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建筑工程预算教学的探讨

2015-05-30 10:48廖祖斌
中学理科园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习课程教学

廖祖斌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编制出一项准确、合理,符合规格的工程预算。围绕这个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要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要重视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学习;课程

建筑工程预算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建筑结构识图的能力,以及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要想学好该课程,必须对以上各课程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另外,该课程内容较多,相对繁琐,要想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喜欢学,并且能学好,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教师教学方法、方式也提出了考验。下面我就自己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谈一下自己在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1 激发学习兴趣促其主动学习

降低学生难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1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降低理论知识的教学难点,以实践教学为主。积极引导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的能力,让他们多动手、多实践,增加实训练习,尽量让理论知识更生动化,要用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将目标分解,讲解充分,采用慢步走的方法,为他们搭起思维的阶梯,一步一个台阶,让他们拾级而上。例如在讲解钢筋工程量计算时,我不是直接采用现有最新11G101-1~3图集进行讲解,而是先从单根钢筋计算开始讲解,然后讲解基础、柱、板、梁的钢筋计算。在讲解每个完梁基础、柱、板、梁各部分计算之后,马上让学生进行相应各部分计算练习。等学生熟练掌握之后,才开始教学生11G101-1~3图集中基础、柱、板、梁识图,并拿一份现有的钢筋图纸交给学生识图练习,等学生熟练掌握11G101-1~3图集后,最后教11G101-1~3图集钢筋计算。

进行知识理论相关问题的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1,2]。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努力去解决问题。在求知欲驱动下,不断探究,完成解题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另一个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永没有止尽。例如,笔者在上建筑面积计算课时,准备了一套新建教学楼工程图纸,先提出几个问题:(1)一层楼的使用面积为多少?(2)三层楼的结构面积为多少?(3)二层楼中建筑面积按1/2计算的为那些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书本上知识,对照图纸进行识读,然后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为促进学生思考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创设别具一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建筑工程预算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运用启发式语言,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中 [ 1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过分施加压力;要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作出结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只顾自己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教师先用语言做启发性的逐步点拨,然后让学生慢慢深入思考,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开拓思维,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例如:计算金属结构制作工程量时,由于学生没见过钢结构施工,理解起来较困难,这时引导学生先想一想钢结构施工工艺,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钢结构的施工顺序,从而得出哪些工程量应计算,哪些工程量不应该计算。

2 强化识图能力和增加现场学习机会

很多学生做不好预算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归结于不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还有就是识图能力弱。不知道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就很难完全列出建筑工程所需要计算的工程量;而识图能力弱就会在读图过程中会漏掉或多算工程量。所以在学习预算时首先强化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对学生识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增加现场学习的机会,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最熟悉的教学楼图纸,首先要求学生把整套教学楼图纸用AutoCAD软件一张一张画出来,通过CAD制图强化识图能力,使学生对教学楼的平面和立体轮廓有一个更深刻认识。接下来带领学生按照楼层图纸和相应建筑物楼层进行一一对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另外和本校相关合作实训单位联系,选择正在分别施工的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屋面和地下防水工程及装饰工程等,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在现场参观学习过程中,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员讲解相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回来后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料,使学生对建筑物和施工工艺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升华,从而为做好建筑工程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将多媒体教学融入教学过程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勃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与空间,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阶段教学的主流趋势。在建筑工程预算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视觉效果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比如在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的构成示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示,使学生建立起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再比如在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时,多媒体课件展现图集11G101的相关配筋图或者相关钢筋施工视频资料,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教学工具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现场感强、效果好等优点,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 教、学、做结合

在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进行一般的计算规则的讲解,而是要将老师讲解、学生学习、学生练习结合起来。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掌握了计算规则,哪怕掌握得再熟练如果没有自己动手做过预算,他们做的预算也不一定符合规格。要想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预算的具体工作,而不用再经过二次培训,教师得采用实际案例教学,实际案例教学就是采用有典型性的工程图纸,通过对工程图纸进行识读,进行整套完整的工程量计算,编制相应的预算书。例如我在预算编制任务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训教学,每组的学习目标不相同,分别是完成住宅、教学楼和商场工程预算的编制。一组编制住宅预算,另一组编制教学楼预算,最后一组编制商场预算。各组做完之后学生互换检查彼此组之间计算的正确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与学做到比较统一与完美。

总之,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提高专业课的教学和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我们教师要钻研教法,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建筑工程预算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使他们熟练地掌握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体验由此带来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学习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