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泡

  • 粒径均一纳米囊泡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束、纳米管和纳米囊泡等[3]。在生物体中,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磷脂,通过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可以自发组装成囊泡囊泡类结构[4-6]。生物体内的这些囊泡类结构在细胞之间的信号传输及能量物质传递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血液中的胰岛素就是以囊泡包裹的形式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中并发挥效用[7]。因此,可以将纳米囊泡结构被用作药物或者基因载体,在药物输送及基因工程领域充分发挥生物学应用价值[8-9]。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制备的囊泡结构由于在生理条件下

    山东化工 2023年16期2023-10-08

  • 生物囊泡分离鉴定方法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0052 )生物囊泡(biological vesicles)是细胞在质膜出芽、起泡等过程分泌产生后被释放的一种亚细胞组分,其实质是纳米颗粒。近年来,外泌体、凋亡小体及微囊泡等微粒均在生物囊泡研究范畴[1-2]。生物囊泡内部含多种如核酸、蛋白、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在机体各种体液中广泛存在,是公认的液体活检类别中不断发展的生物标志物。最初,生物囊泡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和废物颗粒,且不具有自我分裂与增殖能力。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研究指出生物囊泡通过运输细胞间的信号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8期2023-10-05

  • 电场下离子型聚合物复合囊泡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17].传统囊泡通常由脂质体和多聚体等构成, 其制备过程往往涉及超声、 热浴、 提纯和分离有机溶剂等过程[18]. 在制备药物负载的囊泡体系时, 这些繁琐的过程会降低生物酶或有机药物分子等目标载体的活性[1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研究人员发展了利用离子型聚合物制备囊泡结构的新策略[20,21].Kishimura等[22,23]使用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聚[N-(5-氨基戊基)-α,β-天冬酰胺][Homo-P(Asp-AP)]和带有负电荷的嵌段共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2-25

  •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研究磷脂支撑膜形成中的片层前沿成长*
    检测细胞色素等.囊泡在衬底的吸附和自发破裂可形成SLB,最近的研究强调在此过程中考察个体囊泡吸附和破裂的重要性.本研究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实时监测荧光标记的纳米级个体囊泡的吸附、破裂,追踪片层前沿成长动力学过程.结合带耗散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的表征和分析,发现囊泡尺寸对片层前沿成长有显著影响.通过片层前沿平均成长速度(vafv )定量分析片层成长,不同尺寸囊泡的 vafv存在 数量级差异.理论分析小囊泡具有较高的表面浓度(C)和扩

    物理学报 2022年16期2022-08-28

  • 胺类分子结构对油酸囊泡pH窗口的影响
    214122)囊泡尤其是脂肪酸囊泡(FAV)对研究生命起源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1~3],并对药物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 但脂肪酸仅在其表观pKa附近极窄的pH区间内形成脂肪酸囊泡[5],不利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添加其它双亲分子与脂肪酸共组装[6]及脂肪酸化学改性[7]均可增强脂肪酸囊泡的稳定性,但外加多官能团小分子的方式更为简便. 已经发现一些碱性小分子(如胆碱[8]、核酸碱基[9]、精氨酸[10]以及赖氨酸[11]等)会影响脂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8-22

  • 聚合物囊泡的合成及其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显著[1-2]。囊泡为两亲分子在溶液中的有序聚集体,是与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最为相似的缔合结构,此结构也拥有着大于其他聚集体结构的比表面积。囊泡的特殊结构使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细胞膜模拟、吸附物质、纳米粒子合成及药物靶向释放等领域[3-5]。与其他吸附剂相比,聚合物囊泡在吸附剂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点:如囊泡结构会使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在使用相同剂量下吸附更多的吸附质;囊泡有着更多的表面电荷,可通过变动囊泡组成来调节电性,且也可根据吸附质的特性,增强或减弱电场

    安徽化工 2022年2期2022-04-12

  • 新知
    人员称,一种叫作囊泡的小囊结构在脑细胞之间传输信息的时候,可能不断地消耗人体能量,该能量消耗很可能是脑的一种权衡作用,有利于随时激活脑细胞。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2021年12月3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两点之间,脑并不会选最短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步行时,脑实际上并没有被优化到可以计算所謂的“最短路径”。这项基于14000多人日常生活数据的研究发现,行人似乎会选择指向目的地最直接的路径,即便距离不是最短也是如此。研究者称之为“最尖路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22年6期2022-04-11

