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大“义”激发写作兴趣

2018-04-02 12:5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随文单车课文

黄 辛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第二中心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微作文”即微型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微作文之“微”在于:微篇幅、微用时。也就是说,此类作文不像“大作文”那样,花大把的时间,用大段的篇幅来描绘景物、叙述事件。而是短小精悍,一字千金。它不仅练笔时间灵活,而且选材角度小、事件小,表达感受细微,人、景、事、情、感、物皆可入文。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动笔的兴趣,更容易取得写作效果。

一、留心生活,挖掘素材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其中的“时”指的就是现实生活。布置学生写微作文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并及时捕捉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

比如,在一次单元习作课上,笔者在学生进行材料交流的过程中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近年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共享单车的推出不仅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方便。但由共享单车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在共享单车上上了自己的锁,变公用为私用;不少车被人为破坏,有的车坐垫“歪了脖子”,有的车圈变形,有的后挡泥板破损,而锁扣、芯片的损坏更令不少着急用车的市民措手不及;有人为了逃避赔偿的责任,把损坏的单车扔进河里。笔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则材料的可挖掘性,就选取这则材料让学生思考并阐发议论。

当没有了大作文在字数与谋篇布局的限制与束缚之后,笔者发现用这些小材料进行随机练习,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反而更能展现学生的闪光点。

除此之外,为了使微作文素材生活化,还可以采取一些专题训练的形式,如“每周百字阅读感受”“每日轮流记录班事”“每日百字新闻放送”……让微作文记录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并在记录过程中获得写作的乐趣,渐渐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

二、随文小练,习而得法

教材是微作文创作的重要载体,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并不能抛弃教材而空谈写作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应有发现课文中读写训练点的敏感性,及时挖掘课文内涵,为学生“随文小练”寻找素材。让学生在跟着课文写的过程中爱上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1.仿写中提升

模仿例文是随文练笔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来叙述自己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一文中“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亲切的和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重新梳妆吗?”这一段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写法,生动地表达了“我”与山中之友的深厚情谊,充满了童真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笔者先指导学生观察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模仿其特点进行句式仿写。有学生写道:“这天空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你好,热情的太阳公公,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鼓励我积极向上吗?你好,月亮姐姐,你身着白色的纱裙,是邀我与你跳一曲华尔兹吗?”微文虽短,但通过仿写,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个句式的表达特点,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续写中拓展

教学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发挥想象。如《穷人》这一课,课文在桑娜拉开了帐子之后就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这时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桑娜一家在拉开帐子后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像这样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拓展,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自然会兴趣盎然,创意无限。

3.补白中想象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给学生留下无穷遐想的余地和无尽感悟的空间。如人教版六年级课文《唯一的听众》一文在倒数第二段有一个省略号,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课文后展开想象,再用短文描述当“我”知道每天听“我”演奏的老人并不是聋子而是有名的音乐教授时会想些什么,说写什么,“我”与老人之间还会有怎样的故事……通过这一练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老人对“我”的关爱,“我”对老人的感激,体会到人间真情的美好。简单的叙述也许只是寥寥数语,却能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碰撞出火花,既能发挥文本价值,又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微作文由于篇幅短小,批改交流起来也较轻松,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把更多学生的微作文投影出来,让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批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现在有许多网络分享平台,比如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设有“留言”功能可供讨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上传自己的习作,学生在浏览其他同学的作文后,利用“留言”功能互相批改,写出批改评语,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一位学生在QQ空间发表的日记里有“天空很蓝”这么一句话。另外一位学生就在底下评论说:“天空到底蓝到什么程度?是浅蓝还是深蓝?是万里无云蓝得像碧玉一样澄澈,还是在艳阳的陪衬下镶了一道黄色的金边?”在这样的交流中,就能让学生意识到修饰语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由此一来,作文评价就不再是传统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流动的。有人评价,有人关注,自然就会满足学生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自然就会提升写作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再创佳作。

总而言之,“微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是积累素材的宝库,也是倾吐真情实感的芳草地。“微作文,大意义”,相信有效的“微作文”,定会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写好“大作文”奠基。

猜你喜欢
随文单车课文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飞吧,单车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