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对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矫正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8-01-18 11:06肖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下睑板条退行性

肖凡

退行性下睑外翻属于一种眼部疾病, 长期眼睑外翻会使结膜外露、干燥、充血而肥厚, 不仅影响容貌, 还会引起眼部病理性变化, 因此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均是临床治疗退行性下睑外翻的重要手术, 但是关于其疗效比较目前还未有定论[2]。本次研究对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分别使用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治疗, 比较其矫正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38只眼)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15例, 18只眼)和B组(16例,20只眼)。A组患者男9例, 女6例, 年龄60~72岁, 平均年龄(66.52±2.57)岁, 平均病程(1.74±0.58)年;B组患者男8例,女8例, 年龄60~74岁, 平均年龄(67.01±2.84)岁, 平均病程(1.69±0.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行Byron Smith术, 于下睑缘下2 mm处作一平行切口, 延伸至外眦, 以120°转向外下方, 延长10 mm,行皮下分离, 在中外1/3处切除基底向睑缘三角形组织, 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睑板创缘, 睑缘采用外翻褥式缝合, 进行三角形皮肤轮匝适量切除, 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肤轮匝肌,术后加压包扎2 d, 7 d后拆除皮肤缝线, 10 d后拆除睑缘缝线。B组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 于下睑缘下2 mm处作一平行切口,向外眦处颞下方延伸, 复位下睑, 将眶外侧眼轮匝肌分离至骨膜, 切开外眦, 松解外眦韧带, 在下睑缘外侧处适量除去皮肤和结膜, 暴露睑板, 形成睑板条(一般3~5 mm), 将新形成的睑板末端缝合至外侧眶壁内侧骨膜上, 调整外眦高度与张力, 保持外眦角尖锐外形, 折叠缝合外眦轮匝肌, 术后加压包扎2 d, 7 d后拆除缝线。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患眼恢复情况, 有无患者出现切口疤痕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术后18只眼下睑位置均恢复正常, 1个月时检查18只眼睑缘平滑, 6个月时检查睑缘切迹无明显变化, 有1例患者表示切口疤痕明显。B组患者术后20只眼下睑位置均恢复正常, 1周时检查8只眼存在眼睑紧绷不适感, 1个月时检查眼睑紧绷不适感消失, 无患者表示切口疤痕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退行性下睑外翻是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 轻者仅睑缘外倾, 不能紧贴眼球, 重者结膜外露, 对患者外观和眼部健康均造成不良影响[3]。该病发生原因一般被认为是老年人眼睑组织松弛, 水平张力下降, 在重力作用下使得下睑外翻[4]。目前, 临床治疗退行性下睑外翻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 通过减小眼睑长度和增加水平张力使其恢复正常。

Byron Smith术是常用手术方式, 操作简单。本次研究中, 采用Byron Smith术患者术后眼下睑位置均恢复正常, 睑球结膜炎症和溢泪症状消失, 眼睑缘平滑, 切迹无明显变化,表明Byron Smith术疗效较好。在手术中, 切除位置在下睑中外1/3处, 能够减少对泪点的移动;进行三角形皮肤轮匝适量切除和外翻褥式缝合睑缘, 具有提吊和缓解切口张力作用。然而有研究报道, 对于外翻较为严重患者, 其矫正效果一般,部分患者还需进行2次手术[5]。此次研究结果中, 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患者眼下睑位置均恢复正常, 睑球结膜炎症和溢泪症状消失, 患者对外观无不满。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是直接缩短睑板和下睑缘, 增强多处水平张力, 有效抵抗下睑下垂,可避免睑缘切迹, 对患者外观影响较小;且对于下睑外翻挛缩程度较大者, 其治疗效果更好[6-9]。刘辉[10]研究不同手术方式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疗效, 结果表示外侧睑板条固定术相较于Byron Smith术, 具有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术后美观等优点,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Byron Smith术和外侧睑板条固定术均可以有效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 对于轻中度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两种术式均可选择;对于重度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 外侧睑板条固定术效果更佳。

[1] 晓琴, 白玉玲, 张天资, 等.水平牵拉术治疗重度退行性下睑外翻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 35(5):514-517.

[2] 王秀青, 李兰娇, 周希瑗.两种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手术方法效果比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31(11):1479-1481.

[3] Voigt S, Broer PN, Lorenz S, et al.The hybrid approach for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ly destructed lower eyelids: combination of skin grafting, temporary tarsorrhaphy, and autologous fat grafting for cicatricial ectropion after injection of commercial grade silicone.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5, 26(1):e8.

[4] 边红莉, 王飞, 冯延琴.改良Smith Lazy-T 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老年下睑外翻并发泪道阻塞30例.陕西医学杂志, 2016,45(9):1268.

[5] Yamashita M, Kishibe M, Shimada K.Incidence of lower eyelid complications after a transconjunctival approach: influence of repeated incisions.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4,25(4):1183-1186.

[6] 刘世杰, 莫志洋, 韩晓东, 等.外侧睑板条技术在下睑外翻矫正中的应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 28(6):371-372.

[7] 葛志红, 王伟丽.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退行性下睑外翻疗效比较.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2):163-164.

[8] 李月芝, 周畅达, 张立友, 等.老年性下睑外翻手术治疗的探讨.临床眼科杂志, 2012, 20(4):354-355.

[9] 卿方强.不同手术方法矫正失张性下睑外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32(9):1116-1118.

[10] 刘辉.3种手术方式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的疗效比较.安徽医学, 2016, 37(7):838-840.

猜你喜欢
下睑板条退行性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Mn-Cr-Mo系贝氏体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原位观察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下睑缩肌眶隔加固联合颞侧睑板固定在下睑膨隆型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观察
基于DeForm的板条冲压扭曲成形数值模拟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改良式眼轮匝肌折叠术在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中的应用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改良下睑缩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30 例效果观察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