  • 猪细颈囊尾蚴高强度感染的观察
    浆膜、系膜,形成囊泡[1]。放养的猪或有机会接触犬的猪,可呈轻度及中等程度感染,多在肝脏表面、大网膜、肠系膜上发现几个、十几个麦粒大小至鸡蛋大小的水泡样囊泡。近年来,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的各大、中、小养猪场,少有细颈囊尾蚴感染的报道。农村散养的猪,在宰后检疫中仍零星检出轻、中度感染[2~3]。笔者近年先后发现4例与犬有密切接触史的出栏肥猪,呈高强度细颈囊尾蚴感染。1 病猪生长环境1)病例1。该猪来自某山区,从哺乳期至育肥前在村子及周边自由活动,与村里的犬有

    养殖与饲料 2021年8期2021-12-03

  • 油酸囊泡尺度多分散性及二元醇对其pH窗口的影响
    4122)脂肪酸囊泡(FAV)独特的中空[1]和脂质双层结构[2,3]可有效包载各种酶、药物或其它大分子,在药物载体[4]、史前细胞膜模型[5,6]、微反应器[7]及制备纳米粒子[8,9]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FAV仅在其砌块脂肪酸的表观pKa附近很窄的pH范围内稳定[5,10],使理论研究和应用均受到限制.研究发现脂肪醇类会拓宽FAV形成的碱性pH窗口[11~16],而含多羟基的烷基糖苷则会拓宽FAV的酸性pH窗口[17].同属含羟基的长链极性物同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08-16

  • 过氧化氢体外诱导细粒棘球绦虫囊泡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①
    干预细粒棘球绦虫囊泡后活性氧含量检测,塌陷率统计和超微结构观察,建立H2O2诱导体外细粒棘球绦虫囊泡氧化损伤模型,为抗包虫病药物氧化损伤作用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二氧化碳恒温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生产;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生产;湿热灭菌锅,购自日本SANYO公司;SW-CJ-IFD型超净操作台,购自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DM1400 B型倒置荧光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生产;-80℃冰箱,购自美国Thermo公司;-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5

  • 细胞内COP囊泡转运调控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41)1 COP囊泡的组装过程和基本功能COP囊泡介导的蛋白转运的关键步骤包括:招募特定的“货物蛋白”并从从供体细胞器中释放;新形成的囊泡被动地在细胞质中扩散,或者沿细胞骨架进行定向转运;载体的膜与目的细胞器膜融合,卸载货物。一些标志性的胞质蛋白COP对于转运的起始步骤至关重要,故用包被蛋白的名字为这种囊泡命名。根据包被蛋白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将COP囊泡分为外被体蛋白I(Coat protein I,COP I)和外被体蛋白II(Coat protei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1-08

  • 红花黄色素囊泡的制备工艺研究
    011)0 引言囊泡又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在亲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的具有闭合双分子层膜结构的封闭体系[1,2]。囊泡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载体,可以作为体内药物的载体。文中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红花黄色素囊泡,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最佳的制备工艺。1 材料与仪器红花黄色素(自提);吐温-8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胆固醇(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无水乙醇(色谱纯,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95%乙醇。09A5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化工管理 2020年26期2020-10-09

  • 科学家揭示囊泡介导 非常规蛋白分泌转运途径
    课题组报道了一条囊泡介导非常规蛋白分泌的转运途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调节囊泡进入和无导向货物分泌的转运途径。研究人员将TMED10鉴定为许多无导向货物的囊泡进入和分泌的蛋白質通道。TMED10 C末端区域与货物中基序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货物的选择性释放。在体外重建测定中,TMED10直接介导无导向货物进入脂质体的膜转运,这取决于蛋白的解折叠和HSP90的增强。在细胞中,TMED10位于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中间隔室,并引导货物进入该隔室。此外,货物引起了TMD10

