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的语言特色及成因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整体基调是悲剧气息,从词汇的特点来看,以“月”和“玉”命名的章节标题是寓意深刻且契合情节的。颜色词的使用、动词重叠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让整部作品通篇读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大量排比和对偶使得语言总体呈诗化、散文化的特点。另外,小说还运用了许多宗教词汇和回民语言,蕴含鲜明的地域色彩,作者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悲剧体验、宗教信仰与地域等都是这部作品语言特色的成因。关键词: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语言 词汇特点 修辞特征 语言特

    文学教育 2023年4期2023-04-27

  • 论《穆斯林的葬礼》的“纯美与纯情” ——“玉”的延续与“月”的重构
    01)《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作家霍达的优秀长篇小说,此小说曾在1991 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韩新月,作为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主人公,她在美丽皎洁、清冷脱俗的外表下隐现着“月”的光辉与“玉”的使命。韩新月的人生是痛苦无奈的,却也是丰富细腻的,她既是“月”的代表,也是“玉”的传承。最终,她没有看到从东窗上浮起的“淡淡的曙光”,她的等待与留恋皆随她那颗脆弱的心脏与世长辞,但她的信仰与爱情却在“月魂”中被重构,并通过被纪念的方式得以重生。一、穆斯林的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1-24

  • 文化翻译理论视阈下《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的名作《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现北京回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的史诗级巨作,一经出版,即揽获多项国内文学大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该书讲述了一个回族家庭在社会变迁中的风风雨雨及一家三代的爱情故事,呈现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穆斯林的葬礼》情感真挚、内容厚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月华和钟良弼合译的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是《穆斯林的葬礼》唯一一部以译著

    现代英语 2022年18期2022-11-16

  • 穆斯林的葬礼》梁君璧为中心的爱情悲剧成因
     要:《穆斯林的葬礼》一书描贯穿了1919年到1979年的历史,通过塑造韩子奇、梁君璧、韩新月等角色形象,把人物冲突放置于广大的历史背景当中,展示的不仅仅是人物爱情的悲剧,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信仰与时代思潮产生的碰撞。本文将主要探讨梁君璧爱情悲剧的成因。关键词:爱情悲剧;梁君璧;长女身份;时代梁君璧的人物形象复杂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她恪守信仰、性格强势、咄咄逼人,最终成为自己爱情悲剧的主要负责人。本文将从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以梁君璧的人物形象为主,分

    科学与财富 2022年2期2022-06-06

  • 试论《穆斯林的葬礼》悲剧张力的来源
    、引言《穆斯林的葬礼》以“玉”和“月”作为明线,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作为暗线,讲述一个美好毁灭的悲剧。很多人把《穆斯林的葬礼》称为爱情的葬礼,并分析其悲剧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小说中被毁灭的事物至纯至美,另一方面,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悲剧双方都在不断地争取理想的效果,却在争取过程中发生冲突,进而造成毁灭。这些无以言说、无以辩解的理由才是《穆斯林的葬礼》悲剧张力之所在。本文从环境氛围、“月”“玉”的意象,以及梁君璧和梁冰玉、梁君璧与韩新月的冲突关系三个方面论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4期2022-05-27

  • 师生恋的悲剧成因
    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与台湾作家琼瑶的《窗外》都描述了凄美的师生恋情,女学生与男老师从相识到相爱,最后皆以悲剧收场。两部作品发生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之下,都处于时代转型时期。本文将通过分析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两部作品的师生爱情故事,来分析师生恋终究沦为一场悲剧的共同成因。关键词:师生恋、《窗外》、《穆斯林的葬礼》一、两部作品之师生恋梗概《窗外》中的江雁容是一位高三学生,她温婉清秀,国文成绩突出,引起了老师康南的注意。康南比雁容大二十岁,他博学审问,他欣赏雁容并时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7期2022-05-22

