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2018-03-27 05:36石建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者过程

石建国,陶 皖,杨 丹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7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同时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几项重点任务,包括:第一,提升校园网络带宽,实施“无线校园”建设;第二,鼓励本科高校建设并开放高水平在线课程,认定一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第三,构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第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鼓励教师使用网络进行授课,开展学习指导等活动;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等活动,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鼓励学校使用网络开展班级管理、学生评价、教学分析,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借助MOOC教学、微视频和基于虚拟仿真实验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对线下教育资源的互补和优化。

从通知可以看出,新一轮教学变革已经启动,并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其中所倡导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泛在化、交互性和开放式学习的鲜明特色,颠覆了之前统一授课、封闭学习的传统学习模式,客观上要求学习者从接受型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转变。学习模式转变也是个体培养高阶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环境为学习模式转变提供了思想和技术上的保障。

从学习与教学关系角度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模式决定了学习方式的取舍和选择。教学首要关注的是教学媒体的教学效果,比如较早采用图片、实物和模具等辅助教学,该种教学方式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过程中基于事实的理解及形象化记忆。之后,广播和视频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演化为视听教学模式。[2]68-70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传统基于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不足,新型网络环境下要求不同教学模式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和过程重构。为此,以教师做引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目标的教育实践开始出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学习已不再是传统的基于课堂听课、复习、自学的单一模式,而是将网络资源作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新型学习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将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学习模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模式的内涵

学习模式指在学习理论和实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开展学习活动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它是将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转化为具体学习活动的桥梁,是把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同具体的学习情境相结合的结果。[3]学习模式是课内听课、课间自学、参与科研及实践、师生沟通和学生互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结合。

(二)影响学习模式的主要因素

教师引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是完成学习的基本条件;学习者个体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各不相同,所采用的学习模式也应有所差别;[4]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其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数学强调逻辑思维,理化等自然科学强调实证思维,计算机强调计算思维,也会直接影响学习模式的选择。

1.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核心在于“教”和引导,施加的对象是“学”和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引导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目标是更有效地实现其学习任务和目标。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先学后,即学生的学习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师引导来展开。例如,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是由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并给以分析解答,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还可以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上述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所起到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针对教师对问题的不同引导方式,学生采用的学习模式分别属于接受式学习、引导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另外,以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的MOOC教学,则颠覆了“教先学后”的顺序,转变为学生自学在前,教师引导答疑在后,更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学习。MOOC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前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也可以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还可以把问题留在课堂由教师解答。从学生角度看,又分别属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指导式学习。可见,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引导方法将影响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选择。

2.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均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个体的知识结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分别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目前存在不少大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的现象,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和积极性,最终有的学生选择调换专业,在跟踪调查过程中发现,专业调换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甚至一些学生由过去的差等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成为学习的佼佼者,原因就在于所学专业契合了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激发并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

3.学习内容

传统高校教育过程中学习内容主要由教育者根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相配套的专业课程框架,在课程框架内确定教材及教学大纲,学生则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确定的框架开展学习,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选择权利。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范围,MOOC教学和基于在线虚拟仿真实验的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学习兴趣及特长开展针对性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工程实践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的外在条件,是促使学习者主动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教学资源已得到极大扩展和完善,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基于MOOC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基于在线小组互动的合作学习和基于课题研究的研究学习等,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展学习,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新型学习模式的基本理念

新型学习模式对个体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学习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创新学习模式将尤为重要。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坚持以下理念:

1.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个性化学习在知识时代成为必要和可能,首先,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各不相同,新时代条件下人的发展强调根据个人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其次,信息时代所营建的学习环境,为个体创建了多类型的学习渠道;最后,个体学习习惯和方法因人而异,没有完全一致的普适学习模式。

2.自主学习

新型学习观倡导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自主学习重要性在于:其一,自主性是个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其二,自主性是适应快速多变的知识需要,有效地实现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任务的统一性,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通过任务分解展开学习活动,最终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间通过合作互助可以提高交流能力,培养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在完成个体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整体学习质量,有利于引导成绩下游学生和改善其学习绩效。

4.创造性学习

信息化环境中要求个体从传承式学习向高层次创造性学习的转变。实现个体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学会”是掌握已有的知识,掌握专门技术和实践操作;“会学”是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高校角度构建学习模式的思路

高校是学习者的管理主体,从影响学生学习模式的各要素来看,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是高校应开展的前导性工作。同时,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从高校管理角度讲,应优化教育资源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尤其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下面分别从教学资源优化、学习内容选择和教师引导三个方面说明高校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表1 教学资源分类

