极大关注。王致和的主动维权行为,给经常“忍气吞声”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范本。然而,一组数据依然却勾勒出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尴尬境地: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每年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案件超过100起,无形资产损失达

    进出口经理人 2009年11期2009-01-14

  • 大话臭吃
    过去只认本地的王致和臭豆腐。其外形质地都与南方臭干有所不同,味道也更强烈。传说王致和为一进京赶考秀才,落第后因无盘缠回乡,只好在京城卖豆腐。一次卧病在床,豆腐几日未能卖出,遂生霉变味。王致和心疼之余,将其加盐存入罐中,意在日后自己食用。谁知几个月王致和竟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待到想起,开罐察看时,豆腐已经面目全非,臭气扑鼻。就这样,一种全新食品闪亮登场。我总觉得,即使有王致和这么个人,也未必能三拳两脚就搞出臭豆腐。发明一种食品未见得比创立一门学说简单,没有几

    读书文摘 2004年1期20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