    科学导报 2020年26期2020-06-09

  • 酿酒酵母胞吐复合体成员Sec15研究概述
    膜表面的运输以及囊泡在细胞膜上的锚定与融合[2]。Sec15归属于第二类分泌蛋白,是胞吐复合体的一个亚基,分子量为113kDa[3]。2 胞吐复合体细胞的分泌途径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中是保守的。分泌蛋白会从内质网的腔膜转运到高尔基体[4],随后将这些蛋白质转运到细胞表面则要经历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出芽、运输、锚定、与质膜融合多个过程[5]。在以往的研究中,后高尔基体囊泡运输通常被认为是酿酒酵母极性生长所需要的一个重要过程,而胞吐复合体控制该过程[6]。在酿酒酵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4期2020-05-15

  • 聚二乙炔囊泡的制备及其在医疗检测领域的应用
    件下可以自组装成囊泡结构,紫外线辐射后,经1,4-加成聚合得到聚合物PDA囊泡。PDA在环境刺激下经历颜色和荧光变化,而PDA囊泡的类细胞膜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仿生特性,因此PDA囊泡可以用于细菌、病毒、酶等的检测以及疾病诊断和药物控释。本文介绍了PDA囊泡传感系统的制备以及固相聚合和颜色变化的机理,综述了PDA囊泡传感系统在医疗检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PDA囊泡传感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关键词 聚二乙炔; 囊泡; 自组装; 固

    分析化学 2020年2期2020-02-29

  • 年关
    α-酰基氨基酸的囊泡也显示出对溶质的包封率[154,155]。在这聒噪中,都象征着些什么?这热闹里是否有平静?亦或者,是平静里生出的热闹?走着,走着走到无人的小巷低头看见自己瘦削的影子孤单的影子映在橘黄的灯光里慢慢凝结成一抹不知名的愁绪在这年关,平日里的一肚子苦水——也得想尽办法变出甜来平日的不如意,在这年关也得装作意气风发一年,又一年连年在异乡漂泊的苦和痛积在胸腔里,像一座跨不过的山造成今夜里这可怖的灿烂!瞧!街头不断走动的人群落了灰的灯静默的高楼都在匍

    湛江文学 2019年3期2019-11-13

  • 细胞内Ca2+对可释放囊泡库的影响
    间的信号传递需要囊泡释放包裹的神经递质,单个囊泡释放出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电流的变化,即微小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或微小型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1,2].神经元细胞中可释放囊泡库(RRP)[3]的大小影响囊泡的自发性释放.Ca2+在囊泡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囊泡靠近突触前膜时,随着Ca2+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的Ca2+内流,推动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释放,引起突触后的电位变化[4-6].在正常情况下,当细胞内Ca2+浓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10-11

  • 科学家揭示囊泡介导 非常规蛋白分泌转运途径
    课题组报道了一条囊泡介导非常规蛋白分泌的转运途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调节囊泡进入和无导向货物分泌的轉运途径。研究人员将TMED10鉴定为许多无导向货物的囊泡进入和分泌的蛋白质通道。TMED10 C末端区域与货物中基序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货物的选择性释放。在体外重建测定中,TMED10直接介导无导向货物进入脂质体的膜转运,这取决于蛋白的解折叠和HSP90的增强。在细胞中,TMED10位于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中间隔室,并引导货物进入该隔室。此外,货物引起了TMD10

    科学导报 2019年67期2019-05-08

  • 仪器分析技术在检测神经递质释放中的应用
    100069)囊泡主要集中在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末梢。它们储存神经递质并在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时,神经递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决定了下游神经元是去极化还是超极化。在胞吐作用后,囊泡发生内吞,再循环并重新填充神经递质。已知囊泡表面的蛋白就有大概40种左右[1],参与其释放的蛋白也有很多种,这些分子蛋白相互作用,高度有序,并且受到了精密控制[2]。其失调可导致许多身体和心理的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药物成瘾

    分析仪器 2019年5期2019-03-26

  • 外被体蛋白Ⅱ结构及囊泡形成的研究进展
    真核生物中,运输囊泡通过在不同细胞器及细胞表面转运发挥作用。目前已知的运输囊泡有网格蛋白囊泡、外被体蛋白(也称为衣被蛋白)(coat protein,COP)Ⅰ囊泡和COPⅡ囊泡,这些运输囊泡在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细胞器功能和形态的动态平衡以及蛋白质分泌等方面发挥作用[1]。早期分泌途径中,COPⅡ囊泡介导新合成的分泌性蛋白质和膜脂质等货物从内质网转运至顺面高尔基复合体(golgi apparatus,Golgi);COPⅠ囊泡则介导货物分子从顺面Golgi

