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消暑勿伤阳

2018-05-30 16:24刘姿含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干贝水发大椎穴

刘姿含

夏至過后,酷暑时节到来,炙热的高温天气里,让不少人躲在空调房中不敢外出,各种冷饮冷食也轮番上阵。中医养生专家指出,夏至养生在消暑去热的同时,切莫因此伤了阳气。

夏至过后炎热多雨,人体往往出汗多,容易疲惫,出现一个阳气盛于外,耗伤津液的状态。因此,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对调养身心有益。有味叫西瓜翠衣的中药,是取西瓜的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洗净,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制成。《饮片新参》说其“淡平微苦”,归脾胃二经,功能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疗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之症。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说,此物能“凉惊涤暑”。炎炎夏日,如能取西瓜翠衣加入日常饮食当中,则能达到调养身心的效果。孔府名菜“一卵孵双凤”即以鸡肉、干贝、蘑菇及西瓜皮等制成的。此菜用西瓜和雏鸡肉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据说孔府曾用此菜宴请清代帝王、进贡慈禧太后。清朝末期,该菜传入江苏各地,成为人人喜爱的夏令名吃。

经常待在空调房中,时间长了就容易耗伤人体阳气,出现“空调病”,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颈椎、腰椎、肩膀等部位的关节疼痛。同时,夏季炎热,有些人吃得或喝得太凉,会伤到阳气。根据“夏季养阳”的道理,到了夏季需要注意对自身阳气的充实,保护自己的阳气。用艾灸温阳的方法,可以缓解夏日“空调病”的症状。艾灸取大椎穴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大椎穴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大椎穴,并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而取足三里穴则有固护阳气、补中益气的作用,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仰卧的体位,施灸者将艾条对准足三里穴,并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中医学有云:“夏至一阴生”,即一年阳气在夏至当天升发至极点,万物的生机在此时最为显现。而在夏至之后阳气转为收敛、沉降的阶段,人体也应该顺应大自然阳气收敛的趋势,否则易出现上火、疲乏、烦躁等各种情况。乌梅冰糖饮出自中医经典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记载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能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以配合乌梅酸甘化阴之余又能兼能清润,两者配合能使在外的火热燥得以收敛,且无寒凉降火药物损伤脾胃之弊,最适合夏至暑热之时饮用,户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烦躁者尤宜。若饮食积滞重、不欲饮食者,可酌加少量陈皮、山楂理气消食;自觉烦躁严重者,可加玫瑰花疏肝解郁。不过,乌梅冰糖饮偏酸,且含一定糖分,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患者慎用。需要注意的是,乌梅冰糖饮放温服用即可,否则容易损伤人体阳气。

夏至食疗

“一卵孵双凤”:椭圆形西瓜一个(约2500克),小母鸡2只(约800克),水发海参50克,水发冬菇25克,水发玉兰片(笋干)25克,火腿25克,水发干贝50克,葱姜丝少许;料酒、精盐、西瓜汁及橄榄油少许。西瓜削去外皮,切盖,挖出瓜瓤,留瓜皮约2~3厘米厚,洗净备用。将玉兰片、海参、冬菇、火腿切成长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过捞出。小母鸡宰杀后,去毛及五脏,择洗干净,剔骨留肉,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盐、味精、橄榄油、西瓜汁、玉兰片、海参、冬菇、葱姜丝,拌匀,腌至入味。将西瓜放入大瓷盆内,然后把腌好的鸡连同配料一起装入西瓜,盖上瓜盖,用竹签别住。旺火蒸至鸡烂时取出,开盖即可食用。

五味龙眼洋参茶: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1~2人份)。将五味子洗净,去杂质;西洋参浸透切片;龙眼肉洗净,去杂质,将冰糖打碎成屑。将五味子、西洋参、龙眼肉、冰糖屑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炖,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益气生津,养心安神。

乌梅冰糖饮:乌梅15~30克,冰糖适量(分量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陈皮、玫瑰花、山楂根据个人情况选用3~5克。乌梅、陈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放温后即可服用,无需冰镇。 编辑:陌漓yangsheng_moli@sina.com

猜你喜欢
干贝水发大椎穴
补精益气喝木耳腰片汤
鲜美滋补干贝菜肴(五)
鲜美滋补干贝菜肴(四)
鲜美滋补干贝菜肴
鲜美滋补干贝菜肴(一)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银耳拌鱼腥草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