  • 译介学视角下《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女性形象再现研究 ——以韩新月与梁君璧为例
    41)《穆斯林的葬礼》由我国当代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该部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回族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少数民族生活和文化[1],被誉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英译本(TheJade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ilim Family)由关粤华、钟良弼夫妇进行翻译[2],收录到“熊猫丛书”系列,由中国文学社进行出版。该小说原著出版三十多年来热度持续不减,而其英译本却受到冷落[3]。这不免引起了读者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6期2022-04-12

  •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模糊语探析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作为霍达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后在文坛引起轰动。小说中的穆斯林习俗及人物之间的爱情悲剧吸引学者们的关注,但文中的模糊语却鲜有学者注意。本文从语义学视角出发并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旨在探讨小说中的模糊语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证明模糊语对小说内容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能为该小说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促进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研究。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模糊语;成因分析;合作原则《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编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

    雨露风 2022年1期2022-03-23

  • “璧”“玉”有瑕
    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梁君璧 梁冰玉 悲剧原因 现代化进程《穆斯林的葬礼》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被刘白羽称为“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a。全书共十五章,可按时间分为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时期两部分。除最后一章“玉别”外,讲述民国时期内容的章节均带“玉”字(以下简称“玉章”),介绍新中国时期发生故事的章节皆有“月”字(以下简称“月章”),两部分内容交替进行,以双线并进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沉浮。其中,月章之“月”自是指韩新月,而玉章之“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1期2021-11-30

  • 基于语料库的《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范化特征研究
    考察。《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当代女作家霍达[6]的代表作。小说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随后于1992年由关粤华、钟良弼夫妇[7]翻译成英文,收入“熊猫丛书”系列。《穆斯林的葬礼》被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其英译本进行范化特征的考察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穆斯林的葬礼》汉英平行语料库和BNC小说库,综合采用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模式,对英译本中的范化特征进行综合考察,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与BNC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0-15

  • 基于语料库的《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范化特征研究
    基于《穆斯林的葬礼》汉英平行语料库与BNC小说库,综合运用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模式,对《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的范化特征进行综合考察后发现:英译本与BNC小说库进行语内对比时,在罕用词、名词化词缀、被动句式、关系从句和连接词等特征的运用上都呈现出比目的语原创文本更加标准而规范的倾向,体现范化特征;英译本与源语文本进行语际对比时,在处理原文中超量使用的感叹号时采取了规范化的处理,同时通过大量省译的方式以便更适合目的语的规范,也体现了范化特征。《穆斯林的葬礼》英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0-13

  • 穆斯林的葬礼》中姑妈角色的分析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中姑妈的角色虽在文中着墨不多,但其人物形象却耐人寻味。她遭受国家破败从而带来悲惨身世的命运,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地活下去。但作为底层卑微的小人物,她又具有超越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大爱之举,成为一个功德圆满的大写的人,深得读者喜爱。关键词:姑妈;悲惨;世俗;宗教;大爱《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穆斯林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在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

    雨露风 2021年11期2021-03-02

  • 略论《穆斯林的葬礼》的叙事手法
    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经发表便反响强烈,此著作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1]序1并于1991年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曾通过广播、电影媒介,以及各种文字的译本进行传播,可谓是文学典范,值得一读再读。它以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悲剧,主要揭示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前期的家国兴衰、回族人民的生活和传统玉雕技艺举步维艰的历史。其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31

  • 重读《穆斯林的葬礼
    暴走。《穆斯林的葬礼》在核心的爱情主题上反复处理禁忌,道德禁忌(韩子奇-梁冰玉)、宗教禁忌(韩新月-楚雁潮),它的悲剧性也就寓于这些禁忌之中,使打破禁忌的人获得惩罚。从故事原型来讲,霍达明显部分借鉴了《哈姆莱特》和《俄狄浦斯王》,甚至把前者嵌入到小说中,让楚雁潮和韩新月成为了一部校园话剧的男女主角,通过莪菲利亚的自我谴责和哈姆莱特的延宕,使楚雁潮和韩新月的爱情悲剧有了双倍的净化力量。再度回到《梁祝》,楚雁潮曾经在医院里播放了这首曲子,而医院里是绝不允许有人