    医学综述 2019年21期2019-02-26

  • 鲜人参中发现肿瘤免疫调节新物质
    新鲜人参中提取的囊泡通过极化巨噬细胞,抑制黑色素肿瘤的生长。细胞外囊泡(EVs)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尺寸的脂质膜封闭结构。EVs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影响生理和病理状况。鉴于其转移生物活性成分和克服生物屏障的能力,EVs越来越多地被探索为潜在的治疗剂。目前对于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细胞上清液和体液,而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囊泡领域的研究十分有限。曹鹏研究团队从2016年开始开展中药鲜药的研究,发现从新鲜人参的汁液中可以提取到类似于动物细胞分泌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6期2019-01-18

  • 构建乙氧基化磷脂稳定的油酸囊泡用作药物传输系统
    ,214000)囊泡作为亲水性和亲脂性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物传输载体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并已有实际应用。囊泡通常由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和无毒的分子制备,除了由磷脂制备的脂质体外,脂肪酸也能够形成囊泡[1-2],且形成的囊泡是多分散的,尺寸可以从小囊泡到巨囊泡。脂肪酸比磷脂更廉价易得,因此,有作为磷脂替代品的可能,然而脂肪酸囊泡只能在很窄的pH范围内形成,因此,其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对周围环境的热力学敏感性,阻碍了脂肪酸囊泡作为药物传输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8年10期2018-10-23

  • 激光照射GO@lipid可调控磷脂膜形成囊泡或微管研究
    的磷脂可逆形变,囊泡释放和融合过程,这清楚地表明支撑物对脂质体自组装行为有强烈影响[26-27].基于上面这些工作,我们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GO块状聚集体表面修饰一层磷脂膜.在激光照射下,GO还原成了rGO并在此过程中会导致磷脂膜发生形变,磷脂膜表面会形成囊泡和微管.这项工作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膜在固体基底上的转化机制,并为我们设计和合成新型基于GO复合生物纳米材料提供了思路.2 实验部分2.1 材料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NBD荧光标记的二棕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9-22

  • 癌细胞派“无人机”打击免疫系统
    称为“外泌体”的囊泡,可如同“无人机”一般精准打击人体免疫系统。这种直径不足红细胞百分之一的囊泡由脂质包裹,含有一种物质PD-L1。研究人员说,当PD-L1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结合后,就会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阻断T细胞攻击癌细胞的功能。而目前常用于抗癌免疫疗法的“检查点抑制剂”有望阻断这种结合,从而活化T细胞的抗癌功能。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教授郭巍说,这种免疫疗法可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但仅对三成患者有效。在血液中找到某种

    饮食保健 2018年18期2018-09-18

  •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囊泡的作用及功能行使过程
    张炬摘要:囊泡在生命历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虽多次出现,但并未详细阐释囊泡相关知识.本文就囊泡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位置进行分析,以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为例,探索囊泡的结构和功能.关键词:囊泡;人教版高中生物;分泌蛋白形成囊泡(vesicle)是两亲分子(同时具亲水性及亲脂性这两种性质)有序组合体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密闭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球形或椭球型.从化学成分上分析,囊泡同样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质膜一样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囊泡的主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7年11期2018-03-06

  • 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的分子机制
    经典的囊泡分泌模型是由动作电位激活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介导钙离子内流从而引发钙离子依赖的分泌(CDS)。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DRG),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囊泡分泌模型—钙离子非依赖电压依赖分泌模型(CiVDS),其分子机制为:电压门控N型钙离子通道(Cav2.2)与囊泡分泌所必须的SNARE蛋白偶联在一起,当发生动作电位时Cav2.2发生构象变化通过SNARE蛋白介导囊泡与质膜融合,从而释放ATP。实验结果(一):CiVDS的分子结构单元包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14

  • 磁性非对称双链长表面活性剂囊泡凝胶
    双链长表面活性剂囊泡凝胶赵文荣1郝京诚1,*Heinz Hoffmann2(1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2Physikalische Chemie I, Bayreuth University, D-95440, Germany)合成了一系列含磁性反离子的非对称双疏水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三氯一溴铁合十六烷基戊基二甲基铵(C16C5DMA+[FeCl3Br]−)与偶氮羧酸钠盐(AzoNa4)在酸性条件水溶液中形成磁