1.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各种条件和要素的组合,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和教学后援系统[5],如表1所示。其中教学材料包括课程材料和专业材料等;教学环境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和教学场所等;教学后援系统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教务平台、教师队伍建设、后勤服务设施等。其中和学生学习最直接相关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教学材料质量、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时间和空间是否受限和学习渠道是否多样化等。因此,学校在完善教学环境和教学后援系统的前提下,应从如下几方面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1)成立专门教学材料审核小组,严格审核教学材料。第一,从教材的订购开始严格把关,保证教材质量符合专业课程体系内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严格审核教学课件制作的规范性,检查课件是否突出了大纲和教材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基本要求;第三,考查教学案例等辅助材料的质量,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第四,为增强学习效果,检查课程是否有指定参考文献进行扩展学习,并对参考文献的质量、文献内容与课程知识的互补性进行鉴定。

(2)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教师作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习引导者,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深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为此,学校还应鼓励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校外进修或赴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水平。

(3)搭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实施“智慧校园”建设。为满足学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学习需求,学校应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平台,提升有线和无线网络带宽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资源访问途径。

(4)实施“三个课堂”建设。三个课堂指网络课堂、名师课堂和专题课堂。网络课堂建设以提高网络带宽为基础,要求实现移动端对MOOC等网络公开课堂的便捷访问,并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名师课堂建设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精品课程网站,或者借助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专题讲堂建设需要学校动员高校知名专家或聘请校外专家赴校内作专题报告,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校园学习生活。

2.限定学习内容选择范围

高校基于专业方向组织教师对专业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点分解,理清知识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目前一些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学习目标定位上仍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大学学习仅仅是为了顺利毕业,有些学生则是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将来谋取较为“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则没有学习目标。可见,学习目标的定位或缺失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高校要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在此前提下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

3.加强教师引导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应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即为学生点明学习思路和方法,而不干涉学习过程,实现学习过程柔性化,只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可以在不违反教学纪律的情况下自由开展学习;“越位”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横加干涉,违反学生学习习惯,不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最终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教师应重视课外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课外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比如,哈佛大学的在校寄宿制及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3],就是为了提供更多课外师生交流的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从导师那里学习知识,在导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和要掌握的知识范围,期终考核时则严格把关。这样,将学习动力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既具有了充分的自主性,又不使其丧失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师引导过程柔性化,期终考核刚性化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角度构建学习模式的措施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首先,学习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其次,作为个体来讲,学生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学习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和知识掌握层次的差异等。再次,不同学科专业所包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也不相同,研究和学习方法都要遵从相应学科的学习规律。如数学强调逻辑思维,知识衔接和连贯性很强,学习时就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计算机应用专业强调计算和编程思维,往往需要通过编程和实践项目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学习内容的差异使得学习方法也存在很大相异性。最后,教学资源作为学习的先决条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模式开展学习。下面分别从影响学生学习的四个方面分析如何从学生角度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

1.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专业兴趣和特长,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以自我思考、总结分析、比较研究等手段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6]如果把学生比作“球员”的话,教师则是“裁判”,要实现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让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及特长,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确定学习目标,结合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适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监督的学习品质,也就是:愿学、会学和自我管理。

“愿学”是指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者在兴趣的驱使下享受学习乐此不疲,并获得成就感;“会学”强调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率。新形势下,使学习者具备多种学习技能和方法,是高效达成学习目标的前提条件。自主学习实践就是把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手段、学习技术的应用进行整合的一种尝试;“自我管理”强调学习品格的培养和完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作出客观评价,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调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教师应容忍学生在某些课程学习方面的不足和偏科倾向。

2.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互补,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互助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达成一致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和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7]5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体又实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除了能很好地达成个体和群体学习目标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首先,基于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可以培养协作能力;其次,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又培养了交往能力;最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学生间、师生间在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促使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相碰撞,从而激发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使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知识重建,产生新知识的创造性过程。

3.以学习内容为导向,以项目为形式,培养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式学习能力

研究式学习是以项目或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实践型学习模式。[8]研究式学习优势表现在:首先,研究式学习强调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有利于锻炼实践应用和动手能力;其次,项目或专题是学生根据自我专业特长进行选择的,是学生擅长和喜欢的专业领域,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知识潜能并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再次,研究式学习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4.以网络教学资源为依托,实现在线学习和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网络教学资源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利用专门的教学网站,赋予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能引导其完成任务的各种数字化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

(1)教学资源,比如网络教材、课件与教学视频等;

(2)辅助文档,包括参考资料(教学工具书、参考文献)、作业练习和实验文档等;

(3)学习导练,包括学习指导和知识题库等;

(4)学习交流与评价文档,包括提问、答疑、讨论、总结心得等。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者可将掌握知识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别人,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某项知识,领悟到的学习技巧和想法,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研究,并将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总结分享给学习伙伴,从而既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也将知识传播给他人。个体不仅是学习资源的受用者,也是学习资源的贡献者。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在学习中进入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图1 共享学习流程