    博览群书 2020年12期2020-12-28

  • 人性中的美与爱 ——读《穆斯林的葬礼》随感
    ◎彭铁桥一个寒假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也读完了,虽读得并不十分细致,然而收获却不少。本来是想一气呵成把它读完,但读到后面,却不忍卒读,只能强忍心中悲痛,断断续续地把它读完。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打动我的不只是其中感人的亲情,不离不弃的爱情,还有主人公新月那真善美的人性。这是一个关于穆斯林家族的故事,一个生活在北京以做玉为生的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好像都是不幸的,甚至是凄惨的。从第一代创始人,也就是“奇玉斋”的主人粱亦清开始,他始终尽心尽责,把自己全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9期2020-12-08

  • 谈陌生化翻译在《穆斯林的葬礼》的英译本中的运用
    略,即《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人名和民俗文化用语的翻译;最后,本文将对该英译本做出批判性总结。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陌生化翻译;民俗文化用语;中国文化走出去《穆斯林的葬礼》是著名作家霍达的代表作,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已有多个语种的译本走出国门,其中关月华和钟良弼合译的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是目前唯一的出版英译本。该书以中国穆斯林回回的文化生活为背景展开,描写回族玉器手工匠人韩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2020-06-12

  • 关联理论下《穆斯林的葬礼》英译研究
    基于对《穆斯林的葬礼》原著和英译本的对比研究,分析其婚娶、丧葬等习俗语汇,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译文,探析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在介绍理论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从原著和译著中选取译例并从关联理论视角进行评析,讨论民俗语汇翻译的处理方式。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关联理论;民俗翻译《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作家霍达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穆斯林文化生活为背景展开,讲述回族玉器手工匠人韩子奇上下三代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该著作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等多个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2020-06-12

  • 少数民族题材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负载词 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的葬礼》为回族女作家霍达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个平凡而有闪光的穆斯林世界。该书以少数民族回族为视角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1]”。翻译界中不乏大量汉族小说的优质翻译,但对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的翻译却占极小部分,且翻译中会有文化鸿沟现象、跨文化交际困难等问题。不少翻译学家提出了众多的翻译方法,在少数民族文化负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6-08

  •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叙述语言的抒情特色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叙述语言呈现诗化、散文化表达,现实而又浪漫,具有明显的抒情特征。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叙述语言 抒情特色一、小说的叙述语言小说语言分为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是作者在小说中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发情感、发表议论所使用的语言,一般能奠定小说叙述的风格。同时,小说叙述语言的风格十分多元化,通过叙述语言的语调、词汇、句法、修辞等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来。二、《穆斯林的葬礼》叙述语言的诗化、散文化、抒情化《穆斯林的葬礼》的叙述语

    参花(上) 2020年5期2020-04-27

  •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性分析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经典文学作品,小说中的民族气息十分浓厚。在这部《穆斯林的葬礼》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里,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人性格与环境所造成的悲剧;第二个层面是封建传统与道德所造成的悲剧;第三个层面是宗教文化与信仰所造成的悲剧。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爱情;悲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02《穆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2020-03-23

  • 论《穆斯林的葬礼》的电影改编
    要:《穆斯林的葬礼》 是霍达的代表作,自发行后就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关注,随后它又被谢铁骊导演翻拍成电影《穆斯林的葬礼》 。在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换过程中,导演采取以简驭繁的策略,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了摘取和再创造,于人物删减中重构人物形象和突出故事主线、于情节删减中明确爱情自由的主题、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影视的艺术特色,体现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小说 电影《穆斯林的葬礼》 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作品发表后,许多评论家、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2020-02-21

