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新视角

2018-01-24 11:50杨丽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语篇教学小学英语

杨丽华

摘要: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将提问权还给学生,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来推进教学,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在阅读前聚焦主题提问,激活学习主题;在阅读中自主设问,促进深度学习;在阅读后主动追问,引领拓展提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展开想象、激发创造,在养成提问能力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提问能力;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勇于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对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小学英语学科倡导语篇教学,我认为基于学生提问来设计教学活动、展示教学过程,是提高语篇教学质量的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罗杰斯都提出了意义学习理论。关于怎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前者强调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后者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激励学生在阅读中生成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愿望和需求,也有利于引领学生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一、阅读前提问,激活已有认知

善于生成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让学生提问,应该贯穿语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先把学生提问作为语篇阅读理解之前的一项常规活动,在每篇课文阅读分析之前,先简要解释课文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Hot Seat”主题问答游戏活动,请1-2名学生作为“Hot Seat”的主角,让大家围绕课文主题与他们进行问答对话。通过这一活动既导入新课,又调动起学生与课文相关的已有认知和经验。

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中Helping our parents这篇课文,主题是“帮助我们的父母”。我在教學中首先简要解读这一主题,随后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能帮父母做些什么吗?前面学习过类似的课文吗?然后开展“Hot Seat”游戏活动,学生自己举手报名当主角,随后有许多同学轮流站起来与这位学生进行问答式对话,主角学生在回答同学的提问后又马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1: What do you do to help your parents?

主角学生: I often help my parents make the bed, mop the floor and wash clothes. What about you?

学生1: I help them mop the floor, too. I dont wash clothes, because we wash clothes with the washing machine.

学生2: Do you cook for your parents?

主角学生: No, I cant cook. But sometimes I wash the dishes for my parents. Can you cook?

学生2: Yes, I can. Im not good at cooking, but I like it.

连续有多位同学与主角学生进行“提问、回答、追问、回答”的对话交流,学生的思维不断扩展,用到的英语词汇和句式也不断增加。

在这课教学中,许多教师一般以自己提出问题“What do you do to help your parents?”来导入新课,往往比较单调乏味。而应用“Hot Seat”主题问答游戏来导入,让学生围绕主题、联系生活提问追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活跃,话题交流更加多元、丰富。[1]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提问、反问、追问,如何快速应对、确切回答,在这样一次次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阅读中提问,促进深度学习

在通过“Hot Seat”主题问答游戏引领学生充分讨论课文主题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课文语篇进行阅读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生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再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探究,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文本表层信息,学习新的语言知识,进而共同探讨深层信息。

第一步,引导学生在初步阅读了解文本内容中提出问题。在Helping our parents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那种由教师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指向问题阅读思考的做法。先出示课文插图,组织学生通过谈论图片信息了解故事背景,进而启发学生思考:It is Saturday today. Mike and his family are all at hom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让学生主动提出想要了解与解决的问题。

学生提问: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教师再引导: 这个故事还写了什么?

学生提问: What is Mike doing now? What is Dad doing now?

教师进而转换现在进行时人称与be动词之间的搭配,引导学生:所以你们想知道What are Dad and Mike doing now?

学生很快学会了转化,提问:What are Tim and Ben doing?

学生提问: Are they busy or free on Saturday?

教师评价与转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可以循着这一思路继续提问。

学生提问: Are they happy to help their parents? What can Tim do for their parents? Why is Tim sleeping now?

从学生的提问可以看出,他们的问题远比教师预设的问题丰富得多,而这样一个基于文本不断发问的过程,正是学生认真阅读、深层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就文本内容一步步提出问题,就为接下来的深入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再次进入文本、研读文本,就能使阅读成为内在的需要,就能使阅读从浅显走向深入。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强调与文本有关的语言点,以帮助学生扫除后续阅读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取舍与排序,构建起较为科学的、具有一定逻辑的问题链,以更好地引领接下来的深度阅读。

第二步,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研读文本。在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成问题链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始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可以采用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听课文录音、一段段研读文本等方式,既整体输入语篇,又细读具体片段。然后再循着问题链,指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个个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先解决能从文本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如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等有关人物、地点、事件的显性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那些蕴含于文本中的深层次问题,如Are they happy to help their parents? What can Tim do for their parents? Why is Tim sleeping? Are they busy or free on Saturday?以及一些关于新的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探讨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浅显的还是深层的,大多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生成和提出的问题,是基于自己已有认知和当下学习需要的问题,因而是有意义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本,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深层次阅读、过程性思考。

从自主提出问题到探究解决问题,从了解文本大意、形成清晰脉络到理解文本内涵、掌握语言知识,这样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能更好地做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能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设想。

三、阅读后提问,引领拓展提升

很多课文语篇都含有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在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深入追问,提出和思考一些具有综合性、评价性、思辨性的问题,以此引领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拓展提升。这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关心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在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结束后,总是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再提问题,如课堂上时间紧张,就作为一项作业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去进行。

1.在课文“留白”处提问。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一定的留白空间,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追问。在Helping our parents一文中,前半部分是写Mike一家人上午正在做的事情,其中爸爸正在洗车,后半部分依然写一家人分别正在做什么,但没有提及爸爸。我向学生出示了这家人上午和下午活动的两幅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生成问题。学生观察图片、再读文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Where is Dad? What is Dad doing now? Is Dad sleeping in his bedroom? Why isnt he at home now?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自己寻找依据、用恰当的话语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在留白处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学生不是天马行空地随意猜测、机械造句,而是基于文本的有意义的推测,是应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的表达,所以也是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同时并进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合情合理地再创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发展。

2.在质疑中提问。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创新型人才的必须品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应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提问,质疑文本、质疑文本中的人和事,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在Helping our parents一文中,上午Mike和Helen帮爸爸妈妈洗车、扫地,下午帮妈妈擦桌子、洗碗筷,而Tim上午睡觉、下午看电视。我在阅读教学后让学生再读读、想想,对Tim一天的生活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看法?学生由此深入思考,产生了自己的疑问:Tim没有帮助父母吗?本文主题是“帮助我们的父母”,Tim没有为父母做什么,为什么要写到他呢?最后,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Tim仅仅四岁,他自己睡觉,自己玩耍,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这也是一种帮助。学生在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时可能会出现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等情况,但重要的是他们在积极思考,而且也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进行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训练。

3.在观察生活中提问。从文本走向生活,是语言学习的落脚点;基于生活阅读文本,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之后,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基于课文的文意观察、思考、追问现实生活。如我在Helping our parents一文的教学后,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还可以提出什么值得探讨的问题?结果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提出了许多问题:Mike和Helen周六有课吗?他们为什么没有课?晚上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家庭作业多不多?平时周六、周日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在周六、周日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这样联系生活思考和提出问题,就将文本故事演繹成了生活故事,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英語语篇教学不只是读读说说、讲讲练练,还应有问题探究,这样才能使阅读细致和深入。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或见机即时提问等都是必要的,但更多的应该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探究和表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语言和思维和谐共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丽花.以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课堂提问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8(3):24.

Learning to Ask Questions:

A New Perspectiv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Yang Lihua

(Changzhou Juqianjie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ive students the right to ask questions and change teachers questioning to students questioning so that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hange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ly exploratory learn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may focus on the theme questions to activate the theme of learning; while reading, students may autonomously design questions to promote deep learning; and after reading, students may initiate the chain questions to expand and enhan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esides,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unfold their wings of imagination with their own questions and stimulate their creativity, eventually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the questioning competence.

Key words: questioning competenc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语篇教学小学英语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