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2021-12-29 18:29肖建军
科学咨询 2021年31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风子女

肖建军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中学 广东深圳 518110)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就曾强调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设计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春期阶段是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学生思想品质不断提升的重要时刻。在这个关键时期节点上注重家庭环境的影响,关注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引,防止其与父母产生隔阂、防止其在青春期中迷茫,更可以防止其因不良行为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对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一、青春期学生不良行为品质表现与成因分析

青春期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受青春期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时期的学生敏感、脆弱,容易被误导,更容易对自己对亲近的人产生误会。与此同时,他们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以至于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容易为寻找心灵的慰藉而误入歧途。这些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会逐渐在其行为品质上有所表现,具体表现为:自私、冷漠、暴力、狂傲,甚至还会因此对他人造成伤害、对社会造成伤害。在分析青春期学生不良行为品质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不良行为品质的出现,虽然与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归根结底,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环境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留守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在青春期阶段呈现出来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强,但同时也明显表现出自卑倾向,他们在性格上更为偏激,注意力集中的效果差,同时情绪控制的能力较弱。

生长在溺爱环境中的学生在行为品质上也会存在两种不同表现,一种是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无法容忍他人在任何方面强于自我,好胜心强,一旦失败就会懊恼无比,甚至一蹶不振;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过于乖巧,讨好型人格倾向较为影响,只能接受别人的夸奖与称赞,无法接受他人的否定,一次又一次通过自我“牺牲”去换取他人的肯定,无法独立面对挫折和失败。而从小在父母陪伴较少的家庭中长大的青春期学生,在行为品质方面则容易呈现如下现象:一是处于青春期时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现象更为明显,对于父母的观点,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持反对态度,更排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二是容易出现早恋行为,沉迷于早恋无法自拔,更不会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以至于学习成绩出现滑坡;三是容易出现离家出走行为,甚至因此与父母家人形同陌路,将家视为“牢笼”和“地狱”[1]。

上述青春期极端行为品质的出现,虽是个例,但依然值得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重视和警醒,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平稳度过青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前途甚至是孩子的一生。

二、家庭环境对青春期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危害着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与自信心。结合以往教育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对青春期学生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一是有助于青春期学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未知迷茫。青春期阶段,面对心理与心理的快速变化,产生青春期迷茫与困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而那些成长在良好环境中的学生能够勇敢将自己的“小秘密”分享给家中最值得信任的人、最值得依赖的人,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学生能更快地找到走出青春期的钥匙,以乐观勇敢的态度面对未知和挫折。

二是有助于青春期学生形成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家庭环境的学生,能够形成自信的品质,而自信的态度是能够形成正能量的,这种自信的态度也会让其更乐于与他人交往,更愿意在与人交际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处于青春期的自己,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成长变化。

三是有助于青春期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更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自制力方面表现得会更加优秀,这与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对而言,在良好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也更优秀[2]。

三、从家庭环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质

既然针对家庭环境对初高中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影响如此重要,家长应该从哪些角度为子女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呢?或者针对以往家庭环境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广大家长应该积极从哪些角度做出改变呢?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一起构建适合青春期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一)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构建信任关系

父母脾气暴躁,甚至有家暴行为,会在子女幼小心灵上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同样如果父母二人感情不和、性格不合,遇到小事也能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就会在子女的内心形成这样的心理暗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如果父母之间的感情不和,甚至出现互相欺骗行为,甚至时常将“离婚”挂在嘴边,就会让处于青春期的子女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时刻担心父母会离自己而去,整天疑神疑鬼、观察父母的行为,多思多虑,更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危机。相反,如果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是父慈子孝、恩爱有加的,就可以与青春期子女构建和谐且信任的关系,整个家庭也会变得更加和睦。为此,我们建议当出现家庭矛盾时,父母在子女面前能够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矛盾、解决矛盾,更可以邀请子女参与其中,给予子女家庭生活中更多的话语权,让子女共同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判断,充分尊重子女的家庭地位,让其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励其以公平、公正的态度面对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矛盾”“小纠纷”“小插曲”,并在这其中感受到父母之间浓浓的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要帮助子女养成定期看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生活习惯,将看望隔代亲人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定期与隔代亲人共度时光中,父母要将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意传递给子女,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子女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我们相信在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会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搭建亲子互动桥梁,传递积极能量

亲情陪伴是任何其他情感都无法代替的,对于青春期学生的行为品质养成来说更是如此。父母的陪伴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安全感,更可以让其在同伴面前“不自卑”。因此,在帮助子女养成良好行为品质时,我们建议学生家长主动接受子女的邀请,更可以自己去创设亲子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参与公益事业,一起去传播正能量,让孩子在正能量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学生家长可以主动与所在社区联系,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在闲暇之余携带子女一起身着志愿者服饰,参与社区集体活动,在社区工作缺少人手时,贡献积极力量。例如,在动员全民接种疫苗的工作中,学生家长可以和子女一起完成宣传手册的发放工作,向周边群众普及疫苗接种的常识等。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父母还可以和子女一起带着包好的饺子、粽子去看望养老院的老人以及福利院的孤儿,将自己的爱心奉献出来。通过这种方式,用自己的力量去照顾需要照顾的人,不仅能帮助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子女找到奋斗的方向,还可以使其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这种一起付出、一起努力,子女会和父母产生更多的共同话题,在围绕这些志愿工作交谈中,也可以很好地拉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而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对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引导也是能发挥积极作用[3]。

(三)家长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模范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子女的行为可以看出家长的修养,从子女的性格可以看出家长的智慧,因此在构建良好家庭环境中,学生家长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会自律与自省,为子女树立良好榜样。试想,如果每天父母下班回来都是一身酒气,倒头就睡,对子女今天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在自身惰性的影响下,自然就“钻空子”学会偷懒,或者对自己今天出现的不恰当行为“避而不谈”,而如果父母下班后主动走进子女,每天坚持留有一个与子女谈心交流的时间,很多不良行为品质的苗头就会在此时被父母发现,并在萌芽状态得以遏制。试想,如果每天傍晚,父母在家不是捧着手机度过,而是静静拿起一本书耐心地读着,以岁月静好的方式陪伴在子女身边,子女就不会产生“为什么我有写不完的作业,你却可以随意刷着抖音”的抱怨。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活中,父母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树立起“不发脾气”“认真读书”的良好形象,子女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以“勤奋”来勉励自己。再如,如果父母能够与邻为善,妥善处理邻里之间的纠纷,那么子女在人际关系中就可以树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意识,如果父母过于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子女也会不胜其扰,在与同伴相处中不够豁达,甚至因此失去友谊。因此,父母就好比一面镜子,父母的自省意识、修养水平对子女行为品质的影响极其重要[4]。

(四)注重家风家训传承,实现文化传承

良好的家庭环境还与家风家训密切相关,家书家训,是良好家风的有形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新时期的家庭环境建设中,学生家长也应该注重发挥“家风家训”的作用,注重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举家一起探讨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家一起以直播的形式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一起去观看英姿飒爽的仪仗队,一起去感受“祖国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朝气等,在陪伴中感受家风家训的熏陶,在观看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如果身边有老党员、老红军,家长更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慰问他们,一起去听一听老党员的故事、老红军的故事,再接受一次革命的洗礼,再坚定一下文化传承的决心。

四、结束语

如何与青春期子女融洽相处,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为子女良好行为品质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这是摆在每个学生家长面前的课题。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能对广大学生家长有所启示,共同为学生行为品质的形成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风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家风伴我成长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