  • 雁归有时 潮来有汛 ——《穆斯林的葬礼》中楚雁潮多重人物身份解读
    指出,《穆斯林的葬礼》在厚重的历史背景、沧桑的民族书写、开阔的时空氛围中,以独特的文学魅力征服了读者[1]。除却对京城穆斯林“玉器梁”一家三代人、60年兴衰沉浮的沉痛刻画这条主线,时代变迁所引发的创伤体验也成为其中重要的元素。在时代、民族与个人的悲剧三位一体地统一于“不幸”这一点时,个人的悲剧便不可避免了[2]。作为一种超民族、跨文化的产物,时代的创伤体验在楚雁潮的典型遭际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与承袭、发展。楚雁潮简单而复杂的家庭悲剧,是土地革命时期封建家庭的影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2020-01-01

  • 天上新月,地上人间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唐奔瑶 浙江省永嘉中学高一(8)班“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而一双手还在颤抖,一声声叹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那点点剔透的水珠儿在扉页上开出了无色的哀花……我思忖着多久没为一个故事而潸然泪下了,耳畔仿佛《梁祝》绵绵不断,如絮语呢喃,滑入心海。脑中反复出现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中也是“最难将息”。满腹的悲楚,竟不随大江而东流去。初看书名,我以为其内容和伊斯兰教有关,是一部外国史,不料却是

    作文新天地 2019年10期2019-11-27

  • 那民族史诗般的品格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独特的视角,巧妙的结构,冷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呈现了一副回族族群的历史沧桑,既有着深厚的伊斯兰教文化底蕴,又有着回汉文化的撞击交融,具有着民族史诗般的品格。本文在介绍霍达其人和《穆斯林的葬礼》内容和成就的基础上,从作品中所展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两个方面试对作品进行赏析,论述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创作意义;霍达[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穆斯林的葬礼》的“难题求婚”母题
    要:《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间的兴衰。笔者通过大量查阅发现,以往对《穆》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其意象、文化、人物等层面上,而本文笔者将从众多母题中的“难婚”母题出发,通过对《穆》中“难婚”母题的分层检视,力求从新的视角探究《穆》爱情悲剧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难婚”母题[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穆斯林的葬礼》,主要讲述了一个回族玉器世家的几代盛衰,通过几个发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2019-09-16

  • 穆斯林的葬礼》——疼痛的人物群像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饱含着深深的疼痛。它所展开的人物群像或人生破碎,或在空间和内在精神的契合上永远分离。破碎和分离构成了人物群像悲剧的本质和疼痛的“面容”。以玉为象征的上一代人和以月为象征的这一代人在时代与命运的干预下艰难地前行着,每走一步,仿佛都无比疼痛,而这疼痛至死方休。关键词:破碎;分离;疼痛;人物图谱;人物群像“自古月象就具有诗意美和悲剧美,‘月亮的色、形、质,分别负载了中国回民尚洁、喜白、思乡、念亲与坚忍内隐等独特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2019-08-18

  • 浅论《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形象
    要:《穆斯林的葬礼》中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也展示了他们悲剧的变化和延续,并揭示了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在诸多人物悲剧中,韩子奇的悲剧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韩子奇;悲剧形象;原因分析一、 《穆斯林的葬礼》简介《穆斯林的葬礼》于1987年创作完成,这部长达五十万余字的长篇巨著记录了一个穆斯林玉器家族的兴衰荣辱的故事。讲述了三代人命运的坎坷和他们的爱情悲剧。其行文结构构思巧妙,不落俗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读天下 2019年19期2019-08-14

  •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
    、引言《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有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的有爱情悲剧色彩的巨著。我国已有学者从文学等角度分析了这部经典作品,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却比较少。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的经典著作,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对人物心理和爱情的文字描述,不仅呈现了作者高深的汉语造诣,也包含很多概念隐喻。Lakoff(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我们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隐喻的。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这部经典小说,拓宽了对我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也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2019-01-27

