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的效果观察

2016-12-16 07:28由淑萍江月英莫合德斯斯依提
护理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护理学导向效能

由淑萍 ,蒋 红 ,马 龙 ,江月英 ,莫合德斯·斯依提 ,刘 涛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基础护理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的效果观察

由淑萍1,蒋 红1,马 龙2,江月英1,莫合德斯·斯依提1,刘 涛2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基础护理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学2013级本科护生197名,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观察组班级共98名,对照组班级共99名。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的教学模式。评价2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本科护生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学习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中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护理教育者借鉴使用。

需求导向理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积极提升护生社区护理服务的能力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内涵相一致[2]。《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3],但目前国内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尚未规范化[4],且护生存在参与机会较少、学习兴致不高、灵活应用能力缺乏[3]等诸多导致自主学习能力弱化的因素。需求导向理论(need leading theory)是根据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满足外在需求的过程中,使人才的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5],已被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作为一种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6]。我院对2013级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融入了需求导向理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2—12月我院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的2013级4个班的护理本科生197名。纳入标准:参加全日制普通高考录取的护理专业统招生,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班级中已参加过《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的专升本护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其中2个班为观察组共98名,另2个班为对照组共 99 名,年龄 18~23(20.84±0.63)岁。观察组男 13名,女 85 名;年龄(20.86±0.64)岁;汉族54名,维吾尔族35名,其他民族9名;对照组男11名,女 88 名;年龄(20.81±0.63)岁;汉族 56 名,维吾尔族33名,其他民族10名。2组护生所学的课程种类、《社区护理学》理论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致。2组护生性别、年龄、民族、所学的课程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教材及教师准备 (1)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赵秋利主编的《社区护理学》为教材,教学总时数为34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比值为4∶1,即理论27学时,实践7学时。(2)授课教师6名,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参与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时间≥5年。(3)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严格按照我院社区护理学试验大纲及考试大纲进行。实践课开始前2周,授课教师统一进行集体备课,讨论确定护生的实践目标,实践教学的组织,社区对象、场所的选择等;(4)授课教师接受需求导向理论、教学方法及技巧的教学模式培训。

1.2.2 课程安排及学时 《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包括社区现场评估报告、社区人群的家庭访视报告、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除社区现场评估3学时,余每个项目2学时,共计7学时。

1.2.3 实践基地 选择我院长期建立合作的教学实验基地乌鲁木齐市沙区友好南路街道金色花苑社区及明园社区进行,其中金色花苑社区作为实验区,以明园社区作为对照区。

1.2.4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验课前护生自行预习,每次实验课开始前30 min,教师向护生讲述本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具体内容及护生所需达到的目标,护生按照20名/组(根据实验大纲要求)进行社区实践,实践课结束前30 min,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及完成问卷调查。观察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于需求导向理论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4.1 实验分组 每组8~10名,各组由组员自主推举组长1名,协助该小组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活动;实验课前,教师通过小讲座或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解决护生在社区护理学实践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社区人群的心理、常见的健康知识、人文信仰、沟通技巧及就业意向指导等,做好准备工作。

1.2.4.2 基于需求导向理论教学模式应用 按照满足护理行业服务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护生的需求及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6]的理念,树立以培养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的全面教育观,以培养护生职业能力为根本,注重人才的个性发展,着重于护理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综合提高。具体内容包括[6]:(1)能力观的提高。在《社区护理学》实践课中,教育护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培养护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需求导向理论渗透的实践课需要护生课外花大量时间去查资料、思考、整理,小组间一起讨论、完善,并进行撰写,如:家庭访视实践课前,请学生结合所学医学知识及社区常见病症,编写关于慢性病或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家庭健康档案实践课前,培养护生的查阅文献,结合传统健康档案的材料,自制符合社区人群实际需求的健康档案,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社会适应性的增强。授课教师备课时会培训简易的标准化病人,实验课开始前30 min请护生将已学过的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及临床护理的知识与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相结合,对设置好场景的标准化病人进行社区服务,促进护生实际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学生需求发展观的建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护生从被动学习、依赖教师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的转变,如请护生根据实践课内容,在满足受试对象护理服务需求、自身感受及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以最大化的满足需求导向理论的教学模式为目标,使护生更加深刻理解社区护理学课程的意义和服务价值,促进护生对《社区护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吸收;(4)教学方法观的改善。实践课中,教师由“授”转变为“导”,3次实践课的进行中,教师不拘泥护生的实践形式,如社区现场评估,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这就需要护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搜集资料,甚至互相交流,进行比较,最终明确最客观真实的评估社区的方式方法;在实践课总结点评阶段,教师将主动权交给护生,组织实践后的讨论会,分享彼此的感受、得失及体验,教师针对易被护生忽略、想当然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如:护生应把《社区护理学》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升华为伴随今后工作成长的需求导向理念,并培养护生的护理科研能力。

1.2.5 观察指标 2组护生分别于《社区护理学》课程开设前(即干预前)及实践课结束后(即干预后)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7],该量表为单维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共10个条目,涵盖受试者在困难时的应对心理及自信心,各条目得分范围1~4分,总分范围是10~40分,采用10个条目的平均分来计量,条目均分<2.5分为自我效能感较低,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高[8]。(2)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由张喜琰编制[8],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共3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范围1~5分,最高分150分。该量表包括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学习协作能力、信息素养4项一级结构要素[8];各要素 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 0.8632、0.7693、0.7862、0.7355,总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223。

1.2.6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的比较《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前,2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的比较(±S,分)

表1 2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的比较(±S,分)

?

