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

2022-03-18 02:32闫闻洁王培竹王丹菲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协作校企人才

闫闻洁,王培竹,王丹菲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是目前解决我国职业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产业或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把生产与教学相结合,重视的是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践相融合。微观层面上是为了造就出符合新时代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宏观层面上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当前的时代背景

2021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建筑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但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势头有所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就增加了培养建筑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工作难度。但有挑战就有机遇,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专业的学生出口过窄、专业单一、教学内容滞后于建筑领域新技术等问题[2],就必须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重视实践、回归项目,所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建筑专业的职业教育重点。

二、现存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密切度低,企业人员能力不足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企业的运行机制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企业和学校的沟通、联系上的时效性差异。具体表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不会就某阶段学生的表现情况主动去和学校及时沟通;因为建筑专业的项目施工时间跟学生的作息时间存在差异,企业相对比较被动;企业对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感不够导致了项目中配备的人员能力相对不足,技术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缺乏等[3]。

(二)合作过程中的困境

1.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利润与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无利润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为企业可能更多的会关注产品生产出来所带来的利润或产教融合中能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利益,忽略或缺乏对学生学习、练习时各个方面的指导。再者,企业人员可能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工作,出现对学生学习和操作指导监督较少的情况。

2.企业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

企业对学生自身的情况不清楚导致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过高,希望学生很快地掌握技能要领,但是学生毕竟是新手,学习和操作能力需要逐步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3.企业对学生的培养缺乏全面性

在产教融合中,企业人员更多的是将学生做为一名员工去培养,较少考虑职业技能人才的规律性和全面性,很难达到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三)高层次人才、产教成果均输出不够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主要是为了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建筑行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还是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输出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很多院校引入企业进校园,但更多的只是为了给企业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并没有很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科研成果输出,造成当下的局势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企业并非行业的领军者,掌握不了行业的先进技术,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并没有具体的项目或科研成果的输出。二是企业的技术支持以及所配备人员的能力不足,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输出率普遍偏低。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同时,政府能够给予各方面的支持是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成果输出的有力保障[4]。

(四)产教成果转化率低

在建筑专业领域中,无论是生产和教学还是校企协作的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多数人认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很多校企并没有合作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项目,企业不了解学校的科研项目,学校连企业的最新状态都不太了解,更何谈成果转化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政府或企业的投资不足。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但高职院校很难在国家的重点项目中承担重要任务,所以国家的财政拨款有限。企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也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校企协作新模式的研究

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来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促进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协作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促进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是高质量职业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要将企业需求与教书育人结合,推进整个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5]。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生产与教学相融合、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师能力,服务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企业储备高技能人才,提升、革新技术能力的坚实后盾[6]。

到底如何把生产和教育相融合、学校和企业将协作落到实处,并做强做优,我们做了如下的研究和实践。由于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建设特点各不相同,各专业本身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能一样,有的职业院校采用的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模式是“校中校”“厂中厂”以及建设校内的生产流水线,或“工学交替”“2+1”再或者是“订单模式”等[7]。但已有的模式中并没有适合建筑专业领域的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我院进行探索,构建了适应建筑专业特点的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教学模式。

(一)校企协作新模式“CSCI”的内涵

我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六年的研究与实践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模式,即“CSCI”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融合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多主体相互协作。政府在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模式中发挥制定规章制度、统筹安排、指挥的作用。行业组织在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模式中发挥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学校和企业作为一线的基层主体是实际的实施工作者。“CSCI”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将企业引入到校内后,在校内的实际工地现场进行理论学习和岗位实习制。

从2018级学生到2020级学生,我院在不断改革创新“CSCI”人才培养模式。“CSCI”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分别是定制、共享、合作、创新[8]。定制:以校园目前正建项目为导向,以培养高级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相结合,“私人”定制出“CSCI”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达到岗位定制人才培养的目的。共享: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是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寻求契机,达到人才、知识、资源共享的局面。合作:我院与各优秀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相互合作,实现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建筑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企业也为本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优质的岗位,相互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创新:“CSCI”是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一种鉴于建筑专业中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协作模式到学生综合培养都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希望学生在这种新模式的培养中更具备改革创新的能力。

(二)校企协作新模式“CSCI”的实践

目前我院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优秀、政治素质过硬的建筑专业高级技能人才。跨企业培训中心为我校在建项目,项目本身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校企协同管理

校与企均为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一线参与者,要想做到更好地协同管理[9],就必须要建立平等、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因此我院为了“CSCI”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签订了相关的合同制度,制定了长效机制。传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都是以学校为主导进行教学管理,这就很难发挥企业的优势性和主动性。鉴于建筑专业的特色,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学院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细节达成共识。我院还为了校企更好地协同管理搭建了校企沟通交流平台,并为每名CSCI的同学购买了人身保险,更加保障了学生在项目工地上的安全。

2.学生培养工作

学生的选拔是通过现场宣讲,学生自愿报名,再由CSCI专任老师出题进行笔试、面试,申请确认等环节最终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计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近200名学生中选拔出18名同学成立了2020级CSCI班。根据实际的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的需求,大胆地打破了原有的专业限制,对接了设备员、造价员、技术员、监理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八个岗位。负责“CSCI”教学模式的老师就新的教学模式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进行了专业课程的优化、课程结构的创新,课程上对接了“专业基础模块”“项目模块”“专业提升模块”三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根据项目的进度设置对应的实践课程,涵盖了本专业课程的全部内容。专任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到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如图集、工程数据、现场图片、施工视频等。为学校提供可行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为同学们提供岗位技能的指导。企业老师根据项目的进度在项目工地实地授课。

3.校企师资配置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我院重点的在建项目,对接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学院选派了包括技术、管理、造价、材料、设计相关专业的三位老师常驻工地与学生同学习,与企业师傅联合办公。这样针对在项目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矛盾都能及时地协调沟通,还能在实际的项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企业选派了十分优秀的项目技术人员,专业涵盖了技术、材料、安全、监理、质检等方向。进行一对二的现场教学,针对项目的难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的项目指导,并采用校企双方互聘制度。

(三)校企协作新模式“CSCI”的成果

1.教学、科研成果方面

面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重新改革了课程体系。因为跨企业培训中心为装配式建筑,根据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的内容研发了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活页讲义,如《装配式结构工程技术》《装配式结构工程造价与管理》等。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优势重点打造4至6门在全院有重大影响的通识课程,形成通识教育品牌课程。根据计划开发3门左右的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根据跨企业培训中心项目撰写了3篇论文,1项课题。

2.人才输出方面

很多CSCI班往届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进入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中天建设集团、中原地产等建筑企业工作,期间他们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持续推进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新模式的改革也得到了印证。

综上所述,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的新型模式,是当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建筑类院校。只有充分将生产与教学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相协作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以企业行业真正的需求为目标,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10]。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宏观上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增强我国核心的竞争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微观上使企业得到人才,让学生进入到建筑这个专业就等于找到工作,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专业技能,真正实现招生与工作密切相连,生产与教学相互协作,实践与工作相统一,切实落实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猜你喜欢
协作校企人才
人才云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协作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