  • 月梦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徐岳玥《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用淡墨涂抹的画卷,并不绚丽多彩,却带着微微的墨香。陌生的习俗与文化带来的是相当新奇的体验,却又温和朴素,不会脱离我们所熟悉的文学轨道。它带来的感动是细腻而绵长的。它不像现在的很多作品,为了情节的跌宕而刻意描写悲惨与痛苦,用尖刀将心脏划得鲜血淋漓,而像一根细针,让人初读时只觉内心怅然,一旦回想起来,心头就细细密密地疼。这种疼痛无疑更加温和且持久,并带着希望,给人以更深切的感动。《穆斯林的葬礼》就是这样一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1期2019-01-10

  •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家父女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01《穆斯林的葬礼》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成功的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爱与恨交织的宗教捍卫者梁君璧,情之深痛之切的北大师者楚雁潮,技艺超群却老实本分的“玉器梁”传承者梁亦清,追求独立个性却始终残缺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悲情者梁冰玉……而其中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是韩家父女:韩子奇—玉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月意象的作用
    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经发表便引起极大反响,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霍达将月与玉作为线索平行贯穿整部小说,月是今,玉是昔,以时光交错的叙述方式展开故事情节。本文主要以月意象为切入点,从月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揭示女性悲剧命运、映射民族文化命运三方面来分析在小说中月意象所起的作用。【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月意象;穆斯林;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21

    戏剧之家 2018年28期2018-12-08

  • 穆斯林的葬礼》 ——过尽千帆读不尽
    晴在《穆斯林的葬礼》后记中,作者霍达曾说,“随着年岁的增长,写作似乎越来越难,那是因为:文学,在我心中越来越神圣。面对文学,我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我在写作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能得到这样的享受……为人的心作传,为人的心谱曲,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又十分幸福的事业。”诚然,这一本作者呕心沥血的宏篇巨著,确实做到了她所希望的这一点,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我们心中不可取代的经典名著。从八年级开始,我阅读这本书已不下十遍,每次翻开,都有伴着油墨香扑面而

    青少年日记 2018年10期2018-12-05

  • 过犹不及 ——试评《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意识
    霍达将《穆斯林的葬礼》比作一个初生的婴儿,这个婴儿凝聚着她的审美理想。从艺术手段和民族立场等角度看,小说确有别具匠心的创新之处,富有不可小觑的文学价值。然而从女性意识角度来看,小说并没有退去了五四文学以来的一些瑕疵,难免有一些用力过猛的意味。与同时代的《玫瑰门》、《长恨歌》相比也显得滞后而迟钝。其女性意识是偏狭陈旧的,过犹不及的。一、女性形象的局限性(一)扁平化的韩新月韩新月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作者的笔墨从不吝啬。然而,由于作者本人情感倾向的流露过多,客观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2018-11-15

  • 从《穆斯林的葬礼》分析伊斯兰教的丧葬文化
    度介绍了穆斯林的葬礼。国内研究方面,笔者通过CNKI检索,结果显示研究各宗教丧葬文化的论文有1010篇,说明了学术各界对于丧葬文化高度重视,然而其中对于穆斯林丧葬文化的研究仅有60篇,且从文学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角度分析伊斯兰教的丧葬文化的论文少至4篇。本文拟以学者对于丧葬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穆斯林的葬礼》分析伊斯兰教的丧葬文化。二、基督教和佛教的丧葬文化基督教葬礼被称为“祝祷会”,所有人都站着,不像世俗办丧事一般的送盘缠或是烧纸,而是牧师讲祝祷词,

    戏剧之家 2018年17期2018-11-14

  • 穆斯林的葬礼》埋葬的到底是什么?
    :初读《穆斯林的葬礼》,让人不禁思考这是一场穆斯林的葬礼还是一场爱情的葬礼。小说的最后,留给读者的是一份孤独,也让我顿时领悟了《穆斯林的葬礼》埋葬的到底是什么。人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是总会赋予这件事情以假如这种命题,假如在玉器梁家主人公没有邂逅,易卜拉欣就会陪着吐罗耶定继续朝圣,不会出现种种悲剧。可是人心总是多生出好多杂念,从此世间多了玉器韩,却没了那个朝圣者。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孤独;孤独作者简介:张雯雯(1995-),女,汉族,山东泰安人,青岛大学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1期2018-10-22