2.2 2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前,2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信息素养维度外,观察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2 2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S,分)

?

2.3 观察组护生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结束后,对观察组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护生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即自我效能感较强护生,其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护生学习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的相关性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见表 3。

表3 观察组护生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r)

3 讨论

3.1 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可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需求导向理论在《社区护理学》的实践教学中倡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区居民、社会发展及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是医学院校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必然需求,护理专业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内涵需求。这种理论能够使护生在摆脱传统的实践课堂沉闷气氛后,将课堂中所学的护理技能和多元文化知识真实、灵活地运用到居民的社区护理服务中后,深刻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赏和支持,极大促进本科护生的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从而提升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需求导向理论渗透到本科护生的社区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可以增强社区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护生对需求导向理论也持有认可的态度,激发护生学习社区护理知识、医学及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可培养护生致力于社区护理工作的职业意向。

3.2 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可提高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本科护生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学习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传统教学法主要以“教师教、护生学”为主,师生之间、护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少,气氛沉闷,护生的思维活动、学习动机、学习潜力等均得不到很好的激发,而需求导向理论渗透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课程,护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质疑,心理状态处于主动、积极、自由开放中,通过独立的探索、质疑、创造、分析、实践等方法来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更利于将其培养成为理论知识强、操作技能扎实、临床思维及分析能力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护理人才[9-10]。《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干预后,观察组护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效果仍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为:虽然教师通过文献查阅、互联网、教科书等多种方式促进护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观察组也增加了许多课前、课余自主学习的时间,但《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时数相对较少,7学时,由于长时间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护生立刻全面的改变其固有的接受信息的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教学改革中,仍有许多护生感叹自行查阅文献的次数很少,故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会受到阻碍。

3.3 给予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较高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促进并影响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护生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即自我效能感较强护生,其学习目的、自主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较高。教师在观察组本科护生教学过程中帮助护生灵活的运用归因策略,针对不同的护生、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场合条件,通过指导、建议、解释及鼓励等方式给予不同的归因反馈,如:教师在实践课中将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给出,使护生对教学任务都能够遵循规律和次序较容易的完成,增加护生获得成功的感受,及时关注并客观的进行鼓励和评价,使护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当护生获得教师及其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往往会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情绪饱满,主动性也更高,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往往也会对社区护理学知识及实践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愿意为学习社区知识付出更大的努力;另外,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对观察组的护生还经常采用榜样示范的积极事例,将不同小组中成功地经验进行分享,使护生体验他人成功的感受,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兴趣,而兴趣又可以促使护生更加投入,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社区护理学》实践课程采用需求导向理论引导护生紧密的结合社区居民及社会的需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自我效能感能够促进护生学习的动力,使教育观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13],提升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李玉霞,李丽萍.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3):2732-2734.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5.23.002.

[2]李 旎,张 伟.国内外《社区护理》教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5,22(1):24-2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1.024.

[3]周爱民,刘旭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523-1524.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4.06.130.

[4]陈井芳.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社区护理实践课程模式探讨及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DOI:10.7666/d.y1915332.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需求导向理论[R/OL].(2008-01-01)[2016-05-26].http://baike.baidu.com/view/3878162.htm.

[6]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1):1-4.DOI:10.3969/j.issn.1008-8032.2012.01.001.

[7]张开利,王 霞,唐四元.医学院校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1133-1137.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5.11.014.

[8]李 媛,方建群,马欣荣,等.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2):1167-1169.DOI:10.3969/j.issn.1674-6309.2011.12.016.

[8]张喜琰.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及现状调查[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7.DOI:10.7666/d.y1076633.

[9]王汕珊,刘红娟,庞晓丽,等.“操作代表”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8):2769-2770.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2.028.

[10]肖 娟,李 艳.201名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10):55-5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0.055.

[11]荣亚军,王宏伟.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4(4):99-101.DOI:10.3969/j.issn.2095-3763.2015.04.022.

[12]陈景丽,王小丹,李 巧,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23):3555-3557.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23.1389.

[13]徐兰兰,李 艳,李 萍,等.本科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6):856-859.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6.031.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Guided by Demand-oriented Theory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YOU Shu-ping1,JIANG Hong1,MA Long2,JIANG Yue-ying1,Mohedesi Siyiti1,LIU Tao2
(1.Basic Nursing Department,School of Nursing,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00,China;2.School of Public Health,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theory.MethodsTotally 197 nursing undergraduates in grade 2013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98)and control group(n=99).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munity Nursing,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as adopted in control group an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theory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efficac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two groups of were evaluated.ResultsAfter the teaching intervention,the average score of self-effica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core of learning objectives,self-discipline,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learning objectives,self-discipline and total score)in observation group (P<0.01).Conclusion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munity Nursing based on demand-oriented theory can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actively.It is worth to be promoted among nursing educators.

demand-oriented theory;Community Nursing;practice teaching;self-efficacy;self-learning ability

G424.1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2.014

2016-04-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48034)

由淑萍(1979-),女,山东掖县人,博士,副教授。

刘 涛(1974-),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教授,院长。

周春兰 谢文鸿]

猜你喜欢
护理学导向效能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护理学杂志》稿约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