    物理化学学报 2017年8期2017-12-18

  • 基于人工囊泡研究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综述
    601)基于人工囊泡研究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综述徐 磊1,马金龙2(1.大连市标准化研究院,大连 116001;2.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连 116601)综述近年来利用脂质体人工囊泡对跨膜蛋白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类介绍了合成多肽片段的实验方法、融膜多肽及细胞穿膜肽的融膜机理,并通过疏水片段整合跨膜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方法。脂质体;人工囊泡;跨膜蛋白;结构功能膜蛋白大约占细胞总蛋白质的30%,在细胞转运、胞内信号转导和生长调节方面起到

    质量探索 2017年2期2017-07-24

  • 基于多肽和温敏聚合物的光交联囊泡的制备及表征
    敏聚合物的光交联囊泡的制备及表征袁 康 周 雪 杜建忠*(1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上海201804;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200072)解决聚合物囊泡降解性和稳定性的矛盾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开环聚合(ROP)合成了一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无规-7-(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嵌段-(L-谷氨酸)][P(NIPAM45-stat-CMA5)-b-PGA42]

    物理化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5-12

  • 聚合物囊泡的智能响应行为
    3318)聚合物囊泡的智能响应行为邵洪志(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囊泡的响应外部刺激的行为。我们分析了聚合物智能囊泡的刺激反应,除了对传统的刺激,如pH、温度、氧化/还原,光的敏感性。通过对分析不同刺激下聚合物智能囊泡的反应,从而对聚合物囊泡的应用有指导作用。聚合物囊泡;智能;刺激响应一、囊泡PH响应PH被认为是控制纳米膜释放[1]和封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聚合物的pH响应性是通过质子化和去质子化循环得到在弱酸性和/或多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2017-04-15

  • 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储存与运输必须以囊泡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当囊泡与胞膜融合时将核苷酸等内容物质释放到细胞外[1]。要探讨细胞外核苷酸/核苷激发的信号通路,就必须要理解三磷酸腺苷(ATP)和其他核酸是如何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而这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2];自从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vesicular nucleotide transporter,VNUT)被发现,其就作为ATP转运的关键因子而被广泛关注[3];现将VNUT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1

    黑龙江医药 2017年3期2017-02-26

  • Mcl-1基因siRNA囊泡制备及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
    1基因siRNA囊泡制备及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王绍军1,郭思彤2,吴闯3,赵赶1(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南宁 530003;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3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目的 制备包载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囊泡(Mcl-1基因siRNA囊泡),并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①Mcl-1基因siRNA囊泡制备及其功能鉴定: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空白囊泡,将其分别和FAM

    山东医药 2016年39期2016-12-27

  • 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与共轭亚油酸复合形成囊泡的研究
    轭亚油酸复合形成囊泡的研究梁潇丹,方云(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脂肪酸是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成多种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和层状结构。在pKa附近质子化的脂肪酸与去质子化的脂肪酸皂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脂肪酸囊泡(FAV),FAV的中空壳核结构能够包埋活性分子,可以作为包埋缓释体应用于洗涤、药物、食品等领域。本实验将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添加到脂肪酸中,可以与脂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10期2016-11-24

  • 氧化石墨烯表面铺磷脂双分子层的研究
    过制作100nm囊泡,利用囊泡融合法,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形成磷脂双分子层,而磷脂双分子层类比于生物膜。从而我们可以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膜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氧化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囊泡1 前言氧化石墨烯薄片是石墨粉末经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1~3],其结构跨越了一般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典型尺度。氧化石墨烯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4]。氧化石墨烯可如同

    大科技 2016年11期2016-08-04

  • 配体链包覆纳米粒子的表面相分离及自组装的模拟研究
    易自组装成为双层囊泡结构, 而三嵌段Janus粒子则更易形成单层囊泡结构. 对于从配体链包覆的纳米粒子出发, 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囊泡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纳米粒子; 相分离; 自组装; 耗散粒子动力学; 囊泡表面修饰聚合物链的纳米粒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能有机光伏材料[1]、 药物输运[2]及海水净化膜[3]等领域. 特别是填充了纳米粒子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力学、 光学及电磁学等方面均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纳米粒子作为其重要成分, 其特定的分散状态对优化这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6-30