  • 穆斯林的葬礼》中人物的悲剧意蕴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三代人命运的浮沉,以穆斯林宗教文化为背景展开了三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悲剧,整部作品中弥漫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韩子奇;梁君璧;悲剧性作者简介:常毓峰(1994.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方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2018-10-09

  •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韩子奇的悲剧人生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在作品中,着重描述了主人公韩子奇一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个玉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也成就了他的悲剧人生。对韩子奇而言,玉就是他的生命。为了玉,他离妻别远离故乡,为了玉,他放弃他所爱的人。玉,是他生活中的全部,是他的最爱,他爱玉超过了一切,对于玉他倾其一生。他爱玉、护玉、守玉,最终因玉而死。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韩子奇;悲剧人生《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

    赢未来 2018年8期2018-09-25

  • 穆斯林的葬礼》中穆斯林文化性格的表现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作为一部史诗级的巨作,描绘了一个普通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在六十年间的坎坷岁月。它将伊斯兰教义、回族文化性格贯穿其中,通过对不同事件、不同人物的细致刻画,让我们从中了解回回们的文化性格。关键词:伊斯兰教;穆斯林;回回;文化性格《穆斯林的葬礼》(以下简称《葬礼》)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其三代人在六十年间的历史变迁中各自沉浮的命运,在悲欢离合的故事背后展现出穆斯林的文化性格特征。读者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共同接受生命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2018-07-21

  • 雁归潮来,明月不再 ——再读《穆斯林的葬礼
    00]《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的代表作,迄今三十年却常读常新,成为不衰的经典。全篇五十余万字,加上前言后序共十七章皆以“玉”或“月”为章题,“玉”为前辈纠缠,“月”为后代故事,二者交替行文。三代人的纠葛像极了一盘棋局,举棋不定中谁棋高一着?输赢二字早无定局,只是纵横交错中不免让人乱了头绪。是非对错说不清楚,只是每个人物在认为自己对的情况下与命运做一次挣搏。一、悲剧就是抵挡不过命运,也奈何不了人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

    名作欣赏 2018年23期2018-07-18

  •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是著名的回族小说家霍达所著,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关于穆斯林家族六十年来的兴衰历史,三代人的命运起伏,发生在两代人身上不同的爱情悲剧。本文重点介绍了穆斯林家族的丧葬习俗,将回族人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充分向我们诠释,展示回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内涵。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回民;厚养薄葬;文明观《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选取了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视角观念,来向人们展示了回族人民穆斯林家族的回族文化,文章中两代人之间错综交织的爱情故事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感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2018-07-13

  • 以道德审美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爱情和人性
    广泛,《穆斯林的葬礼》是她的成名作,自1988年出版以来不斷被各大出版社重印,一直畅销不衰,并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学者们推出了研究,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位女性,霍达能亲历女性的幸福,感受女性的不幸,直达女性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她刚柔并济,一直以来都以诸葛孔明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座右铭。从最初的业余创作到后来将写作经营成一份事业,除了她的艰苦跋涉、艰辛努力之外,还有她一如既往的真性情和善解人意的敏锐体察,她将‘泛众爱的自身信仰与对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07-06

  • 目的论视角下汉维翻译方法的研究
    维文版《穆斯林的葬礼》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究,发现本书主要运用了以意译、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我们认为,译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以不完全忠实于原文,翻译目的对翻译方法的选择具有制约作用,目的论对汉维文学作品翻译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关键词】目的论;翻译方法;《穆斯林的葬礼》【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引言汉维双语翻译的发展关乎着两个民族间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融合,通过语言文字深入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热爱彼此,才是把民族团结做到实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2018-05-14