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需要教师密切引导和有效监控,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基本思路是:首先,由教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分配任务,个体先结合任务自主学习,学习者也可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在遇到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时与学习伙伴进行学习交流,并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将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大家一致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向学生进行指导性讲解;最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共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想法,巩固学习效果。共享学习流程如图1所示。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交流只能在课堂及课间进行,而课堂及课间时间并不能满足教师对所有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一一辅导的现实需求,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共享学习将传统的课内教学时间延伸到课外,增加了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由传统的“一对多”教学转变为“一对一”指导,解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基于网络平台的共享学习可以增加学习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学习者可以相互交流各种问题,使问题解决的效率大幅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借鉴学习伙伴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刺激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新型学习模式有效性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思路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高校全日制在校信管专业本科生及辅修本专业第二学位学生,由同一任课教师执教。为提高研究进展速度,同时又保证研究质量,首先对77位信管专业本科生和32位辅修本专业的第二学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按照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网络学习前的接受度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学习接受度问卷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习者喜欢和教师及学习伙伴交流和解决问题,也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并且高达89%的学习者认为帮助别人可获得同学尊重和教师认可,喜欢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有20.2%的持不赞同或很不赞同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能力不强或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群体,希望通过教师指导或同学帮助解决问题。因此,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总体上持赞同态度。

为便于对网络学习之后的学习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参与学习的109位学习者按学习程度和平时表现进行分类,大致分为3个层次,学习成绩按照以往成绩正态分布情况得出大致比例,按照学生平时学习出勤和作业上交情况得出相应“好中差”生比例,遵守纪律、善于合作和喜欢思考3项也根据以往学生表现按照好、中和差3个层次进行归类,结果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学习者学习程度统计

网络学习采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以实名制完成注册,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通过论坛进行在线交流,为提高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时效性,建立QQ班级群,以方便基于手机移动端的随时答疑和学习,作业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上传课程要点指导和自测题库,学生也可以随时进行在线测试,了解知识掌握不足并及时修正错误,必要时通过同学之间在线讨论或由教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解网络学习效果,在整个学习阶段完成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网络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网络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为验证学习效果的可信性,课程考核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考题从课程知识题库里随机抽取,以保证考核难易程度的同质化,在验证学习效果时,以主观分析题为主要依据,因为主观分析题更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创造思维能力的高低。试题主观分析题占60%,客观基础题占40%,对以往各学期考试试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之前失分较多的恰是主观分析类题目。通过网络学习进行同质化试题考核结果表明,主观分析题失分率明显降低,说明网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另外,在对参与网络学习的所有学生进行考后成绩分析发现,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成绩提高最为明显,原因是这部分学生通过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的机会大幅增加,并且能及时得到教师的监督并给以提醒;学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也有所提高,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成绩提高不明显,原因是成绩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一般不需要太多同学的帮助和教师指导,但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他们对网络学习的热情也非常高,这与表2中“学习态度与动机”中所描述的“帮助别人可获得同学尊重和教师认可”的调查结论是一致的。

进一步对网络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该分析仅按学习者学习程度统计表中“学习成绩”所统计的“好中差”生所占比例为依据,理由是最终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仍以学习成绩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调查表明:差等生在网络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所占比例最高。从表4的5个指标来看(表3中学习成绩为差的为11人),比例最小为45.5%,最大达到72.7%。持赞同态度的最低为18.2%,最大达到54.5%。持不赞同和很不赞同的均为0;中等生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所占比例次之,从表4的5个指标来看(表3中学习成绩为中的为75人),占比最小为40%,最大为66.7%。持赞同态度的最低占比为26.7%,最大为49.3%。持不赞同的占比低于8%,很不赞同的占比为0;等次为好的学生持非常赞同和赞同态度的所占比例最低,从表4的5个指标来看(表3中学习成绩为好的为23人),占比最大为56.5%,最小为21.7%。持很不赞同的有2人,占比8.7%。可以大致得出结论:差等生的学习体验最好,其次是中等生,再次为等次为好的学生。

总之,在线MOOC学习平台消除了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成果和经验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且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习者相互发现学习不足并及时改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差等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率低下等普遍存在的难题。缩小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从学习者整体上来看,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四、结语

在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教育必然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终极目的是实现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效率和质量的衡量标准如何进行科学界定,如何借助量化指标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往往是很难准确把握的,这个也是后续研究应该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1]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7-02-16)[2017-09-20].http://www.ict.edu.cn/laws/new/n20170216_39732.shtml.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杨院.大学生学习模式:缘起、内涵与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3(9):25-27.

[4] 李本友,李红恩,余宏亮.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2):122-124.

[5] 张伟平,王继新.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7(6):57-65.

[6] 何基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5):75-78.

[7]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8] 刘露.基于翻转课堂的探究式教学研究——以大学英语听说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95-96.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学习者过程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