  • 界面单层膜和囊泡双层膜中胆固醇对饱和磷脂膜的影响
    )界面单层膜和囊泡双层膜中胆固醇对饱和磷脂膜的影响王娟, 孙润广*(陕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摘要:利用界面Langmuir单层膜和大单层囊泡的双层膜研究了不同含量胆固醇对饱和磷脂DPPC膜的影响,以及胆固醇与DPPC的相互作用。在双层膜模型中,使用DPH荧光探针标记膜,通过测量荧光稳态各向异性和荧光寿命,来探讨胆固醇对饱和DPPC双层膜流动性及微粘度的影响。在界面单层模型中,通过压力-面积曲线分析胆固醇对单层膜相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6-20

  • 细胞生物学
    到GLUT4储存囊泡的出芽、形成以及囊泡运输和囊泡的锚定与融合等过程.在囊泡的锚定和融合过程中,赵平等研究了Munc18c(SM蛋白)和Sytaxin4(t-SNARE蛋白)之间的结合模式,以及它们在脂肪细胞中胰岛素刺激的GLUT4转运过程的重要作用.通过该研究表明,Sytaxin4可能在胰岛素刺激GLUT4转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且与SM蛋白的相互作用是有代偿性的.脂肪细胞中Munc18c的缺失不影响胰岛素诱导的GLUT4转运赵平,周琦,毕龙俊,等动物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期2015-10-27

  • 细胞的“快递员”
    杨先碧细胞囊泡运输物质的原理示意图细胞囊泡运输物质在物流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递员正在各地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把包裹按时为人们准确快递到家。其实,在我们身体内,也有不少“快递员”在忙忙碌碌地输送着各种物质,有的是营养物,有的是垃圾,有的甚至是毒素。其中有一类“快递员”专门帮助细胞运输物质,这个“快递员”的名字叫“囊泡”。囊泡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它们又是如何运输物质的?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他

    大自然探索 2015年4期2015-09-10

  • O-磺化/O-季铵化-N,N-双烷基壳聚糖混合单分子膜及 自组装囊泡性质
    水化法制得自组装囊泡囊泡对钙黄绿素具有低渗透率,可应用于亲水性药物的包载。Fan 等[4]制备了两亲性的O-羧甲基-N-烷基化壳聚糖,研究了产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混合体系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混合体系能自发形成囊泡,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是囊泡形成的主要驱动力。Shu 等[5]制备了N-(2-羟基)丙基-3-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与硫酸葡聚糖自组装纳米球,以牛血清蛋白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蛋白质药物在口服给药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其纳米

    化工进展 2015年5期2015-07-25

  • SDS/DTAB/碱金属氯化盐复配囊泡为模板制备PMMA微球
    水复配系统生成的囊泡为模板,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空微球,考察了盐浓度、碱金属离子类型、表面活性剂组成和总浓度对制备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用TEM、DLS对囊泡及聚合后溶液中的PMMA微球进行了表征,用SEM、AFM和DLS对去除模板后的PMMA微球进行了表征,以探求制备粒径较均一PMMA微球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无机盐浓度,或减小SDS与DTAB物质的量之比,或减小表面活动性剂总质量分数,或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07

  • 正交实验优化甲氨蝶呤囊泡的制备*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oisome,以下简称囊泡),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构成的新型药物载体,其结构组成与脂质体相似,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而且化学性质稳定,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给药系统[1-3]。甲氨蝶呤(MTX)是常见的抗肿瘤化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有严重的肝、肾损害,骨髓抑制,肠道反应等。为提高甲氨蝶呤的抗癌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如制备甲氨蝶呤脂质体、磁导向甲氨蝶呤缓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5

  • 周围型肺癌伴囊泡形成12例的高分辨率CT表现
    周围型肺癌伴囊泡形成12例的高分辨率CT表现檀军丽1左玉强2冯景见1于华1作者单位: 050011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五科1、放射二科2【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囊泡;腺癌;高分辨率CT肺癌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结节/肿块型肺癌通过影像检查及穿刺活检等技术较易明确诊断,而有关周围型肺癌伴囊泡形成的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影像表现的文献报道较少[2],导致临床医师及影像诊断医师对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5期2015-02-18