  •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中梁君璧形象变化研究 ——以梁君璧话语英译为例
    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回族女作家霍达[1]以话语为媒介,向读者展现了多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明暗两条线迸发,将人物波折的命运与爱恨交织的情感融进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变化。该作品于1991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英译本于1992年由关粤华、钟良弼[2]夫妇翻译完成,收入“熊猫丛书”系列出版。在原文所塑造的多个人物形象中,以梁君璧的形象最为立体且复杂多变,但在英译本中,该形象与原文相比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是由哪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5-11

  • 技巧中的温情: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叙事特色
    要: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品。其中关于时代、宗教、民族对爱情的冲击的思考新颖而深刻,创造的爱情悲剧感人至深,对韩子奇、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具体。而本书另一大亮点,则是其对现代小说理论即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熟练应用。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礼》    结构主义叙事学    限知视角    时间错乱    复调《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品。其中对时代、宗教、民族对爱情的冲击的思考新颖而深刻,创造的爱情悲剧感

    文教资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巨制。《穆斯林的葬礼》埋葬了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那个战乱时代…穆斯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而在这个词的背后,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这两个字,更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那奇怪的仪式。于是,人们对它的葬礼似乎更会产生一种神秘感。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把我引入了他的圈套,我在这穆斯林葬礼的描述中一步步领略了人生的哀歌。韩子奇从流浪而来,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诞生,是命运将她送别在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里;新月的母亲也在结束流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2018-04-14

  •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色彩意象探究
    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引起了巨大反响,一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认可,并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该篇小说成功地再现了回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神秘真实的现实生活,是一部无意刻画但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史诗级著作,它的文学地位与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忽视的。《穆斯林的葬礼》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殊的民族因素,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刘白羽评价此书曰:“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1]4冰心称《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2018-03-29

  • 赏析《穆斯林的葬礼
    要】《穆斯林的葬礼》被誉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经典作品”,以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小说中纯洁的梦想、凄美的爱情和苦痛的命运,牵动着读者的心灵,歌颂了崇高的自由和爱情。【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爱情 赏析【基金项目】2016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YB)16-127)。【中图分类号】G623.2;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98-02《穆斯林的葬礼》[1]这部长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2018-01-29

  • 解析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民族文化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概述1.作家简介霍达,回族女作家,1945年生于北京。霍达自幼酷爱文学艺术,最初研究中国历史。1981年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在“文革”时期,改行翻译工作。1988年霍达的反映回族生活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经刊发就获得了大众的普遍关注,获得各方面好评。2.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内容概述《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的兴衰历程,深入描绘了这个家族三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及不同时代又交错纠结的爱情悲剧故事,后被原作者改编

    求知导刊 2017年30期2018-01-17

  • 论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涵
    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向读者搭建了一个烙有自我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的独特世界,描绘了六十年间的三代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悲剧命运。该文通过霍达的悲剧意识的体现来把握作品的悲剧性,分析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并进一步探讨作品所表达出的悲剧的积极意义。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悲剧人物;积极意义中图分类号:H15;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07-01一、前言悲剧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至今已两千余年历史。中国文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25

  • 执着坚守在生命的边缘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少数民族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巧妙的结构布局体现穆斯林人民漫长而艰难的生活足迹,也体现穆斯林的民族特性。由小说改编成电影,是艺术的二次创作。影片《穆斯林的葬礼》通过细腻的人物描绘与丰富的细节表达,把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反映了穆斯林民族在民族宗教、生活信念和精神思索等方面的追求。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人物形象;细节;电影改编回族女子霍达在新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构建了一个回族人民的艺

    青年时代 2017年28期2017-11-20

  •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要:《穆斯林的葬礼》在国内是一部很有名气的小说,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关月华先生将其翻译成英语后,也曾在国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文即从语言表达、语言风格以及可接受性三个方面来分析《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的特色。关键词:语言表达;语言风格;可接受性作者简介:董娌楠,女,1982年1月出生,辽宁锦州人,硕士,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2017-11-08

  • 穆斯林的葬礼》销量突破四百万册
    8年,《穆斯林的葬礼》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不断重印,截至2017年9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正版销量已突破四百万册,《穆斯林的葬礼》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最具生命力的经典之一。《穆斯林的葬礼》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描写了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和事业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作者霍达用穿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0期2017-11-03

  • 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冰玉悲剧形象探析
    摘要:《穆斯林的葬礼》塑造了多个典型的悲剧形象,而梁冰玉作为一名“新女性”,成为了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梁冰玉经历了同杨琛、奥利弗、韩子奇的爱情悲剧,又饱受同姐姐梁君璧、女儿韩新月亲情悲剧的折磨,而她悲剧命运的成因,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着包括封建礼教与宗教在内的复杂的时代背景。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梁冰玉 悲剧形象《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的代表性著作,她以“月”和“玉”的意象,构筑了两条相互穿插的主线,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史。现有关于《穆斯林的葬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1

  •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民俗词语研究
    文化。《穆斯林的葬礼》中“穆斯林”三个字就确切的反映出了这是一本与伊斯兰教文化有关的书。书中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回族家庭的故事。研究者通读《穆斯林的葬禮》并摘录出回族婚嫁,丧葬等方面的词语并且结合宁夏同心县[1]的回族民俗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探究回族民俗词语所体现的伊斯兰文化及其回族心理。【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回族;民俗词语;伊斯兰文化前言《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作家霍达[2]撰写的一本奇书。作家运用一些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语言表现回族人民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2017-10-21

  • 再论《穆斯林的葬礼》中叙事意象的英译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叙事意象 删译一、叙事意象叙事意象总是在文学作品中充当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揭示生活真谛的一种工具。作者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暗示去选择与构建叙事意象,这样不仅发展了叙事作品中的诗意,也加强了对应的审美。因此,作者普遍采用叙事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深意、深化作品主题并在叙事作品中象征一些重要观念。“在学习中国叙事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将意象或叙事意象作为学习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并欣赏到中国文学的闪光点。”二、《穆斯林的葬礼》中叙事意象的英译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0期2017-09-30

  • 浅析叙事意象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英译
    析其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英译,并由此得出结论:在《穆斯林的葬礼》的英文译著中,译者没能将原著中的叙事意象完美地展现出来,从而导致译著在西方世界的接受失败。【关键词】叙事意象 自然意象 民俗意象 文化意象一、叙事意象简介叙事意象是由中国叙事学家提出的一个创新性概念,它是叙事作品中作为情感体现或主题意蕴的意象。杨义指出:“在学习中国叙事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将意象或叙事意象作为学习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并欣赏到中国文学的闪光点。”早在唐朝,文学家就已经广泛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2017-09-06

  •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东西。《穆斯林的葬礼》无疑呈现了一场悲剧。它用一段纯粹的爱情,通过回回们的生活习性,梁家祖辈对玉器的雕琢作为背景,反映了这段爱情在前辈们的情爱纠葛,历史的洪流中被碾压得面目全非,经历天人两隔。文中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楚雁潮的深情款款。在下葬时,按穆斯林的规矩,是不准汉人参与观看的。但楚雁潮偷偷溜入了下葬的队伍,并主动试了下坟墓的大小是否合适,是否能让他的新月躺的安然舒适。梁冰玉多年后回家,在新月坟墓旁边也看到了楚雁潮一脸凄楚着伫立。文章最后让我扼腕叹息的是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3期2017-08-11

  • 《亲戚之间》与《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家庭妇女形象对比
    达 的《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亲戚之间》中作者以朴实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言语不多,但富有鲜明个性的典型朝鲜族家庭妇女形象——铜佛寺嫂子。《穆斯林的葬礼》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经历过太多刻骨铭心,以及苦难与无奈的回族家庭妇女——梁君璧。本文将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位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剖析。从两位人物不同的处境下,来分析她们的形象特征,进而折射这两个家庭的命运,以及最终结局的必然性。关键词:亲戚之间;铜佛寺嫂子;穆斯林的葬礼;梁君璧;家庭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3期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