  • 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的制备
    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的制备王建筑, 王欣欣, 毕研平, 李 菲, 郝吉福(山东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271016)目的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丹皮酚类脂囊泡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采用司盘-60∶胆固醇 (1∶1)为囊材,药脂比例为1∶10,40℃条件下水合60min,以频率400 Hz超声5 min,可制得丹皮酚非离

    中成药 2015年7期2015-01-16

  • 基于多重氢键的寡聚芳酰胺自组装囊泡
    064)1 引言囊泡因其在生物模拟、1-3纳米材料4-6以及药物和基因传递7-10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而受到日益广泛关注.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磷脂分子、11表面活性剂12,13和嵌段共聚物14等作为主体分子来设计和构筑囊泡体系.随着超分子化学的深入发展,相继出现了以杯芳烃、15,16葫芦脲、17环糊精18,19和芳酰胺分子20-23等为主体的自组装超分子囊泡体系.近年来发展起来了一类结构独特的寡聚芳酰胺分子,是基于多重氢键作用形成自互补或异互补双股分子链.24

    物理化学学报 2014年8期2014-10-18

  • N-甲基-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盐酸盐的合成及自组装囊泡性能
    361021)囊泡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结构上自我封闭,具有保护药物生物活性、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提高稳定性和疗效、延长半衰期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作为新型药物载体被广泛研究,并用于动物体内外药物实验。囊泡作为药物载体有两大特点[1]:一是具有包载多种类型药物的能力,囊泡的空腔可包载较大量的水溶性药物,夹在两层亲水基团中间的疏水微相也可包裹一些疏水性药物,囊泡的不同形态也使其包载药物分子的范围更加广泛;二是赋予药物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囊泡

    化工进展 2014年2期2014-10-13

  • 突触囊泡内吞的分子机制
    1)·综述·突触囊泡内吞的分子机制张妮1,王世伟1,苟兴春1,2(1.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与转化医学研究室,陕西西安 710021;2.西安医学院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1)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的方式。神经细胞进行着快速的突触囊泡信息传递而没有耗尽突触囊泡,这主要依赖于突触囊泡在神经末梢进行着精确而快速的内吞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四种突触囊泡的回收分子机制,网格蛋白介导的经典途径、Kiss-and-run、Bu

    海南医学 2014年16期2014-05-06

  • 开放手术治疗多囊肾优势的探讨
    渐进展的疾病,当囊泡较大时需要手术治疗,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对15例复杂多囊肾进行肾囊肿去顶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2~65岁,平均48.9岁。入院前经过CT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0例患者有家族史,8例患者伴有多囊肝。其中有腰痛者就诊8例,7例伴有高血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异常。8例曾发生多囊肾出血感染,7例、囊肿多发、较大囊泡位置位于肾脏腹侧及肾门

    哈尔滨医药 2014年4期2014-04-02

  •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系统囊泡的可调控性
    制备了性质稳定的囊泡以来,有关CA系统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2].在一定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和配比范围内,只需要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简单混合,即可制备出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囊泡(简称CA囊泡)[3],克服了传统方法(如溶胀法、注射法、超声法)存在操作复杂且制备的囊泡不稳定的缺点.囊泡是理想的生物膜模拟系统,在药物和基因的传递、控制释放,作为微反应器或软模板在微纳米材料合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A囊泡的尺寸、荷电性质、渗透性等可通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11-20

  • 氟尿嘧啶Gemini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iosome,以下简称囊泡)结构组成与脂质体相似[1],既可以用来包裹亲水性药物,又可以用来包裹亲脂性药物,且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因此在药物输送领域,囊泡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10]。但总体来说,囊泡对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偏低[4-10],因此如何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11-13]。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个亲水基和两个疏水基,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8-05

  • 聚乳酸/双亲性葡聚糖中空纳米囊泡包载亲水性药物及释放
    性葡聚糖中空纳米囊泡包载亲水性药物及释放龙丽霞1,2,原续波1,2,钱小敏1,2,柳朝永1,2,张志华1,2,盛 京1,2(1.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 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亲水性药物包载是缓释纳米微粒制备的难点,通过共透析胆固醇改性葡聚糖和聚乳酸得到表面多糖修饰的中空纳米囊泡,在透析过程中以氯化钆溶液代替水相,所得纳米囊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测试,证明氯化钆可包载于中空纳米囊泡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3年6期2013-06-05

  • 磷脂在膜结构间的交换: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电磷脂组分比例、囊泡浓度、磷脂疏水性、膜组分侧向扩散系数、膜曲率的提高而增快.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磷脂跨膜交换过程提供了参考.然而不同于平衡磷脂交换量与磷脂跨膜交换速率,交换过程中磷脂膜间接触状态(包括总磷脂膜接触面积等)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冷冻电镜与浊度仪测试,Ichikawa等[5],Lehn等[10]观测到伴随着磷脂跨膜交换的异电性囊泡聚集行为.但是由于悬浮囊泡表征手段的限制,实时、定量的囊泡聚集态研究仍是空白.界面膜体系(包括支撑膜、吸附囊泡

    物理学报 2013年1期2013-04-14

  • 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类脂囊泡理化性质及pH敏感性的影响*
    其中pH敏感类脂囊泡由于其具有较pH敏感脂质体更高的稳定性而成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领域的一大亮点[10]。pH敏感类脂囊泡的制备通常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及pH敏感物质共同组成[11-16]。非离子Gemini由2个亲水基和2个疏水基构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生物安全性及传统表面活性剂良好的协同作用等特点[17-18]。然而关于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类脂囊泡理化性质及pH敏感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少报道。本文利用Gemini表面活性剂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3-29

  • Coexistence of Oligonucleotide/Single-Chained Cationic Surfactant Vesicles with Precipitates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与沉淀共存郭 霞*李 华 郭 荣(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DNA(包括寡聚核苷酸)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形成难溶复合物.本文通过浊度测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诱使寡聚核苷酸/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转变成为寡聚核苷酸/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且寡聚核苷酸/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可以与寡聚核苷酸/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共存.在寡聚核苷酸/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向囊泡的转变过程中,表面

    物理化学学报 2012年7期2012-11-06

  • 血红蛋白在Span 80/PEG 400/H2O囊泡体系中的结构性质
    400/H2O囊泡体系中的结构性质王元有1,2华 伟1刘天晴1,*(1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圆二色谱、负染-透射电镜(NS-TEM)和冷冻蚀刻-透射电镜(FE-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血红蛋白(Hb)与Span 80/PEG 400/H2O囊泡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构特性.结果表明:Hb易于吸附在囊泡表面,使得囊泡的表观半径稍有增大;Hb的肽链在

    物理化学学报 2011年8期2011-11-30

  • 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定的区域,即快速囊泡释放区,但其主要特征是被称为带状突触的结构。带状突触通过动态作用精确、快速而又持续地释放囊泡,该过程非常复杂[4]。但是其精确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是如何完成的仍不清楚。1 带状突触的超微结构带状突触指位于突触前膜的特殊结构,因其呈带状而被命名[5]。内耳的内毛细胞通过带状突触将不同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听觉传入神经。内毛细胞形成带状突触的突触前膜,传入神经形成具有突触后电子致密体的突触后膜。带状突触的囊泡分为三种:①胞质内游离囊泡;②与带状突触相

    医学综述 2011年19期2011-07-28

  • 棘球蚴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等[1]对泡球蚴囊泡进行体外培养时,提出了“组织-碎片”培养体系,即从实验感染鼠的腹腔中分离出泡球蚴组织,剪成一些小碎片,在含有血清的复合培养基-RPMI 1640(含有10%胎牛血清、12 mmol/L Hepes、2 mmol/L谷氨酰胺、200 U/mL 青 霉素 、200 μ g/mL 链霉素 、0.5 μ g/mL两性霉素 B 和 0.5 μ mol/L β 巯基乙醇)中培养,从而观察泡球蚴的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泡球蚴囊泡的整个培养过程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年6期2011-02-11

  • 检测维生素C 的囊泡荧光传感器的制备
    检测维生素C 的囊泡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李广全1*,李国文2(1.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 2.吉林大学超分子材料与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利用合成的含有识别基团苯硼酸和荧光读出基团萘的新型双亲化合物(DNMPBA)在THF/水选择性溶剂中自组织成囊泡,囊泡的相变温度为56.8℃;当向囊泡体系加维生素C时,DNMPBA囊泡中的萘生色基在345 nm的荧光峰强度急剧减弱.荧光强度减弱归于所形成的硼酸酯增强了DNMPBA双

    化学研究 2010年5期20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